玛莎拉蒂案死者母亲因思儿过度,绝食12日后去世,称未收到赔偿金,你怎么看?
优质回答:
看到玛莎拉蒂案死者母亲因思儿过度,绝食去世的消息,在震惊之余,也感慨颇多!死者的母亲用绝食的方式离开,肯定不会是因为没有收到赔偿金而做出的极端行为,主要还是因为实在接受不了自己的儿子突然离去,而且肇事者以势压人,目前仍然还未伏法!

虽然很多人都知道永城玛莎拉蒂案的大致情况,在这里还是想带大家回顾一下事件始末:
2019年7月3日晚上,在河南永城一位刚喝完酒的女孩,驾驶着一辆玛莎拉蒂车以高速追尾一辆宝马汽车,这场交通事故导致车上的两人直接身亡,另外四人受重伤,其中,贾某就是逝者之一。

2020年5月19日,贾某妻子称,婆婆于开庭审判12天后离逝,因为一直牵挂儿子,十二天水米未尽,尽管家人一直瞒着90多岁的老母亲,但其母亲开庭审理得知真相后仍然不吃不喝,连续十二日,最终因体力不支,与世长辞。

其实看到这里大家都已经很愤慨了,醉酒驾车害人害己,如果不是这场人为因素导致的交通事故,车上的六个人应该都有一个美满的家庭,尤其是死者贾某,上有老下有小,一家三代原来该是多么幸福,但是这场事故一下毁了6个家庭,也毁了几十个人的幸福生活,可是,造成如此重大的交通事故,醉驾、超速的玛莎拉蒂女司机本应该很快就被审判伏法,但是她家凭借着财力雄厚,至今仍然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

按照法律的规定,故意伤害公共安全罪最大至无期或死缓,这场事故导致了2人死亡,4人身受重伤,案情明明已经很清晰了,受害者家庭支离破碎,甚至其中一个死者的母亲都因思念儿子,绝食而亡,在这种情况下,这场事故的法律审判进度慢的实在让人难以理解!
至于具体什么情况导致判决结果一直下不来,我们不得而知,但是真是可怜了这位母亲,可怜了这个家庭,原本家人担心这位老母亲承受不住儿子离去的打击,一直瞒着她,但是等开庭审理后还是得知了真相,于是才导致了绝食而亡的结果。

2020年1月16日,本案终于开庭,肇事女司机当庭下跪,痛哭着认罪。可是就算肇事者认罪了,法庭也没有当天宣判,而且庭审过后,受害者家属再也没有得到过任何的赔偿,肇事者试图以花钱最少的方式获得从轻处罚的机会,实在让人气愤!

最后,希望法律能尽快的为受害者主持公道!
其他网友观点【人鱼薇沫】这件案件不禁让我想起当年,那个酒加驾出事,最后被判死刑的药家鑫,这些年过去酒驾竟然不重判了吗?
1.先回顾一下药家鑫的事情。

药家鑫男,西安音乐学院大三的学生,于2010年10月20日深夜,驾车撞人后又将伤者刺了八刀致其死亡,此后驾车逃逸至郭杜十字路口时再次撞伤行人,逃逸时被附近群众抓获。2011年1月11日,西安市检察院以故意杀人罪对药家鑫提起了公诉。2011年4月22日,药家鑫因犯故意杀人罪,一审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后药家鑫上诉。2011年5月20日,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对被告人药家鑫故意杀人一案进行了二审公开开庭审理并宣判,依法裁定驳回药家鑫上诉,维持原判。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药家鑫2011年6月7日上午被执行死刑。
当然,他是因为酒驾后再刺人才被判重刑的。性质和谭明明有区别,可两相比较,谭明明拖到了现在也没有结果,间接害得死了三条人命。
孰轻孰重,还有判刑的时间,大家心内评价一下。
2.玛莎拉蒂案

玛莎拉蒂案发生在去年7月3日,谭明明和自己的两个朋友一起在烧烤店里面喝了三种高酒精度的酒,随后开车刮蹭车辆撞到路人之后,选择听从同伴的怂恿逃逸,并在逃逸的过程中追尾了宝马。这个事故一共造成了两人死亡,4人受伤,谭明明与自己的两个朋友也分别受了受伤,目前已在医院治疗。
而死亡家属的老人一直挂念孩子,虽然家里人一直瞒着90多岁的老人,但老人庭审后就不吃不喝。最后支撑不住,离开人世。不过,这件事情,都过去了一年了,怎么还没有审判。
是死者家属在判,而对方要赔偿,所以这件事就一直拖着。

乔女士称,过完春节,法院找她谈过,但她给法院说“宁可一分钱不要,也要判她(肇事者)死刑”。对方说,按正常赔偿。

药家鑫和谭明明差在哪里?差在身份上吗?还是差在年龄上?
有网友评论:

还有人给谭明明洗白。

所以就是拖,这个案子拖到现在,又搭上一条人命。
有钱人的拉锯战,但还是呼吁,快点判决吧,不要搭上更多人。
朋友你们怎么看,有懂法律的普及一下吗?依然还是希望得到应有的惩罚。
【我是人鱼薇沫】年读书超过100本,提升自我成长,帮助他人认清世界,离开狭窄的个人天地,如果这答案对您有帮助,请关注我点赞,谢谢。
其他网友观点2019年7月4日晚20点44分许,河南永城东城区东环路与永兴街交叉口,一名23岁女子驾驶一辆玛莎拉蒂轿车追尾一辆正在等红灯的宝马7系轿车,导致宝马7系轿车当场起火燃烧,车内2人被烧死,1人受伤,而玛莎拉蒂轿车内的3人也受伤。
而这件事情过去了很久,由于家人怕死者母亲担心,一直没有告诉她。
可就在2020年5月19日,老人于开庭审理的12天离世,老人迟迟见不到自己的儿子,也许她内心已经感受到了什么,于是12天时间里,不吃不喝,终于离开了人世。

当初选择不告诉老人,就是怕老人担心,可是老人也是正常人,她心里也许早就清楚了什么
有时候人的第六感是很准确的,虽然家人出于善意,并不愿意告诉她,可是老人也有正常人的思维,她可能早就感觉出事情的不同。
而死者的妻子此时也承受着更多的心痛,在医院花费的400多万,欠下的30多万,马萨拉蒂女司机谭明明,一分未赔偿。
谭明明家属赔偿457万成疑点,到底谁在说谎?
近日,有消息称谭明明家属赔偿了457万,但受害者3方的妻子却没有见到。
一方面说已经赔偿,一方面说未见到钱,那么到底谁在说谎?

本来死者有一个幸福的家,母亲也为这个儿子骄傲,可是就因为这样的事情,把一个美满的家庭给毁掉了。
5月19日,死者妻子乔女士爆料称:虽然90岁母亲一直被瞒着说儿子因公出国,但是在开庭审理12后还是去世。庭审后,老人一直不吃不喝,口中嘟囔着儿子,一直哭。最后,90岁的老母亲还是因为思儿过度,与世长辞。
醉驾就应该得到严惩
死者有一个温馨的家,贤惠的妻子,还有三个可爱的孩子,并且自己也是事业有成。
却被一次醉驾给毁掉了,而醉驾女谭明明也背负上了酒后伤人的罪名。在某个午夜梦回时,不知道她会不会良心不安。

当然时间不会倒流,一切悔恨都已经来不及,但是这次事件,也给大家敲了一个警钟,千万不要醉驾,莫待后悔时,毁了别人,也毁了自己。
洪承畴被俘后本来一心绝食求死,为什么最后还是投降了?
被俘后本来一心绝食求死,为什么最后还是投降了?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在攻打时,为了能扩大势力,在招降明将这件事上颇下功夫。据说,明将洪承畴被俘后,不论皇太极如何苦劝,就是执意不降,一心求死。但是,为什么最终洪承畴却又投降了呢? 洪承畴是福建泉州人,早年读过几年私塾,由于父亲病故,不得不辍学回家帮母亲卖豆干。 后来,洪承畴得到私塾老师的帮助才重返校园,继续学业。由于学习机会来之不易,洪承畴特别刻苦,并早早立下治国平天下的大志。 洪承畴在24岁时考取,实现了他入仕为官的愿望。 然而,洪承畴不光会读书,他在统兵作战上也很有才能。 (洪承畴剧照) 崇祯二年,农民军起义闹得很凶。陕西总督杨鹤由于手下缺兵少将,将时任学政的洪承畴临时充为将领,命他平定农民起义。 没想到洪承畴首战告捷,连杀敌兵300余人,并解除了韩城之围。捷报传来,朝廷对洪承畴自然封赏颇厚,并提拔他为延绥巡抚。洪承畴一战成名,在军中威名大振。 洪承畴带兵后,一改杨鹤“剿抚兼施,以抚为主”的策略,他全力剿匪。对那些投降的流寇也不留活口,因此农民军损失极为惨重。的军队也由于遭到洪承畴的猛攻,死伤无数,最后只带18人突围出去,躲在了陕南商洛山中。 就在此时,皇太极趁乱率清军攻打辽东一带,眼看辽东就要沦入其手,崇祯情急之下,把正是清剿农民军残余势力的洪承畴调至辽东,希望他能挽救辽东败局。 面对皇太极的重兵压境,洪承畴认为应当且战且守,。 但崇祯一心想力克清军,一再下旨催战。 洪承畴无奈之下,只得仓促应战。不曾想却被皇太极阻断了粮道,将他及明军困在松山。虽然屡屡突围,但都以战败告终。 无奈之下,洪承畴只得死守松山,等明军支援。 然而明军迟迟不见,城中粮草却一天比一天少。虽然皇太极屡次派人劝降,但洪承畴只是不应。苦撑半年后,城中草根树皮都寻觅不见时,清军发动攻势,一举夺下了松山。洪承畴战败被俘,成了皇太极的俘虏。 (皇太极剧照) 俘虏洪承畴,皇太极大为高兴,毕竟洪承畴是明廷文武双全的重臣,如果能投降清廷,自然对打击明朝起到重大任用,所以皇太极对洪承畴相当重视。 据《明季北略》记载,洪承畴被带到皇太极面前时,清军喝令他跪下,但他死活不跪,反而大声斥骂:“吾天朝大臣,岂拜小邦王子乎!” 皇太极见他不肯屈服,只得将他“拘所北馆”,为了打击他的锐气,下令不得给饭他吃,只给点菽水让他喝。 此后,皇太极多次派人劝降。但洪承畴只是充耳不闻,不理不睬。清军见他坚决不降,一怒之下便拔刀要杀他,谁料洪承畴竟“延颈承刃,始终不屈”。 不光如此,洪承畴还以绝食对抗,以至“米浆不入口者七日”,大有以死殉国的意愿。 那么如此倔强的洪承畴为何投降了呢? 关于洪承畴投降有3种说法。 一是《全史》记载,说诸文臣对洪承畴劝降失败后,皇太极亲自到囚禁洪承畴的地方。洪承畴见他时立而不跪,他亦不在意,反而看洪承畴衣服单薄,便解下身上的貂裘,披在洪承畴身上,并对他多有关切。于是感动了洪承畴,这才臣服于他。 二是《·洪承畴传》记载,说皇太极想收服洪承畴,便命范文程劝降。范文程见到洪承畴没有提投降的事,只是谈古论今聊了半天。随后,范文程向皇太极汇报说,在聊天时,屋梁上的灰落下一点来掉到洪承畴的袖子上,洪承畴将灰拂掉了。范文程说,洪承畴连衣服都如此爱惜,必爱惜生命。皇太极于是亲自探视,见洪承畴衣服单薄,便解下身上的貂裘披在洪承畴身上,并对他嘘寒问暖,洪承畴大为感慨,于是下跪臣服。 三是《清史通俗演义》中记载,说洪承畴这个人极为刚正,唯一的缺点就是好色。于是有满蒙第一美人称号的庄妃,也就是后来的,向皇太极自荐,请求去劝降洪承畴。 在得到皇太极同意后,庄妃便托了两盏酒盅和一壶参汤来到了洪承畴的囚房中。 (庄妃剧照) 庄妃生得花容月貌,且一副楚楚动人之相,把个洪承畴看得心酥眼热,只是一劲地胡思乱想。所以庄妃柔声唤他时,他不忍不答。结果三言两语,就被庄妃套得他家有老母,还有娇妻美妾,膝下亦有儿郎。于是庄妃感叹,好好一家人,如今竟落得个如此境地,于是泪眼婆娑,惹得洪承畴也忍不住垂泪不止。 后来,庄妃又挑明了自己的身份,并对洪承畴多有规劝,然后才入情入理地分析现实情况。最终在她的劝说下,洪承畴终于放弃了殉国的念头,转而同意投降清廷。 以上说法,第一种和第二种差不多。只是第二种比第一种详细一点。第三种,皇太极用庄妃色诱一事,显然有些不靠谱,是小说家的杜撰。当然了,关于洪承畴究竟是怎么投降的,显然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耶律南仙:绝食身亡的西夏崇宗李乾顺皇后
在中国古代充满着传奇色彩的宫闱生活中,皇后们这个群体虽说是鲜亮光泽,万人瞩目,但终究逃脱不了悲剧性的命运底色。其间曾出现了一位绝食身亡的皇后,她就是西夏第四任崇宗李乾顺的皇后耶律南仙。 耶律南仙,出生于辽国的一个宗室家庭,处在辽的统治时期。她是一位天生丽质、貌美如花的女子。西夏崇宗李乾顺为了巩固与辽国的关系,曾多次向大辽请婚,征求辽主同意耶律南仙下嫁给自己。最终在夏使臣李至忠等人的劝说下,耶律延禧才答应了此桩婚事。网络配图 西夏崇宗贞观五年(公元1105年),耶律延禧封宗室女耶律南仙为成安公主,嫁给李乾顺为后。贞观八年(公元1108年),耶律南仙生下一子,李乾顺非常高兴,并为儿子取名李仁爱,立为太子。当时的耶律南仙颇会处理西夏国君及其后妃的关系,与李乾顺恩爱,与其他妃子也能相处融洽,过着和睦的幸福生活。 此后十几年间,金国多次发动了反辽战争,虽以金国失败而告终,但是却给辽国沉重的打击,影响了辽国的根基。 西夏崇宗元德二年(公元1120年),金国军队重整旗鼓,再一次向辽军发起猛攻。这次,辽军了,节节失利,眼看辽国将亡,天祚帝耶律延禧仓皇出逃,一直跑到了西夏边境,此时,李乾顺派人前去迎接,而也派人进入夏国,向李乾顺提出条件:倘若辽天祚帝入夏,应将其望擒捕送金,金会割部分土地以作酬赏。李乾顺见辽国大势已去,为了保全夏国,答应了金国的要求。 此时的辽天祚帝耶律延禧已是腹背受敌,一是与金国的正面交锋,再者就是李乾顺不肯援兵,薄情寡义。无奈的耶律延禧仍然不肯放弃的机会,亲自率军与金国苦苦挣扎了几年,终在元德七年(公元1125年)被金国俘虏,辽国至此灭亡。(三年后的公元1128年,耶律延禧被金人杀害。)网络配图 耶律南仙知故国已亡,悲痛不已,对李乾顺的更是恨之入骨。同年九月,太子李仁爱又因病身亡,悲伤过度的耶律南仙最终在宫中绝食身亡。据《西夏书事·卷33》记载:“夏元德七年九月,世子仁爱卒……公主伤辽亡,又痛世子,不食卒。 李乾顺出卖了辽国,不给其以支援,结果间接害死了自己的皇后耶律南仙,真是无情无义。不过,李乾顺最终也得到了节度使李世辅无情无义的背叛(降宋),尝到了同样的苦果,终忧愤得病而死,或许这就是他的因果报应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