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理 > 世界地理

30多年来一种神奇的星际无线电信号每22分钟闪烁一次

时间:2023-07-24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神奇的地球uux.cn据《对话》 娜塔莎·赫尔利·沃克:去年,我们有了一个有趣的发现——宇宙中的无线电信号每18分钟开关一次。


天文学家希望在宇宙中看到一些重复的无线电信号,但它们通常闪烁得更快。最常见的重复信号来自脉冲星,旋转的中子星像灯塔一样发射高能光束,导致它们在朝向和远离地球旋转时闪烁。


随着年龄的增长,脉冲星的速度会变慢,它们的脉冲也会变弱,直到最后完全停止产生无线电波。我们异常缓慢的脉冲星可以最好地解释为磁星——一种具有极其复杂和强大磁场的脉冲星,可以在停止前产生几个月的无线电波。


不幸的是,我们使用2018年收集的数据检测到了源头。当我们分析数据并发现我们认为可能是磁星的时候是2020年,它不再产生无线电波。没有额外的数据,我们无法测试我们的磁星理论。


太阳底下无新事


我们的宇宙是很大的,到目前为止,我们发现的每一个新现象都不是独一无二的。我们知道,如果我们再仔细观察,通过精心设计的观测,我们很有可能找到另一个长周期射电源。


因此,我们使用西澳大利亚的Murchison Widefield阵列射电望远镜,在几个月的时间里,每三个夜晚扫描一次我们的银河系。


我们不需要等太久。几乎就在我们开始寻找的时候,我们发现了一个新的来源,在天空的不同地方,这次每22分钟重复一次。


我们期待已久的时刻终于到来了。我们使用了所有能找到的望远镜,通过无线电、X射线和可见光,进行尽可能多的观察,假设它不会活跃太久。每个脉冲持续5分钟,间隔17分钟。我们的物体看起来很像脉冲星,但旋转速度慢了1000倍。


藏在显眼的地方


当我们搜索这部分天空最古老的无线电观测时,真正的惊喜来了。美国新墨西哥州的超大型阵列拥有运行时间最长的数据归档。我们在我们观察的每一年的数据中发现了来自源头的脉冲——最古老的一次是在1988年的一次观察中。


30多年来一种神奇的星际无线电信号每22分钟闪烁一次


数百个瓦片中的一个组成了Murchison Widefield阵列,这是一个位于澳大利亚西部内陆的射电望远镜。鸣谢:uux.cn娜塔莎·赫尔利·沃克


三十多年的观察意味着我们可以精确地测定脉冲的时间。源头像时钟一样产生它们,每1318.1957秒,误差不超过十分之一毫秒。


根据我们目前的理论,对于产生无线电波的源,它应该慢下来。但根据观察,并非如此。


在我们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文章中,我们表明源位于“死亡线之下”,这是中子星怎么产生无线电波的理论极限;这甚至适用于非常复杂的磁场模型。不仅如此,如果辐射源是一颗磁星,无线电辐射应该只能在几个月到几年内可见,而不是33年甚至更长。


因此,当我们试图解决一个问题时,我们意外地创造了另一个问题。这些神奇的重复射电源是什么?


ET呢?


当然,在这一点上,将外星智慧当作一种选择是非常诱人的。当脉冲星被发现时,同样的事情也发生了:天体物理学家约瑟琳·贝尔·伯奈尔和她的同事发现了第一颗脉冲星,并将其命名为“LGM 1号”,意为“小绿人1号”


但是贝尔和她的同事们一做进一步的探测,他们就知道这不可能是外星生物。这么多相似的信号来自天空中这么多不同的地方,这是不太可能的。


30多年来一种神奇的星际无线电信号每22分钟闪烁一次


对第一颗被发现的脉冲星脉冲的观测,CP 1919。图表记录器显示每1.3秒有规律的偏转。鸣谢:uux.cn约瑟琳·贝尔·伯奈尔和安东尼·休伊什


这些脉冲与我们的信号源相似,不包含任何信息,只是所有频率的“噪音”,就像天然的射电源一样。此外,发射所有频率的信号所需的能量是惊人的:你需要使用中子星。


虽然试图以这种方式解释一种新现象很诱人,但这有点逃避。它不鼓励我们不断思考,观察和测试新的想法。我称之为“缝隙中的外星生物”方法。


幸运的是,这个来源仍然活跃,因此世界上任何人都可以观察到它。也许通过制造性的后续观察和更多的分析,我们将能够解开这个新的宇宙谜团。

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气候成因解析

澳大利亚东北部之所以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关键在于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这里,我们逐一解析其成因。赤道低压带与地形影响 澳大利亚东北部受赤道低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导致降水充沛。加之该地区位于大分水岭东侧,作为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地形雨频发,进一步增加了降水量。海洋暖流的作用 沿岸东澳大利亚暖流的流经,为这一区域带来了增温增湿的效果,对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起到了关键作用。1季节与气温特点 澳大利亚地处南半球,季节与中国相反。年平均气温北部高达27℃,南部也有14℃,这样的气候条件为热带雨林的生长提供了适宜的环境。2地形与气候分布 澳大利亚地形独特,东部山地、中部平原、西部高原的分布对气候有着重要影响。东部山地的迎风坡效应,加上中部平原的广阔地带,共同促成了东北部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以下表格详细列举了澳大利亚的气候与地形特点: 特点描述 气候带北部热带,南部温带 季节与中国相反,夏季12-2月 年平均气温北部27℃,南部14℃ 地形东部山地,中部平原,西部高原 干旱地带占比约70%国土属于干旱或半干旱3干旱与适宜居住地带 值得注意的是,澳大利亚约70%的国土属于干旱或半干旱地带,中部大部分地区不适合人类居住。然而,在东南沿海地带,雨量充沛,气候湿润,是畜牧及耕种的主要区域。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是赤道低压带、地形、海洋暖流以及独特地形分布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一气候特点,不仅为澳大利亚的自然景观增添了独特魅力,也对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客战袋鼠军团,伊万或主动纠错重用一人,前场最大杀器非他莫属

  北京时间10月10日下午17:10,中国男足在将客场挑战“袋鼠军团”澳大利亚。      这是中国男足本届世预赛18强赛的第3场小组赛,前面两场小组赛,国足惨遭两连败,积分垫底,沦为副班长,出线形势已经变得岌岌可危;本轮客战澳大利亚,国足即便不能取胜,也最好能够拿到1分,否则,出线前景将会变得更加渺茫。   目前,国足已经抵达澳大利亚,并已经在阿德莱德训练场进行了两次合练。伊万科维奇眼下遭遇的最大难题是国足遭遇了非常严重的伤病潮。截止到目前为止,已经有朱辰杰、武磊、阿兰、杨泽翔4大主力悍将因伤缺阵,大大折损了国家队的战斗力。特别是武磊和阿兰两大锋线王牌同时因伤缺阵,更是让本就锋无力的国足更加雪上加霜。      从这两天的国足训练课来看,伊万科维奇大概率会对费南多、拜合拉木、韦世豪3位锋线球员委以重任,特别是韦世豪,更可能成为伊万科维奇最倚重的一个前场新“爆点”。   值得一提的是,伊万科维奇此前对韦世豪并不信任,此前的世预赛36强赛,韦世豪虽然表现高光,但也仅限于他在前任主帅扬科维奇麾下。伊万上任之后,韦世豪突然就遭到了冷落,基本沦为了球队的鸡肋。所以,这次伊万如果真的能重新起用韦世豪,也算是他抛弃成见,自我纠错。      作为一位擅长正面突破的球员,韦世豪在过去几场中超比赛中展现出了不俗的进攻能力。他的速度和突破能力让对手防不胜防,成为了球队进攻端的一大威胁。此番面对澳大利亚队,韦世豪如果真的能被主帅伊万科维奇委以重任,承担起更多的进攻责任,那么,以他的个人能力,必然会成为国足前场进攻端第一大杀器。      而从最近的国足训练课来看,韦世豪的表现完全没有让伊万失望。在分组对抗训练中,他被分配到了代表主力的一组,并出现在边锋位置上。在场上,韦世豪展现出了强烈的进攻欲望和出色的技术能力,多次利用速度和技巧突破对方防线,为球队创造了多次进攻机会。他的表现不仅赢得了队友们的掌声,也让伊万教练组对他更加充满信心。   中澳之战一触即发,让我们共同期待韦世豪能不负众望,带领国足打出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