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家安装摄像头,主要用来看家,邻居不同意该怎么办?
优质回答:出于对自家人身、财产安全考虑,安装监控越来越普遍。随之而来的,隐私保护纠纷随之增多。安装监控时,要刻意避开邻里间敏感的公共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零一条“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的规定,公民的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不得侵害。”
有种说法是“公共场所无隐私”,隐私权不是绝对的概念,当人们进入公共场所就要让渡大部分隐私权益。但是,你老家摄像头如果对着的是邻居的家,或是只有你家与他家共用的区域,而别的人不常使用这地方,那么这隐私权指向性就会大大增强。隐私权有个人隐私不被公开,还有私人生活安宁不被侵扰的权利。
如此情况下,你只能与邻居和解,能安抚说服他们最好。如果邻居强烈反对,你需重新调整监控摄像头位置了。因为有许多败诉案例。
如果你家摄像监控的范围属于公用场所(不单单由你们两家使用)。你家安装监控的目的是防止非法侵入,而不是刻意监控邻居。你家没有窥探邻居出行轨迹的动机,也没有传播、扩散的行为,对邻居没有负面影响。你家在采取保护住宅和财产安全措施时,已尽注意义务,安装监控行为没有超出合理限度,不具有过错。
如此情况下,你还是要跟邻居讲好话,耐心说服。双方相邻而居,应彼此尊重,互谅互让,妥善平息纷争,重归和睦相处。
提示一点,如果监控摄像头直接对着人家的门和窗,那要赶快撤。
关于个人能否安装监控摄像头,在我国法律法规中,目前还没有明文禁止。
在公共场合安装监控摄像头,这是很普遍的事,大家也都习以为常了。不过,随着人们安全意识的加强,为了保护自家财产和人身安全,城里居民在小区房家门口,农村居民在自建房家门口安装监控摄像头的也是越来越多。
在公共场合安装监控摄像头,是要经过公安部门批准的。但私人场所安装监控摄像头,我国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法规、制度对其进行监管。而且现在安装监控摄像头成本又低,几百块钱就能装一个很不错的,画质清楚、录音清晰,还能通过网络连接到手机,进行实时监控。
正因为安装的便捷性和低成本,说不定哪天谁家门口就突然间冒出一个摄像头了。安装的这一方倒是心里踏实了,觉得自家安全尽在掌控,可边上的邻居却不乐意了。
原因很简单呀,谁愿意自己进进出出,一举一动都被别人监控着。他觉得自己的生活被偷窥,隐私被侵犯,当然不乐意了。为此,邻里之间闹矛盾的是大有人在,甚至还闹到了法院。
如果安装监控摄像头的出发点是为了保护家庭财产及人身安全的,摄像头所拍到的范围也只是自家门口和公共区域,一般是没什么问题的。
但如果安装摄像头的动机不纯,或位置不对,或角度不恰当等,比如涉及到了周边住户的门窗,比如专门对准他人的范围,这就是侵犯了公共安全利益或他人的隐私,一旦被起诉,安装者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再如果将拍摄到的有个人隐私的画面通过网络等途径对外传播,那就更是罪加一等了。
都说远亲不如近邻,尤其是在农村,大家低头不见抬头见的,相互接触、相互帮忙的机会很多,没必要为了一个监控把关系搞僵,所以有些工作还是先做在前头的好。
其他网友观点摄像头也叫网络监控设备,是种现代化的科技产品,它的功能是在摄像头(机)自动化不间断的摄影下,能所摄之处一览无余。为了震慑犯罪行为,国家在所有公共场合、交通沿线都布下了天罗地网,用先进的网络监控设备无缝间地布控,使盗窃、抢窃分子无地遁形,让老百姓有了安全的生活、工作环境。例如农贸市场有“无死角”摄像头,让摊贩下班不用收摊也可放心安全离去,这是过去无法想像的。
好东西也适宜民用。果园、养殖场安装几个摄像头,可大大增加安全系数;农家院、房屋前后装上它,即使人在异地也随时可以了解掌握动态。
但有些农民朋友不了解、或不知道有个严格要求必须遵守,这个要求就是仅限于“自已领地”之内。
属于自已的私人领地,由你怎么安装怎么监控,别人无权干涉,无权说三道四;若是越界了,监控到别人的领地了,无形中对别人造成心理压力,让人不舒服,你就是侵权了,别人有权提出交涉或抗议。即使邻居有前科,手脚不干净,你也是个人,只能管自家门前雪,不权打扫他人霜。
所以,要安装私人摄像头的朋友,一定要慎谨行事,以免不必要的纠纷和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