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理 > 城市中国

联合国成员国就保护公海达成第一个“历史性”协议

时间:2023-08-04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联合国成员国就保护公海达成第一个“历史性”协议

联合国成员国就保护公海达成第一个“历史性”协议


绿色和平组织的积极分子在联合国总部外展示一面旗帜,就保护公海的条约进行谈判。


(神秘的地球uux.cn)据法新社(by Amélie BOTTOLLIER-DEPOIS, Peter HUTCHISON):经过多年的谈判,联合国成员国周六终于就保护公海的第一个国际条约文本达成一致。公海是一个脆弱而重要的宝藏,覆盖了地球的近一半。


“船已经到达岸边,”会议主席丽娜·李在晚上9点30分(格林威治时间周日02:30)前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宣布,代表们发出响亮而长时间的掌声。


文本的确切措辞没有立即公布,但活动人士称赞这是经过超过15年的讨论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突破性时刻。


该条约被视为至关重要,有助于在2030年前保护全球30%的土地和海洋,这是世界各国政府去年12月在蒙特利尔签署的一项历史性协议中达成的共识。


绿色和平组织的劳拉·梅勒说:“这是环境保护的历史性一天,也是一个标志,在一个分裂的世界里,保护自然和人类可以战胜地缘政治。”


欧盟环境专员Virginijus Sinkevicius周日称该条约是“保护海洋生物和生物多样性的关键一步,这对我们和子孙后代至关重要。”


经过两周的紧张谈判,包括周五至周六的马拉松式通宵会议,代表们最终确定了一份文本,现在无法对其进行重大修改。


李明博对谈判代表表示:“不会重开谈判,也不会讨论实质性问题。”。


她宣布,一旦该协议通过律师审查并被翻译成联合国六种官方语言,将在晚些时候正式通过。


一位发言人表示,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对代表们表示赞赏,他说,该协议是“多边主义和全球努力的胜利,以应对现在和未来几代人海洋健康面临的破坏性趋势。”


“关键角色”


公海始于国家专属经济区的边界,从海岸线延伸至200海里(370公里)。因此,它们不属于任何国家的管辖范围。


尽管公海占世界海洋的60%以上,占地球表面的近一半,但长期以来,它们远没有沿海水域和一些标志性物种受到重视。


海洋生态系统创造了人类呼吸的一半氧气,并通过吸收人类活动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来限制全球变暖。


联合国成员国就保护公海达成第一个“历史性”协议


概述人类活动造成的海洋环境退化的图表。


但是它们受到气候变化、污染和过度捕捞的威胁。


目前只有大约1%的公海受到保护。


新条约生效后,将允许在这些国际水域建立海洋保护区。


皮尤慈善信托基金会的利兹·卡兰说:“公海海洋保护区在建立抵御气候变化影响的能力方面可以发挥关键作用。”皮尤慈善信托基金会称该协议是一项“重大成就”。


该条约还将责成各国对拟议的公海活动进行环境影响评估。


关于分享新发现的海洋资源的潜在利益的高度敏感的一章,是紧张局势的焦点之一,最终被克服,因为原定于周五结束的谈判推迟了一天。


利润


发展中国家没有能力承担昂贵的研究费用,它们努力争取不被排除在国际水域发现的潜在物质商业化带来的意外之财之外。


最终的利润可能来自新发现的不属于任何人的海洋物质的制药、化学或化妆品用途。


观察人士指出,与其他国际论坛(尤其是气候谈判)一样,这场辩论最终变成了确保全球较贫穷的南方和较富裕的北方之间公平的问题。


欧盟在纽约承诺出资4000万欧元(4200万美元),以促进该条约的批准和早日实施,此举被视为试图在富国和穷国之间建立信任。


在周五结束的巴拿马“我们的海洋”会议上,欧盟还宣布在2023年为海洋研究、监测和保护提供8.6亿美元。巴拿马表示,各国总共承诺了190亿美元。


2017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呼吁各国建立公海条约。


它最初计划举行四次谈判会议,但不得不通过两项决议,以确保增加两次会议。


绿色和平组织的梅勒说:“我们现在终于可以从空谈转向真正的海上变革了。”

参战不久,法国就举国投降了,为什么还能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

我们知道,联合国安理会有五大常任理事国,分别是中国、俄罗斯、美国、英国和法国。他们在联合国中,拥有一票否决权。 联合国的概念最初是在1944年的敦巴顿橡树园会议上提出的,在1945年2月举行的中,中、英、美、苏四国成为了联合国的发起国,到了1945年6月,旧金山制宪会议最终确定了中、英、美、苏、法成为五大常任理事国。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中国虽然在二战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实际上国际地位和国力都是不足以成为常任理事国的,但由于当时国民党政府受到了美国的扶持,中国在眼中是一个对抗苏联的强力筹码,而且若人口众多的亚洲没有国家入选,联合国恐怕也难以服众。因此中国才成为了五常中唯一的亚洲国家。 (联合国五常) 中国的入选尚且有迹可循,可是,法国作为二战中很早就投降的国家,凭什么能担任常任理事国呢? 一、法国坚韧顽强的作风以及复兴的前景。 实际上在旧金山会议之前,法国领袖是拒绝成为联合国发起国的。他拒绝的理由,是因为法国没有参加之前的敦巴顿橡树圆会议和雅尔塔会议,其他国家不能代表法国签字。 戴高乐的确是一位很有个性的领袖。虽然二战前期法国很快就被德军占领,法国政府也宣布了投降,但实际上,投降的是被视为伪政府的法国维希政府。而戴高乐将军却在英国组建了自由法国政府,继续抗击侵略者。 也正是由于戴高乐不屈不挠的抵抗,法国虽然国土早早被占领,但最终还是战胜侵略者,成功复国。 并且法国虽然国土丧失,但依然具有雄厚的底蕴。他们是一战中的战胜国,其国力依旧保持在欧洲的第一档,并且在海外仍然有大量殖民地,再加上领导人戴高乐将军的硬朗作风,法国的复兴只是一个时间问题。所以,当常任理事国是完全合理的。 (戴高乐旧照) 二、他国领导人的心思。 和戴高乐虽然一直不怎么对头,但实际上丘吉尔却在法国加入常任理事国一事上,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最开始,丘吉尔并不打算让法国成为联合国发起国。但自雅尔塔会议规划出联合国蓝图后,丘吉尔却改变了想法。 英国最早是作为殖民者进入北美的,英美之间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关系还不错,但美国历史上曾经掀起的两次独立战争,却说明了一个问题,美国对于英国殖民者是较为反感的。 而且在二战中,美国的国力已经强大,渐渐开始把手伸向了英国的殖民地。丘吉尔虽然对此也是痛心疾首,但却办法不多。因为实际上,那时候,英国是仰仗着美国才能击退侵略者的。再加上美国强烈要求中国成为常任理事国,英国在未来的利益将会受到美国的进一步压榨。无奈之下,丘吉尔才在之后,选择要求法国成为常任理事国,希望英法联合起来制衡美国。 (丘吉尔、罗斯福和斯大林) 苏联之所以点头同意,是由于当时法国国内共产党的实力非常强大。在斯大林看来,法国共产党的强大,可能会让未来苏联在联合国中取得更高的话语权。并且那时候法国仍然有大量的麻烦要处理,短时间之内对苏联也起不到什么威胁。因此让法国成为常任理事国,对苏联是利大于弊的。 在美国总统罗斯福看来,法国加入也不是一件坏事。毕竟法国和苏联向来不会穿一条裤子。从当时的情况来看,有越多的国家打压苏联,美国就会受益越多。 随机文章神奇的莱顿弗罗斯特效应,水珠竟能够悬浮在高温铁锅上面通灵外道魔像条件,必须具备轮回眼(仅长门斑带土通灵过)生不逢时美国F7F虎猫战斗机,最强活塞式战斗机(仅仅生产25架)揭秘龙转世为人的相貌特点,长相俊美喜爱沾花惹草(极易变渣男)揭秘五岳是指哪五座山,泰山/衡山/华山/恒山/嵩山(受古人崇拜)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气候已不可逆转了?50度高温更多了,联合国警告:地球没有安全地

最热的一天,最热的一年全部都出现了,这是不是意味着未来只有热,更热的区别了?的确,这样的地球气候变化真的是有点极端化了,动不动在刷新人类的认知,而且最为常态化的气候也是越来越少了。什么春夏秋冬的四季变化,甚至不少人在一年之中也没有多大感觉了,这些都说明了气候变化的加剧程度是非常明显的。所以,如果这样下去,人类的生存受到危机只会更大,这绝对不是好事情。超50度高温不断,更多了,热已经成为常态化!的确,地球的极端性高温是越来越普遍了,已经不是很多人说的什么基本35度+就叫高温,要是没有40度,都有点算不上高温了。不说远了,就说在7月之中,这样的高温发展就已经成为了常态化,热变得更加地普遍,这不是乱说,而是有实际性的数据。比如在7月之中,美国出现了高达53.3摄氏度极端性高温,中东多个国家和地区最高气温突破50摄氏度,看到没?这是多个,不是一个国家。当然,我国其实也是40度+的高温出现,特别是西北方向。但是在我国东部,副热带高压的影响之下,也出现了40度以上的高温,所以,不少人感受到了台风得降温,但台风走了之后,高温又回来了。所以,全球各地都是在热,这是非常明显的趋势。然而,在7月之中,人类还创造了地球最热的一天,再次打破了历史,不得不说,似乎大家看到的只有热了,就没有冷这个说法了一样。但这里需要强调一下,这是属于季节性变化,出现高温也是正常,但是出现极端性的高温是不正常的,这是凸显了气候格局的转变。所以,超50度高温不断,热已经成为常态化!未来没有40度,可能真的不能算是高温了,没有最热,只有更热。这回头来看看2023年,不少人都在说热,这2024年是不是更热?的确2023年整体也是较热的。大家可以看一下数据,2023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为1850年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的最高值,最近10年(2014~2023年)全球平均温度较工业化前水平(1850~1900年平均值)高出约1.2℃。2023年,亚洲陆地表面平均气温较常年值(本报告使用1991~2020年气候基准期)偏高0.92℃,是1901年以来第二暖年份。所以,2024年如果刷新了这个数据,那肯定又是史上最热,一年比一年热就是趋势。气候已经不可逆转了?的确,气候的变化趋势让人担忧,2024年至少是极其复杂的年份之一。而在7月,人类再次创造历史性最热的一天,其实在最热的一天前,人类上半年也是打破了历史,包括去年的下半年——也就是从2023年6月至今年6月,全球单月平均气温已经连续13个月创同期最高纪录,有专家预计,2024年可能碾压2023年而成为最热一年。所以,高温的发展是越来越凶猛,全球多地遭遇热浪侵袭,而且除了高温之外,降雨也是如此,我国的降雨变得也很疯狂,也就不看远了,就说在7月之中,也是这种状态。我国东北,华北等不少区域,都打破了区域性的极端性降雨极值,这都是气候变化的表现。虽然在降雨的角度来讲,可能很多人说这就是季节性降雨时段,常年的七下八上时段,这没有什么惊讶的,的确这并不惊讶。但是也是因为极端性的问题,这才是关键,比如:7月下旬以来辽宁出现4次区域性暴雨,全省平均降水量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所以,都是呈现出极端化发展,那气候已经不可逆转了?的确,今年的气候真的有这样的趋势,人类甚至有可能已经彻底打破了1.5度的气温控制线,导致气候变化是越来越强烈。那么,这种趋势,势头给人的感觉就是气候极端化,可能已经走向了不可逆转的局面。所以,人类真的应该苏醒了,气候对人类的危机已经明显加剧,这绝对不是好事情,只要这样下去,可能在气候方面对人类的致命性危机,也会呈现出规模性发展。什么最热一年罕见,未来可能真的就是年年变成最热一年,大家要做好心里准备了。会看一下,其实专家预计——2024年可能碾压2023年而成为最热一年,这完全也就没有多大的问题。联合国警告:地球没有安全地没错,面对极端性气候变化之下,联合国在7月针对高温的问题,也再次发布了预警,呼吁采取全球行动,应对气温上升带来的挑战。来自古特雷斯表示,极端高温不再是一天、一周或一个月的现象,地球正变得越来越热,对每个人、每个地方来说都越来越危险。极端高温摧毁经济,加剧不平等,破坏可持续发展目标并造成人员死亡。据估计,高温每年导致近50万人死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化石燃料驱动的、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变化。所以,要想地球的气候得到转变,人类必须加速全球气候变化的应对措施,不然,世界将没有安全地点,在任何一个区域都是受到气候的威胁,这话已经说得非常明显了。当然,此前关于地球走向不可逆转的局面,也可以看出来时间不等人了,地球的15个气候临界点已9个被激活。这也就是说,超过了一半的气候临界点都已经被打破,分别为北极海冰、格陵兰冰盖、北方针叶林、永久冻土、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亚马逊雨林、暖水珊瑚、西南极冰盖、东南极部分地区。而剩下的气候临界点,如果2024年保持上半年的气候变化趋势,那很可能会突破剩下的大部分。那么,当全球所有的气候临界点突破,你说人类还如何生存?这完全是没有办法的。所以,气候变化加剧之中,人类也需要快速采取措施,多植树造林,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等等,这样才可能迎来转变的过程。#宝藏兴趣攻略#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