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疾病预防

肠病毒感染注意事项不然全家遭殃

时间:2023-08-11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暖冬容易患上各种疾病,特别是在忽冷忽热的时候,最容易得病,如果患上肠病毒感染应该怎么呢?专家为你进一步讲解预防措施,不好好预防可能危及到全家人的健康,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肠病毒

肠病毒主要流行季节是春天与夏天,然而今年因暖冬效应影响,即使已经进入一月份,门诊的肠病毒病患仍然不少,目前儿科住院的病童中,有2成是因为肠病毒而住院,比去年同期罹患肠病毒的患者多了1成。医师表示,肠病毒没有特效药,勤洗手才能预防。

男童确诊肠病毒妈妈也被传染

一名2岁6个月的张姓小男童,因为出现发烧、手脚长了红疹与水泡,哭闹不安与拒绝进食,阿嬷洗澡时发现外生殖器也有红疹水泡,就医检查发现,咽峡部已经出现水泡与溃疡情形,手脚也有水泡,确诊罹患了肠病毒手足口症,虽住院治疗后已康复,却发现男童妈妈的手部也长了红疹水泡、喉咙痛,原以为是因为太累导致抵抗力下降,就医检查后确定是遭到儿子肠病毒感染而出现的症状。

收治个案的童综合医院小儿科高佳慧医师表示,肠病毒具高传染性,主要经由接触病毒污染的食物、玩具、口水等传染,亦可经由呼吸道的飞沫、咳嗽等途径传染,6个月至6岁幼童因大部分体内没有抗体,最容易出现高烧、喉咙痛、手脚水泡等症状,成人则常因为症状不明显而忽视,导致无意中将病毒传染给婴幼儿。

肠病毒治疗

发病后一周传染力最强勤洗手可以预防

高佳慧医师指出,肠病毒感染的潜伏期约2到10左右天,发病前数天在喉咙及粪便就会有病毒存在,通常发病后一周内传染力最强;而患者从发病前到后,会持续经由肠道释出病毒,时间长达8到12周。肠病毒临床上最常见的两种病症表现为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病,主要是在口腔黏膜出现水泡或溃疡,或者双手、双脚和臀部皮肤还会出现小粒的红疹或是水泡;此外,生殖器、臀部与四肢、躯干都会长出红疹或水泡。

高佳慧医师呼吁,肠病毒没有特效药,勤洗手是最主要降低感染机率的方法,另外个人与环境卫生清洁也是非常重要;5岁以下幼童感染肠毒,有更高机率因为肠病毒并发重症,如病毒性脑炎、心肌炎、肢体麻痹症候群等,若发现孩子出现嗜睡、四肢抽搐、呼吸急促、呕吐或活动力降低等情形,就要尽速至医院就诊。

肠病毒未退烧!女婴出生就染重症

对于刚出世的婴儿来说感染重病是非常不幸的,痛苦的是孩子,做父母的也不忍心,看着自己也会伤心欲绝,那么如何避免染重症病毒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案例吧。肠病毒疫情未退烧!疾管署公布新增1例肠病毒重症确定病例,为北部刚满月女婴,经治疗后病况稳定。疾管署呼吁,目前社区中仍有肠病毒疫情流行,学龄前婴幼儿为重症高危险群,家长及照顾者应特别注意个人卫生习惯及防护措施,并留意婴幼儿健康情形,以避免因感染肠病毒引发重症。呼吸窘迫发绀染病毒3类型疾管署表示,该女婴于2015年12月4日出生,出生后即因发绀情形及疑似先天性感染症状转入新生儿加护病房治疗,其后于12月5日至7日间曾陆续出现食欲、活力欠佳、呼吸窘迫、发绀及心因性休克等情形,经医院采检送验确定感染伊科病毒3型,所幸经治疗后病情渐趋稳定,目前仍住院观察中;同住家人及医护人员等均无疑似症状。依据疾管署监测资料显示,国内社区中仍有肠病毒疫情流行,社区主要流行病毒株为克沙奇病毒A型。去年累计6例重症个案,分别为3例感染克沙奇病毒B5型(1例死亡)、2例感染克沙奇病毒A16型(1例死亡)、1例伊科病毒3型。产前14天发烧应告知医生疾管署提醒,准妈妈们应注意自身及其他幼儿的健康状况,产前14天至分娩前后,如有发烧、上呼吸道感染、腹泻、肋肌痛等症状,应告知医师并与幼儿采取适当隔离措施;若幼儿诊断感染肠病毒时,应避免与其他幼儿接触,以降低交叉感染的机会,并留意是否出现嗜睡、意识不清、活力不佳、手脚无力、肌抽跃(无故惊吓或突然间全身肌肉收缩)、持续呕吐与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重症前兆病征,以掌握治疗契机。

肠病毒怎么有效预防?肠病毒感染注意事项

好不容易,流感疫情稍微降温,肠病毒却已蠢蠢欲动!疾病管制署根据监测数据显示,已发现零星的肠病毒71型病例,预期此次病毒爆发流行的机率相当高,大家做好相关的预防工作很重要。肠病毒的相关事项疾管署:今年已出现4个肠病毒71型轻症病例根据疾病管制署监测数据显示,目前急诊肠病毒就诊千分比(1.05)低于预警值(2.76),社区主要流行病毒株为克沙奇A型。本年迄今共检出4例肠病毒71型轻症病例(1月3例、2月1例),迄今无重症个案。相隔4年!肠病毒71型恐在今年爆发流行虽然目前肠病毒在社区仍属低度流行,但是疾管署考察肠病毒71型自2012年后已未出现大规模流行疫情,目前3岁以下的幼儿大多未曾感染过,预测今年爆发大流行的机率可能升高。国内爆发肠病毒71型大流行的间隔约3至4年。一旦幼童感染肠病毒71型,并发重症的风险相当高。对此,疾管署宣布自即日起成立应变工作小组,并指定全国76家肠病毒责任医院严阵以待;另外,呼吁家长及照顾者应特别注意个人卫生习惯及防护措施,留意婴幼儿如果出现重症前兆病征,尽速就医避免发生重症机会。肠病毒传染力强!加强婴幼儿卫生保健疾管署提醒,肠病毒的传染力极强,家中有婴幼儿的民众应注意自身及幼儿的健康状况;若幼儿感染肠病毒,应避免与其他幼儿接触,已经就学的孩童则应请假在家休养,以降低交叉感染的机会,并留意是否出现嗜睡、意识不清、活力不佳、手脚无力、肌抽跃(无故惊吓或突然间全身肌肉收缩)、持续呕吐与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重症前兆病征,以掌握治疗契机。
标签:肠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