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景观石放在庭院里供人观赏,在中国盛行了几千年。我国境内的很多名山都有着让大自然鬼谷神功塑造的动物形景观石,那么,你印象中最深刻的是哪一个动物石景观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看一看中国十大动物石景观,让我们详细来了解一下吧。
中国十大动物石景观1、巨蟒出山/猴王献宝·三清山

巨蟒出山和猴王献宝皆为世界自然遗产三清山的著名动物石景观。[bai]其中巨蟒出山为三清山标志性景观、三大绝景之一。巨蟒出山垂直高度128米,峰端略粗形似蟒头,峰腰纤细有若蛇身,云飞雾绕之时,蟒头窜动,蛇身微摇,形似一条巨大蟒龙,吞云吐雾,撼天动地,破地出山,昂然挺拔,直欲腾空冲天而去,令人叹为观止,唏嘘不已。而猴王献宝位于西海岸景区西北部,猴王身高约7米,端坐悬崖之上,手捧宝物,凝神观看,憨态可掬。
地址: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三清乡
2、猫儿石·猫儿山

桂林猫儿山是五岭最大者四百里越城岭山脉的最高峰神猫顶,为华南第一高峰,是南岭山脉的最高峰,也是“山海经第一山”。山体狭长,山峰高峻,气势雄伟。说起动物形景观石,猫儿山是因峰顶为一花岗岩巨石——猫儿石,石形酷似蹲坐山巅的巨猫,于十里开外都能清楚地看到那逼真的形象,故称猫儿山,又名猫儿兽石。
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兴安县
3、孔雀石·昆嵛山

昆嵛山位于胶东半岛东部,属于烟台昆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辖,总面积1750平方公里,主峰泰礴顶,海拔923米,为胶东半岛东部最高峰,素有“仙山之祖”的美誉。孔雀石是昆嵛山的奇石景观,在泰礴顶正西方稍北,本身位于一座山的半山腰,有一巨石金星点点,形如孔雀,人称“金孔雀”。从东向西看孔雀石,并不明显,只有从西向东,才能看到孔雀石的最佳角度。从孔雀石下方,抬头可见一只漂亮的石孔雀蹲在一块岩石顶上,曲颈昂头,望向天外,长长的尾屏自然收拢覆盖在岩石上,一直垂到岩石的底部,令人叹为观止。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东南20公里处
关键字:
景点
解析:诸葛亮曾三顾茅庐请哪位高人出山而不得?
此页面是否是列表页或首页?未找到合适正文内容。
刘备为什么一定要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
时期人才辈出,在其中虽算佼佼者,但也不是最厉害的一个。可是偏偏,请诸葛亮帮忙夺取天下。这其中不免让人疑惑,刘备为什么一定要三顾茅庐选诸葛亮作为辅佐人呢? 要明白这个问题,我们要先看看两个人当时的处境。网络配图 据史书记载,在今天隆中的半山腰上,有一处凉亭,名叫“抱膝亭”。由于尚未发现值得辅佐的明主,诸葛亮一直显得很茫然,每当早晨和傍晚,他都独自一人,在山林之中抱膝长啸。 当这位读书人倍感苦闷的时候,后来那个最赏识他、最可以发挥他才智的人——刘备,其实就在距离隆中不远的新野县城里。当时,他也苦闷极了。 刘备一生也极其坎坷。起初,他在家乡起兵参与了镇压,后来又卷入诸侯混战,几十年东征西讨,凭着讲感情、够朋友和自己的那点谋略才一步步成长壮大起来,拉起了一支队伍。但他没有聪明的谋士辅佐,所以只能时而投靠,时而联合,时而归顺,时而依附,始终被人利用来利用去,跑了大半辈子,也没跑出个名堂来,一直没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地盘。大约8年前,刘备走投无路时,才跑到荆州投靠。 刘表把刘备安置在抵抗曹操的最前线替自己守住大门,扮演“炮灰”的角色。幸运的是,在刘备镇守新野的几年里,曹操忙着在北方东征西讨,几乎无暇收拾刘表。所以刘备在新野一住就是8年。 刘备是个有理想的人,而此时,他手中的人均属中等人才,想要定国安邦,必须要有一个像诸葛亮这样的人才,当时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得一可得天下。”网络配图 建安十二年,刘备认识了和,这两人向他极力推荐诸葛亮,并称赞诸葛亮就是“卧龙”。所以刘备找诸葛亮是必然的,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当然要找诸葛亮这样的人才。 而且,拥有更多的人才才能够更好地复兴汉,作为的子孙后代,想重振刘家,这是必须的。 同时刘备找诸葛亮还可以利用他在荆襄地区的关系网,刘备三次枉驾以见,真正的目的是为了诸葛亮的势力和影响,因为诸葛亮根本不是普通人,相反,他与荆州三方面势力都有密切关系。 那诸葛亮为何又愿意跟刘备呢? 这就是刘备的过人之处。刘备在诸侯中被人称为英雄,靠的不是他有多少军队,有多大地盘,而是他对朋友很诚恳、很讲信义,即使对一般的人也很有礼数,另外对老百姓也很仁慈。所以,在天下动荡的那个年代里,很多人愿意死心塌地地跟着他。由于有这种号召力,当时的诸侯,包括曹操和袁绍在内的几乎所有人都很重视刘备,很愿意与他结盟。当然,刘备去拜访诸葛亮,能“三顾茅庐”,主要原因还是他急需人才。但刘备作为一个世人皆知的大英雄、一位年近半百的老将军,肯屈尊拜访一位名不见经传的普通人,向他请教治国平天下的战略问题,这就足以让诸葛亮感动了。网络配图 关于“三顾茅庐”的故事,《》写得非常精彩,足足花了近两个章节的篇幅来描写刘备与诸葛亮的会见,但在权威的历史书《》中,上述内容都没有记载,关于这一段,书中只有五个字“凡三往,乃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