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地球uux.cn)据美国生活科学网站(本·特纳):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发现了有史以来最古老、距离最远的超新星——宇宙诞生仅18亿年时发生的恒星爆炸。
这场古老的星暴是在一片天空中发现的,从我们地球的角度来看,这片天空大约有一粒米的宽度。
超新星是短暂的物体,因为它们的亮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这使得新一批遥远的恒星爆炸特别令人兴奋,因为对它们的研究可以为早期宇宙如何成长的悬而未决的问题提供关键的见解。研究人员于6月10日在威斯康星州麦迪逊举行的美国天文学会第244次会议上发表了他们的发现。
领导超新星光谱分析的天文学家马修·西伯特在一份声明中说:“我们本质上是在打开一扇关于瞬态宇宙的新窗口。”。“从历史上看,每当我们这样做时,我们都会发现非常令人兴奋的事情——那些我们没有想到的事情。”
超新星主要有两类:核心坍塌和热核失控超新星。
第一类爆炸发生在质量至少比太阳大八倍的恒星耗尽燃料并自行坍塌,然后在巨大的爆炸中再次向外膨胀时。
第二种被称为Ia型超新星,发生在两颗恒星——其中一颗是一颗被称为白矮星的恒星的坍塌外壳——相互旋转时。这导致白矮星从其旋转的恒星上剥离氢气,产生失控反应,最终导致巨大的热核爆炸。
天文物理学家对Ia型超新星特别感兴趣,因为它们的爆炸被认为总是相同的亮度,使它们成为天文学家可以测量遥远距离并计算出宇宙膨胀率的“标准蜡烛”,即哈勃常数。
但是,使用这些标准蜡烛和其他方法测量哈勃常数的尝试产生了一个惊人的差异——宇宙似乎以不同的速度膨胀,这取决于我们所看到的位置。这个被称为哈勃张力的问题,使人们对宇宙学的标准模型产生了重大怀疑,并使在宇宙一生中寻找标准蜡烛成为天文学家的一项主要任务。
研究人员利用JWST高级深星系外巡天(JADES)的数据发现了这颗古老的超新星。这项调查是通过以一年为间隔拍摄同一片天空的多张图像进行的。通过观察连续图像中出现或消失的新光点,研究人员确定了这些超新星,其中一些是Ia型爆炸。
既然他们已经确定了极为遥远的恒星爆炸,研究人员将对其进行更仔细的研究,以确定其金属含量和确切距离。他们说,这样做应该有助于科学家了解爆炸来自哪些恒星,以及它们发生在“青少年前”宇宙中的条件。
JADES团队的天文学家贾斯汀·皮埃尔在声明中说:“这真的是我们在瞬态科学中第一个高红移(遥远)宇宙的样本。”。“我们正在努力确定遥远的超新星是否与我们在附近宇宙中看到的有根本不同或非常相似。”
明朝陈北科人物生平,拜在王阳明门下,成为王阳明首批潮籍弟子
家庭出身 陈北科是潮阳贵屿始祖陈仲徽的第十一世孙,其先祖曾为福建泉州府莆田知县,其兄陈南科也同是正德朝进士,陈家至陈北科之祖、父辈,陈家已是贵屿屈指可数的。陈北科沐浴文风,通五经,熟史籍,学老苏之学,陈北科更是在中进士之后,为更好学习,拜在门下,成为王阳明首批潮籍弟子。 平生经历 陈北科,字世杰,号东石先生,世称国舅爷。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出生于潮阳县桂山都(今潮阳区贵屿镇华美社区)。明正德二年(1507年)乡试中举人;明正德六年(1511年)中辛未科进士,名扬潮州府,初授户科给事中;正德七年(1512年)与郑一初拜在门下;正德八年(1513年)改任吏科左给事中,同年同朝好友潮人御史郑一初在杭州病逝,北科扶其灵柩还乡;正德九年(1514年)其母亲逝世,陈洸回乡丁忧;正德十一年(1516年)任湖广按察司佥事,期间曾多次回乡省亲,每次都带着查询吏治情况的重任;正德十四年(1519年)陪游江南,武宗要求岭南进贡佳果荔枝和名鲜膏蟹北科都一一拒绝;嘉靖元年(1522年)御封“紫阁名臣”;嘉靖三年(1524年)任大理寺少卿;嘉靖六年(1527年)任黄门侍郎,御赐“黄门第”;嘉靖十年(1531年)因宦官当政,辞官还乡;嘉靖十一年(1532年)为让贵屿乡民能够欣赏到陈北科从京城带来的字画,就在贵屿街最繁华热闹的路段搭棚挂画,次年正式开办贵屿街路棚;嘉靖十二年(1533年)朝廷派钦差视察潮州府,钦差特地前往贵屿拜访陈北科,北科陪同钦差一起视察;嘉靖十三年(1534年)因朝廷腐败,在家乡抑郁而终,入祀邑忠义孝弟祠。 历史贡献 陈北科作为一位潮汕的先贤,为潮汕留下了一大批的文化遗产,这其中最为宝贵的就是潮汕民居和贵屿街路棚了,潮汕民居是潮汕特有的民居,有下山虎、四点金、驷马拖车等建筑形式,这样形式的民居全国只有两个地方有,一个是北京,一个是潮汕,不过北京的四合院建筑与潮汕民居相比,建筑虽大于潮汕民居而精致程度却远远不及潮汕民居,而且潮汕民居的门是开在房屋中轴线上的,这是四合院不能与之相比的。潮汕民居出现于明正德年间,因潮汕旧时房屋简陋,人民无法依靠房屋来躲避自然灾害,每逢雨季人民都大受其害,陈北科就向请求让潮汕也能有坚固的住所,因为有皇帝下旨,所以潮汕民居在建筑方面大量运用石雕、木雕等进行装饰,而陈北科其姐为皇妃,且陈北科是潮阳人,故此潮阳当地人民大借陈国舅之名,盖上了黄瓦屋顶,如今潮汕民居已经成为了展现潮汕文化的载体,也是潮汕人的一个精神寄托。 贵屿街路棚被誉为天下第一街,其特点就是为期三日的露天书画展览,贵屿街路棚创建于明嘉靖十二年,现今已经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王阳明首批潮籍弟子 王阳明是有名的理学家,以其阳明心学而闻名,其弟子多为当时国之栋梁,受其心学影响的人数更是不胜其数,而作为王阳明弟子的陈北科更是继承了阳明心学的核心内容,不过却很少人知道陈北科和郑一初是王阳明的首批潮籍弟子,据王阳明的《祭郑朝朔文》记载道:辛未之冬,朝于京师,君为御史,我留铨司。君因世杰,谬予时贤。予辞不获,抗颜为尸。君尝问予:“圣学可至?”予曰:“然哉,克念则是。”隐辞奥义,相与剖析。探本穷源,夜以继日。由此可见郑一初是在正德六年冬应新科进土陈北科所邀拜谒于王门的,至正德七年郑一初与陈北科才一同为王门正式弟子。自然陈北科与郑一初交情匪浅,也就后来有郑一初逝世陈北科亲自扶其灵柩回乡的事。 科举出仕 陈北科的进士出身在官方史籍和民间文献都有记载 据《潮阳华美陈氏族谱》记载:陈洸于明正德二年(1507年)考中举人,正德六年(1511年)中二甲进士,授户科给事中,两年后改授吏科左给事中。后历任大理寺少卿、黄门侍郎等衔 据《潮阳县志》记载:陈洸,字世杰,世称北科,贵山都贵屿人,正德六年登进士,历任户科给事中,吏科左给事中,大理寺少卿等职。 据《潮州府志》记载:双凤鸣阳坊在大街,为给事中陈洸(陈北科)、陈江(陈南科)建。 据《广东通志》记载:正徳六年辛未杨慎榜-陈洸潮阳人给事中。 据《贵屿镇志》记载:进士亭建于明嘉靖十八年,为三门四柱三楼结构,高11.8米,全石结构,是朝廷为华美村进士陈南科、陈北科所建,全亭为三层结构,最高层为“恩荣”石匾,二层为嘉靖帝御书的“圣旨”石匾,第三层为进士石匾,全亭雕龙凤,十分坚固。 据《潮阳县文物志》载:黄门第,外称国舅府,位于华美老寨前,建于明嘉靖六年(公元1527),朝廷为进士陈洸陈江所建之府第。 科甲恩命录 从七品户科给事中、吏科左给事中,授征仕郎; 正五品按察司佥事,授奉政大夫; 四品大理寺少卿,授中宪大夫; 从二品黄门侍郎,授通奉大夫; 明世宗于明嘉靖壬午年封其为“紫阁名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陈北科故居在哪里?贵屿“黄门第”
“黄门第”(又称国舅府)始建于明嘉靖六年(公元1527年),是贵屿人陈北科的府宅。陈北科曾在朝任大理寺少卿。“黄门第”建筑面积不大,只有60多平方米。据传说当年陈北科建府第时,陈北科的政敌从中作梗,未完工时就谎报已建成,遂使朝廷停止供应材料,以至半途而废。今日的“黄门第”位于贵屿闹市,门面已十分逼仄,但其气势仍在。 汕头市潮阳区贵屿镇华美村,靠练江岸畔,有座“陈北科府”。陈北科府建筑不算宏伟,但却因名臣陈北科而闻名遐迩。 陈北科府为陈北科故居。是一座潮汕老式房屋建筑,正门有“黄门第”石刻大字,朱红门上镶着圆形铜钉。进入室内,大厅雕梁画栋,两个卧室古色古香。整座故居只有60多平方米面积,尚不及居民“四点金”的一半,堂堂朝内官,故居为何如此简陋?得从陈北科其人其事说起。 陈北科是贵屿镇(明称贵山都)华美村人,原名陈光,字世杰,别号东石先生,明正德六年中进士。相传陈北科上京赴试,途中结识一举子,结拜为兄弟。陈某之姐乃妃子,到京师之后,陈妃认陈北科为“义弟”。民间称陈北科为“国舅”,陈北科府在海内外又被称为“国舅府”。陈北科先授官户部给事中,后步步高升,至大理寺少卿。陈北科在朝为官20年,刚直不阿,甚得朝中同僚信服,也为潮州人民办了不少好事。据史料记载,正德十四年,正德皇帝游江南,曾要潮州府年年进贡“江南苎麻白布,岭南荔枝,江河鲤鲜”。“光一一婉言谏免”。不久,正德驾崩,嘉靖继位,仍横征暴敛。陈光向上疏,奏明一些权臣欺君误国,特别指出“潮州旱涝灾害猖獗,十年三收,百姓艰辛”,请“免征民役”。但因此引起朝中权臣妒恨,嘉靖十年,陈北科被“恩准归梓”(即被罢官回乡)。 陈北科建故居,相传也有一段波折,原来该故居的规模为现在的两倍,开工后不久其政敌向朝廷谎奏陈北科故居已建成,朝廷中止拨款,陈北科两袖清风,建筑中断,只好草草竣工。 陈北科回到华美村时,并无金银财宝,只带回两箱当时书画家作品,乡人争相到府观赏,陈北科便把所带回书画摆挂于贵屿商店门顶;数百件书画使乡邻大开眼界。此后代代相相传至今,贵屿仍一年举办一次“街路书画展”(当代群众称“街路棚”)。 陈北科回到家乡,壮志未酬,心中愤愤,每每以诗词发泄内心感慨,在《南海歌渔》一诗中,有“岂肯埋首到白头”之句,想重回朝内做官。然而,嘉靖是个糊涂的皇帝,忠言逆耳,陈北科悲愤交集,嘉靖十二年忧郁成疾,不治而死,终年五十五岁。 据华美村的民众介绍,时期,日寇飞机轰炸贵屿,陈北科故居也难以幸免,大半建筑被炸毁。前几年,海内外同胞捐资,把陈北科府按原貌修葺一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