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崇祯皇帝是在什么地方自杀的?崇祯皇帝为什么要上吊自杀?

时间:2025-02-17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是在什么地方自杀的?崇祯为何要上吊自杀?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作为最后一位皇帝,死的也是很悲惨的了,他有心拯救这个濒临亡国的明朝,奈何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却还是没有办法,这也是为什么在所有的亡国之君里面,他的名声还算是比较好的原因。

而崇祯据说最终自缢在景山,也有说是自缢在煤山,那他到底是在什么地方自杀的呢?他为何要选择这种死法呢?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崇祯皇帝砍杀了后宫的嫔妃、公主等女眷,然后跟太监逃亡煤山,据说崇祯逃亡的路上,走得很急,鞋还掉了一只,但他还是来到了煤山,看到一颗歪脖子树,最终在树上结束了自己的一生,崇祯的死还是有那么一丝悲壮。

为何选择在煤山上吊,因为走投无路、没有办法,只能如此!因为在这里,他还能再一次俯瞰他的皇宫,看看那曾经的夜宴奢豪、看看那曾经的美酒笙歌。

想想初登大位时的意气风发、雄心壮志,不得不面对此时的曲终、魂断! 公元一六四四,甲申年。

农历三月十七日。

崇祯带着王承恩第一次登上煤山(今北京景山)。

远望着城外和彰义门一带的连天烽火,只是哀声长叹,徘徊无语。

回望十七年来,小心翼翼、韬光养晦、清除;召回太监、厂卫势消、众正盈朝;流民四起、边墙屡破、;忠臣良将、难尽其才、谁当大任?战守难定、剿抚失措、国破身死! 十七年来,、、陈奇瑜、曹文诏、、高迎祥、、、……他们都死了,只剩我在这煤山之上最后眺望这即将破碎的山河。

公元一六四四,甲申年。

农历三月十九日,凌晨。

起义军从彰义门杀入北京城。

手执三眼宠与数十名太监骑马出东华门,被乱箭所阻,再跑到齐化门。

崇祯寄予厚望的成国公朱纯臣却闭门不纳,无奈只得转向安定门。

此地守军早已四散,大门深锁,随行太监用利斧亦无法劈开。

至三月十九日拂晓,城外已经是火光映天。

天色将明,崇祯帝在前殿鸣钟召集百官,却无一人前来。

曾经高大的宫殿,此时却只觉寒风凛冽,月影凄凉。

走投无路之下,崇祯皇帝只得第二次登上煤山…… 崇祯皇帝是死于煤山,但是煤山又称为景山。

(1611年2月6日—1644年4月25日 ),即(1627年—1644年在位),字德约 ,明朝第十六位皇帝 ,号崇祯皇帝,亦是明朝作为全国统一政权的最后一位皇帝,第五子,异母弟,母为淑女。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军攻破北京时,于煤山自缢身亡,终年34岁,在位17年。

崇祯十七年(1644年)四月四日,昌平州吏赵一桂等人将崇祯帝与皇后葬入昌平县田贵妃的墓穴之中,以“帝体改葬,令臣民为服丧三日,葬于十三陵思陵”。

景山公园地处北京城的中轴线上,占地32.3公顷,原为元、明、清三代的皇家御苑。

景山高耸峻拔,树木蓊郁,风光壮丽,为北京城内登高远眺,观览全城景致的最佳之处。

在六百多年前的,该处是个小山丘,名 青山 。

据传兴建紫禁城时,曾在此堆放煤炭,故有 煤山 俗称。

明永乐年间,将开挖护城河的泥土堆积于此,砌成一座高大的土山,叫 万岁山 ,又称大内的 镇山 。

山下遍植花草、果木,有 后果园 之称。

封建帝来此赏花,习箭、饮宴,登山观景,是一座优美的皇家花园。

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军攻入北京,明思宗朱由检缢死于煤山东麓一株老槐树上。

清军入关后,为笼络人心,将此槐树称为“罪槐”,用铁链锁住,并规定清室皇族成员路过此地都要下马步行。

崇祯帝死后,清上庙号怀宗(后取消),南明弘光帝上庙号思宗,旋改毅宗,隆武帝上庙号威宗。

清上守道敬俭宽文襄武体仁致烈愍皇帝,南明弘光帝上谥号绍天绎道刚明恪俭揆文奋武敦仁懋孝烈皇帝。

扩展资料 景山,元代,这里有座小土丘,名叫青山,属于元大内后苑的范围。

明代在北京修建皇宫时,曾在这里堆过煤,所以又称煤山。

由于它的位置正好在全城的中轴线上,又是皇宫北边的一道屏障,所以,风水术士称它为 镇山 。

明清时园内种了许多果树,养过鹿、鹤等动物,因而山下曾叫百果园,山上曾叫万岁山。

清十二年(1655),改名为景山。

景山名称含意有三:首先是高大的意思。

《诗·殷武》中有 陟彼景山,松柏丸丸 之句,说的是3000年前的都城内有一座景山;其次,因为这里是帝后们 御景 之地;再次,有景仰之意。

该园1928年辟为公园。

景山一名是清初改称的。

山上的五座亭子,为年间兴建。

当时山上丛林蔽日,鹿鹤成群,生机盎然,极富自然野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简介是怎么回事?该运动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印度近代史上第一次以争取民族独立,实现民族自治为目标的革命运动。1899年G.N.寇松勋爵任英印总督。他把孟加拉分割为东孟加拉(包括阿萨姆)和西孟加拉两个省,利用分而治之的手法,挑动徒与穆斯林的宗教对立。孟加拉人民立即掀起反分割斗争。当时,米鲁特城的印度士兵不满殖民当局约束他们的社会习惯和宗教活动,认为殖民者往枪弹上涂抹猪油和牛油“既侮辱了伊斯兰教,也侮辱了印度教”。 运动背景 为此,进行了武装起义,并迅速得到了该城居民和其它地方雇佣军的积极响应,起义队伍先后攻占了德里、勒克瑙及坎普尔等地。虽被英军镇压,但它标志着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是一次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沉重打击。 19世纪后半叶,英国殖民者调整了殖民政策,开始以资本输出的新形式继续剥削印度。这也在客观上促成了印度的萌芽和发展,给印度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变化,使印度资产阶级开始作为一支重要的力量登上政治舞台。 1885年,印度的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国民大会党(简称国大党)建立。其最初的目的是想通过宪法形式在印度实现立宪和代议政治,以维护本国的民族利益。后来,国大党的政治活动范围和影响不断扩大,并逐渐成为印度要求民族独立的代言人。 在资产阶级成长的同时,印度的无产阶级开始出现并不断发展壮大,逐渐成为印度另一支重要的社会政治力量,在这一时期相继举行过近30次罢工活动。 至此,印度人民的民族独立斗争开始进入一个新阶段。 发展 1905年8月7日加尔各答万人大会决定以抵制英货和开展斯(自产)运动迫英撤销分割计划。10月16日分割法生效当天,加尔各答举行国丧日,全城总罢业。以蒂拉克为首的国大党极端派提出斯瓦拉吉、斯瓦德西、抵制英货和民族教育4点纲领,力争把运动引向革命道路。 1906年运动扩展到全印。在孟加拉 ,提出反对种族歧视的政治要求,农民也踊跃参加各种集会。到处出现工会农会组织。1906年国大党年会首次通过争取印度自治决议,还通过争取斯瓦德西抵制英货和民族教育的决议。1907年运动进一步发展。在旁遮普,极端派领导人L.拉伊、A.辛格领导农民进行抗税斗争。5月1日拉瓦尔品第的群众同警察发生武装冲突。为抗议当局迫害运动领导人,加尔各答群众9~10月接连举行集会示威,10月初的示威演变成街垒战。 结果 殖民当局实行分化瓦解政策 。1906年英国自由党政府宣布准备实行立法会议改革,扩大印度人代表名额。温和派于是与当局妥协,在1907年国大党年会上制造分裂 ,把极端派排除出国大党。1908年殖民当局逮捕南印度极端派领导人契·皮莱,封闭进步报刊,颁布刑法补充条例,取缔义务纠察队,最后,以“煽动叛乱”罪,逮捕B.G.蒂拉克,判处6年监禁。持续3年之久的民族独立运动失败。 随机文章养蜘蛛会认主人吗,蜘蛛生性凶残是不会认主人的远古恐龙为什么那么大,富氧环境加没有生长抑制基因造就巨大身材神仙下凡投胎的特征,脚踏七星游历红尘修炼(尝遍酸甜苦辣修大道)美国下一代超音速武器,80亿美元研制6倍音速侦察机/领先他国20年黄河水为什么流不完,水的来源很多/历史曾多次断流/最长226天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道威斯计划简介是怎么回事?该计划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提出的

道威斯计划(DawesPlan)是道维斯委员会提出的解决德国赔款问题的报告。由于德国财力枯竭,加上战胜国争夺德国赔款的矛盾,德国按《凡尔赛和约》()支付赔款问题成为20年代国际经济与政治中难以解决的纠纷。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协约国于1924年制定了该德国赔款支付计划。 概述 道威斯计划Dawes Plan 根据英国提议,协约国赔款委员会于1923年11月增设两个专门委员会,一个研究平衡德国预算和稳定德国金融之方法 ,一个调查德国资本外流情况并设计引回的方法。两个专门委员会以美国银行家C.G.道威斯为主席 。12 月由法、比 、意、英 、美5国代表组成的国际专家委员会赴德调查 ,研究德国赔款问题。 1924年4月9日道威斯拟定一项解决赔款问题的计划,史称道威斯计划。该计划经同年7月16日~8月16日之伦敦 会议 (英、法、意、日、比、希、葡、罗、南、美参加)讨论并通过,同年9月1日生效。 该计划企图用恢复德国经济的办法来保证德国偿付赔款。 主要内容是:由协约国监督改组德意志银行,实行货币改革,并由协约国贷款 8亿金(折合1.9 亿美元)以稳定其币制,在赔款总数尚未最后确定的情况下,规定德国赔款年度限额,即由第一年(1924~1925) 10 亿金马克开始,逐年增加,到第五年 ( 1928 ~1929 )增至年付25亿金马克;德国支付赔款的财源来自关税、烟酒糖专卖税、铁路收入及工商企业税;发行110 亿金马克铁路公债、50亿金马克工业公债;德国的金融外汇、铁路运营以及税捐征收事务受国际监管。在赔款问题上以后如发生纠纷,一律交由仲裁委员会解决,任何一国不能单独对德国实行制裁;由私人银行向德国输入资本,帮助德国复兴。美国摩根公司答应向德国提供道威斯计划所需的贷款。德国以法、比两国从鲁尔撤军作为接受赔款计划的条件 。 1924年8月16日,计划被双方接受。 道威斯计划的执行,对20年代后半期德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 1924~1929年德国支付赔款110亿金马克,获得外国各种贷款约210亿金马克。 1928 年德国声称财政濒于破产,无力执行该计划。 1930年为扬格计划所取代。 背景 “道威斯计划”是道威斯高超的经济、政治才华的结晶之一,也是一战后美国迈向“独立的世界主义”政策的重要一步。 1921年3月4日,共和党人沃伦·G·哈定就任美国29任总统,并宣誓美国决不卷入外国的纷争。4月12日,哈定又在国会联席会议上说,美国“将不参加”。但同时,这位总统又保证,他的政府将与那些想组成一个他认为非政治的国家联合体,以及想使惨遭蹂躏的欧洲国家复兴的外国政府合作。这就是说,哈定政府的所谓“不卷入”和“不参加”,不过是要以美国的方式对欧洲施加影响罢了。因为他们知道当时美国还不具备控制“国际联盟”的“能力”,但也清楚美国已具有的影响力,不参与欧洲事务显然是不可能的。这就是“道威斯计划”产生的美国大背景。 作为解决德国赔偿问题的方案,“道威斯计划”的产生及其得以实施还有更具体的背景。众所周知,“计划”不仅结束了德国经济的混乱状态,解决了德国继续赔偿的一系列技术性问题,而且也使美、法等围绕德国赔款问题的矛盾、斗争以及相持状态得到了大大缓解。再一个问题就是20年代德国对协约国的战争赔偿问题和战后协约各国对美国的战债偿还问题联系在了一起。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欧洲各国欠美国的战债共达103亿4千万美元。其中英国为43亿,法国为34亿,意大利为16.5亿美元。虽然《凡尔赛和约》规定英、法等可以从德国得到战争赔偿,但同时要偿还美国的债务。所以主张将赔款和战债问题联系起来讨论。 1920年5月,英、法两国政府首脑发表声明,主张同时一笔勾销对美国的战债和对德国的赔偿要求。当德国财政、经济状况进一步恶化,已无力偿还协约国的赔款,英、法等在德赔款问题的矛盾也日趋尖锐之时。 1922年8月1日,英国外交大臣亚瑟·贝尔福向法、意等六个协约国发出照会——即著名的“贝尔福照会”,提出英国“准备放弃对德国赔偿的一切未来权利和对战债偿付的一切要求。只要这一放弃成为一项使此重大问题能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的……总计划的一部分。”言外之意,是要求美国一同作废弃战债要求的努力。 12月26日,法国操纵的巴黎会议决定对德国实施制裁之时,29日美国方面发出了“参与”的信号。这一天,美国务卿查尔斯·埃文斯·休斯在康涅狄格州纽黑文对美国历史学会发表重要演说,指出应由一个“公正的”国际专家委员会来研究德国的赔偿问题,包括对德国的偿付能力作出新的估计。并且表示,美国公民将会参加这个委员会的工作。 1923年1月11日法,比军队占领鲁尔后,英、法在德国问题上的矛盾更加尖锐,德国也停止了对英、法等国的赔偿。乘此机会,10月11日美国总统柯立芝对报界声明,休斯的纽黑文演说所表述的立场仍然有效,同时也反对将战债与赔款联系起来讨论。英国赞同组成专家委员会重新讨论德国的赔偿问题。为了迫使法国就范,英国联合美国对法国施加各方面的压力,致使赔委会于1923年10月15日在巴黎宣布C·G·道威斯和欧文·D·杨格为调查德国财政情况的美国专家,后组成了道威斯领导的专家委员会。 随机文章欧洲人被揍最惨的一战,光割的耳朵就装九大麻袋刘弗陵为何早死?汉武大帝刘彻的儿子刘弗陵为何早死?世界上十大最神秘的木乃伊,外星人木乃伊毁掉你的三观蝴蝶效应是什么意思,小翅膀轻轻一挥引起美国超强龙卷风魁札尔科亚特尔的神话,祭司知识掌管昏星和晨星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