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月宝贝体温一般多少?新生儿出生后,身体各器官还没有发育成熟,所以体温调节能力差,一般来说,新生儿的体温在38.5℃左右,随着月龄的增加,体温会逐逐渐降低,到一周岁左右基本稳定在37℃左右。如果宝贝的体温超过了这个范围,家长就要注意了,可能是发烧了。那么,新生儿发烧如何办?下面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新生儿发烧如何办?这3种方法可以缓解,不用担心!宝妈学会了,宝贝也会感激你!一起来看看吧。
有一种冷,叫妈妈觉得你冷,还有一种冷更加“厚重”,叫奶奶觉得你冷!
秋冬交替之际,气温很不稳定,一天之内犹如过山车,早上寒冷刺骨,中午温暖如春,到了夜晚又变天了。
现在这个时段完全阻止孩子出去玩也不现实,宝贝怎么穿衣搭配就成了一道难题。给孩子捂多了,宝贝行动不便,给孩子穿少了又怕冻到娃,真是两难。
那么到底要如何样给娃穿衣才正确呢?来看看这份详细的给娃防寒保暖的“晴雨表”吧!
小宝宝起湿疹,竟是让奶奶给“捂的”莉莉的儿子刚刚满月,这两天身上突然起了一些疹子,正好宝贝满月体检,她就让医生帮着看一下。医生只扫了一眼就告诉她说,“这是婴儿湿疹”。
还没等莉莉回答,医生接着说:“是平时给孩子捂得太多了吧!”奶奶说没给孩子穿太多,家里刚来暖气,温度高,里面给孩子穿的和尚服和小裤子,外面包个包被,这两天来探访的人多,怕孩子着凉,会再额外盖个小被子。
医生反问奶奶:“你这给孩子穿得还不算多吗?太多了!”小宝贝在有暖气的屋里,穿着衣服盖着薄薄一层被单就可以了,有的屋里热的很,宝贝不用盖任何东西,奶奶这是弄巧成拙了。
宝贝体温正常值是多少?要怎么测量呢?俗话说“春捂秋冻”,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家长总是习惯于给孩子穿的像个小豆包,特别是老人就更是如此了,每次不把孩子捂个里三层外三层的都不让出门。
▼小心“婴儿蒙被缺氧综合症”?
家长给孩子捂的太多了,有可能让宝贝患上疾病,轻者像案例中的宝贝得了湿疹,严重的还可能出现“婴儿蒙被缺氧综合症”。
宝贝会出现面部发红、身体发热,身上摸上去汗津津的,一点儿也不干爽,有的宝贝过度嗜睡,还伴有呼吸急促、胸部起伏大等特征。
这种情况在新生儿中容易出现,很多都是因为宝贝被子盖的过厚造成的。新生儿的身体各器官还在发育中,对于调节冷热的功能尚不完善,加上又没有力气和语言来表达反抗,所以常常中招“婴儿蒙被缺氧综合症”。
一旦发现孩子出现这种情况,家长第一反应是立即帮孩子降温,掀开被子,减少孩子的衣物,让孩子远离热源,呼吸到新鲜空气。等到孩子呼吸平稳了,可以给他洗一个温水澡。下次可别再犯这种错误了。
▼那么,宝贝的正常体温值是多少呢?
他们和大人是一样的,也是在36℃到37℃之间最佳,因为这个体温可以保证孩子正常的新陈代谢,以及维持低耗氧量。
对于刚出生不久的孩子来说,他们调节体温的能力很弱,但是室内以及室外都会有一定的温度起伏变化,家长要根据环境的变化来给孩子适度增减衣物,在秋冬之际正是“乱穿衣”的季节,父母要做好宝贝的护理工作。
▼给宝贝测量体温的几种方式
你知道吗?宝贝一天之内的体温也是有变化的,通常情况下,孩子下午的体温要高于上午,但不会有太大的差距。测量体温最好在早晨进行,每天固定测量。
一般孩子没有特殊表现,也不用天天测,如果孩子出现了不适的症状,或者脑门有明显的升温感觉,那还是赶紧给孩子测量下体温吧。
给宝贝测量体温有这4种方式,家长根据自家情况来就可以1、腋下测温:先将体温表甩一甩,等恢复到正常刻度后给孩子塞到腋下的位置,等候5分钟后拿出来观察体温是多少。
优点:这种体温计造价低,几乎家家都有,不用另外购置,对于没有行动能力的小宝贝来说还可以。
缺点:对于活泼好动的娃,坚持不了多久的,这种情况还是不要用了。如果因此打碎了体温计,造成水银泄露还容易产生危险。
2、肛门测温:将体温表用酒精消毒后抹上润滑油,缓缓插入宝贝肛门处大约3厘米深的位置,3分钟后拿出来读数。
优点:直肠测温通常被认为是最准确的测量人体温度的方法。
缺点:需掌握好力度和角度,有的宝贝会感到不适而哭闹。现在大多被耳温测量而取代。
3、耳温测量:将耳温枪头置入宝贝耳朵内,按住测温钮一秒钟,听到声响即为测试完毕,可拿出。
优点:简单快捷,易操作。
缺点:有的宝贝耳屎较多,所以左右耳要一起测量才更准确些。但是有的孩子首次测觉得新鲜,还能接受,第二次会拒绝合作。
4、额式测温:用测温器对着宝贝的额头测量和读数即可。
优点:方法简单,速度快。
缺点:额式测温器价格较高,很多家庭望而却步。
在以上这几种方法之外,家长要怎么判断宝贝的冷暖呢?教你两招。
一是可以摸孩子的锁骨,如果锁骨处温热,说明给娃穿的衣服刚刚好。
二是摸后背,看有无汗水,孩子后背出汗的话,表明给娃穿多了,赶紧脱两件吧。
在这里有个误区,很多老人认为孩子小手、小脚凉了就是冻着了,这本来是不对的,因为手和脚都是神经系统的末端,反应的冷热程度会因为传输路程过长而失真,并不代表宝贝很冷,千万别草木皆兵。
怎么给娃增减衣物,记住26℃公式你听过“宝贝穿衣公式”吗?就是气温+衣服增加的温度=26℃,这才是给孩子穿衣的标准。
每件衣服能增加的温度区别是:厚羽绒服9℃,薄款羽绒服6℃,稍厚弹力絮棉衣5℃,厚羊毛衫4℃,棉背心4℃,抓绒衣服3℃,薄外套3℃,厚棉毛衫2℃,薄棉毛衫1℃。
举个例子,比如现在室外的温度是8℃,那要给孩子如何样穿衣服呢?你可以这样穿搭,来计算一下:外温8℃+厚棉毛衫2℃+抓绒衣服3℃+棉背心4℃ +厚羽绒服9℃=26℃。
宝贝这样穿就像个小洋葱一样,一层一层的,即便是领着孩子在外面玩耍也不用怕冷了。那如果宝妈领着孩子走到了室内呢?比如和宝贝去逛街,室内的温度肯定要高于室外啊。不用怕,直接给宝贝脱掉衣服即可,都是可以调节和灵活应对的哦。
“洋葱穿衣法”配合26℃穿衣公式,能帮助很多家长克服穿衣恐惧症。不过各位父母也不要太过教条了,室外温度是一方面,也要考虑外面的风速和风向等等。根据实际情况来给孩子增减衣物。
在给宝贝保暖的同时,参加户外活动时也要考虑一下孩子的灵活度,如果单纯为了取暖而把孩子裹得像个粽子一样,到了外面很难抬起手来,那也会影响到宝贝活动的乐趣和积极性。
另外提醒各位家长,给孩子穿多少衣服最好是在晨起时就做好决定,如果天气情况在一天之内都比较稳定。
没有出现突发状况,那也没必要隔一段时间就给孩子穿脱衣服。那样很容易引起宝贝的厌烦心理,还容易因冷热不均而感冒。
最终,每个宝贝都是爸妈的心头肉,在穿衣服这一块不是越多越好,尤其是对于身体机能尚在发育中的小宝贝来说就更是如此了。
牢记穿衣公式,适时增减衣服,才干让你的娃穿得“冷热适宜”,远离疾病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