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士燮:三国时期最低调的诸侯,割据岭南七郡近40年

时间:2025-02-12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士燮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汉末天下大乱、诸侯纷起,强者跨州连郡,弱者宰割县邑,使得当时的中国混乱不已。

在这些大大小小的军阀当中,有一人据地万里、带甲数十万,势力虽然很强,但看上去却并不“显山露水”,堪称最低调的诸侯。

此人,割据交州40年之久,并被越南人奉为祖宗的士燮。

交州的地理范围跟岭南大致相同,包括今天中国的两广地区及越南的北部、中部,在秦末汉初曾建立,等到灭南越后,在此地设置交趾刺史部,下辖交趾、南海等9个郡,年间改名为交州。

交州不仅地域辽阔(面积超过50万平方公里)、鲜有战乱,而且盛产奇珍异宝,历来被中原王朝视为“宝地”。

士燮年轻时好学,有博学通古之名 士燮字威彦,交州苍梧郡广信县人,先祖本是西汉鲁王国汶阳人,为躲避新莽末年的战乱而南迁至交州,经过六世而到士燮的父亲士燮(官至日南太守),开始成为交州的豪族。

士燮虽然僻居岭南,但自幼好学博闻,曾千里迢迢奔赴中原,拜颍川大儒刘陶为师,深研《左传》,有博学通古之名。

士燮因学有大成,被州郡推举为孝廉,在朝中担任尚书郎,但后来因公事被免。

等到父亲士赐去世后,士燮以父荫被州郡推举为茂才(即),曾出任巫一职。

中平四年(187年),朝廷为加强对交州的控制,便起用士燮担任交趾太守,希望借助于士氏家族的影响力,帮助帝国稳定在该地区的局势。

士燮出任交趾太守后没多久,交州刺史朱符便因横征暴敛被民众所杀,导致州郡秩序极为混乱。

此时,士燮以“举贤不避亲”为由,向朝廷大力推荐自己的弟弟士壹兼任合浦太守,士兼任九真太守,士武兼任南海太守。

此时,朝廷已被和宦官间的争斗搞得焦头烂额,哪里还有心思关注千里之外的交州,所以汉灵帝便答应了士燮的请求。

东汉时期,交州统辖交趾、日南等七郡,除士燮兄弟统治的四郡外,其他三郡(苍梧、日南、郁林)的太守,也均由士燮的亲信或盟友占据,由此使得士燮成为交州实际上的“当家人”,历任刺史都要看他的脸色行事。

士燮利用朝廷无力控制交州的现实,在辖区内公然称孤道寡、僭越礼制,威仪俨然比诸侯王还要气派(详情见《·卷四十九》)。

士燮割据交州期间,正值诸侯混战、中原四分五裂之际,他虽然坐拥七郡之地、十余万军队,但并未参与到的战事当中,而是采取对外依附于、对内保境安民的政策。

在士燮的治下,交州局势稳定、百足,安享太平40年,从未遭受战乱流离之苦,俨然成为当时的“”。

士燮虽然实力很强,但志在割据自守,堪称汉末三国最低调的诸侯。

作为交州的统治者,士燮以闻名于世,因此数以百计的中原名士为躲避战乱便来投靠他,其中不乏有、许靖、薛琮、等大才。

与此同时,士燮大力推行儒学教育,造就了两广、越南文化史上的。

士燮为了将儒学引入越南,曾假借汉字的形声,为当地人创立了喃字,使他们得以吟诗聊对、从事创作,时至今日依然令越南民众感激不尽。

后,大败亏输的曹操自此无力南下,士燮在失去最强大的“靠山”后,经过深思熟虑,最终决定臣服于。

建安十五年(210年),士燮正式奉表归顺江东,并送子侄为人质,而孙权为笼络士燮兄弟,不仅让他们留任原职,还加封士燮为左将军。

等到孙权称帝建吴后,士燮又因引诱益州豪族雍闿叛蜀附吴有功,被晋升为卫将军,进爵为龙编侯。

士燮为邀宠固位,每年都会派遣使者去朝觐孙权,并进献数以千计的各种香料、细纹葛布,其他如、大贝、琉璃、翡翠、、犀角、象牙之类的珍品,以及香蕉、椰子、龙眼之类的奇物异果,数量更是难以计数。

而士壹为了表示忠诚,有时会贡献数百匹良马。

为了回馈士燮兄弟的好意,孙权除了屡屡下诏褒奖外,还会对他们厚加馈赠。

孙权厚待士燮,却杀害了他的后代 魏文帝黄初七年(226年),割据交州长达40年的士燮薨逝,终年90岁。

士燮死后不久,其子士徽叛吴自立,但很快便被吴将击杀,士氏家族成员受其牵连或被杀或被免,无一人得以幸免。

士燮的后代虽然没能得以善终,但他本人却被越南人奉为祖宗,在其死后一千多年,被越南的追谥为“善感嘉应灵武大王”,其影响力可见一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三国前期宣皇帝司马懿一幅忠臣样是何时开始变心的

此页面是否是列表页或首页?未找到合适正文内容。

东吴的董袭:三国中竟被水淹死的水军大将

中水军最强的军队无疑是东吴,至于东吴诸将,也都是水上猛兽,一个个精于水战。只不过,有一位东吴大将手持超级神兵,最后却被水活活淹死。此人就东吴将领,。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这位东吴的水军大将。网络配图 董袭,会稽人,身长八尺,勇力过人。早年跟随,斩杀东吴剧盗,获得孙策赏识,被封为将军。继任江东之主,董袭死心塌地追随,获得全军赞扬。后跟随孙权讨伐世仇黄祖。 黄祖用两艘艨艟斗舰横在江面上,中间用巨大的缆绳捆绑,以此拦住东吴军队进攻的路线。当时孙权亲自指挥大军,猛攻黄祖,但因为被艨艟战船阻拦,因此无法继续前进。孙权于是下令:无论如何要将两艘艨艟分开,开辟出进攻的道路。吴军将士纷纷冲上艨艟,用各种兵刃猛砍缆绳,但是没想到,缆绳十分结实,一切兵器皆不能断,吴军将士一筹莫展。黄祖军则在远处用弩箭射击登船的东吴兵,吴军损失惨重。 混战之中,董袭飞身冲上战船,斩杀周围敌军,然后用掌中神兵宝刀猛砍缆绳。结果,一刀下去,巨大的缆绳瞬间崩断,两艘艨艟顺着激流被冲开。东吴大军因此攻入敌阵,孙氏世仇黄祖也在此战中被斩杀。战后,孙权举着酒杯给董袭,对他说:“今日之会,断绁之功也。”网络配图 那么为什么别人都斩不断的缆绳,董袭一刀便砍断了呢?原因就是因为他有一把神兵。 《古今刀剑录》记载:董元成,少果勇,自打铁作一刀。后讨黄祖于蒙冲河,元成引刀断冲头为二流,拜大司马,号断蒙刀。正是因为这把神兵斩断艨艟缆绳,因此被冠名为“断蒙刀。”董袭正是凭借此刀建功。 东吴大将董袭,屡立战功,但最后死的却颇为遗憾。建安十八年,率领大军亲自南征,进攻东吴军事要塞濡须口。董袭奉命率领楼船增援,结果夜间遭遇大风,战船眼看要倾覆,众人都劝董袭弃船逃命。网络配图 董袭却说:“受将军任,在此备贼,何等委去也,敢复言此者斩!”这句话就是说:孙权将军命我在此抵挡曹军,怎能临阵脱逃呢?再有敢说撤退的人力斩!董袭忠于职守,仗剑不走,结果,战船倾覆,董袭竟然被活活淹死!要说起来,当年,,中箭落入水中,仍能逃命,如今董袭将军竟然被水淹死,实在令人唏嘘。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他为了保住自己那把“断蒙刀”而影响了他的游泳能力呢?如果是这样,那就太不值得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