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石达开外出单干,李秀成为什么不愿意跟随他?

时间:2025-02-11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石达开外出单干,其部将陈玉成、李秀成,为何不愿追随?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1856年6月,秦日纲、石达开、陈玉成等率领太平军精锐突袭江南大营,统帅向荣败逃丹阳,途中自杀身亡,长达三年的天京之围宣告解除,达到了军事上的极盛时期。

与此同时,太平天国内部矛盾趋于白热化,洪、杨、韦三者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终于酿成了让天国无法承受之痛的“”,天国就此走向衰落,无可挽回。

新一轮权力洗牌后,首义五王中,唯有石达开幸存,且掌握着天国几乎所有的精锐武装,因此得以入主天京,辅佐朝政,成为新一任“军师”。

不过,由于不满掣肘,1857年5月,翼王扯旗单干,率部出走,在江西号召部下追随,杨辅清、石镇吉、傅忠信、赖裕薪、张遂谋等纷纷响应。

不过,有意思的是,翼王手下两员大将陈玉成、李秀成等则继续呆在太平天国,不愿意追随石达开,原因何在? 其一、陈玉成与石达开有仇,而且平时关系没那么好。

清死后,韦昌辉趁机扩大事态,以非常狠毒之手段铲除东王余党两万余人,连同石达开一家老小也尽数杀掉。

为此,石达开在安庆大本营起兵“靖难”,逼迫洪秀全捉拿“北逆”,并将其首级送往安庆,以消心头之恨。

但是,石达开并未满足,他继续向施加压力,把燕王秦日纲、丞相陈承瑢也一并斩首示众。

如此一来,问题可就大了,燕王秦日纲是陈玉成的老上司,丞相陈承瑢是他叔叔,是从小将其养大的亲人。

翼王将这两位也一同杀掉,陈玉成怎会愿意追随他呢,他俩可是有着血海深仇呢!此外,陈玉成在翼王手下效力的时间不长,且很少能建功立业,所以他俩感情不是很深。

天京事变前,陈玉成拿得出手的战役,均是追随秦日纲而获得。

其二、李秀成忠于天国,不可能追随翼王搞单干,做“贰臣”。

如果说陈玉成因与翼王石达开有着血海深仇而不愿意追随他单干的话,那李秀成则是因为效忠于天国,效忠于洪秀全,而不愿意带兵出走,做“贰臣”。

李秀成从加入太平军那一刻起,确实在翼殿效力,也因此而荣获军功,步步高升,但他心目中最神圣的人还是洪秀全。

例如,当洪秀全怀疑他叛国投敌时,将其家人悉数软禁,但他依然在浦口奋勇杀敌,为天国卖命,因此而被授予忠王爵位,称“万古忠义”。

1863年,湘军已经全面合围天京,城池被攻破是迟早的事,大势不可逆转。

此时,他堂弟建议他留在江浙,不要回去送死,并想用武力将其扣押。

可是,李秀成却连夜逃走,回到天京,与城池共存亡。

天京被攻破后,李秀成本可以逃出生天,但却将好马让给幼天王洪天贵福,在掩护少主突围时,不幸被俘。

如此之人,怎会追随翼王出去搞单干呢? 其三、翼王单干后,,陈玉成、李秀成却战功连连。

自从没了杨秀清的全盘谋划,以及各路友军的密切配合,石达开是屡战屡败,甚至被地方团练武装和杂牌军打得怀疑人生,堪称是天国的常败将军。

1857年,在江西待了几个月后,石达开亲率二十余万大军进攻皖、浙、赣三省交汇处衢州城,可却被守将周天受打得狼狈而逃。

进入福建后,石达开作战不力,处处受团练攻击,将杨辅清前期之作战果实挥霍干净,以致又跑回江西。

与石达开兵败如山倒,混得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陈玉成、李秀成却不断击败湘军和,立下赫赫战功,声望如日冲天。

典型战役是,李秀成攻破江北大营,拿下扬州;陈玉成联合,在三河镇战役中,全歼湘军精锐李续宾部6000余人。

可以说,此时的翼王战败太多,不值得正当混出头的陈玉成、李秀成继续追随了。

其四、石达开心胸狭窄,不能容人,更不能给部下实惠。

纵观翼王石达开单干之后的表现,他既不能容忍部下超过自己,又不能给部下看得到的实惠,其心胸与驭人之术均堪忧。

例如,石达开在浙江被团练打得时,其下属石镇吉、杨辅清等却在处州、福建混得风生水起,斩获颇多。

可惜,石达开进入福建后,处处排挤杨辅清,甚至还想夺其性命,杨辅清只能连夜跑回天京了。

败退广西后,石达开通过扩招,又聚集了三十万大军,却坐视石镇吉在柳州孤军奋战,不发一兵一卒,以致石镇吉败亡。

此外,翼王单干后,不愿意彻底与太平天国决裂,所以就不能给部下封王拜侯,给不了属下实实在在的利益。

因此,童容海、朱衣点、王海洋等几十位将领于广西脱离石达开,北上归顺太平天国。

翼王如此做法,就算陈玉成、李秀成追随他,他俩也一样会半路跑回天京,继续为洪秀全效力。

由上述可知,陈玉成、李秀成不愿追随翼王外出单干,是个明智的选择。

当然,追随翼王的将领,很多也是半路跑回天京,继续为太平天国效力。

各位又是如何看待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刘备为什么要脱离袁绍单干呢 难道说他给的待遇不好吗

还不知道:为何要脱离单干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看过《演义》的人都知道,刘备曾经投奔过袁绍,但是时间不长,一个月后就离开了。刘备为什么投奔袁绍呢?因为在时说,天下英雄只有刘备和他。 袁绍下令联合刘备攻打曹操 刘备听了后很害怕,知道曹操会把他视为竞争对手,容不下他。于是刘备与董承等人合谋杀曹操,刘备就借助曹操攻打的机会,进军下邳,杀了徐州刺史车胄,然后率军联合袁绍抗击曹操。 曹操知道后就猛攻刘备,结果刘备被打败,只能投奔袁绍。但是不久,刘备又离开了袁绍。袁绍和刘备的敌人都是曹操,本该通力合作共击曹操,为什么刘备突然离开了呢?其主要原因有两个: 刘备被曹操打败 1.袁绍的为人 袁绍为人刚愎自用,心胸狭隘,而且胸无大志,所以他在才输给了曹操。刘备是因为势单力薄被曹操打败了,为了避难才投奔了袁绍。 来到袁绍军中后,刘备慢慢发现袁绍并不是个明智的人。曹操在攻打刘备时,要袁绍袭击曹操的后方,袁绍却以孩子生病为由拒绝出兵。 田丰觉得可惜了这次机会,就说了几句惋惜的话,袁绍听了以后,却非常生气,从此疏远了田丰。 田丰劝袁绍 刘备来到袁绍军中后,田丰又要袁绍做打持久之战的打算,袁绍认为田丰这是败坏军心,把田丰关了起来。 官渡之战时,也建议袁绍打持久战,袁绍还是不听,沮授后来建议派兵防止曹操偷袭,袁绍也没有采纳,结果曹操偷袭乌巢成功,导致了袁绍在官渡之战大败。 袁绍战败回营后,觉得田丰会笑话他,就把田丰杀了。 袁绍杀田丰 这些都说明了袁绍并非是一个明主。刘备觉得跟着袁绍是不可能有所作为的,也不可能复兴汉室,那么刘备的愿望也不能实现了,甚至还有性命之忧。 因此从客观原因来讲,刘备是不可能一直跟随袁绍的。 袁绍向曹操下战书 2.刘备的志向 前面我们分析了刘备不会跟随袁绍的客观原因,我们再来分析刘备不会跟随袁绍的主观原因。刘备是要一心复兴汉室的,而且还想自己做。 他跟着任何一个军阀,都不可能实现自己的目标,所以他只有自己单干才能如愿以偿。刘备请出也是为了这个目的。 刘备在占荆州、夺益州之前,确实也投靠过很多军阀,但那都是暂时的避难,不是依附于这些军阀,更不会在他们麾下长期效力。 袁绍迎接刘备 一开始,袁绍看见刘备投奔他时还是很高兴的,也很敬重刘备,但是刘备发现袁绍和自己的目标不同,理念也不同。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刘备最终必然会离开。 刘备当初投奔袁绍,除了为了保命,还有一个原因是,他的部队被曹操打散了,他需要时间等待人马归来。所以一个月后,等人都回到了刘备身边,刘备也就借机离开了袁绍。 许攸离开袁绍 袁绍无大志,又小心眼,还爱面子。这种人谁都不愿意与他为伍。不仅刘备离开了,许攸等人也都离开了袁绍,最后袁绍在官渡是一败涂地,从此后他一蹶不振,直至病逝。 刘备眼光独到,志存高远,他连曹操都不愿依附,怎么可能会跟着袁绍呢?所以,无论从客观还是主观来讲,刘备都不会跟随袁绍。 刘备和袁绍代表了两种类型的人,一种是心存理想,勇于实践的人。一种是贪图享乐、安于现状的人。如果你像刘备一样有理想、有抱负,那么就赶紧行动起来。因为理想要付诸于行动,才能实现。 袁绍在官渡指挥作战 能够实现理想是一种幸福。即使现实的残酷使你没有实现理想,那也无需后悔,因为你为此奋斗过,人生便无遗憾。 如果你像袁绍一样只想安于现状,那么你需要好好考虑一下,现状是否能够长久。古人说居安思危,必然有它的道理。要不然,号称拥有十万大军的袁绍,怎么会有官渡的惨败呢? 一个心中有理想的人,也能让周围的人在他身上看到了希望。理想是一种魅力,它会召集贤人志士来帮助自己,这样凝聚力就加强了,实力也提升了,实现自己的理想的几率也会随之增加。 参考文献: 《.蜀书.先主传》 《.袁绍列传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为什么太平天国杨秀清能多次突围?石达开被围一次就全军覆没

1851年1月,本就不平静的广西大地爆发金田起义,太平军如之势席卷,纵横十余载,将清王朝打得半死。在这场运动中,涌现出诸如清、萧朝贵、石达开、罗大纲、林凤祥、陈玉成、李秀成等名将,他们在与清军激烈的战斗中发挥出自身才干,也取得可喜可贺之成绩。不过,最终还是失败了,毕竟自身实力还是弱于,而且还受到西方帝国主义的干涉,这场农民运动倒在了血泊之中。1864年7月,九帅吉字营几万人马轰破太平门,杀入城内,宣告历时14年之久的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这场运动虽然最终失败,但其所留下之经验教训还是相当深刻,值得后人深入探讨。仔细阅读太平天国史时,作者发现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即是太平天国运动前期,太平军虽屡次陷入清军重围,但杨秀清都可以带着大伙顺利突围,而且势力不断壮大;翼王石达开虽屡次战胜清军,也是被捧为“战神”级别的名将,但他只陷入重围一次且对手还不是很强大却了,自己还被凌迟处死。这就有意思了,同样号称太平军名将,都是首义大大王之一,杨秀清能屡次突破清军强大包围圈,为何石达开却不行呢,被围困一次就玩完了? 先看杨秀清是如何突破清军包围,壮大太平天国的 1851年9月,太平军杀进永安(广西蒙山),而后清军便尾随而至,总兵力达到四万余人,而太平军只有一万余人(纯战斗力量),兵力远逊于清军。在长达半年的永安之围中,太平军处境相当惨,粮食、弹药、盐油、衣物等战略物资非常奇缺,而且内部还出了周锡能之类的叛徒。据资料记载,当时太平军甚至利用粪便来提炼硫磺,而后制成弹药,以此来抵抗清军。不过,杨秀清还是能在异常艰难之环境中生存下来,并寻找机会突围而出。1852年4月,趁着大雨夜,杨秀清让罗大纲率2000精锐往古苏冲方向突围,撕开清军防御缺口,而后大部队随即跟进,跳出清军包围圈,往桂林方向去了。 1852年10月,闻知西王萧朝贵在长沙阵亡,杨秀清率全部人马从郴州大本营北上,全军攻击长沙。不过,杨秀清到长沙城下时,清朝各路援军也同时抵达长沙郊外,并扎下大营。当时,长沙城内有、基、江忠源、、向荣、张国梁等牛人防守,尤其是江忠源、左宗棠,堪称晚清之名将。所以,杨秀清屡次攻城均被击退,无法靠近城池半步,而且自身还陷入清军重围之中;东、南、北均有清军驻扎,粮道即将被阻断,情况万分危急。此时,杨秀清及时派遣精锐部队渡过湘江,抢占西岸龙回谭,一举扭转战局,然后全军安全撤离,继续北上益阳、岳州,而后占领武昌。 再看石达开是如何陷入重围,以致全军覆没的 1860年初,童容海、彭大顺、朱衣点等率二十余万大军脱离石达开北上回归太平天国,继续为洪家王朝效力,石达开差点就成了光杆司令。不过,广西清军力量相对比较弱小,且天地会力量强大,石达开得以在此生存两年。后来,听说四川一带正在被李蓝起义军控制,于是他决定进入四川发展。1863年初,石达开从滇黔边境分兵三路进入四川,赖裕新、李福猷各率一路人马牵制清军,石达开则亲率中路军4万余人向大渡河挺进。很遗憾,石达开到大渡河畔时,长江洪水泛滥,大军难以渡江;唐友耕、岭承恩、王应元等清军又追了上来。实在没了办法,石达开只能主动“请降”以全三军,结果是自己被凌迟,2000精锐被屠杀干净,4000老弱遣散,可谓是全军覆没。 其实,从杨秀清、石达开被围之处境而言,杨秀清所遇到的敌人力量更强大,对方几乎都是精锐云集,而且还有诸如江忠源、左宗棠等名将坐镇。反观石达开所遇到的对手,基本都是名不见经传的将领,清军则是一些杂牌军,还有当地土司军队。但是,杨秀清可以突围成功,石达开却玩完了,全军覆没。究其原因,石达开个人要负很大责任。 熟悉太平天国史的朋友都知道,石达开只是一个将才但并非帅才,对战局没有全盘策划能力,格局太低。此外,石达开善于打“运动战”,而不是打恶战、血战,没有之勇气与决心。例如,石达开想进入四川发展之计划,清军早就料到了且做好了准备,自己也知道这点,但他却非要往死里钻,继续执行已经毫无可行性之计划,一开始就是个错误。抵达大渡河畔时,没能在清兵赶到之前组织部队强渡长江,渡江遇到小挫折后立刻停止渡河,以致被洪水困住。在走到松林河岸边时,又没能趁着清军主力尚未抵达时血战突围,而是主动“请降”,一世英名就此毁了。 总而言之,杨秀清是帅才,全局观强,可以把握住有利时机突围;石达开只是个将才,既无大战略、大格局,又无血战到底之决心,只能全军覆没了。试想,若是有杨秀清统筹指挥,石达开只管执行,大渡河未必能阻止得了太平军。各位说呢? 随机文章雅典政治家:克里蒂亚斯简介著名艺术家米开朗基罗密码,壁画中隐藏着各种人体器官霍金和爱因斯坦谁厉害,爱因斯坦霍金谁贡献大/缺一不可距离产生美感的刺猬效应,哪怕是最亲密的夫妻也应有私密空间揭秘印度2018登月计划,阿三开挂仅靠960万美元登月(牛飞了)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