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故事 > 名人故事

开国十大元帅葬礼大解析:彭德怀骨灰绕北京上空一周

时间:2023-08-12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微信图片_20190905221357.jpg

1992年5月,聂荣臻元帅逝世。至此,1955年授衔的十大元帅已经全部离开人世。

毛主席写诗悼念罗荣桓

1963年12月16日,罗荣桓逝世。当晚,毛主席在中南海颐年堂主持会议。会前,毛主席提议大家起立为罗荣桓默哀。几天后,毛主席写成七律《吊罗荣桓同志》,这是毛主席唯一的悼念元帅诗。19日,毛主席、刘少奇、朱德、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来到北京医院,向覆盖着中国共产党党旗的罗荣桓的遗体告别。21日,首都各界6万多人来到劳动人民文化宫吊唁。22日上午9时,刘少奇、朱德、邓小平等前往吊唁,并轮流守灵。10时,人民大会堂举行公祭大会,国家主席刘少奇主祭,朱德、邓小平、林彪陪祭。邓小平致悼词。公祭结束,邓小平等护送罗荣桓的骨灰到八宝山革命烈士公墓。后来,罗家儿女将父母的骨灰合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一区。

一条白床单送别贺龙

“文革”初期,贺龙在元帅中最先受到冲击。

1968年3月26日,贺龙病倒,脑缺血失语,住院几天后出院。1969年6月9日早晨,贺龙再次被送进医院,6小时后去世。专案组6月11日的报告称:经多方全力抢救无效而死。没有哀乐,没有花圈,没有党旗,只有一条白床单。夫人薛明和子女贺捷生、贺鹏飞、贺晓明不知道贺龙的骨灰存放何处。专案组以王玉的名字将贺龙悄悄火化。

1975年6月9日,贺龙逝世6年,经中共中央批准,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一室举行贺龙骨灰安放仪式。覆盖着鲜红党旗的骨灰盒镌刻着贺龙的生平,编号81,灵堂正中挂着贺龙遗像,四周摆满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各界送的花圈。军委办公厅和殡葬处轮流守灵,左臂戴着黑纱的周恩来一进大厅就大喊:薛明呀,我没有保住他呀!叶剑英把中央军委主持追悼会改成由邓小平主持,并请周恩来致悼词。

1982年10月16日,贺龙得以彻底平反。

林彪叛逃死在异国

“九一三”事发,林彪乘坐的三叉戟坠毁在蒙古境内温都尔汗的荒漠上。苏联两次派人到坠机现场,挖出林彪和叶群的头骨,带回苏联。

毛主席亲临吊唁陈毅

1967年,陈毅对中央文革小组及红卫兵的很多做法不满,遭到批斗。之后,他与诸多老将向康生、张春桥进行斗争,被定性为“二月逆流”。1972年,毛主席为“二月逆流”平反。1972年1月6日23时55分,陈毅逝世。

追悼会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安排李德生主持追悼会,周恩来出席,叶剑英致600字的悼词,人员定在500人,政治局委员不一定出席。许多民主人士包括宋庆龄等都被婉拒。

毛主席在陈毅追悼会的文件上画圈儿,将悼词中“有功有过”画掉。1月10日13时30分,毛主席突然要车,睡衣没更换,穿上大衣就去参加陈毅的追悼会。

彭总骨灰专机绕北京上空一周

1974年9月,彭德怀病危。11月29目14时50分,深度昏迷两个多月的彭德怀心脏停止跳动,这时身边没有一个亲人。他的骨灰存放在成都市东郊火葬场,代号273,上面贴一张纸条:王川,男,32岁。

1978年12月22日,彭德怀的骨灰被专机接到北京。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载有彭德怀骨灰的专机在北京上空绕飞一周。

1978年12月,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审查和纠正了对彭德怀所作的错误结论。并在人大会堂为彭德怀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彭德怀的骨灰盒上,覆盖着中国共产党党旗。邓小平代表党中央致悼词。彭德怀的骨灰盒被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

朱德生前带病工作

周总理去世后,朱德的处于良好的状态状况继续下降,仍带病工作,承担了大量的外事活动。

1976年6月21日,朱德因接见外宾感冒了。7月1日,病情急剧恶化,高烧不退,肺炎外,并发多种病症。7月6日15时1分,朱德在北京医院逝世。送灵那天,从北京医院出口到八宝山的马路两侧,挤满了戴黑纱白花的群众。朱德的骨灰被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一室,骨灰盒编号101。

刘伯承骨灰撒大地

1986年10月7日17时40分,刘伯承与世长辞。10月14目,告别仪式在总后勤部礼堂前厅举行。邓小平率全家最先到来,流泪向刘伯承的遗像三鞠躬;聂荣臻臂戴黑纱,坐着轮椅来了,泪流满面。

1O月16日,刘伯承追悼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邓小平主持,胡耀邦致悼词。

按刘伯承的遗嘱,把他的骨灰撒向他战斗过的地方。10月21日,刘伯承的长子太行、四女儿雁翎、幼子太迟将他的骨灰撒向太行山、淮海大地、南京、重庆、以及他的老家四川开县赵家场。

叶剑英骨灰送回广州

1986年10月22日l时16分,叶剑英辞世。

10月29日,天安门、新华门,外交部等下半旗志哀。人民大会堂举行追悼会,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首都各界人士5000余人参加。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修改悼词,并亲自主持追悼会。胡耀邦致悼词。

10月31日,专机将叶剑英的骨灰送往广州,暂时安放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1987年10月22目,叶剑英逝世一周年纪念日,中共中央在广州红花岗烈士陵园举行叶剑英巨幅雕像和骨灰安放仪式,雕像座下端是邓小平题写的“叶剑英”3个大字。

徐向前留下“三不”遗言

徐向前曾对夫人黄杰和儿女说,死后一不搞遗体告别;二不开追悼会;三不保留骨灰,把骨灰撒在大别山、大巴山、太行山、河西走廊。

抗结核药物严重损害了徐向前的肝脏,造成亚急性肝坏死,虽经全力抢救,终无力回天。1990年9月21日4时21分徐向前的心脏停止跳动。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布讣告,高度评价了徐向前的一生。天安门、新华门、外交部下半旗志哀。

11月1日至10日,中央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总参管理局的工作人员陪同徐向前的亲属乘专机飞往徐向前生前战斗过的地方,撒放骨灰。徐向前的骨灰盒和遗像,安放在他的故乡山西五台县烈士陵园。

聂荣臻辞世心系酒泉

1991年9月,聂荣臻曾因心衰住院。1992年5月14日夜晚,聂荣臻的室性心律严重紊乱,极度心衰,多方抢救无效。1992年5月14日22时43分,聂荣臻心脏停止跳动。

聂荣臻的部分骨灰撒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的一棵柏树下,树旁一块汉白玉石碑上正面刻着聂荣臻80岁时的诗句“喜松柏之气概,念四化之早成”背面刻着“聂荣臻骨灰撒放处”。他的另一部分骨灰被安葬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烈士陵园。本文摘自:《椰城》2008年第02期,作者:舒云

古代人物传记:2024年大年三十是哪一天?大年三十有哪些习俗?

2024年大年三十是哪一天?大年三十有哪些风俗?2024年2月9日就是大年三十了,俗话说,大年三十熬一宿为何大年三十要熬更守夜?这一天还有哪些习俗习惯?下面和怪柴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除夕守岁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终一天,即大年三十夜里不睡觉,熬更守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风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风俗。守岁的风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探究这个风俗的来历,在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夜晚,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2、年夜饭 年夜饭也称为团圆饭。一年一度的团圆饭体现了中华民族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也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共吃团圆饭。年夜饭的名堂很多,南方人年夜饭常备有糍粑或年糕,北方人则吃饺子。饺子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又因为白面饺子形状像银元宝,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之意。3、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在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4、压岁钱 压岁钱是由长辈发给晚辈的。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放进红包分给晚辈,相传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 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5、放鞭炮 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时刻,屋内是通明的灯火,庭前是灿烂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响声,把除夕的热闹气氛推向了最高潮。这声声爆竹寄托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今夜,对于无数人来说,注定是一个难忘的晚上。愿你,会有始料不及的运气,会有突如其来的欢喜,愿新年,胜旧年。

中国古代上千奇百怪的十大状元

科举考试,是历史大多数读书人出官人仕的唯一途径,而科举考试中的状元,更是万众仰慕的佼佼者。自隋朝创立科考以来,历代状元有姓名可考者,自唐高祖武德五年的孙伏伽起,到清光绪三十年的刘春霖终,共有592人。这592个状元中,亦各有千秋。现摘录其中十位,以飨读者。中国古代上唯一可考的驸马状元——郑颢自古以来,民间就经常把驸马与状元这两个词联系起来,好像中了状元就可以做驸马。实际上中国历代可考的驸马状元只有郑颢一位。郑颢是唐会昌三年的状元。其实他早有婚约在身,中状元后打算迎娶卢家的千金。可是这位年轻英俊的状元被皇上看中了,非要将自己心爱的女儿万寿公主许配给他,郑颢偏偏不爱公主,非娶与自己青梅竹马的卢家小姐。唐宣宗便让宰相白敏中说服他,白敏中费尽口舌,又多方威逼利诱,终于迫使他娶了万寿公主,婚后两人生活得并不幸福,后来郑颢多次弹劾白敏中,幸好唐宣宗自知理亏,替白敏中压下了弹劾的奏章。脸皮最厚的状元——裴思谦唐文宗时,宦官仇士良掌权,朝臣的生杀予夺,都掌握在他的手中。裴思谦当时只是一个秀才,但他巴结权贵的功夫十分了得,很快便与仇士良打得火热。这一年,裴思谦心血来潮,想当个进士,便向仇讨了个帖子,去找当年的主考官高锴。高锴为官清正,将他轰了出去。裴思谦气愤之际,声称明年非状元不要。第二年,裴思谦又拿着仇士良的帖子来找主考官高锴,对他说:“仇大人有信,荐裴思谦为状元。”高锴早把裴思谦忘掉了,对他说:“状元已经有人了,状元以外的可以按仇大人的意思办。”裴思谦厚着脸皮说:“裴秀才非状元不放!”高锴知道这次再得罪仇士良不会有好果子吃,就说:“既然如此,我要见裴秀才。”裴说:“卑吏便是。”不得已,只好让他当了状元。自己去要功名,而且非要个状元,此君脸皮之厚,状元中无人可比。最自信的状元——胡旦宋太宗元年,有一书生到山东某县游览。知县大人得知该书生颇有文采,便设宴款待。知县的公子很蔑视那书生,问其有何特长,书生说工诗。公子便让他诵读一首,书生诵了一首,最终一句是:“挑尽寒灯梦不成。”公子一听,大笑说:“此乃一瞌睡汉。”书生十分气愤。这书生便是吕蒙正,第二年,吕蒙正一举夺魁。他写信给那公子:“瞌睡汉如今中了状元啦。”公子看了他的信,冷笑一声:“待我明年第二人及第,输你一筹。”第二年,新科状元正是这位公子——胡旦。综观科举史,有如此自信者,胡旦当属第一。相扑扑出的状元——王嗣宗宋太祖宋太祖赵匡胤坐天下的第十六年,太祖亲临讲武殿举行殿试。考生王嗣宗、陈识最先完卷,一同上呈,且二人的试卷均为上乘之作。谁为第一太祖实在犯难。最终马上得天下的太祖让二人角力(即相扑),胜者为状元。王嗣宗便与陈识在大殿上扑斗起来,结果陈识倒地,王嗣宗夺得了当年的状元。身份最高的状元——赵楷宋徽宗的三儿子赵楷,偷偷地参加了重和元年的科举考试,由于他文采的确非凡,竟一路披靡,进入了殿试。在殿试中发挥更是出色,夺得了头名状元。发榜后,赵楷将实情告诉了徽宗。徽宗高兴之余,怕天下士子说闲话,就把当年的第二名(榜眼)王昂提为状元。据传清朝康熙帝也曾偷偷参加科举,并获得第三名(探花),但毕竟不是状元。所以赵楷便成了中国古代上身份最高的状元。最悲惨的状元——陈安明太祖明太祖朱元璋年间,福建闽县人陈安于洪武三十年高中榜首,成为大明第六个状元。巧的是,这次中进士的都是南方人。更巧的是,三位主考官也都是南方人。榜一发布,北方士子不服。纷纷上告主考官偏袒同乡,贬斥北方士子。明太祖朱元璋大怒,命张信、陈安等12人复查。这时又有人举报张信、陈安有意将北方考生水平不高的试卷交皇上审阅,这其实莫须有的事,可是明太祖朱元璋震怒,将陈安革除功名,车裂而死。陈安仅仅做了不足20天的状元,便死于非命,帆叶网,下场极为悲惨。最受人推崇的状元——康海明孝宗时,28岁的康海进京参加会试,他宣誓要夺得第一名,可惜的是,第一名还是被鲁铎夺去了,他仅仅得了第四名,康海不服气,对众人说:“会试时让了鲁铎,殿试时决不再让他人!”殿试时,康海果然发挥出色,一举夺魁。其文章令主考官拍案叫绝。送皇上审阅时,孝宗也赞不绝口,声称:“我大明一百五十年来,无此佳作,此卷变今绝古!”遂朱批康海为状元。当初会试时康海不服鲁铎的气,这次自然有人不服他的气,第二名孙清便是一个。他对众人说自己的文章比康海的强多了。待到他看到康海及第时的文章,叹服。跑到康海家里,对着他拜了半天,称自己甘愿为徒。皇上、首辅和同年的赞誉,使康海名扬天下,朝野景慕,争一睹其风采。能与康海家沾上点边的,都引以为自豪。康海的祖父曾在南京做过官,南京人便声称:“康状元乃南京风水所出。”康海的文章如此令人推崇,可惜的是,我们无法看到那篇变今绝古的奇文了。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