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出生的宝贝与妈妈在巨大程度上是相互合作的,但他们之间也有冲突,比如争夺营养,宝贝们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也是要靠营养成长的。
那么肚子里的宝贝与妈妈抢营养是因爸爸吗?胎儿是怎么获取营养的?下面小编带来介绍。
肚子里的宝贝与妈妈抢营养是因爸爸吗
近日,英国科学家通过小鼠实验发现,一种名为lgf2的基因在母子争夺营养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如果敲除该基因,胎儿则不能正常发育,而这种“贪婪自私”的基因则是从父亲那里遗传而来的。
该研究能够帮助科学家了解为什么有这种基因缺陷会导致胎儿发育不正常,进而找到干预方式以改善妈妈和胎儿的处于良好的状态。
当孕妈妈怀孕12周左右的时候,孕妈妈会发现自己突然强烈地想吃某种食物。
所以本来这不是孕妈妈想吃的,而是胎儿想吃的。
但尽管如此,充满母爱的孕妈妈吃什么就吐,吃不下也吐。
虽然“生不如死”,但为了胎儿的发育,孕妈们硬生生地活了下来,虽然最后的代价是母亲。
瘦得不像人,但只要胎儿发育好,孕妈妈就会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胎儿是怎么获取营养的胎盘的职责就是“裁判”,平衡母体和胎儿之间的营养。
当妈妈的营养跟不上的时候,按理说胎盘应该减少对宝贝的营养供给,但是当胎儿需要营养的时候,胎盘就会强行释放大量的激素给妈妈,强行控制母亲供应胎儿所需的营养。
胎儿在子宫里面时一般通过胎盘吸取氧气和养分,由于胎盘是附着在母体子宫壁上,因此可以通过胎盘血管和子宫上的血管进行气体交换和物质交换,让母体中的营养成分和氧气输送到胎儿身体中。
怀孕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多吃有营养的食物,这样能够满足胎儿的营养所需,同时还可以预防疾病。
怀孕期间还需要多进行各项检查,如果检查中发现有胎儿发育异常、胎儿畸形等情况出现,最好及时就医医治。
科学家们在征得她同意后,全程监测她的运动量,生理指数。
从上山到下山,女运动员坚持每天250至300分钟的高强度运动。
科学家们不肯定这是否是源于雪巴人的基因,还是因为她坚持训练的原因。
而结果显示,由海拔3800米到5160米,她在静止和运动期间的心跳、血压、呼吸频率及血红素博高难度都维持在非常稳定的状态。
只是当她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时候,血含氧量开始下跌,胎动也有减少的迹象,众人才建议她回到海拔较低的位置。
回到海拔4800米水平后,雪巴女运动员的血氧量水平又恢复正常。
她上山拳猴都一直接受产检,到怀孕42周后,她剖腹产生下一名7磅(大约3180克)的女婴,而直到科学家发文5个月后,女婴也没有任何并发症。
而这个个案和林芊妤的经历告诉我们,孕妇应该做多大运动量,怎么算过量运动,这些都是需要看孕妇怀孕之前的运动量。
孕妇做运动会很容易跌倒? 据统计显示,孕妇跌倒的几率的确比其他群组高,虽然还没有研究证明具体原因,但是理论上是因为孕妇挺着大肚子将重心前推,导致腰椎弧度被逼向前倾导致。
而如果孕妇做一些对核心力量和下肢肌力进行锻炼的运动,可以避免孕妇跌倒而导致的危险。
还有的人会疑问,如果在孕期运动,一些营养素就被孕妇本体消耗了,会影响胎儿正常的营养吸收。
事实上,如果是一直有运动习惯的孕妇,在孕期运动是不会影响胎儿营养吸收,孕妇的生理变化让自己和胎儿在不同运动量下已经保持生理平衡,除非是在极端情况下,才会让过多血液留到孕妇肌群里而忽视胎儿。
只要运动量不会让胎儿缺氧,心率突变(每分钟提升超过15下)、脐带脉搏减慢、体温过高,孕妇都可以在安全的范围内进行有氧运动。
而力量训练则要考虑是否会让胎儿压住孕妇的大静脉、腹腔压力增加引起盆骨低肌群的压力,增加分娩时肌肉撕裂的风险和产后失禁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