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曹刿为什么被列入“刺客列传”?曹刿做了什么?

时间:2025-02-11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曹刿为何被列入“刺客列传”?曹刿做了什么?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两千年前,,前后用去十四年的光阴,呕心沥血完成了《》,此生再无遗憾。

我们虚拟一个场景。

有个更早的古人闯入的梦境,劈面说道:“大兄弟,麻烦你给我换个档案吧,我不是刺客呀。

” 太史公一脸茫然,问道:“阁下哪位?何出此言?” 那人说:“我是的曹刿呀。

你把我的档案和那几个大刺客放到一块,我冤枉。

” 太史公恍然大悟:“原来是曹先生,失敬。

咳,这个事儿不好办。

你当年劫持国君,怎么给你定性?” 曹刿:“那个,我不就吓唬他一下嘛,可没杀人。

” 太史公:“说的也是。

不过你在人家国君面前动了刀子,让我怎么给你分类呢。

再说了,你够爷们,够英雄,人人都夸赞你呢。

” 曹刿转忧为喜:“这倒也是。

幸亏我占理。

那就这么着吧!” 太史公醒了,自言自语道:“哎,历史这玩意真不好写!” 一、 曹刿的名字妇孺皆知,《左传》记载的“”出现在教科书里。

据《春秋左传注疏》解释,曹刿又叫曹沫。

那是公元前七世纪前半叶,周王朝把国都搬到洛阳还不到一百年。

大大小小的诸侯国数以百计。

齐国的先祖是,鲁国是旦的封地。

像大多数诸侯国一样,两国最初的关系不错。

几代人故去,连兄弟之国都没了往日的情分。

齐、鲁这样的姻亲关系也经不起考验。

齐国长得膀大腰圆,时常欺凌身边的小国。

鲁国不算小,但实力和齐国不能比,偶尔也会挨揍。

公元前684年,是在位的第十个年头。

鲁国北部的齐国风头正劲,春秋霸主继位一年了。

这一年的春天,齐桓公出兵攻打鲁国。

因为鲁国当初支持齐国公子纠,和齐桓公争夺国君的宝座。

鲁庄公只好准备迎战。

这时候有个平民百姓求见鲁庄公,他叫曹刿。

曹刿在乡下颇有名气,因为他力大无穷,也很勇敢。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曹刿身处社会底层,却一直想要报效国家。

他不甘于一辈子修理地球。

乡亲们劝阻曹刿:“国家大事,你操什么心。

朝堂上那帮吃大鱼大肉的人自然会处理。

” 曹刿说:“肉食者鄙,他们的脑子不太灵光。

” 二、 那个年代,平民求见国君比较容易。

直到四百年后,一个普通的士兵娄敬还可以轻易见到,成功劝他迁都长安。

曹刿来到鲁庄公面前,问道:“老大,齐国兵力很强,您为何敢于迎战?” 鲁庄公先说了两点:他平常吃不完用不完的东西,常常分给百姓;举办祭礼的时候,所用的物品既不奢侈,也不糊弄神灵。

曹刿摇摇头说:“这只是小恩惠和小信用。

还不足以凝聚民心。

” 鲁庄公说:“还有。

我虽然不能把全国的案件调查得,但我处置犯人很谨慎,从不滥用刑罚。

” 曹刿点点头说:“很好,有这一点就足够了,可以一战。

” 于是,鲁庄公带着部队出发的时候,让曹刿也跟在身边。

齐军和鲁军在鲁国北境长勺摆开了架势,那个年月的战争还不时兴玩阴谋诡计。

齐军随着战鼓声发起了三次冲锋,曹刿却阻止鲁军冲锋。

鲁军勉强扛住了对方第三波攻击,曹刿这才对鲁庄公说:“可以还击了!” 此战齐军完败。

鲁庄公用钦佩的眼神看着曹刿。

曹刿不免有点得意,向国君讲解了“三鼓而竭”的理论。

战后,孔武有力的曹刿成了鲁庄公身边的智囊,还身兼将领。

鲁庄公不光欣赏曹刿的智谋,更喜欢他的一身蛮力。

曹刿的家人和乡亲们很感意外,都以他为荣。

三、 不过,长勺之败对齐国的体量来说,根本伤不到元气。

何况那是齐桓公的时代,大战略家还在世。

齐桓公尊王攘夷,八年之内九合诸侯,威震天下。

连南方实力强大的都不愿和齐国为敌。

修理鲁国只是齐桓公百忙之中的热身运动。

随后的两三年内,齐国又揍了鲁国,曹刿没能阻止败局。

鲁庄公明白,这是国力的差距,他并没有怪罪曹刿。

可是曹刿感到羞惭,不光为鲁国,也责怪自己没本事。

鲁庄公被打怕了,被迫割地求和,把北境的遂邑送给了齐国。

曹刿暗暗憋了一口气。

他渴望拿回被齐国占领的土地。

某日,一个大胆的计划在曹刿的脑子里形成,他兴奋得差点跳起来。

公元前681年,因为鲁国服软,齐桓公很得意,通知鲁庄公到柯邑开会。

两国要签订和平协定。

柯邑就在如今的山东东阿一带,是齐国从手里抢来的地盘。

鲁庄公带着使团出席了会议,曹刿也在其中。

在司仪官的主持下,齐桓公和鲁庄公登上石坛,郑重举行盟誓,双方将在齐国为主导的前提下保持睦邻友好。

齐国的随行官员喜气洋洋,管仲却不动声色。

鲁国的使团人人脸上带着沮丧。

鲁庄公在众目睽睽下保持着优雅的微笑。

当两国国君走下石坛,双方准备开香槟吃牛排庆贺的时候,意料不到的一幕发生了。

曹刿猛然冲上前去,一条胳膊勒住齐桓公的脖子,另一手拿着匕首抵住齐桓公。

会场上的人瞠目结舌。

齐国的卫兵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把曹刿团团围住,却不敢过于逼近。

鲁庄公也,大喊:“曹刿,不得无礼!” 曹刿红了眼,对齐桓公厉声说:“请你立即下令把遂邑还给鲁国,我就放开你。

否则今天只好和你同归于尽!” 齐桓公吓得不轻,只好答应归还鲁国领土。

齐国精心准备的国际会议,就这么被曹刿砸了场子。

自古弱国无外交,曹刿盘算多日的计划就是劫持齐桓公。

除此之外,似乎也没有 更好的法子。

事后,齐桓公咽不下这口气,想要反悔,狠狠教训一下鲁国。

管仲对他说:小不忍则乱大谋,你是天下盟主,怎能言而无信?齐桓公只好作罢。

曹刿的举动开了个先例。

后来战国年间的唐雎也照葫芦画瓢,要和秦王拼命,捍卫了国家利益。

可是曹刿这番演出,被司马迁老爷子视为友情客串的刺客。

于是曹刿的行为出现在刺客列传里。

曹刿是否获得鲁庄公的嘉奖,不得而知。

但他仍然活跃在鲁国的政坛。

曹刿最后一次露面是在鲁庄公二十三年,劝阻国君不要去参加齐国的祭神活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和氏璧为什么会缺少一角?与王莽有着怎么样的关系

此页面是否是列表页或首页?未找到合适正文内容。

姿色迷人的杨贵妃为什么最后没有被封为皇后?

姿色迷人的杨贵妃为何最后没有被封为皇后?实际上,杨玉环成为杨贵妃的时候,早就已经死了。此后,杨玉环也没有被册封为皇后。对于这件事情的原因,史书上并没有明确的记载,我们只能从有关记载中发现和挖掘线索,进行相关论证和推测。网络配图 从史书记载中的蛛丝马迹来看,之所以没有册封杨玉环为皇后,很可能与他得到杨玉环的卑下手段有关。杨玉环进宫前,原为唐玄宗的儿子寿王的王妃。后来,唐玄宗见到了杨玉环,马上便被杨玉环的姿色深深迷住了,借着孝顺的名号,下诏令杨玉环出家做道士,并赐道号“太真”。杨玉环守戒期满,唐玄宗便下诏让杨玉环还俗,并接入宫中,正式册封为贵妃,自己养了起来。网络配图 如果封杨玉环为皇后,对寿王李瑁来说,自己的妻子突然变成了自己的母后,必然会激发他的更大怨恨。到时候发生政变也是很有可能的,这一点使得唐玄宗不得不加以提防。 唐玄宗晚年虽然有些沉湎于,沉湎于声色,但基本上还是一个头脑比较清醒的。他也意识到了杨贵妃得宠后仙及鸡犬,她的兄妹亲戚都得到了朝廷的重用,已经发展成一股庞大的政治力量,如果再封她为皇后,必将引起大臣的反对和权力的倾斜,这对维护统治是很不利的,所以唐玄宗一直不肯封杨贵妃为皇后。网络配图 除了对权力平衡的考虑外,还有一点是唐玄宗不得不考虑的,那就是杨贵妃一直没有生育。杨贵妃不生育的原因已经无从考证,但是没有儿子肯定是封她为皇后的一大障碍,因为古代册立皇后是件非常重要的大事,要君臣参与,诏示天下,册立的皇后必须是懿德懿容,能起到垂范万众、母仪天下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