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理 > 世界地理

中国不寻常的化石显示哺乳动物攻击三角龙的罕见证据

时间:2023-08-12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中国不寻常的化石显示哺乳动物攻击恐龙的罕见证据


化石展示了鹦鹉嘴龙(恐龙)和Repenomamus(哺乳动物)纠缠在一起的骨骼,以及它们在死前的互动。注意:比例尺等于10厘米。信用:韩刚


(神秘的地球uux.cn)据加拿大自然博物馆:加拿大和中国科学家描述了一种来自大约1.25亿年前的不同寻常的化石,它显示了一个戏剧性的时刻,当时一种食肉哺乳动物攻击了一种更大的食草恐龙。


加拿大自然博物馆的古生物学家、发表在《科学报告》杂志上的这项研究的合著者乔丹·马龙博士解释说:“这两种动物陷入了殊死搏斗,密切交织在一起,这是第一批显示哺乳动物对恐龙进行实际掠夺行为的证据之一。”


化石的存在挑战了恐龙在白垩纪很少受到同时代哺乳动物威胁的观点,当时恐龙是主导动物。这种罕见的化石现在被中国山东威海紫光阎石学校博物馆收藏。


保存完好的化石中的恐龙被鉴定为鹦鹉嘴龙的一种,大约有大狗那么大。食草的鹦鹉嘴龙是已知最早的有角恐龙之一,生活在大约1.25亿至1.05亿年前的白垩纪早期的亚洲。这对化石中的哺乳动物是一种像獾一样的动物,叫做robustus repenomus。虽然以恐龙的标准来看,它并不算大,但它是白垩纪最大的哺乳动物之一,当时哺乳动物还没有主宰地球。


中国不寻常的化石显示哺乳动物攻击恐龙的罕见证据


化石显示鹦鹉嘴龙(恐龙)和Repenomamus(哺乳动物)纠缠在一起的骨骼,放大的部分显示哺乳动物咬恐龙的肋骨,并抓住它的猎物。比例尺等于10厘米。信用:韩刚


在这一发现之前,古生物学家知道Repenomamus捕食包括鹦鹉嘴龙在内的恐龙,因为在哺乳动物的胃中发现了这种食草动物的婴儿骨骼化石。


“这两种动物的共存并不新鲜,但通过这种令人惊叹的化石,科学上的新发现是它显示的捕食行为,”马龙说。


该化石于2012年在中国辽宁省采集,两个骨骼都接近完整。它们的完整性是因为它们来自一个被称为刘集屯化石层的地区,这个地区被称为“中国的恐龙庞贝”


这个名字指的是该地区的许多恐龙、小型哺乳动物、蜥蜴和两栖动物的化石,这些动物是在一次或多次火山爆发后突然被泥石流和碎片掩埋的。加拿大自然博物馆矿物学家Aaron Lussier博士的分析证实了研究化石的岩石基质中存在火山物质。


中国不寻常的化石显示哺乳动物攻击恐龙的罕见证据


图中显示了在火山碎屑流掩埋鹦鹉和陆家屯鹦鹉之前,粗壮鹦鹉攻击鹦鹉的瞬间。一亿二千五百万年前。鸣谢:迈克尔·斯克雷普尼克


中国不寻常的化石显示哺乳动物攻击恐龙的罕见证据


1.25亿年前,鹦鹉嘴龙(恐龙)被哺乳动物袭击的生活再现。鸣谢:迈克尔·斯克雷普尼克


鹦鹉嘴龙-repenomus化石由该研究的合著者韩刚博士在中国保管,他引起了加拿大自然博物馆古生物学家武晓春的注意。


对这对化石的仔细研究表明,鹦鹉嘴龙俯卧着,后肢折叠在身体的两侧。Repenomamus的身体向右弯曲,坐在猎物的上面,哺乳动物抓住较大恐龙的下巴。这种哺乳动物也咬住了一些肋骨,Repenomamus的后脚紧紧抓住恐龙的后腿。“大量证据表明,一场主动攻击正在进行中,”马龙博士说。


Mallon,Wu和他的同事们排除了这种哺乳动物只是在清理一只死恐龙的可能性。例如,恐龙的骨头没有齿痕,这表明它不是被食腐动物,而是被捕食。如果恐龙在哺乳动物发现它之前就已经死了,这两种动物也不可能会纠缠在一起。Repenomamus在鹦鹉嘴龙上方的位置表明它也是侵略者。


中国不寻常的化石显示哺乳动物攻击恐龙的罕见证据


更大的化石细节,显示Repenomamus(哺乳动物)咬鹦鹉嘴龙(恐龙)的肋骨。信用:韩刚


中国不寻常的化石显示哺乳动物攻击恐龙的罕见证据


该化石于2012年从中国东北义县组陆家屯组采集。信用:韩刚


在现代世界,小动物攻击大猎物的类比是众所周知的。Mallon和Wu注意到,一些孤独的狼獾捕猎大型动物,包括驯鹿和家养绵羊。而在非洲大草原上,野狗、豺、鬣狗会攻击还活着的猎物,猎物虚脱,往往处于休克状态。


“这可能是化石中描述的情况,当鹦鹉真的吃了还活着的鹦鹉嘴龙——在它们都在混乱的余波中被杀死之前,”Mallon解释道。


研究小组在他们的论文中推测,来自中国陆家屯化石层的火山沉积将继续产生物种之间相互作用的新证据,否则将从化石记录的其余部分中未知。

加拿大如何系统的灭亡印第安人文化?他们做了些什么

加拿大一直为自己没有像美国在西进运动中那样残忍的对待印第安人而骄傲,但同为英国殖民地的加拿大并没有它自己描绘的那么仁慈。在几代人的时间里,加拿大政府换了一种方式,有计划有目的的在系统性的灭亡了当地土著印第安人的文化。 在欧洲人抵达美洲大陆之前的上万年里,印第安人原住民居住在加拿大的很多地区。在漫长的岁月里,他们衍生出了自己独有的文化。这种的文化形成了当地土著居民的身份认同和对于自己文化独特的归属感。相比之下,加拿大是一个年轻的国家。在英国人开始在圣河流域殖民以后的两百年里,加拿大坚守甚至保卫自己的英国殖民地地位。 欧洲人到来之前北美印第安居民的不同土著语言的分布范围,现在这些语言基本上都消亡了。 在美国的独立战争期间,加拿大作为英军的大后方提供物资和兵员补给,大量美国的保皇党人移民到加拿大。在1812的英美战争里,加拿大人甚至在英军将领的率领在波士顿登陆,一把火烧了白宫。最终加拿大在1867年从英国独立,成为英王自治领地,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加拿大才从英国人手里拿到加拿大宪法的修订权。 在独立后,加拿大也就继承了英国和当地印第安土著居民签订的协议。加拿大政府控制了土著居民的土地,并且在没有和土著居民协商的情况下,在1876年颁布了印第安土著居民法案,限制了土著居民的自治,规定他们如何使用土地,并且在教育和医疗方面做出了限制。这部法律到现在依然有效。 在此期间,与生活在美国的土著居民一样,原住民拥有保留地。在这些保留地内,加拿大当局有计划的消灭土著居民的文化习俗。禁止当地居民庆祝传统节日,将某些文化习俗列为犯罪等,这些禁令一直延续到上个世纪中叶。 一位加拿大的印第安部落酋长。 这是加拿大当局有意识地试图消除土著居民的身份认同,并将这些民族融入加拿大文化的更大计划的一部分。加拿大政府希望土著居民作为具有独特地位的少数民族群体能够慢慢从历史里消失。1920年,加拿大印第安事务部副部长邓肯.坎贝尔.斯科特地说:“我们将继续这种政策,直到每个印第安人都被吸纳在现代社会中,那时候将不会有印第安人这个民族,也就没有印第安事务部。” 当时的加拿大政府想要消灭印第安人的文化,使其融入西方社会出于很多动机。有些动机充满文化霸权主义,但当时他们认为是善良的本意。他们相信只有通过学习西方文化,土著居民才能在现代世界中生存。还有一些原因则是纯粹为了利益,当印第安文化不存在了,也就没有印第安民族了。那么,加拿大人就可以免于侵占印第安居民土地的指责。另外,原本保留给印第安人的土地也就可以重新分配给加拿大人了。 当地印第安人的传统民居。 这个文化灭绝计划的最重要的环节是印第安儿童寄宿学校。这些学校刚开始大部分由教会管理,后来由国家管理,从19世纪末延续到20世纪末,最后一所学校于1996年关闭。土著居民的儿童被迫与家人隔离,如同现在美国境内移民儿童与父母骨肉分离一样,放弃自己的语言和文化。 1901年的圣保罗印第安寄宿学校的师生们。 约有15万土著儿童被安排在全国的寄宿学校,在封闭和受歧视的环境里,有很多土著儿童受到极端的心理和生理虐待的案例。由于糟糕的食宿和卫生条件,约有6000名土著居民在学校丧失生命,死亡率高达4%。在个别学校,由于结核病的互相传染,死亡率达到了69%。就读过印第安儿童寄宿学校的印第安居民后来回忆说:“除了英语,你什么都不能说。你要去白人教堂,穿着白人的衣服,学白人的课本……” 1945年圣安妮印第安寄宿学校的印第安学生们正在上课。 所有这些都是的,没有课程去直接讲授这些印第安儿童为什么要这样去做。但是这些印第安儿童从小就学习了西方人的生活方式,他们长大了也是一个西方人,而非是印第安人了。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疏远儿童与他们的家庭身份,他们从小被强迫离开家庭,也再也没有办法重返自己的家庭了。 脱离了原生的印第安文化,这些印第安儿童离开学校后希望至少自己能够按照白人的方式生活,但是加拿大社会有形的和无形的歧视,政府设立的种族主义界限,都将他们挤在了社会的角落里。他们没有投票权,通常也很难合法继承到财产。他们也无法返回印第安家乡,西化的他们往往无法适应传统的印第安生活,这样,一个贫穷的被歧视的印第安城市居民阶层被创造了出来。 2015年,加拿大政府承认这是为“文化上的种族灭绝”,这些学校故意阻止“土著居民的文化价值观和身份认同从一代传递到下一代。” 加拿大的印第安居民仍在忍受殖民主义的后果。比起白人,他们大部分人的住房过度拥挤,失业,拿着只有白人70%的薪水,青年心理健康问题以及对司法不公更是司空见惯。2015年,尽管土著居民只占人口的5%,但他们组成了谋杀案受害者的四分之一。比起白人,女性土著居民的平均寿命要少6年,而男性土著居民则要少8年,只有69岁,这接近典型的失败国家海地的平均寿命。 加拿大各省还不顾土著居民反对,允许企业在土著居民的保留地开采自然资源。原住民的主权仍然有限。加拿大政府依然提防着土著居民,只允许土著居民开放其保留地中0.2%的土地和自然资源。 加拿大对原住民一直采取的都是文化上灭绝的策略,美国人用武力征服印第安人,加拿大人从文化上灭绝他们。 我把你拉入了现代社会,你那点落后文化算什么,你为什么不谢我? 随机文章龙吸水拍到真龙图片,疑似真龙快速飞过云层海上的大阪关西国际机场,专家称50年后将被水淹没揭秘外星人暗中帮助中国人真相,盘古女娲大神竟然都是外星人揭秘99年轰动全球的事件,80后/90后组太空舰队抵御外星人入侵土星为什么恐怖?夏季温度仅-140℃(29年公转一次)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事件真相:物种界十大活化石,鹦鹉螺5亿年前停止了进化

生物界十大活化石,鹦鹉螺5亿年前停止了进化 地球上的生物种类数之不尽,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物种是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种类由少到多地进化着、发展着。但是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的,这几种生物有的已经几亿年没有进化过了。堪称生物界的“活化石”。1、鹦鹉螺:5亿年前停止了进化分布于热带印度洋——西太平洋珊瑚礁水域。鹦鹉螺已经在地球上经历了数亿年的演变,但外形、习性等变化很小,被称作海洋中的“活化石”,在研究生物进化和古生物学等方面有很高的价值。2、鲎:4.5亿年前停止了进化世界上有四种鲎:美洲鲎、蝎鲎、巨鲎与中华鲎(三棘鲎)。体长可达60厘米(包括尾长),体重3-5千克。体表覆盖有几丁质外骨骼,呈黑褐色。头胸部具发达的马蹄形背甲,通常也被称为马蹄蟹(Horseshoe Crabs)。体近似瓢形,分为头胸、腹和尾三部分。头胸甲宽广,呈半月形,腹面有6对附肢;腹甲较小,略呈六角形,两侧有若干锐棘,下面有6对片状游泳肢,在后5对上面各有一对鳃,用来进行呼吸;尾呈剑状。体为棕褐色。平时钻入海沙内生活,退潮时在沙滩上缓缓步行,雌雄成体常在一起。3、腔棘鱼:4.1亿年前停止了进化腔棘鱼coelacanth,腔棘目(Crossopterygii)一些叶鳍硬骨鱼类的统称。近缘但已绝灭的扇鳍鱼亚目(Rhipidistia)的种类被认为是陆生脊椎动物的祖先。在某些分类系统中,腔棘鱼和扇鳍鱼均被认为隶属总鳍亚纲(Crossopterygii)内之不同目。腔棘鱼最早出现于3.77亿年前衍化形成,当时在地球上极其丰富。腔棘鱼(Coelacanthus)化石发现于二叠纪末期(2.95亿年前)到白垩纪早期(1.44亿年前)。4、螳螂虾:4亿年前停止了进化英文名为Mantis Shrimp(螳螂虾),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动物亚门,软甲纲,掠虾亚纲,口足目(这个亚纲下面就一个目)。其中除全为化石种类的古虾蛄科(Sculdidae)外,现生种分7个总科。5、天鹅绒虫:3.6亿年前停止了进化天鹅绒虫(Velvet Worm)这些虫状动物演化于三亿年前,特征为足部成对且肥胖。其后裔生存于今日的非洲,亚洲,加勒比海区,以及南美,且为陆地生物。6、皱鳃鲨:3亿年前停止了进化皱鳃鲨(学名:Chlamydoselachus anguineus)又名拟鳗鲛,是鲨鱼中最原始的一种,无亚种分化,有“活化石”之称。身体两侧有六条鳃裂,鳃间隔延长而褶皱,且相互覆盖,所以命名为皱鳃鲨。7、鳄鱼:2.3亿年前停止了进化是迄今发现活着的最早和最原始的动物之一。出现于三叠纪至白垩纪的中生代(约两亿年前),性情凶猛的脊椎类爬行动物,它和恐龙是同时代的动物,属肉食性动物。公认鳄鱼的品种共23种。8、火星蚂蚁:1.2亿年前停止了进化Martialisheureka蚁被称为“火星蚂蚁”,是迄止发现的所有蚂蚁的最后一个共同祖先,一种地下觅食者(subterraneanforager)的直系后代,它们的这个祖先一直在地下生活,直至1.2亿年前开始进化,才开始了地面上的活动。9、鸭嘴兽:1.1亿年前停止了进化它是未完全进化的哺乳动物,种类极少,同属之中只有鸭嘴兽一种动物,也是最低等的哺乳动物之一;18世纪后期,乔治·肖收到鸭嘴兽标本,以为这种生物是恶作剧的产物,后于1799年命名。鸭嘴兽嘴和脚像鸭子,而身体和尾部像海狸。2500万年前就已出现,至今仍生活在澳大利亚。10、紫蛙:1亿年前停止了进化紫蛙又名西高止山鼻蛙(Purplefrog)自然界中堪称活化石的动物,迄今发现的紫蛙,是在2003年在西印度被发现。专家认为,紫蛙之所以迟迟没被人发现,是因为它们生活于地下,只会在雨季的时候现身两周,其它时间一直过着隐身的生活。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