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理 > 风景物语

江苏最令人不解的道教名山:进去要买两次门票

时间:2023-08-04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在我国富饶的江苏省,作为一处绝佳的旅游城市之一,有很多出名的山峰,今天帆叶网就给各位介绍茅山,位于江苏句容与金坛交界地带,是我国一座道教名山,被誉为“第一福地,第八洞天”。茅山主峰并不高,不到400米,但却集中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革命历史景观于一体。四面交通发达,想去旅游也很方便。

江苏最令人不解的道教名山

江苏最令人不解的道教名山:进去要买两次门票

  很多人不了解茅山,[bai]买票坐缆车刚上山就会对地上的一行字感到疑惑:“镇江句容茅山景区欢迎您、常州金坛茅山欢迎您”。怎么会是两个景区呢?其实茅山虽然为一座山,但是横跨两地,就被分成了两个景区:句容茅山景区与金坛茅山景区,分为两个景区也就意味着游客想要游遍茅山,就需要买两次门票。

江苏最令人不解的道教名山:进去要买两次门票

  其实,大部分人去茅山都是冲着茅山道院去的,去之前一定要了解清楚,茅山的主要景点都是集中在句容茅山这边,茅山道院也在其中,如果你从金坛茅山进入,想去茅山道院就需要另外买票。所以大家去一个不熟悉的地方旅游时,一定要先了解清楚再行动。

江苏最令人不解的道教名山:进去要买两次门票

  茅山早在公元前153年,就开始成为了道教名山,建筑群异常庞大,在最鼎盛时,道院就有200多处,房屋五千多间。不过在太平天国运动、文化大革命中损坏了大部分房屋,只剩下一些断垣残壁,后来修复了九霄万福宫与元符万宁宫,这两宫鹤城为茅山道院。

江苏最令人不解的道教名山:进去要买两次门票

  元符万宁宫,规模宏大,比九霄万福宫还大上许多,有睹星门、三天门、灵宫殿等等,最引人注目的便是这老君露天神像了,高33米,重达106吨,从各个角度看都十分壮观。

江苏最令人不解的道教名山:进去要买两次门票

  九霄万福宫,早在西汉时就建立了,最初只有一个石坛、石屋还有一个三茅真君石像,后来随着朝代变换逐渐修建了五殿堂六道院,如今的九霄万福宫有殿宇四进,一为灵宫殿,二为藏进楼,三为太原宝殿,四为升表台与二圣殿;这里的香火十分旺盛。如果有机会,可以去看看哦!

关键字: 景点

嘉靖帝尊崇道教,为什么中后期又追求长生不老?

此页面是否是列表页或首页?未找到合适正文内容。

解析:为什么历史上大多数帝王都信奉道教?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嘉靖皇帝,是历史上著名的“道士皇帝”,他二十多年来不上朝,整天醉心于炼丹修道。 宫中每次斋醮,都需要祭祀文章,这种文章被称作青词,比较难写。因为皇帝沉迷,自然上行下效,大臣们为了讨好他,纷纷专心撰写青词,很多人也因此得到提拔,受到重用。当时的,更是被人们讥讽为“青词宰相”。 嘉靖皇帝渴望长生不老,他宠信的道士告诉他,每天喝早晨的新鲜露水,有助于延年益寿。于是,嘉靖命令宫女们每天凌晨采集露水。这让宫女们,最后爆发了,嘉靖差点被杀死。 嘉靖对道教达到了痴迷的地步,他不穿龙袍,改穿道服,对道士更是言听计从。因为道士蓝道行不喜欢首辅严嵩,在扶乩的时候,说“严嵩是小人”,这竟让嘉靖逐渐冷落了服侍自己二十多年的严嵩。他还相信道士说的“二龙不能相见”理论。因此,他竟长期不立太子,也不和自己的儿子见面。 其实,不仅嘉靖皇帝,明朝历史上很多皇帝都信奉道教。朱元璋虽然当过和尚,但当年夺取天下时,他宣称自己梦游天宫,见到了三清。即位后,他对正一道首领张正常倍加礼遇。洪武七年,朱元璋亲自制定道教斋醮仪轨,颁布全国实行。 通过造反,才登上皇位,他认为自己之所以成功,是因为道教大神真武大帝的帮助。因为之前朱棣被封燕王,负责镇守北方,而道教的真武大帝,也是负责镇守北方。 所以,朱棣登基后,敕封真武大帝为“北极镇天真武玄天上帝”,并大规模修建武当山的宫观。纵观整个明朝,除了最后一个皇帝外,其余皇帝大都信奉道教。而对真武大帝的信仰,也在达到了顶峰。 不仅普遍信奉道教,其实的大多皇帝也是信奉道教。时期,因为和辽国战争失意,他开始把注意力转到道教上面,并宣称梦到神仙赵玄朗,并尊赵玄朗为祖先,开始大力推广道教。 到时期,对道教的信奉,更是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他自称“”,并且花费巨大,,兴建宫观。此外,他还热衷于为神仙人物加封赐号。 除了明朝和宋朝,更是把道教作为国教。纵观中国历史,虽然有些皇帝也信奉,但是大多数皇帝痴迷于道教。而民间正相反,百姓们信仰最多的却是佛教。 佛教自传入中国以后,经过几百年发展,到时,开始兴盛起来。在诗句中记录了这一盛况∶“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到唐朝时,出现了、慧能等一些在佛教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大师,这极大的促进了佛教的繁荣和传播。 历史上,发生过几次比较著名的灭佛事件,因为当时的寺院和僧侣太多,他们占有了大量的土地和资源,而且又不用交税,已经严重阻碍到国家的发展和税收情况。 所以,引起了统治者的重视,不惜动用国家武力强制改变这一现状,而这也从侧面证明了当时佛教的繁荣情况。到了明朝的时候,更是出现了“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的现象。 虽然,道教在民间也很有影响力,但是和佛教相比,还是要差一些。 那么,为什么历史上大部分的皇帝信奉道教,而百姓却大多信奉佛教呢? 一、佛教讲来世,道教重今生道教宣扬世人可以通过修行,今生得道成仙,这自然让很多人。 历史上很多皇帝,都渴求长生不老的。曾派方士,去海外寻求长生不老药。、晚年都服用仙丹,都是希望可以长生不老。 佛教不宣传今生会长生不老,它宣传人来到世间是受苦的,而这正符合广大人民的现状,抓住了人们的心理。 佛教还宣传因果报应,今生受苦,是因为前世没有好好修行。今生的命运很难改变,只有今生好好修行,来世才会有好运。这成为人民的精神鸦片。 二、佛教禁欲,道教助欲作为皇帝,后宫自然有很多女人。很多皇帝,都沉溺于美色。而佛教主张禁欲,这自然不会受到皇帝们的欢迎。 皇帝们白天要忙于政事,后宫妃嫔又多,晚上行房时,有时难免身体会吃不消。但是,很少有皇帝会控制自己。而道教的房中术,以及炼丹术,都可以解决皇帝的问题。更何况,道教还有采阴补阳之说,这更会受到皇帝们的欢迎。 而对于广大平民来说,道教的这些东西,是不太现实的。 三、经济基础不一样古时候的平民,大多生活穷苦,经常为解决温饱问题发愁。而道教是讲究炼丹的,炼丹是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的,没有经济基础,就无法取得炼丹原材料。 广大平民,一年四季都忙于农事,也没有时间去研究这些。 四、佛教体系比道教完善佛教之所以在民间,影响力一直比道教大,就是因为其理论体系、教理教义、宗教仪轨等各方面都比道教完善。 道教中的神话人物比较乱,经典书籍也缺少。很多方面,道教都是在借鉴佛教的,比如地狱、轮回等思想。 道教还有一个很明显的漏洞,就是通过修行,今生可以得道成仙。这种思想宣传久了,信徒多了,如果没有成功案例,自然会动摇人们的信心,影响信徒的发展。 五、佛教看重,道教更关注个人修行佛教中的很多佛菩萨,都有普度众生的大愿的。很多和尚,也都积极宣扬佛法,以求普度众生,积累功德。而道教关注更多的是个人,个人能够通过修炼,得道成仙。 他们没有佛教徒普度众生的使命感,自然,在民众中的影响力更差一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