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办一个什么工厂比较好?
优质回答:在农村办一个什么工厂比较好?(最好不影响环保的)?
农村是不比城里的,无论是从经济条件还是消费习惯来说,农村和城里都有很大的差距,所以在农村里发展都是非常缓慢的。也正是如此,很多农村人也舍弃了自己的家乡,来到城市里发展,他们或打工、或创业以维持生活。
但是来说,各人有各人的发展之路,还有一些人在农村里依然混的风声水起,并通过自己的创业也打出了一片天,其财富也不亚于城里的一些人。所以来说,虽然在农村里发展之路要艰难一些,只要肯努力、动脑筋,依然有发展前景的,因此我们农村人不抛弃不放弃才能看到美丽的彩虹。那问题来了,如果有人回到农村去发展,在农村里办一个什么工厂比较高呢?前提是不影响环保的情况下。李子作为一名农村人,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第一,木材加工厂。
由于近几年建筑市场上的火爆,也从而带动了一些建筑上配套的设施兴起。比如木工师傅们经常用的木胶板、方木在建筑市场也是供不应求,所以在此趋势下近几年木材制品的价格依然处于高涨阶段。
而在农村里木材是非常常见的,白杨木、柳木、槐木等一些木材在农村里也是很不值钱的,很多农民更是看不到其中的价值。所以我认为,如果依托农村里的树木,建立一个木材加工厂,然后把木材制品销路到城里,这未尝不是一个好的办法。具体怎么做呢?我说一下:
我们这里就有一家木材加工厂,专门干的就是木材加工生意,而这老板居然把木材加工做到了极致,大到木材小到树枝全部利用起来,并加工成成品。而他是这么做的,首先,木材老板在收了木头以后,通过旋皮机把木材加工成一张张的树皮,然后在经过几天晾晒后卖给城里的加工厂。其次,老板又把收来的树枝打成几厘米左右木片,再销售给造纸厂、木胶板厂等。
而老板说,现在他们做的只是木材粗加工,下一步将投入设备,进行二次精加工,把木头加工成成品直接对外销售。而这样木材老板就从原料到成品一步到位,其中间的利润就更大了,而这也是农村里的优势。
第二,农产品深加工厂。
在农村里很多农产品因为销路不畅等原因,而无法卖出,所以这就导致了农产品出现了滞销的局面。而出现这样的事情,对于农民来说自然不是好事,毕竟这农民辛辛苦苦忙碌一年,为得就是能把农产品卖一个好的价格。所以来说,如果在农村里开一家农产品加工厂,自然是很好的事情,这即可以扶贫农民又可以自己赚钱,是一举多得的。那么开一家什么农产品加工厂呢?李子根据我们当地的情况来说一下:
就拿我们这边来说吧,以前的时候地里种植了麦子和玉米。但是由于土地贫瘠而导致玉米和麦子的产量过低,所以农民们也进行转变,改种丹参、黄芪、桔梗等一些中药材。而在最初的几年里,农民们因为种植这些中药材也获得了很好的收益。
但是这药材少了是个宝,药材多了就成了草,随着近几年我们这里农民种植的越来越多,这中药材的价格也随之下滑,简单的说就是一些药材在这两年不值钱了。
但是我们这里还是有能人的,比如我二叔。他现在就瞅准了药材市场的空挡,从某地购买了一台药材切片的机械,把丹参、黄芩等中药材二次加工。而这药材在经过进行二次加工,转卖给药厂后,其生产的利润又多了一些,而且我二叔还把丹参加工成茶叶,以供市场。
而除了丹参的加工外,二叔今年又承包了村里的300亩土地,搞桔梗种植。待桔梗收获后,二叔又把这些桔梗加工成咸菜和小食品,销往到全国各地的市场。所以通过上述所说,二叔在村里的农产品二次加工,也是搞得风生水起,忙的不亦乐乎。
第三,在农村开一家冷库储存厂也是不错的选择。
农村里有一些农产品也是不容易储存的,比如苹果、桃子、生姜、大蒜、土豆等,而这些农产品一旦过了保质期后就很容易腐烂,自然也失去了其利用价值。但是如果在没有冷库的情况下,这些农产品虽然价值很高,可只能卖出“白菜价”。可是如果把这些农产品通过冷库延长保质期,那么在反季节的时候,这些农产品就会卖出高价。因此来说,我认为如果在农村里开一家冷库储存厂也是很好的致富项目。以我们这里为例子说一下:
我们这里除了种植中药材外,还有生姜和大蒜。由于生姜和大蒜是调味品,虽然用量比较少一些,但是由于我们这里独有的土质,自然也成了大蒜生姜种植基地。
而我邻居就是冷库储存厂的一个老板,目前他拥有总储备量6000多吨的冷库,遇到好的行情他一年收入千万左右。至于邻居是怎么从小做到大的,我说一下:邻居十几年是开饭店的,但是饭店的饱和再加上没有特色菜,不到一年时间邻居就关了门。在那时候,由于贷款政策的宽松,邻居狠了狠心就从银行贷款十几万,盖起了一家冷库储藏厂。
第一年邻居存储的是大蒜,当时大蒜的价格在几毛钱左右,邻居存了300来吨,可是到了明年大蒜的价格突然涨到了4元,就这样邻居一斤大蒜赚3元多,这300吨大蒜让邻居赚了不到200万。而这一下让邻居从穷人成了百万富翁。随后邻居陆续发展冷库,并成了千万富豪。
所以从邻居的事迹来说,在农村搞冷库储藏厂还是不错的选择,我们可以并不单一的储存大蒜,而储存土豆、其它蔬菜、肉食一类都是可以的。
其实在农村里办一些不影响环保的工厂项目还是很多的。但是我们在办工厂的时候,一定要理论联系实际,以当地的资源进行发展才是上策。如果南辕北辙,干一些不实际的工厂,自然也是不可取的。所以来说,正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在办工厂的时候,一定要有很大的热情,以及谨慎心态,只有这样办工厂才能获得成功。
其他网友观点在农村办的工厂,最好是围绕在当地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等生活运动形成的产业链。不能围绕大城市的需求去办工厂,因为这样会导致远距离的运输,而远距离的运输会加大成本。所以我们办工厂最好还是以小的点立足,针对地区以当地为主。
不环保的工厂,其实挺多的,比如粮油加工厂、米面加工厂、木材加工厂等等。这些都是比较常见的加工厂。其实我们还可以办一些乡村游等旅游类项目。比如说比较好的项目就是吸引城市的人到农村去办一个越野车之类的比赛。这样的比赛,只要做好场地就可以,还可以顺带带动农家乐和住宿的消费非常适合在农村办,现在也比较流行。还可以办物品互换的连锁商店。城市居民淘汰的家用物品,卖给旧货贩子太便宜,放在家里又占地方;农民对二手货有热情,从旧货贩子手中买又太贵。开设物品互换商店,能使城里人和农村人都得到实惠。也可以办小商品加工厂。可以选择当地特色的手工艺产品进行加工,这样既宣传了当地的文化,又可以赚钱。原材料的成本偏低,但做出的手工艺产品却可以卖出高价。这些项目都是不错的选择。
我是李合伟:伯乐创投俱乐部创始人,创投商学院首席讲师,著作《觉悟行果创业论》。帮助过300多位创业者创业成功。期待与您分享交流~~~
我是财政部门负责涉农资金管理的,从平时下乡检查验收来看,我个人建议您注册一个秸秆收储公司,为生物电厂、沼气发电厂、食用菌龙头企业、规模养殖厂提供秸秆原料供应,目前这样的公司还处在红利期。
建议注册兴办秸秆收储公司的理由属于环保项目,没有环保问题。目前我国农村的秸秆禁烧工作已经常态化,秸秆禁烧工作也由原来的秸秆粉碎还田逐步转向秸秆离田综合利用为主,成立秸秆收储公司负责农村秸秆打捆离田收储,解决了乡镇和农民秸秆禁烧的大问题,会得到政府和农民的支持和欢迎的。属于国家政策扶持的项目,财政资金支持的力度大。秸秆综合利用是我们省33项民生工程之一,根据2019年我们省农业农村厅、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局、生态环境厅、经济和信息化厅联合下文的要求来看,近三年要在全省扶持建立秸秆收储体系,因此国家的政策不会产生变化。目前,财政对小麦、玉米、油菜和水稻秸秆打捆离田进行奖补,补助的标准为:小麦、玉米、油菜每亩奖补20元,水稻每亩奖补10元。秸秆收储以后,可以集中出售给生物电厂、食用菌龙头企业、沼气发电厂、规模养殖厂获得二次收益。审批手续简单,规模可大可小。因为是利国利民的事情,又不存在环保问题,乡镇、村和县政府各部门都支持,如果资金较多可以扩大秸秆收储量,否则可以少收储一些,不会陷入其中无法自拔。投入成本相对较小,盈利周期较短。只需要流转一定规模的土地作为秸秆临时堆放区,购买一些秸秆收储机械,如打捆机、搂草机、覆膜机、铲运机等就可以运行了。而且购买秸秆综合利用机械,国家财政也有农机补贴,除了燃油、人员工资和土地流转费用外,基本上不需要太多的流动资金。当年收储当年出售当年盈利。根据我个人的体会和本地秸秆收储企业的运行情况来看,我觉得你可以按以下方式运作:
一是要首先到市场监督局注册一个秸秆收储公司或合作社,方便今后签订合同、融资和争取财政资金支持。
二是选择地势比较高的土地进行流转,作为秸秆收储临时堆放区,面积要根据你的经营规模计算好,不要浪费,也不要不够用的。
三是购买机械。到农机部门咨询农机购置补助情况,根据需要购买所需的机械,招聘一些懂农机的人,通过培训上岗操作,机械和人员必须能满足工作需要才行。
四是联系乡镇和村签订合同。负责将合同范围的村秸秆打捆离田,秸秆离田的财政补助由你享有,这样就可以运行了。
根据这两年我对秸秆收储企业检查验收和我们这里秸秆收储企业经营情况来看,要想搞好秸秆收储,我建议你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秸秆收储临时堆放区选择必须慎重。要地势相对较高、交通方便靠近路边,因为运输秸秆的车辆都是大型的车辆,交通不方便,运输和消防车辆无法出入。防火意识要时刻不能放松。秸秆收储集中临时堆放,都是处于高温季节,稍有不慎就会引发火灾,所有投入都会付之一炬。今年我们这里就有2家秸秆收储堆放发生火灾,等消防车到了,差不多烧完了。秸秆临时堆放区要做好清沟沥水,秸秆堆放后要做好防风防雨工作。公司要做好账目,保留好秸秆收购、出售过磅记录等相关原始手续,做到有账可查,有资料可看,为争取财政补助提供依据。最好参加农业保险。不要认为没有火灾等事故发生,保险费就白交了,一旦发生事故可以最大限度减少损失。我是财政部门从事惠农惠民资金管理发放工作的,关注我及时给你解读党的惠农惠民政策,为你从事三农工作提供政策支持,让你在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加速起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