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理 > 风景物语

盘点慈禧太后夜明珠下落谜团,相传可使尸身不腐

时间:2023-08-03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夜明珠是一种稀有的宝物,古称“随珠”、“悬珠”、“垂棘”、“明月珠”等。通常情况下所说的夜明珠是指荧光石、夜光石。自古至今,历代人们常以爱慕、迷惑不解的心情,对夜明珠津津乐道。夜明珠一直是我国传说中的奇怪宝石,古时候一些文学作品和民间的一些传说,往往给夜明珠涂抹上一层又一层诡秘色彩,编造出一个又一个扣人心弦的神话故事。据说清朝慈禧太后太后死后,含在口中的就是一颗世间罕见的夜明珠,也是因为这颗珠子才保证了慈禧太后太后的尸身不腐。

慈禧太后夜明珠现今下落谜团

盘点慈禧太后太后夜明珠下落秘密,相传可使尸身不腐

慈禧太后生于1835年11月29日死于1908年11月15日,自1852年入宫,后联合慈安太后等人夺取政权发动辛酉政变,在1873年形成两宫太后垂帘听政的局面。慈禧太后死后清朝为其上谥号,成为古代上唯一皇后死后哀荣之尊贵。相传慈禧太后生前就对珍宝尤为喜爱,慈禧太后的贪婪个残暴世人皆知,她在死后被葬于清东陵定东陵,随葬还聚敛了大量的财富,其中包括那颗生前最喜爱的夜明珠被含在口中。据说那颗夜明珠被慈禧太后分为两半,一旦合拢就会释放耀眼的绿色光芒,夜间在百步之内的地方可以看见每一根细发,更奇怪的之处在于,被含入可保尸身不腐。

慈禧太后口中的夜明珠

盘点慈禧太后太后夜明珠下落秘密,相传可使尸身不腐

1928年,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团第十二军军长的孙殿英率军事炸开了定东陵,将陵墓内的稀世珍宝盗抢一空。慈禧太后口含的那颗夜明珠也未能幸免。据说,盗匪们打开慈禧太后的棺椁时,见她面目如生,好像在睡觉一样。孙殿英回忆说:“这是因为她的口中含有一颗巨大的夜明珠。这珠分开是两块,合拢起来则透出一道绿色寒光,夜间在百步之内可照见头发。”盗匪用刺刀撬开慈禧太后的嘴,取走了夜明珠。

盘点慈禧太后太后夜明珠下落秘密,相传可使尸身不腐

清皇室在重新安葬慈禧太后时,注意到慈禧太后嘴唇有破痕,似乎是盗墓者取珠所致。盗墓案发生后,孙殿英用盗来的珠宝四处行贿,以逃脱罪责。据说,他将这颗夜明珠送给了宋美龄,此后这颗世间罕见的珠宝就不知所终了。

除了慈禧太后口中的夜明珠广为人知外,其凤冠上九颗夜明珠也相当有名。据李映发《文史拾趣》载:公元1900年6月,英、德、俄、法、美、日、意、奥八国组成的侵略军入侵北京,慈禧太后太后从凤冠上取了四颗夜明珠送与外国人,求他们退出北京。当时办事的太监李莲英不在身旁,叫一个姓王的宫女送往西门宾馆,交与李鸿章派来的人。

李鸿章这时正在负责与外国人交涉退兵一事。当时这个宫女才17岁,慈德太后告诫她一路要小心,如有丢失定要她脑袋落地。这个宫女藏好珠子,边走边想:“这是我们国家的宝物,怎能送给外国人!”于是,她巧妙地摆脱护卫的人,把夜明珠藏入了民间。

盘点慈禧太后太后夜明珠下落秘密,相传可使尸身不腐

六十四年后(公元1964年),在西安市柏树林住的一个姓吴的工人家庭里发现了这四颗夜明珠。这家人,有一次搞清洁卫生,便把一个肮脏油黑的小枕头拆开准备清洗,发现里面有一个红布包,揭开红布又是一层黄布、一层油纸,油纸里面一层绵纸,包着四颗龙眼大、晶莹闪亮的夜明珠。

经过考古学家鉴定证明这正是遗失了多年的慈据太后凤冠上的那四颗夜明珠。原本,那个肮脏的小枕头是一个80岁的王奶奶临死前给他们的。解放后吴师傅一直收养着这位无依无靠的王奶奶,待她如同亲娘一般。公元1963年临死时她送了那个小枕头,还未说明其中谜团就停止了呼吸。这个王奶奶便是六十多年前慈禧太后太后身边的那位宫女。

夜明珠究竟是何珍宝?

盘点慈禧太后太后夜明珠下落秘密,相传可使尸身不腐

慈禧太后太后随葬夜明珠究竟是如何样一件珍宝?据记载,慈禧太后太后含于嘴中随葬的夜明珠,是一块近似球体形态、秤重为清代四两二钱七分、相当于现在787.28克拉的金刚石原石。其估价在1908年时值1080万两白银,相当于现时8.1亿元人民币。

而这颗夜明珠的来源, 很可能是失踪已久的“莫卧儿大帝金刚石”,“莫卧儿大帝金刚石”最早出现在印度南部。1657年印度莫卧儿王朝征服两小国,统一印度南部,该宝石因而流入莫卧尔王朝宫中。然而,翌年莫卧儿王朝发生政变,宝石在混乱中诡秘失踪。虽然法国旅行家兼宝石学家塔瓦尼阿描述1665年在莫卧儿王宫中见过一颗具有 280克拉和玫瑰琢型的优质净水金刚石,认为那就是“莫卧儿大帝金刚石”,本来那只是前者的替换品。真正的“莫卧儿大帝金刚石”在阿富汗牡兰尼王朝8次入侵印度其间被抢掠到阿富汗。清代风流皇帝乾隆朝于1760年镇压准噶尔叛乱,威震南疆。阿富汗亦向清臣服,于1760年与1762年两度派使团向清廷朝贡。“莫卧儿大帝金刚石”便当作贡礼流入了清廷,一直传到慈禧太后这一代。

慈禧太后嘴里真有夜明珠?

盘点慈禧太后太后夜明珠下落秘密,相传可使尸身不腐

清代正史并没有慈禧太后太后随葬夜明珠的记录。由李莲英的侄子李成武撰写的《爱月轩笔记》中也没有记载。这颗夜明珠是否是一个传说呢?

最早关于慈禧太后太后随葬夜明珠的记录出现在南海胤子1928年所编的《盗陵案》中:“第五十一号夜明珠,重四两二钱七分,值一千另八十万两。”《盗陵案》中记载的夜明珠与其后古代上的记载与民间传说基本相符,但是孙殿英说夜明珠可分为两块则没有相应的佐证,是不科学的。

1988年意大利导演贝托鲁奇执导的影片《末代皇帝》、央视国际2005年4月1日的国宝档案栏目《清定东陵》都以电影手法表现了慈禧太后太后大殓时嘴里被塞进大颗夜明珠的情节。

慈禧太后太后口中的夜明珠,似无容质疑,但不知是何质料所制,有人以为是萤石,但不见其物,难下结论。公元1997年间月,笔者在台北参加“海峡两岸土文化交流会'时,曾就有关这颗夜明珠的情况多方询问,皆因宋美龄年事已高,又侨居美国,很难知其根底。此事,也问过台湾故宫博物院考古专家那志良老先生(时年92岁,公元1998年因病去世),他也摇头不知细况。

夜明珠有多大?

盘点慈禧太后太后夜明珠下落秘密,相传可使尸身不腐

南海胤子为我们记下了这颗夜明珠的质量是“四两二钱七分”。清朝1斤是590克,略大于现在的500克。据此推算,慈禧太后口中的夜明珠的质量就是78.28克拉。

盗陵案发后国民政府的调查报告以及盗匪们的回忆录都告诉我们,随葬的夜明珠大约充满了慈禧太后的口腔,以至于盗匪非得要撬破她的牙床才能把它取出来。

据此可以推测,其直径应该可以达到4.5厘米左右。设定该夜明珠为一个理想球体,我们可以在其质量的基础上进行理想球体直径的计算,得出金刚石、萤石和珍珠理想球体的直径区别为4.41-4.40厘米、4.64-4.52厘米和4.87-4.75厘米。

后两组数据显然偏大,人体口窍可能无法承受这样大小的球体;而计算出的金刚石理想球体的直径数据与前述直觉经验得出的4.5厘米大小非常吻合。

夜明珠的夜光从何而来?

盘点慈禧太后太后夜明珠下落秘密,相传可使尸身不腐

民国政府的调查报告、盗匪的回忆录等关于夜明珠夜光的描述基本上都是“寒光”,或者可以“透出一道绿色寒光”,而且“夜间在百步之内可照见头发”。

这些盗匪可不是科学家,他们的描述显然不具有科学性。这道“寒光”应该是盗匪们进入阴冷黑暗的墓室后,夜明珠在火把光或者电筒光下呈现的光学效果。而且,这种特别的光学效果是其他珠宝所无法比拟的。“寒光”本来是强烈刺眼的白色反射光,容易让人误认为是绿光。

火把或者电筒光的颜色偏红橙。根据矿物学基本知识,在这种低能量光线的照射下,任何矿物都不会发出明显的荧光或者磷光。因此,可以断定,夜明珠的夜光不是矿物荧光或者磷光,而是巨粒金刚石在自然状态下的出火现象。

如此看来,随葬于慈禧太后太后嘴中的夜明珠是一块具有近似球形形态、质量约78.28克拉的金刚石原石。

解析清宫御厨,风流皇帝乾隆饮食的七个谜团

在的时候,的厨师可以说是一等一的美差,为何这样说,因为他们基本上每人只做一道菜,而且待遇优厚,隔三差五还能收到的赏赐。 我们以的厨师雅咯穆为例子,他就是著名的宫廷菜“黄金肉”的制作者,他老了之后,手艺传给儿子,儿子进入御膳房,儿子老了,又将制作黄金肉的手艺,传给了,孙子又成了御厨。总之一句话,只要清朝不倒,这个御厨的位子,谁也动不了(因为技术都是保密的)。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随着去世,清朝灭亡,溥仪被鹿钟麟从紫禁城赶了出来,御膳房也是在一夜之间就散伙了。 厨师也要生活,1925年,一位的御厨,伙同几个御膳房的厨师,开了一家仿膳饭店,生意一下子竟火遍了京城。 以前的时候,谁要打听紫禁城御膳的情况,那是要以的罪名被砍头的,可是清政府倒台子后,食客来到仿膳饭店,关于皇宫御膳,那就是众人大谈特谈的话题了,通过几位御膳房御厨的叙说,食客们也就知道了御膳房的真实情况,以及清宫帝后关于饮食的秘密……有道是,民以食为天,下面小编就给您说一下,清宫御膳房的厨师都讲了哪些紫禁城关于吃的秘密? 1、清宫御膳房真正做菜的没有多少人 御膳房的人数在朝之前,始终是不固定的,到了乾隆朝的时候,人数被固定在4950人。可是真正干活的人数不超过300人,这些人包括:庖长4名,副庖长4名,庖人15名,底下还有拜堂阿、领催等等…… 2、大臣们吃满汉全席(延臣宴,皇帝钦点有功劳的大臣来参加)的时间,只是三刻(45分钟)而已 我们从影视剧中看到的满汉全席,是要吃三天三夜的,可是根据《翁同龢日记》上的记载:当时满汉大臣们入席后,先吃点心,接着皇帝一道接一道地赏菜,每赏赐一道菜,臣子们跪地叩一次头,三刻(45分钟)后,延臣宴结束,大臣们各自回家。 3、祭祖的黑猪要闷死 清朝皇帝要祭祖,可是黑猪却不能用刀子杀死,因为杀死的猪肉猪血外流,就等于不是“全活”的猪了,祭祖的猪要被闷死,然后肢解,下锅煮熟,元旦祭的时候,要将肢解的猪再拼回完整的样子,摆在桌子上,用其祭奠先祖。 4、节乾隆桌子上的粽子摆成了山 1753年也就是乾隆18年,紫禁城过的时候,的膳桌上一共摆放着1276个粽子,而皇后的桌子上,摆放着400个粽子,其他重要的王公大臣的桌子上,一共摆放粽子650个粽子。更让人想不到的是,这些粽子是光看不能吃,只为摆样子的。 5、皇宫熬腊八粥的时候,喇嘛要围着铜锅念经 清宫有一份膳食单,记载着年间腊月初八熬制腊八粥的情形,皇宫熬制腊八粥与平民百熬制腊八粥,那绝对是不同的。因为会请八个喇嘛,围着铜锅念经。小编认为,腊八粥被念完经后,估计还是腊八粥,它不会因为几段经文,就变成腊九粥的。 6、皇帝过中秋供桌上有一样东西不能吃 皇宫中过中秋,在“月光码”的供桌上,摆放着许多的干鲜果品,西瓜、黄豆角等供品,可是作为主供的彩画圆光大月饼(重十斤)却不能吃,需要阴干储存,放到吃团圆饭的时候,皇室人员才可以享用。 7、浴佛节吃结缘豆 浴佛节(四月初八)这日,清宫要煮豆一万颗,分别是青豆3333颗,黄豆3333颗,扁豆3334颗,煮熟后要撒上盐,帝后两个人各分得一千粒结缘豆(青豆333颗,黄豆333颗,扁豆334颗),其余的8000颗豆子,分给众位嫔妃。结缘豆的意思是广结善缘,比喻今生我们要好好相待,来生还手拉手当一家人,做好朋友——这10000颗豆子,难道就能消灭可怕的“宫斗”吗,很显然,这是不可能的。 往事都随风而去,从御厨口中传出的清宫饮食的秘密,真的可以让我们得到甚多生活的真谛,处事的学问,以及成功的智慧… 随机文章悲催的贝尔格拉诺将军号,惨遭鱼雷偷袭沉没(死323人)缺一不可的安泰效应,没有他人帮助你永远不可能最成功海市蜃楼找到过实景吗,平行世界假说引猜测美国拖挂式房车文化,美国人的享乐主义使得拖挂式房车文化兴起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的影响,推动全球人类文明发展(西方崛起)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皇宫里的专用奶妈是用来干什么的,竟然只有慈禧太后跟太监知道

说,恐怕古代最令人羡慕的就是皇子了。上有无上权力的,周边又被皇后和其他妃子关怀,而且从小就配有奶妈,照顾自己,生活方面面面俱到。 我们都知道,奶妈是作为抚养孩子为主要目的,对于民间的孩子确实是如此,那么作为皇宫的专用奶妈,具体是干什么的呢?也是简单的抚养孩子吗? 皇宫里,不管是七十二宾妃或者是后宫佳丽三千人,作为只能拥有一个男人,那就是皇帝。为此个个都是娇生惯养,过着安逸的日子。而皇宫里一旦有生小孩,一般都有配备一个奶妈。这也没有什么奇怪,古代都有聘请奶妈的习惯,一般大户人家或者高官贵族都有这习俗,更不用说皇宫。 中国人坐月子很有意思,基本要做到一个月为止,中间并不能出去见风或者碰到水。在皇宫,奶妈的责任就是喂饱好皇子,其他就不用着她了。大部分时间也确实如此。 但是对于专用奶妈,那皇帝也未必清楚具体是干嘛用的了,就比如用在人的保养上。 清朝时期,慈禧本人对西方学识也略懂,据学士介绍,人奶可以保养人的皮肤。为此,慈禧在民间大量的收集这些奶妈。据历载,慈禧每个季节都需要40个奶妈,作为沐浴专用,另外还会选择80个奶妈作为补充,或用作皮肤保养,或者用作饮食。 对于这种专用人奶,一般由太监到民间进行挑选。我们都知道,奶水只有人怀孕的时候才会有。但是这样的人一个村就算是怀孕,也是少之又少。慈禧却每个季节都需要这么大的量,供她使用。而且还不是什么奶水都行。太监需要进行一一的进行检验,把符合要求的女子留下来调养。 所以,对于这些“专用”奶妈,太监可以说是非常清楚。 只可惜的是,这些奶妈大都没有什么好结局。慈禧这种专门供给并不是什么见得光的事情,一般只有亲信太监操办。据说这些女子一旦没有了奶水,都没有了具体去向。 当然,以慈禧害怕别人说她的闲话,想必也不会有什么好事,不过这只是猜测,并没有历史依据,为此不能下结论。 而这种专用奶妈,全清朝除了慈禧,其他妃子恐怕也不清楚这些人是干什么用的。就算知道也不敢吭声。 随机文章被误读千年的“白痴皇帝”司马衷法国不屈级导弹核潜艇,携带弹头相当于100颗广岛原子弹太空战斗机x37,常规雷达无法捕捉(速度28000公里/时)最高维空间是什么,或是无数三维空间的合集(无依据)黑林错觉怎么审判犯人,利用经验主义引导犯人说出实情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