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儿童票为啥不是半价?火车儿童票拟打破“身高论票价” 国家铁路局:拟修改火车儿童票优惠条件,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铁路儿童票为啥不是半价?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铁路儿童票为啥不是半价
火车儿童票拟打破“身高论票价” 国家铁路局:拟修改火车儿童票优惠条件
春运大幕已经拉开,火车连接起家与心的距离。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无论是春运还是日常出行,火车越来越多地融入老百姓的生活。
不久前,国家铁路局发布征求意见,拟对实施二十多年的儿童优惠票标准进行修改,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
国家铁路局日前在其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铁路旅客运输规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征求意见稿第十二条指出,“实行车票实名制的,年满6周岁且未满14周岁的儿童可以购买儿童优惠票;年满14周岁的儿童,应购买全价票。
未实行车票实名制的,身高达到1.2米且不足1.5米的儿童可以购买儿童优惠票;身高达到1.5米的儿童,应当购买全价票。
”
而在1997年发布,目前仍在使用的《铁路旅客运输规程》第十九条中注明:“随同成人旅行身高1.2米到1.5米的儿童,应当购买儿童优惠票;超过1.5米时应买全价票。
” 简而言之,此次征求意见增加了实名制车票条件下,儿童可以用年龄来享受优惠票的待遇,同时也保留了在未实行实名制车票时,依旧沿用身高作为判断儿童票的标准。
记者检索发现,1991年原铁道部曾发文明确“身高1.1米至1.4米的小孩乘车时,应随同大人购买座别相同的半价客票、加快票及相应的空调票;超过1.4米的小孩应购买全价票”。
换句话说,从1991年到1997年,我国儿童火车票优惠“身高线”曾经长高了10厘米;而从1997年至今,20多年间我国儿童火车票优惠“身高线”却停在了1.5米。
与此同时,在国家卫健委2018年发布的《7岁-18岁儿童青少年身高发育等级评价》中记者见到,我国青少年身高发育等级划分中,身高中位数为1.5米时对应的男孩和女孩年龄均为12岁。
根据国家卫健委2020年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的数据,最近五年我国6-17岁的男孩和女孩各年龄组身高平均分别增加了1.6厘米和1厘米。
有交通领域的研究学者指出,此次国家铁路局拟打破沿用二十多年的“身高论票价”制度,体现了对社会发展需求的响应。
北京交通大学中国综合交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教授 毛保华:按照年龄更加合理,咱们国家现在一个是管理水平提高了,我们现在可以有信息化的管理水平。
国家的治理水平提高了,我们现在几乎所有的人都有身份证,都能知道他的年龄。
我们的国家也富强了,把福利更多地给老百姓,给孩子成长,我觉得是非常及时的一个政策。
专家:避免身高一刀切 让优惠票普惠儿童
近年来,社会不同领域都对“一刀切”的火车儿童票规定提出了意见和建议,此次国家铁路局拟修订原有的规章,可谓是恰逢其时。
在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有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曾分别就“儿童票”制度提出了建议。
建议避免采用按身高“一刀切”的规定,以保障“大个子儿童”应有的福利,体现公平。
2019年,安徽的11岁儿童小刘因身高超出1.5米的标准而被要求补票后,起诉铁路部门。
小刘的父亲:我的孩子是通过12306购票时,身份证号码上是有他的出生年月日,也就是说他是法律规定的一个儿童,后来在火车上要求以身高要求进行测量,我当时在这上面提出异议。
2021年初,有多名网友在网上留言咨询“儿童票优待按身高还是按年龄?”交通运输部回复表示,免票儿童的范围为6周岁(含)以下或者身高1.2米(含)以下;客票半价优待儿童的范围为6—14周岁或者身高1.2—1.5米。
满足年龄或身高二者之一的,均可享受相关优待。
但这个规定只是针对客运班车和水路客运船舶。
2021年6月1日,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实施,其中第四十五条明确规定,城市公共交通以及公路、铁路、水路、航空客运等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对未成年人实施免费或者优惠票价。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 佟丽华:《未成年人保护法》这次修订,大家是一致认为国家建立儿童福利制度的一个基础就是孩子不仅是家庭的,也是国家的。
现在未成年人乘市内的公共交通,包括铁路、公路,包括飞机,其实各个行业的优惠的情况是不一样的。
经济社会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应当给未成年人更大的福利。
社保停交、断交是不是作废了?养老保险断交多长时间作废?(2025/4/21)
社保停交几个月就失效、作废了呢?随新社通小编了解一下详情:社保停交是不会作废的。社保断交并不意味着以前交的社保就作废了。具体如下:养老保险的影响:养老保险的缴纳年限也是累计计算的。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如果累计缴费满十五年,可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如果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可以选择缴费至满十五年,然后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或者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六条,养老保险的缴纳和领取是累计计算的,并未因断交而作废。医疗保险的影响:如果医疗保险断交,从次月开始将无法再享受医保待遇。但如果在3个月之内续保,还可以补缴,并恢复医保待遇。如果超过3个月续保,则需要经过一段等待期之后才能重新享受医保待遇。等待期的具体时长可能因地区而异,需咨询当地医保中心。社保缴纳累计计算:社保缴纳是累计计算缴费的年限,即使暂时不交社保费,之前缴纳的社保也不会作废。社保账户由社保中心保管,资金安全有保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社保缴纳是累计计算的,并未说断交后之前缴纳的社保会作废。综上所述,社保断交并不意味着以前交的社保就作废了。社保缴纳是累计计算的,断交后可以选择续保并恢复相关待遇。但需要注意的是,医疗保险断交后可能会有一段时间的等待期,而养老保险则需要累计缴费满十五年才能领取基本养老金。社保养老保险可以中断多久?养老保险的缴费中断期限设有上限,最长不得超过24个月。依据当前的养老保险体系法规,个人在参保期间若发生缴费中断,且该中断时间逾越24个月,则会被视为自动放弃养老保险的相关权益,需重新进行参保登记。但值得注意的是,即便中断时间未触及24个月的界限,其对个人的养老保险福利亦会产生相应影响。中断缴费直接导致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缩减,进而波及养老金的核算与发放标准。养老金的确定依据包括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基数、当地职工平均工资水平以及个人账户积累额等多重因素,遵循“缴得多、缴得久,领得多”的基本原则。因此,缴费中断无疑会降低个人的平均缴费水平及最终养老金的数额。为了规避上述不利后果,参保人员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维持养老保险的连续缴纳。若因特殊缘由不得不中断缴费,也应尽早安排补缴,以保证个人养老保险权益不受侵害。同时,鉴于各地养老保险方案可能存在细微差异,提前向当地社保管理部门或相关服务机构咨询,以获取最新的方案信息及操作流程。综上所述,养老保险的缴费中断期限以24个月为上限。在此期间内未能恢复缴费的个人,将面临重新参保的需求。而任何形式的缴费中断都将对个人养老保险待遇构成一定影响,表现为累计缴费年限的减少,以及随之而来的养老金数额缩减。因此,鼓励参保人员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保持缴费的连续性,或至少将中断时间控制在24个月以内,并及时补缴,以确保个人养老保险权益的有效累积。总的来看,社保断交后并不会立即作废,但不同类型的社保保险断交后会有不同的后果。数据仅供参考,具体以当地有关法规为准,欢迎关注、下载新社通app!
社保停缴过是不是就没有了?就作废了?(2025/04/21)
社保停交、断交是不是作废了?养老保险断交多久作废?随新社通小编了解一下详情:社保断交后并不会立即作废,但不同类型的社保保险断交后会有不同的后果。社保卡停交是不会作废的,只是会有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影响上,比如,若是社保卡停交时间过长,从而导致养老保险在达到退休年龄的时候还没有累计缴纳最低年限,那么退休之后则无法领取养老金。若断缴医疗保险三个月以上,则会重新计算缴纳年限;若是生育保险没有缴纳满一定期限,那么也是无法使用的。因此,社保最好是不要断交,从而避免可能产生的一系列影响。社保最多可以停几个月根据个人实况,停几个月都没问题,可以在有条件的时候将停保的月份补上也行,也可以直接续交社保。医保和社保不同,社保采取的是累积制投保,社保只需要累积交满15年即可。中途因不可抗力因素而造成停保问题,可以暂时不需要缴纳社保费用。但是医保停保3个月就存在清0的风险。个人建议,如果能提前交或者是在时间内交是最好的,以免忘记或者是别的原因导致到不能及时缴费,造成停交。社保养老保险l领取每年什么时间认证?养老金资格认证的月份并非全国统一法规,而是由各地根据自身情况具体安排。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认证时间及相关法规:递延式认证周期:一些地区如蚌埠市,采取递延式认证方式,即退休人员(含供养遗属)在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均需参加领取待遇资格认证一次,但距最后一次参加资格认证的时间不得超过一年。这意味着认证的具体月份可以由退休人员自行选择,只要确保两次认证之间的时间间隔不超过12个月。综上所述,养老金资格认证的月份并不是固定的,而是根据各地的具体法规以及个人的上次认证时间来确定的。因此,参保人员应密切关注当地社保部门的通告和法规,确保及时完成认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