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的国家博物馆就是中国国家博物馆,里面收藏了超级丰富的中华文物,想要充分了解我们民族的文化历史的话,国家博物馆一定要去一次。
北京国家博物馆需要预约吗
现在都是要提前预约的,而且分9:00~11:30,12:30~14:00,14:00~16:00三个时段。
另外每周六还有夜场参观,预约选择17:30~20:00即可,具体以官方信息为准。
个人游览要提前1~5天在官网或者微信预约,参观前一天16点停止预约。
每天限制人数3万人,各时段预约量为1万人,额满为止。
如果没有提前预约,如果当日额定上限没有查过,也是可以现场预约登记后进入的。
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费吗
不收费,但是需要提前预约,预约也一样不收费。
官网预约必须提供真实姓名、联系方式、二代身份证号码等信息,每个身份证一天可以预约一次。
进入场馆时,使用身份证在工作人员处完成验证即可进入。
中国国家博物馆开放时间
停止入场时间:16:00 (1月1日-12月31日 周二-周日)
周一闭馆(含国家法定节假日),其他时间按时开放。
景点位置:北京市东城区东长安街16号天安门广场东侧
说特殊,因为南京是明朝的定鼎之地,坐镇南京四十年(含称帝前),统一天下。
朱棣的政治根本在北平,在南京,他不怎么得人心。
所以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朱棣下诏升北平为北京,为迁都做准备。
此时的北京还不是正式国都,只称“行在”,毕竟北京还要大规模修建皇宫。
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初,一切准备就绪后,朱棣这才正式定北京为国都(京师),原国都南京降为留都。
留都的级别要比陪都高,打个不那么形象的比喻,陪都是妾,留都是前妻。
朱棣不喜欢住南京,但南京是他父亲朱元璋打天下的地方,孝陵还在。
这一点,决定了南京不再是国都,政治地位也不会低。
原国都南京的所有政治机构,原封不动的保留下来。
比如北京有六部,南京也有六部,尚书、侍郎一个不少。
当然,南京六部尚书是没什么权力的,要么是从北京六部退下来养老的,要么是权斗失败下放的。
当时有个说法,说南京六部衙门,户部收不到钱,兵部调不动兵,礼部管不了考生。
很多官员上班,不是,就是泡茶吹牛,无所事事。
不过在政治上,南京应天府的地位和北京顺天府是平级的,合称为二京府。
朱棣死后,不太喜欢北京,而且从南京到北京的粮食供应成本太高。
朱高炽决定把国都迁回南京,下诏北京各衙门全部复称行在,南京再次成为国都。
朱高炽在位10个月就稀里糊涂驾崩了,英武的朱瞻即位后,因要对付北元,所以留在北京。
只是在名义上,宣宗时的北京其实只是行在,正式国都还在南京。
直到明英宗正德六年(公元1441年)十一月,朝廷才正式废除南京有名无实的国都地位,复升北京为京师。
南京的政治地位是降低了,但要说经济地位,南京要高过北京。
首先,北京处在“苦寒之地”,粮食供应要通过南直隶运粮北上。
江南是明朝的钱袋子、米袋子,没有江南钱粮,京师就要断炊。
南京作为留都以及祖宗灵寝所在,是江南的中心。
明朝通过在南京的政治、军事存在,控制着江南钱粮。
只是到了年间,由于各种原因,南京的兵力只剩下4万了。
万历末年的南京人口,已突破百万,号称神宗万历年间,天下大治,留都城内户口百万家。
武宗正德时,有官员评价南京的地位,说太宗(朱棣之前的庙号)迁都北京,但北京所倚仗的钱粮器物,无不取自于南京(为中心的江南)。
南京,可以说是西部、南部物资进入北京的中转站。
南京占长江地利,比如四川、湖广、江西的物资会先顺江东下到南京,然后再走运河进北京。
南京在经济上也有一段失落时期,就是朱棣初迁北京时,带走了南京城大量民户工匠。
但南京特殊的政治、历史和地缘,决定了南京很快就能恢复南方中心城市的地位。
朱棣带走的是官方手工业者,而民间手工业者则填补了官方手工业者离开后留下的空白。
包括纺织业、印刷业、铜铁木器,瓦肆勾栏等场所更不用说了。
尤其是在嘉靖、万历时期,随着江南经济的飞跃式的发展,南京成了全国重要的娱乐中心。
万历四十一年,有个叫奥伐罗-塞默多的葡萄牙传教士,到南京进行传教活动,起汉名为曾德昭。
曾德昭在明朝呆了23年,1636年回到葡萄牙。
他写了一本书,名叫《大中国志》,详细介绍了明朝,尤其是南京的经济发展状况,史料价值非常高。
对南京的评价,曾德昭说南京是明朝最大、最好的城市,街道非常宽阔、干净,老百姓彬彬有礼。
最让人吃惊的是,南京有大量的娱乐场所,每天,多到数不过来。
有人问曾德昭,北京不是明朝的国都吗?难道没有南京大吗?曾德昭摇头说:没有,北京只是政治上的首都,经济上的首都,还是在南京。
或者换个角度讲,北京是国都,南京是留都,也是备用国都。
一旦北京有什么事情,国都随时可以迁回南京。
时,明英宗被俘,就有官员主张迁都南京,幸好被制止。
当都肯定不行,但明末大乱,再加上后金威胁,迁都南京成了必然选择。
只不过福王等人昏庸无道,白白浪费了南京大好资源。
统一后,南京的留都地位肯定保不住了,降为江宁府,但依然是江南大城之一。
随机文章弘法大师简介中国古代狗的历史问题喜马拉雅山脉红雪之谜,仿佛山脉哭泣流下的血泪英科学家推测人的极限寿命是3000岁,重启端粒酶就能延缓衰老战斧式巡航导弹的研发过程,最初精度30米险些夭折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说特殊,因为南京是明朝的定鼎之地,坐镇南京四十年(含称帝前),统一天下。
朱棣的政治根本在北平,在南京,他不怎么得人心。
所以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朱棣下诏升北平为北京,为迁都做准备。
此时的北京还不是正式国都,只称“行在”,毕竟北京还要大规模修建皇宫。
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初,一切准备就绪后,朱棣这才正式定北京为国都(京师),原国都南京降为留都。
留都的级别要比陪都高,打个不那么形象的比喻,陪都是妾,留都是前妻。
朱棣不喜欢住南京,但南京是他父亲朱元璋打天下的地方,孝陵还在。
这一点,决定了南京不再是国都,政治地位也不会低。
原国都南京的所有政治机构,原封不动的保留下来。
比如北京有六部,南京也有六部,尚书、侍郎一个不少。
当然,南京六部尚书是没什么权力的,要么是从北京六部退下来养老的,要么是权斗失败下放的。
当时有个说法,说南京六部衙门,户部收不到钱,兵部调不动兵,礼部管不了考生。
很多官员上班,不是,就是泡茶吹牛,无所事事。
不过在政治上,南京应天府的地位和北京顺天府是平级的,合称为二京府。
朱棣死后,不太喜欢北京,而且从南京到北京的粮食供应成本太高。
朱高炽决定把国都迁回南京,下诏北京各衙门全部复称行在,南京再次成为国都。
朱高炽在位10个月就稀里糊涂驾崩了,英武的朱瞻即位后,因要对付北元,所以留在北京。
只是在名义上,宣宗时的北京其实只是行在,正式国都还在南京。
直到明英宗正德六年(公元1441年)十一月,朝廷才正式废除南京有名无实的国都地位,复升北京为京师。
南京的政治地位是降低了,但要说经济地位,南京要高过北京。
首先,北京处在“苦寒之地”,粮食供应要通过南直隶运粮北上。
江南是明朝的钱袋子、米袋子,没有江南钱粮,京师就要断炊。
南京作为留都以及祖宗灵寝所在,是江南的中心。
明朝通过在南京的政治、军事存在,控制着江南钱粮。
只是到了年间,由于各种原因,南京的兵力只剩下4万了。
万历末年的南京人口,已突破百万,号称神宗万历年间,天下大治,留都城内户口百万家。
武宗正德时,有官员评价南京的地位,说太宗(朱棣之前的庙号)迁都北京,但北京所倚仗的钱粮器物,无不取自于南京(为中心的江南)。
南京,可以说是西部、南部物资进入北京的中转站。
南京占长江地利,比如四川、湖广、江西的物资会先顺江东下到南京,然后再走运河进北京。
南京在经济上也有一段失落时期,就是朱棣初迁北京时,带走了南京城大量民户工匠。
但南京特殊的政治、历史和地缘,决定了南京很快就能恢复南方中心城市的地位。
朱棣带走的是官方手工业者,而民间手工业者则填补了官方手工业者离开后留下的空白。
包括纺织业、印刷业、铜铁木器,瓦肆勾栏等场所更不用说了。
尤其是在嘉靖、万历时期,随着江南经济的飞跃式的发展,南京成了全国重要的娱乐中心。
万历四十一年,有个叫奥伐罗-塞默多的葡萄牙传教士,到南京进行传教活动,起汉名为曾德昭。
曾德昭在明朝呆了23年,1636年回到葡萄牙。
他写了一本书,名叫《大中国志》,详细介绍了明朝,尤其是南京的经济发展状况,史料价值非常高。
对南京的评价,曾德昭说南京是明朝最大、最好的城市,街道非常宽阔、干净,老百姓彬彬有礼。
最让人吃惊的是,南京有大量的娱乐场所,每天,多到数不过来。
有人问曾德昭,北京不是明朝的国都吗?难道没有南京大吗?曾德昭摇头说:没有,北京只是政治上的首都,经济上的首都,还是在南京。
或者换个角度讲,北京是国都,南京是留都,也是备用国都。
一旦北京有什么事情,国都随时可以迁回南京。
时,明英宗被俘,就有官员主张迁都南京,幸好被制止。
当都肯定不行,但明末大乱,再加上后金威胁,迁都南京成了必然选择。
只不过福王等人昏庸无道,白白浪费了南京大好资源。
统一后,南京的留都地位肯定保不住了,降为江宁府,但依然是江南大城之一。
随机文章陷害杨家将的千古奸臣潘仁美,真实却是大宋第一良将!1964美国不明飞行物拦截导弹,带走两人形生物(未证实)双头龟是怎么形成的,自然界基因突变成畸形/环境污染导致畸形增多中国火龙有毒吗,1毫克毒蛇秒杀一个成年人/野外稀少成保护动物为什么来了美国就发胖,为什么在美国喝水都胖/你是不是有胖人基因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