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理 > 城市中国

世界十大著名哥特式建筑

时间:2023-08-11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世界十大著名哥特式建筑

1.巴黎圣母院

世界十大著名哥特式建筑

巴黎圣母院的正式名称巴黎圣母院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的西递岛上。它是世界十大最著名的钟楼之一,在宗教地位和历史价值上都是无与伦比的。不幸的是,这座哥特式基督教教堂建筑的屋顶在2019年4月着火,三分之二的屋顶被毁。11月6日,中法两国在北京签署合作文件,合作修复巴黎圣母院。

2.科隆大教堂

世界十大著名哥特式建筑

科隆大教堂是德国科隆的标志性天主教大教堂建筑。教堂的高度是德国第二,世界第三。它是北欧规模最大的教堂,被誉为哥特式教堂建筑中最完美的典范。

3.米兰大教堂

世界十大著名哥特式建筑

这座教堂是世界上五大教堂之一,是世界上第二大哥特式建筑。它建于1386年。建于1774年的哥特式尖顶上的圣母玛利亚镀金雕像是米兰的象征。拿破仑还于1805年在米兰大教堂举行了加冕仪式。

4.塞维利亚大教堂

世界十大著名哥特式建筑

这座大教堂位于西班牙安达卢西亚首都塞维利亚,是世界五大教堂之一,仅次于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和意大利的米兰大教堂。它于15世纪初在伊斯兰修道院的遗址上重建,并于1987年被宣布为世界文化遗产。

5.花之圣母大教堂

世界十大著名哥特式建筑

这座教堂位于意大利佛罗伦萨的历史中心,也被称为圣母大教堂。它是世界上第四大教堂。1982年,它作为佛罗伦萨历史中心的一部分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当你来到这里,你可以爬上教堂北侧的463级台阶,到达穹顶,俯瞰整个老城的街景。

6.索尔兹伯里大教堂

世界十大著名哥特式建筑

这座教堂有英国最高的塔,建于1220年,持续了38年。它是英格兰中世纪早期的哥特式建筑,也是保存最完好的四大宪章之一,是欧洲最古老的机械塔钟。整个教堂占地约80英亩,拥有英国最大的大教堂回廊。

7.亚眠大教堂

世界十大著名哥特式建筑

亚眠大教堂位于法国索姆省亚眠市的索姆河畔,是一座建于哥特式建筑顶峰的大教堂。它由三个大厅组成,一个十字大厅和一个后大厅。分布在正门、北门、南门的雕塑统称亚眠圣经,是雕塑的杰作。

8.布尔戈斯大教堂

世界十大著名哥特式建筑

这座教堂是唯一被宣布为人类文化遗产的独立大教堂,是13世纪哥特式建筑的杰出代表。里面有无数珍贵的祭坛装饰画,以供奉圣洁慈爱的圣母和大型独特的建筑而闻名。

9.斯蒂芬大教堂

世界十大著名哥特式建筑

斯蒂芬大教堂位于奥地利维也纳市中心,是维也纳的象征,有维也纳心脏的美称。教堂的高度仅次于科隆教堂和乌尔姆教堂,是世界第三高的教堂。它建于12世纪。这座建筑最早的部分是罗马建筑风格。在被哈布斯王朝统治后,后期建造的塔有不同的建筑风格。

10.埃克塞特大教堂

世界十大著名哥特式建筑

这座教堂位于英格兰德文郡埃克塞特。它是英国最著名的教堂之一,也是世界上哥特式建筑的最佳范例之一。建于932年,后期烧毁。我们现在看到的教堂建于1112年,它仍然有英国最长的不间断的拱形天花板。

哥特式军刀有着什么样的来历?为什么被英国士兵所喜爱

哥特式军刀这个名字,大概会让很多人想像出一些什么奇奇怪怪的冷兵器。因此,为了打破大家多余的幻想,因此在这里要先说明一下,这种军刀其实更加严谨的名字,应该是英国哥特式笼手步兵剑(Gothic hilted British infantry swords)。不过虽然其被称作“剑”,但按照中国的标准,其实这种武器因为带有弧度,而且是单刃武器,所以在汉语语境中更加接近我们所理解的“刀”。那么这种拥有梦幻般名字的英国武器,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英国哥特式笼手步兵剑 哥特式军刀最早诞生于1822年。这种武器一开始主要是给步兵军士和们使用,而军官们则必须要自费购买。也因此,后来很多英国军官,干脆只是订做看起来颇为优雅的高级剑柄,然后在将自己中意的刀身装上。这一情况使得如今很多保存下来的早期高级哥特式军刀,从刀柄和刀身,都有着极大的区别。尤其是根据军官们之间的贫富差距,一些富裕的军官,往往在自己的军刀上,装饰着繁复的字母和花纹,并且还会在刀柄上包裹鲨鱼皮以此改良手感。 哥特式军刀最值得夸耀的刀柄 到了1845年,哥特式军刀诞生了全新的1845年式哥特式军刀。这种全新不仅表现在过去华丽的护手,被统一成固定样式,而且在刀身上,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当时英国军方上层,开始倾向于希望骑兵们在冲锋时,能够更多发挥军刀的刺击,这样能够增加敌人的死亡率。因此1845年式哥特式军刀刀尖统一变成矛尖状,并且减缓军刀的弯度。 但同时为了避免对军刀的挥砍造成影响,军刀的刀背后部也有所增加。而到了1854年,过去传统的过去镂空线条式护手,正式被钢制实心护手取代,同时制定了标准的刀身长度32.5英寸。虽然对于这一变化,有些收藏家将其称之为1854年式哥特式军刀,但由于这种改变并不统一,且过去镂空式黄铜护手也没有立刻取代,这一时期的哥特式军刀,还是被归类为1845年式哥特式军刀。 哥特式军刀,尤其是1845年式哥特式军刀,可以说在英军中表现不俗。在克里米亚战争和各个战争中,其都有着相当可靠的表现。然而即使如此,这种军刀却依然不能令英国军方满意。不过这种不满实际上倒不是来自使用这种军刀的底层军士和骑兵,而是来自于英国军方上层。当时英军高层普遍观点认为,过去骑兵攻击时的劈砍,在战场上对敌人攻击的威力,完全无法与骑兵冲锋时,强烈的冲击力以及人力相互结合而进行的刺击相媲美。 这一观点最终导致哥特式军刀在1897年,被1897年式英国步兵军官剑取代。而这种剑却并没有继承前辈的辉煌,相反,因为换装之后新的1897年式英国步兵军官剑,并不符合英国骑兵的使用习惯,因而导致了英国骑兵无用论炎霄尘上,1897年式英国步兵军官剑也最终在一战前,被全新的的1908年式骑兵剑取代。 1897年式英国步兵军官剑。 不过,哥特式军刀虽然被英国军方强行退休,但却并没有因此彻底从英国军队中消失。在之后,由于哥特式军刀优雅的外形,这一武器成为了英国和其他一些英联邦国家的元首卫队和军乐队指挥的标配。对比它另外两个晚辈,这或许不得不说又是另一种别样的幸运吧。 随机文章学心理学可以找什么工作,心理学工作盘点(企业猎头/公务员)俄罗斯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导弹,号称最先进导弹(实际不如战斧神仙为什么不能结婚,仙界资源有限/神仙结婚生子会让仙界被挤爆冥王星是什么颜色,呈明暗的斑点图像(暗灰色/冥王星没生命)ufo为什么越来越多,丘吉尔猜想外星文明或许真的存在(未证实)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李信简介:战国末期秦国著名将领,灭燕之战中立有大功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人才辈出、学术风气活跃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东周在战国后期(公元前256年)为秦国所灭,所以春秋战国时期在时间上并不全然包含在东周王朝里面。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李信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李信(生卒年不详),字有成,槐里(今陕西咸阳兴平东)人,战国末期秦国著领。李信在灭之战中立有大功。后领兵二十万攻打,先是一路凯歌,后被楚将项燕大败。 人物生平 崭露头角 李信年轻时强壮勇敢,是秦国少壮派中较有为的显赫人物,同时也是秦王政十分信任的年轻将领之一。 秦王政十九年(前228年),秦国俘虏、灭亡后,秦王政派率领数十万大军逼近漳水、邺城,李信则出兵太原、云中,与王翦军队共同包围赵军,并一举攻破。 攻伐燕国 秦王政二十年(前227年),燕国太子燕太子丹派刺客荆轲到咸阳,以献督亢地图和樊於期首级为名,准备行刺秦王政。结果荆轲行刺失败,被秦王政所杀。秦王政得知是燕国派人行刺他,因此大怒,于是派王翦等攻打燕国。 秦王政二十一年(前226年),李信率领先遣部队最先抵达易水河畔,以轻装突进大败燕太子丹,迫使燕太子丹逃入燕都蓟城(故治在今北京市)坚守。不久,王翦率领大军抵达并攻克蓟城,和燕太子丹退保辽东,李信率军紧追不舍。代王致信给燕王喜说:“之所以追得这么紧,是想得到太子丹。如果大王能杀太子丹献给秦王,燕国就能保住。”燕太子丹逃到衍水(今辽宁太子河),当时李信带着数千士兵追击燕太子丹到衍水。此时燕王喜派人斩杀燕太子丹,并将其首级献给秦国。此役之后李信深得秦王政信任。 兴师伐楚 秦国横扫六国,,先后灭亡韩、赵、魏,并数次击败楚军。燕王喜逃亡被灭后,秦王政打算攻灭楚国,完成统一霸业。秦王政知道李信十分勇猛果断,有一天便问李信说:“我打算攻取楚国,将军估算一下,需调用多少军士才够?”李信回答说:“最多不过二十万人。”又问王翦,王翦回答说:“非得六十万人不可。”嬴政就说:“王将军老喽!多么胆怯呀!李将军真是果断勇敢,李信的话是对的。”于是便派李信和率军二十万向南进发攻打楚国。王翦因不采纳他的意见,就推托有病,回到家乡频阳养老。 秦王政二十二年(前225年),李信率军攻打平舆(今河南平舆北),蒙恬率军攻打寝丘(今安徽临泉),大败楚军。李信接着乘胜攻克鄢郢,随即率领部队向西进军,要与蒙恬在城父(今河南平顶山市北)会师。当时楚国将领项燕率领楚军乘机积蓄力量,尾随跟踪追击李信军队,连续三天三夜不曾停息,结果大败李信的部队,攻入两个军营,杀死七名都尉,李信军大败而逃。 秦王政得知秦军兵败的消息,大为震怒,亲自前往频阳向王翦道歉,请求王翦复出。最终,王翦率秦军大破楚军,杀项燕于蕲,一年多后又俘虏,平定楚国。 平定燕齐 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年),李信随王贲攻取辽东,俘虏燕王喜,燕国灭亡。 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李信与王翦之子王贲率军从燕国向南进攻,突然攻入都城临淄,齐国国民中没有敢于抵抗的。秦国派人诱降齐王,约定封给他五百里的土地,齐王于是投降,齐国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