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是政治集团之间、民族(部落)之间、国家(联盟)之间的矛盾最高的斗争表现形式,是解决纠纷的一种最高、最暴力的手段,通常也是最快捷最有效果的解决办法。
1. 公元前247年,即秦始皇13时岁即王位,公元前238年,即秦始皇21岁时在故都雍城举行了成人加冕仪式,从此正式登基“亲理朝政”,39岁终于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历史大业,称帝。

前247年,秦王政即位,因年幼朝政由和相国及掌管。
前238年(秦王政九年),秦王政亲理朝政,除掉吕、嫪等人,重用、尉缭,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完成了统一全国的大业,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国家——定都咸阳。
2.的 亚历山大大帝,古代马其顿国王,世界古代史上着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
生于马其顿王国首都派拉城。
曾师从古希腊着名学者亚里士多德。
十八岁随父出征,二十岁继承王位。
他足智多谋,在担任马其顿国王的短短13年中,以其雄才大略。
东征西讨,先是确立了在全希腊的统治地位,后又灭亡了。
在横跨欧、亚的辽阔土地上,建立起了一个西起希腊、马其顿,东到印度恒河流域,南临尼罗河第一瀑布,北至药杀水的以巴比伦为首都的庞大帝国。
创下了前无古人的辉煌业绩,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经济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3.蒙古的 成吉思汗(Ghinggis Khan),孛儿只斤氏,名铁木真。
,也是蒙古历史上的杰出政治家、军事家。
公元1206年,被推举为蒙古帝国的大汗,统一蒙古高原各部落。
在位期间,多次发动征服战争,征服地域西达黑海海滨,东括几乎整个东亚,建立了世界历史上着名的横跨欧亚两洲的大帝国之一。
金泰和元年(1201)二月,与汪罕战胜以札木合为首的蒙古高原十余部盟军。
十年复以金帝迁都南京(今河南开封)为口实,攻占中都(今北京)。
病死于六盘山。
至元二年(1265)上庙号太祖。
次年,追上谥号圣武,至大二年(1309)加谥法天运圣武皇帝。
4.罗马帝国的屋大维 屋大维(Gaius Julius Caesar Octavianus,公元前63年9月23日—公元14年8月19日),盖乌斯·屋大维,被尊称为“奥古斯都”(Augustus),是罗马帝国的开国君主,统治罗马长达43年。

前43年,他与·安东尼、雷必达结成后三头同盟,打败了刺杀大帝的共和派贵族。
前36年他剥夺雷必达的军权,后在阿克图海战打败安东尼,消灭了古埃及的,回罗马后开始掌握一切国家大权。
前30年,被确认为“终身保民官”,前29年获得“大元帅”称号;前28年获得“奥古斯都”(神圣、至尊的意思)称号,建立起了专制的元首政治,开创了罗马帝国。
公元14年8月,在他去世后,罗马元老院决定将他列入“神”的行列,并且将8月称为“奥古斯都”月,这也是欧洲语文中8月的来源。
5.皇帝 拿破仑·波拿巴(NapoleonBonaparte1769.8.15~1821.5.5),人称奇迹创造者,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第一执政(1799-1804),法兰西第一帝国及百日王朝的皇帝(1804-1814,1815)、军事家、政治家,曾经占领过西欧和中欧的大部分领土,使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得到了更为广阔的传播,法兰西共和国近代史上着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在位前期是法国人民的骄傲。
6.德意志铁血宰相 奥托·冯·俾斯麦(Otto Von Bismarck),生于1815年4月1日,殂于1898年,普鲁士宰相兼外交大臣,是德国近代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被成为“铁血宰相”。
1862年6月,俾斯麦出任普鲁士的宰相兼外交大臣。
同年9月,在普鲁士议会的首次演说中,他大声宣称:“德国所注意的不是普鲁士的自由主义,而是权力。
普鲁士必须积聚自己的力量以待有利时机,这样的时机我们已经错过了好几次。
当代的重大问题不是通过演说与多数人的决议所能解决的,而是要用铁和血。
” 俾斯麦的“铁和血”,是他统一德国的纲领和信条,他的“铁血宰相”的别称也由此而得名。
7.威廉一世 生于1028年,8岁时继承父亲的公爵位,15岁时被封骑士,开始在领地执政。
1046年至1055年间多次平息贵族的叛乱。
1054-1060年间反对国王享利与安茹的马特的同盟。
1063年征服曼恩。
1066年向英格兰开战并于同年9月引兵渡海,首先攻占了佩文西和哈斯丁斯镇。
10月,击败了英格兰国王哈罗德的抵抗。
圣诞节,威廉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加冕为英格兰国王。
为了确保边疆的安定,威廉于1072年入侵苏格兰,1081年入侵威尔士,并在边境设立特殊的居民地。
他一生的最后15年多住在诺曼底,任命老友兰弗朗克为坎特伯雷大主教,把英格兰朝政交给主教掌管,有5年或7年时间,他根本未到英格兰一次。
1087年,死于诺曼底。

8.德意志第二帝国皇帝威廉二世 他在1859年出生于柏林,是腓特烈三世和维多利亚皇后的长子。
维多利亚皇后是亚历山德拉皇后(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妻子)的姑妈,英国爱德华七世的姐姐。
由于出生时发生臀位生产,令他患上了Erb s Palsy (暂译作:尔勃氏麻痹),以至左臂萎缩。
在上面的相片中,他就用健全的右手掩着了左手。
在很多相片中,威廉经常用左手拿着一对手套,让左手看起来长一点。
他也喜欢用左手倚在剑或拐杖,做到比较体面的效果。
1888年3月9日威廉一世逝世后,他父亲被加冕为腓特烈三世皇帝但不久死于咽喉癌,同年六月威廉二世继位成为皇帝。
9.德意志第三帝国元首 阿道夫·希特勒,男(Adolf Hitler)(1889年4月20日下午18时30分—1945年4月30日下午3时30分),生于巴伐利亚和奥地利的边界城市布劳瑙(Braunau am Inn,林茨,莱茵河上的Braunau),卒于柏林。
希特勒是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即纳粹党的总裁和德意志第三帝国的元首,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犯。
同时,他也是一个出色伟大的演讲家、政治家和冒险的军事家。
不过在政治体制上,希特勒领导下的德国相对时期是倾向于民族保守主义的。
他和领导的意大利、领导的日本联盟结成轴心国,这直接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
德国军队在他的领导下干涉西班牙内战,扶持佛朗哥政权,并吞并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入侵波兰、法国、英国、苏联等国家。
10.日本陆军大本营“剃头将军”战时首相东条英机 东条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法西斯主犯之一在日本战犯下的55条罪名中,占有率最高的日本战犯——东条英机。
东条英机,日本陆军大将,日本统制派军官,是日本军国主义的代表人物。
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是仅次于希特勒、墨索里尼、昭和天皇的法西斯头目,是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亚洲、侵略中国的头号战争罪犯。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任日本陆军大将和第四十任内阁首相(1941年10月18日-1944年7月22日),战后被定为甲级战犯,在其出任日本陆军大臣和内阁总理期间,发动,日本军队策动攻击美国夏威夷,疯狂侵略、践踏亚洲10多个国家和地区,造成数以千万计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历史上的克夫高手:美女夏姬一生克死十个男人
迷信的形成,有一种原因是小概率事件频密发生,以至于错把小概率巧合事件误认为客观规律存在。“克夫”现象即如此,五千年历史,几十亿人的中国,再小概率的事情都可能发生。 小概率事件差点发生在开国元勋身上。陈先生年轻时穷得娶不上媳妇,某天有个叫张负的财主突然看他顺眼起来,要把自己孙女嫁给他。陈平奇怪会有这种好事砸脑袋上?一打听,张财主的孙女已经连嫁五次了,五个老公全被她克死了!人道颧骨高克夫,张孙女两个颧骨高得像驼峰。网络配图 的克夫花样百出,大名鼎鼎的大约十七岁嫁到匈奴那边,生了个儿子。大约二十一岁老公死了,再嫁给老公的大儿子,生了俩姑娘。三十二岁左右,二任老公也死了。 暂且不说克夫,麻烦事出来了,她生的两个姑娘和第一个儿子是什么关系,兄妹还是叔侄?她和自己的儿子什么关系,是母子还是嫂弟?不克死,晕死。 史书记载的克夫大多跟公主有关。也难怪,公主个个“千斤小姐”,一千斤=500000克,加起来能把绕地球五圈的男人都灭了。 的妹妹彭城公主威风凛凛。先嫁刘宋世子刘承绪,刘承绪挂!再嫁司徒主簿王肃,王肃挂!再嫁青州刺史张彝,张彝挂!与她对仗最工整的是义阳王刘昶。刘昶专门克妻,先后娶了三个公主,娶一个挂一个……能不能让他俩凑一对PK下谁克谁?不能!最能克妻的义阳王刘昶是最能克夫的彭城公主第一任公爹。这对公媳“三克”成名,想再娶再嫁断不可能。南北朝人闻风丧胆:“这什么家庭?活死人墓!殡仪馆VIP客户!” 的一点儿不安定,一辈子折腾死三个男人。第一任琅琊郡公王同皎,没两天就被克死了。再然后嫁给皇后的堂兄弟韦濯,这姐们永远把“克己奉公”读成“克公奉己”,韦先生当然over。再嫁太府卿崔铣……安定公主颧骨高到去韩国整形磨骨都没用,其颧骨跟土拨鼠牙齿一样磨完就长,蹭蹭长。网络配图 的更凶悍。新娘结婚戴白婚纱,她戴白孝帽。咸安公主的几任老公选的结婚礼服牌子响当当,都是口彩特好的“耐克”,惜不耐克。她嫁一个死一个嫁一个死一个。“克,来!死了!”连起读,感觉有去美国发展的意向。这位公主的攻坚方向确实,确实专克外国人。她是去回纥的和亲公主,四任老公都是可汗。比王昭君还麻烦的是,前三任是三代亲祖孙。大姐威武! 最威武的克夫是跨时代的。先嫁给,然后嫁,死;嫁,死;嫁两代突厥可汗,死;再嫁唐太宗……这女人克了五个,一个盖一个。而盖中盖则是郑穆公的女儿夏姬,史料和演义记载这姑娘跟三个国君聊天,引发了三场战争。嫁一次克一次,克死过九个可怜的兄弟。克字拆开是“十兄”,九克姑娘有点遗憾,有点意犹未尽…… 更意犹未尽的是时代湖北军政府司印官李淑卿女士的妈。年轻时嫁给李爸,克死!随即嫁给沔阳丁某,克死!丁某死后不久,沔阳县令的公子看年轻守寡的她长得不错,不信邪将李妈纳为偏房。这世上太多的黑色幽默。公子的大老婆觉得李妈是不祥之物,又妒恨李妈备受宠爱,于是将毒药掺入豆浆打算药死她。不料,公子误饮……大妈手段高,克夫有代刀。李妈有点遗憾,有点意犹未尽……网络配图 历史的长河里翻滚着无数克夫高手,比高手还要高手的是无需近身不嫁即克,隔空取命,远程克夫,克未婚夫!的大姑王政君到了当嫁之年,许配一个死一个,未婚夫家的墓碑噼里啪啦往外钻。算命的说小丫头命硬一般人压不住,东平王不信邪,我来!来了,挂了……王姑娘后来嫁,奭——腰夹二百斤!压住没?竟宁元年(公元前33),刘奭被她凛然地克死了。小丫头的颧骨从头顶俯视,就是个“凹”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为什么说汉高祖刘邦可能是史上最有人性的开国帝王?
每当看到、听到有人骂是无赖小人的时候,我总忍不住要想替刘邦说几句话。一个令千百年来的中国人引为自豪的伟大王朝的开创者,怎么可能会是一个无赖小人呢!这样的人物,可以说是历史和百姓选择的结果,如果他是无赖小人,那么,历史和百姓岂不都是瞎子盲人? 刘邦被当作悲剧英雄的对立面,被视同无赖小人,甚至被说成是厚脸皮、黑心肠的代表人物。我认为,这是中国人非理性的“妇人之仁”泛道德评判的一种结果。这样的“刘邦”,是被抹黑、扭曲、丑化了的刘邦,不是历史上真实的刘邦。真实的刘邦,是富有孝心、爱心、人性的宽厚之人。他由于出身寒微,文化修养有限,身上有不少毛病。但是,他知错能改,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知人善任。可贵的是,做了之后,他仍然能保持平民的本色:战场上,身先士卒;处理政事,不刚愎自用。始终没有因为权力的登峰造极而迷失自我,丧失人性,戕害苍生。我认为,刘邦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富有人性的开国皇帝。 刘邦为人,固然有不拘小节,粗放乃至粗鲁之处。例如早年做亭长时,“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往儒生帽子里撒尿。但是,他的心地是宽厚的。这一点,史书有明白的记载。《·高祖本纪》:“仁而爱人,喜施,意裕如也,常有大度。”早年在王媪、武负的酒馆里喝酒,常常会付给酒家几倍的酒钱。进关中后不杀归降的秦王;与百姓约法,只有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废除一切法律。秦地百讯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但是,刘邦下令,不得接受。这使百姓更加喜欢他,“唯恐沛公不为秦王”。一统天下之后,刘邦在洛阳宫举行庆功宴会。席上刘邦给与会的诸侯将军们出了个题目,让他们说说“吾所以有天下者何,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两位将军认为主要原因是,刘邦“与天下同利”,项羽“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刘邦对此回答不以为然,称其“”。他自己总结的成功原因是,他能用、、等人杰,项羽却连一个都不能用。出手阔绰、不滥杀百姓、不居功自傲,都是刘邦大度宽厚的有力证据。 相比之下,被人们奉为英雄的项羽,实际上是一个妒贤嫉能、杀人如麻的暴戾之人。项羽是猛将不假,但是他显然猛得有些过头。烧宫室,坑敌军,烹谋臣,史书中屡见记载。究其原因,跟他们的出身不无关系:刘邦是抗暴的平民,项羽是复仇的贵族。 没错,刘邦的成功道路上,之事不少。母亲刘媪在野地里与蛟龙野合产下刘邦,隆准(高鼻梁)龙颜、大腿有七十二黑子的异相,酒馆醉卧身上显龙形,善相面的岳父吕公推重,神秘老者看刘邦及其家人相貌均“”,送徒役至骊山途中夜斩白帝所化白蛇,言“东南有天子气”及藏身芒砀山时上方常有云气……所有这些装神弄鬼的事情,在那个人们普遍迷信、相信王权神授的年代,对于一个平民出身的造反者,是不可少的手段,无可厚非。就像、的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藏书鱼腹、夜间潜入祠堂高呼“大楚兴,陈胜王”口号之类。实际上,这些手段,也的确起了作用。“诸从者(徒役)日益畏之”;“沛中子弟或闻之,多欲附者矣”;杀了沛县县令,推举新长官,诸父老皆曰:‘平生所闻诸珍怪,当贵,且卜筮之,莫如刘季最吉。’”刘邦于是成为沛公。项羽是楚国贵族出身,世代做着楚国将军。起义之时,自能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用不着像刘邦这般操心费事。 刘邦做了皇帝之后,仍然保持着平民的本性。做了皇帝的刘邦,处理军国大事之余,还是五天一次向父亲刘太公请安问好,如普通百姓人家父子般行礼。在太公家令建议下,尊太公为太上皇,才解决了高祖“人主拜人臣”、“威重不行”的问题。父亲刘太公被接到长安后,因为见不到少年时代那些屠贩朋友,买酒吃饼,斗鸡蹴鞠,很是郁闷。刘邦于是照老家丰县原样,在长安附近修建了一座城镇——后来被叫做新丰,接来父亲的所有老朋友,住到那里。击溃叛乱的黥布,返回长安时路过老家沛县、丰县,大排筵宴,喝酒吃肉,找人演唱自己作词的《大风歌》,与父老乡亲同乐数日。丞相萧何奉命修建,修成之日,刘邦见宫阙壮丽,十分生气,怪萧何太铺张浪费了。听过萧何“非壮丽无以重威”的解释之后,这才转怒为喜。做了皇帝的刘邦,竟然还屡次亲率军队出征。刘邦的出征,不同于当今政客们毫无危险的政治秀,征途之上,是充满艰难与危险的。其中,七年征讨白土、曼丘臣、王黄立故赵将赵利为王造反那次,,士兵有百分之二三十被冻掉了手指。刘邦自己也在平城被匈奴军队围困了整整七天,差一点死在那里。汉高祖十二年,在追击叛将黥布的时候,刘邦为流矢所中。最后,又因拒绝所延请良医的治疗,丢了性命。可见,战场之上,刘邦是亲冒矢石冲在前面的。不像现代战争的高级指挥官那样,躲在远离危险的指挥所里,运筹帷幄,。刘邦垂危,吕后问萧何之后,谁是宰相人选,刘邦依次推荐了曹参、、。吕后还继续往下问,刘邦答以“此后亦非而所知也”。刘邦不喜欢跟所生的儿子,觉得他太优柔寡断,几次想要立跟自己宠爱的所生的儿子赵王如意为太子。但是,因为刘盈采纳张良计策,请出商山四皓为自己撑场面,刘邦最终也只能感叹刘盈“羽翼已丰”,打消了废刘盈太子另立赵王如意的念头。害得自己心爱的戚夫人与赵王如意,日后都惨死吕雉之手。《史记·吕本纪》云:“吕后为人刚毅,佐高祖定天下,所诛大臣多吕后力。”种种迹象表明,终其一生,刘邦都不失为一个富有人性的正常人,而不是残暴的君主。 刘邦的如下两件事,大约是最受道德家们诟病的:汉高祖三年,家人被楚军掳去。刘邦只在路上见到、刘盈两个儿子。“乃载行。楚骑追汉王,汉王急,推堕孝惠、鲁元车下,滕公常下收载之。如是者三。曰‘虽急不可以驱,奈何弃之?’于是遂得脱。”不久,刘邦占据彭越,经常劫掠楚军粮草。项羽很是恼火,弄了大砧板,把刘太公放在上边,告诉刘邦,不赶快投降,就烹了他爹。不料,刘邦回答道:“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这两件事,其实都不足以证明刘邦是不孝不慈之人。当时形势,十分危急,刘邦也是自身难保。项羽在彭城大破汉军,刘邦仅以数十骑借大风沙天气脱险。同时,刘邦也并不是不管家小,只顾自己逃命。刘邦是做过去沛县救家人的努力的,“求太公、吕后不相遇”。把儿子推下车,恐怕是一种策略,收买手下将领人心,如同的假装摔襁褓中阿斗。吾翁而翁,貌似无耻,实则是刘邦的聪明之处。他预料到父亲和妻子是有惊无险,会安然归来的。因为,他了解项羽的脾气,他有项伯会替他说情。 要说刘邦是小人,项羽其实有过之而无不及。在定陶兵败战死之后,率宋义、项羽、范增等北上救赵,让刘邦西征入关。跟诸将约定:先入定关中者王之。 当时的情况,秦军强大,诸将想要先入关,是十分危险的,捞不到任何好处,一般将领都不愿意接受这差事。只有项羽,报仇心切,才愿意跟刘邦一道西征入关。怀王手下的一班老将都认为,项羽为人“僄悍猾贼”,所到之处,坑杀无遗;而且多次进攻秦军,陈涉、项梁相继失败。这种情况下,不如另派仁厚长者,以仁义之名告谕秦国百姓,使其归降。秦国百姓受秦王朝苛政统治之苦为时已久,若是派遣仁厚之人前去,不施暴力,应该可以占领。而项羽僄悍,不适合担当此任。“独沛公素宽大长者,可遣。”最终没有准许项羽的请求,派遣刘邦西征。果然,刘邦收编陈涉、项梁散兵之后,一路向西。在郦食其、张良的帮助下,又接受了陈恢的约降建议。结果,刘邦军队率先进入函谷关,到达霸上。带着帝玺符节,在路边等着刘邦,准备归降。相比之下,之后,项羽进入关中地区,“屠烧咸阳秦宫,所过无不残破”,秦地百姓大失所望,只是因为害怕,不敢反抗。项羽入关之后,派人报告怀王,怀王答复是“如约”。项羽怨恨怀王不肯让自己跟刘邦一同西征入关,而让他北上救赵。公然扬言:“怀王者,吾家项梁所立耳,非有功伐,何以得主约!本定天下,诸将及雍也。”于是,表面上尊怀王为义帝,实际上不再听命于他。项羽自立为,辖梁、楚九个郡;将刘邦立为汉王,辖巴、蜀、汉中,有放逐的用意。不重诺言,岂是盖世大英雄之所为?很难想象,战争的结局倘若是楚胜汉败,西楚霸王建立的会是什么样的一个王朝。我估计,跟秦朝相差不多。 五千年文明史上,贵为开国君主者,像刘邦那样,能始终坚守平民人性的,似乎没有第二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