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理 > 世界地理

全球流量最大的10条河流介绍

时间:2024-02-02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第一,亚马孙河 12万立方米/秒

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其长度为6400公里,仅次于尼罗河,为世界第二长河,流域面积达705万平方公里。

据估计,所有在地球表面流动的水约有20-25%在亚马孙河。

河口宽达240公里,泛滥期流量达18万立方米/秒,是密西西比河的10倍,河口年平均流量为12万立方米/秒。

泻水量如此之大,使距岸边160公里内的海水变淡。

第二,刚果河 4.1万立方米/秒

刚果河又称扎伊尔河,是非洲第二长河,位于中部非洲。

全长约4700公里,流域面积约370万平方公里。

由于流经赤道两侧,获得南北半球丰富降水的交替补给,具有水量大及年内变化小的水情特征,河口年平均流量为4.1万立方米/秒,最大流量达每秒80000立方米。

如果按流量来划分,刚果河的流量仅次于亚马孙河,是世界第二大河。

河口成较深溺谷,河槽向大西洋底延伸150公里,在河口外形成广阔的淡水洋面。

第三,长江 3.05万立方米/秒

长江是亚洲、中国第一长河,全长6300公里;它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东雪山,是世界第三长河,仅次于亚马孙河与尼罗河。

水量也是世界第三。

流域总面积180.7万平方公里,年平均入海水量约9600余亿立方米,河口处年平均流量3.05万立方米/秒。

第四,拉普拉塔-那河 2.537万立方米/秒

拉普拉塔河全长4100公里,是南美洲仅次于亚马孙河的第二大河,总流域面积310.3万平方公里,入海口多年平均流量2.537万立方米/秒,年径流量8000亿立方米。

著名的伊泰普水电站就建在这条河流上。

第五,恒河 2.51万立方米/秒

恒河当作印度第一大河,它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全长2700多公里,中、上游有2100多公里在印度境内,下游500公里在孟加拉国。

流域面积106万平方公里,河口处的年平均流量为2.51万立方米/秒;其中在印度境内长2071公里,流域面积95万平方公里,年平均流量为1.25万立方米/秒。

曹丕篡汉使魏国成为三国时期最为强大的国家

篡汉也称曹丕废汉称帝或曹丕代汉,指的是公元220年魏王曹丕代汉自立为王的事件。 图片来源于网络 曹丕篡汉是发生于特定背景的历史事件,那么曹丕篡汉背景是怎样的呢? 第一,时间是发生在末年,此时由于土地兼并日益尖锐,地主豪强出现拥有自己的私人武力,汉室皇权衰落,中央政府政治统治黑暗,中央政府对地方过度放权,因而造成群雄割据的局面。 第二,要从的成功说起。曹操为何能在汉末兴起,成为一统北方的霸主?曹操深谋远虑,知人善任,用兵如神,获得了广大的士人的支持,他果断实行屯田制,重视经济和军事的发展,人才的网罗。此外,他一开始就看出了的重要性,“奉天子以令不臣”,汉室虽然衰微,但在建安初年,依然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公然废掉少帝,结果引来天下诸侯的集体讨伐,虽说讨伐军因内部斗争而失败了,可汉室这个旗帜的影响力却是非常大的。就算是在曹操的支持者中,也有一大部分是忠于汉室的官员。历经数十年征战,在战争频繁的北方脱颖而出,统一北方,曹操被封为魏王,掌握汉末实权。即使这样,曹操都终身不敢有违自己标榜的信义“绝不篡汉”。 那么曹丕又何以篡汉呢?这与曹丕继位后面临的情况有关。首先,曹操对于汉室以及追随自己多年的部下,是有着非一般的感情的,曹操当年是举着兴复汉室的旗号,建立了自己的势力,必须要顾及到自己言行。而曹丕不同,曹丕的权力是从曹操手上继承过来的,江山是曹操打下的,手下的人也只忠于曹家的,经过几十年的,朝中已经没有了强大的反对派,没有哪位有足够的军事力量、政治力量可以和曹丕抗衡。曹丕也没有曹操那么重的道德束缚,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的顺理成章。 还有就是,是实力实在无法同曹家抗衡,而且早已实力不济,汉献帝做傀儡皇帝由来已久,此次曹丕篡汉也不过是扯掉最后的那层遮羞布。 曹丕篡汉的影响 曹丕篡汉曹丕代汉,指的是公元220年魏王曹丕代汉自立为王的事件。下面让我们看一下曹丕篡汉的影响。 图片来源于网络 首先,曹丕篡汉的第一个影响是改朝换代,结束了历经一百九十余年东汉王朝的统治,建立了时代曹魏王朝。话说在东汉末年的时候,当时土地兼并日益尖锐,地主豪强出现拥有自己的私人武力,东汉朝皇权衰落,中央政府政治统治黑暗,中央对地方过度放权,造成群雄割据的局面。曹操持汉献帝“挟天子以令不臣”持汉献帝,历经数十年征战,统一北方,被封为魏王,丞相,掌握汉末实权。其实,在当时,真正掌权的是曹操,汉献帝只是一个傀儡,一个工具。 曹操去世后,公元220年十月,在曹丕的设计下,令汉献帝宣布退位并将皇位 禅让 给曹丕。曹丕先是故意做出推辞之状,直到在 三让 之后才 答允 接受。十月二十九日,曹丕受禅,改国号为魏,改元黄初,是为魏文帝,追曹操为武皇帝,庙号太祖。十一月一日,曹丕封退位的汉献帝为山阳公。 其次,曹丕篡汉的第二个影响是让国家得到更好的发展,让魏国成为三国时期最为强大的国家。当时的汉朝王室很是衰败,手中没有什么资源和力量去让国家得到更好的发展,而曹家不一样,整个江山都是曹操打下的,曹家权倾天下,,富甲天下。朝堂之上,都是听命于曹家的官员。曹丕当上皇帝以后,会尽曹家的全力去发展国家。所以,曹魏王朝的版图在曹丕篡汉后得到了进一扩大,在豫、兖、青、 徐、凉、雍、冀、幽、并、荆、扬等地都设置有管理部门,还继承了东汉在西域的统治,也归他们管理,还攻克了高句丽,朝鲜半岛有一半地区都并入了曹魏的版图。北部幽州的地境也达到了辽东,南部诸州。大致上依秦岭、淮河各与汉、吴相接,户达六十六万余,人口四百四十余万。 再次,不能不说,曹丕篡汉本身,对曹魏王族来说也有负面影响,导致曹魏亡国。后来曹魏朝廷渐渐被司一手掌控。263年为而建立军工,发动,蜀汉亡。两年后司马昭病死,其子效仿曹丕废魏元帝自立,国号“晋”,史称西晋,曹魏亡。 曹丕篡汉的评价 曹丕篡汉又称为曹丕废汉称帝、抑或曹丕代汉,指的是公元220年魏王曹丕代汉自立的事件。 图片来源于网络 虽然此处用“篡”一字,但是,曹丕在历史上的评价并不算太差,而且,曹丕在废汉后建立的曹魏向来被认为是正统,那又究竟是为什么呢?世人对曹丕篡汉究竟是有着怎样的评价呢? 首先,曹丕篡汉里的汉献帝的本身的帝位的合法性就有争议。帝位来源并不正,汉献帝登上帝位是权臣董卓废掉汉原来的少帝后,扶植上台的皇帝,本身就是僭位称帝的。其实严格来说,汉朝在董卓乱政时就已经灭亡。所以曹丕篡汉不过是取代了一个本身名不正言不顺的 皇帝 。 其次,曹丕篡汉的方式是合法的,是以禅让的方式来完成改朝换代的,这样等于说就是向天下人昭示,曹魏的政权并不是抢来的,而是心甘情愿让给我的。曹魏可是正统,至少于礼法合,同时,也在形式上走过了五德终始说所规定的必不可少的流程。 第三,曹丕篡汉里所谓的”汉”,不过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傀儡皇帝。东汉末年,曹操挟持汉献帝,统一了北方。汉献帝实际上只是傀儡,实权都是由曹操掌握。而实际上曹丕所继承的天下,东至兖州、徐州,北往幽州、冀州,西到凉州,南至荆州北部等,几乎就是曹操一生用血汗所打下的天下,东有黄巾、、,北还有有、乌桓及董卓等余党,南有还有、,西还有、韩遂、。另外还有、、等人自立抵抗等,甚至荆州南部及汉中被夺,否则原本可继承更多的范围。其实对于父子来说,整个天下几乎都是白手起家,一寸山河一寸鲜血,、玉汝于成的精神,赤手空拳打天下的。从来就没有从汉献帝的手上篡到过一座城池或一块土地,而正好相反是,还是曹家军团供给汉献帝数十年的温饱,解救献帝汉于之中。 所以说,世人对曹丕篡汉并没有太多负面的评价,曹丕篡汉不过是政治自然的选择罢了。毕竟当时所谓的汉朝天下,徒剩其名了。曹丕实际上是继承了他的父亲曹操的天下,并不是汉献帝的天下。虽然名为汉君,实际上没有什么人听命于汉献帝,相反的,汉献帝所任命的官员反而会被各地诸侯躯逐出境,那也就是因为汉献帝无权又无势,没有人肯服从命令,当时曹操可以说,只要不支持汉献帝,汉献帝当场就失去天下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苏定方有过败绩吗?苏定方戎马一生,最大的遗憾是如何?

有过败绩吗?苏定方戎马一生,最大的遗憾是怎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说起苏定方,相信很多朋友们对这个名字不会陌生了。这位的大将南征北战,将大唐的版图扩大到了极致。但是苏定方却也不是天生就这么厉害的,都是靠着日积月累才有着这样的能力。而这位出生于592年的将领期初是为效力的,我们都知道,窦建德最终倒在了李世民的手中,所以说咋建唐初期,苏定方是不怎么原因为唐效力的。直到唐太宗李世民时期,李世民真诚邀请他出山,为唐效力,说起来,能让苏定方佩服的人物不多,李世民就是其中的一个。 正式进入唐朝将领的苏定方,才是大显身手的时候。相比起以前在隋末战争中,那些战争都没有现在的大,而且现在的都是对外战争,心里都有一个国家的概念存在,对外战争,一是施展自身军事能力,能得到最高统治者的认可,是每一个将领的追求。二是为国家征战四方,扬国威。这些比打内战更爽快些,更有成就感。贞观630年,苏定方跟随出击东。说起来,李靖也是苏定方钦佩的人物。在唐灭中,苏定方发挥了自身优秀的军事实力,得到唐太宗的肯定,战后,了论功行赏时,苏定方升任中郎将。 当初李靖派苏定方率领200名手持弓弩的作为先锋,苏定方利用大雾悄无声息的靠近颉利可汗营帐,直到还剩一里地的时候,敌军才发现,苏定方策马突袭,颉利可汗惊慌失措的带着义成公主和数十随从逃走。而这里的义成公主,是公主,当初隋朝为了稳住东突厥,采用和亲方式,把义成公主嫁给颉利可汗。之后的李靖率大军赶到,东突厥溃不成军,死亡上万人,唐军俘获男女十余万,牲畜十万。损失惨重东突厥,在之后的中,决定性的战役,唐军获得胜利,东突厥灭亡。 随着唐朝的开疆拓土,战争频繁,前期的将领大多数都得到锻炼,而苏定方就是其中的一个。公元655年,联合百济、靺鞨进攻新罗,新罗向唐朝求援。当时的高句丽可是强大的很,也没能打败他,加上李世民亲征高句丽,虽然战略上赢得一定的战绩,但并没有消灭他,因此,他的声望很高。嚣张的高句丽无法打败大唐,但欺负周边国家还是绰绰有余的。命令苏定方和营州都督程名振率军一万讨伐高句丽。高句丽最终不敌,被杀一千人。但不久,苏定方被召回,战争已经开始。 公元655年,苏定方跟随大总管程咬金出击西域,征讨西突厥,苏定方为前军总管。在初战告捷后,不久,两军决战于鹰娑川(今新疆开都河上游裕勒都斯河谷),后又有西突厥的分支鼠尼施率两万骑兵前来相助,总共有四万突厥骑兵,形势相当危急。苏定方率五百骑兵,突袭敌军,西突厥慌乱逃跑,唐军追击溃军二十里,杀敌一千五百多人。但副大总管王文度嫉妒苏定方的能力和功绩。对程咬金说:敌军虽然跑了,但以防万一,军队应该结成阵,辎重放在中间,士兵每天披甲骑马列队围在四周,以防敌军突袭。王文度还说自己有密诏,程咬金听信他的话,大军不能进入西突厥复地。 于是,接下来的时间里,唐军这种看似以逸待劳的方式,结果消耗了士兵的志气,战马也累瘦了。苏定方请求程咬金放弃这种方法,却遭到拒绝。大军行至恒笃城时,王文度又说:这些胡人现在投降,等到我们撤退后,他们还是会叛变的,不如杀了他们,夺取他们的财富。苏定方不同意,但王文度最后还是洗劫了投降的胡人,苏定方坚决一点都不拿。656年十二月,唐军无功而返。王文度因谣言有密旨本该处死刑,后贬为平民,程咬金因追击不力被罢官。 公元657年,苏定方担任,唐灭西突厥战役的最高长官,再次出征西域,讨伐西突厥沙钵罗可汗阿史那贺鲁。苏定方从金山(今蒙古西部阿尔泰山)北面出兵,打败西突厥处木昆部。大军抵达(今新疆北部额尔齐斯河),贺鲁率十万大军前来,此时的苏定方只有一万兵力。贺鲁见唐军这边兵力少就轻敌,被苏定方巧妙的利用地形,杀伤数万突厥士兵。突厥军溃败,往中亚逃窜。苏定方冒着大雪继续追击,最终在金牙(今吉尔吉斯斯坦托以西)击败贺鲁。贺鲁率残余部众逃往中亚石国的苏咄城,被城主伊沮达官诱捕,由萧嗣业带回。至此,西突厥灭国。 然而,苏定方继续在中亚开拓。659年,以少胜多打败吐蕃,同年冬,西域的思结阙俟斤都曼,率军和疏勒、朱俱波、喝般陀三个国家一起反叛,李治再次命令苏定方远征西域和中亚。经过长途跋涉,苏定方抵达叶叶水(今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境内的锡尔河)。敌军在马头川据守,苏定方挑选一万名精锐步兵,三千名骑兵突袭,一天一夜强行奔袭三百里。抵达城西十里远,都曼才知,慌忙应战,结果被打得惨败,都曼逃到马保城,最终被后续部队赶到,无处可逃的都曼,自己绑了自己出门投降,至此,叛乱平息。661年,唐朝对属于西突厥势力范围的诸侯国,进行大规模建立行政区划,标志着唐帝国的管辖范围已经延伸到中亚的咸海,这成了中国版图历史之最。 战争还没停止,苏定方怎么能出安心养老?之前高句丽和百济、靺鞨欺负唐朝属国新罗的时候,苏定方只是短暂的接触,战绩不大,然后被召回,出征讨伐西突厥。到了660年,百济同高句丽狼狈为奸的欺负新罗,苏定方再次出征,征讨百济,此时的百济和高句丽嚣张,唐朝派出水陆大军,共十万兵力,进击朝鲜半岛。面对如此的大军,百济战败,登陆朝鲜半岛后,步兵和骑兵直逼真都城。水军留在海上,之后和日本、百济爆发了。登陆上岸的唐军,般的打败百济,北上夹击高句丽。 高句丽一直隋唐时期打不死的小强,怪不得,人认为高句丽是他们历史最强的朝代。公元661年,苏定方由南向北攻击,一路北上,大破高句丽军,直到围困平壤城,但北线的唐军进展缓慢,被高句丽大臣渊盖的长子泉男生率军挡在了鸭绿江,直到九月江面结冰,唐军在契苾何力的率领下,踏冰而过,高句丽军不敌,唐军杀敌三万,泉男生被杀。原本两路大军一上一下夹击平壤城,消灭高句丽,可惜的是漠北的九姓铁勒等少数民族发生了叛乱,契苾何力和萧嗣业被召回,前去平叛。这件突然事件,使得唐军南北围攻平壤城落空,苏定方陷入持久战。入冬后,由于天气原因,新罗士兵提供的辎重等物品,没有及时到达,耽误了最佳进攻时机。662年二月,苏定方认为无法攻克平壤城,最后班师回朝。 663年,唐朝西北又告急,吐蕃和吐谷浑互相攻伐,大量难民涌入唐朝边境,吐谷浑被战败。同年六月,苏定方任命为安集大使,管理吐谷浑的灾民。此后苏定方疾病缠身,直到667年,唐朝名将苏定方去世,落下一代英雄的帷幕。如果说苏定方在战争种最大的失败,估计就是没有拿下平壤城,这或许是他戎马一生中最大的遗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