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女帝王武则天是如何应付长孙无忌

时间:2025-02-20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显庆四年(659年),在的授意下,由许敬宗费尽心机,把编织进一桩朋党案,进行恶毒陷害。

许敬宗借处理太子洗马韦季方和监察御史李巢朋党案之机,诬奏韦季方与长孙元忌构陷忠臣近戚,要使权归无忌,伺机谋反。

先是吃惊不信,继而伤心怀疑,命许敬宗再察,然后面对许敬宗足未出户编造的关于韦季方交待与长孙无忌谋反的供词,哭泣道:“舅若果尔,朕决不忍杀之,天下将谓朕何,后世将谓朕何!”许敬宗举汉文帝杀舅父薄昭,天下以为明主之例宽慰高宗,又引“当断不断,反受其乱”的古训,催促其下决心。

唐高宗竟然不与长孙无忌对质(或者他需要不进行对质),就下诏削去了长孙无忌的太尉官职和封邑,流徙黔州,但准许按一品官供给饮食,算是对元舅的照顾,长孙无忌的儿子及宗族全被株连,或流或杀。

三个月后,高宗又令许敬宗等人复合此案,许敬宗派大理正袁公瑜前往黔州,逼迫长孙无忌自杀。

自从武则天当上皇后那一天起,长孙无忌就觉得自己大势已去,觉得自己斗不过她,便隐忍起来修国史去了。

要不然,凭借他的威望和权势,怎能任由武则天清除王、萧,废黜太子,培植亲信,贬黜大臣? 此一时彼一时,现在你是当红人物,而且有给你撑腰,我就不要犯傻跟你做对了,何况我以前得罪过你。

我还是远离政治吧,只要远离了政治,你就会觉得我是一个无关紧要的人,就不会整我了。

为了保全我的子孙们,同时为了我能有个善终,我服输了,我要活下去。

其实我什么样的场面都见过,我并不怕整,但我怕你,因为你太狠了!我惹不起你,还躲不起你吗? 这是长孙无忌的心声,所以当武则天在整顿朝臣时,他作为首席宰相却一声不吭。

他不再作为了,于是决定另谋职业——修国史。

长孙无忌这样做就是想远离政治,转移武则天对他的注意力。

不过,他也无心于政治,因为整个朝政已被李治和武则天控制了,他长孙无忌左右朝政的日子,已成了历史。

武则天整顿朝臣的日子,也是长孙无忌潜心修国史的日子。

从武则天当上皇后到显庆四年四月,他一共编写了武德、贞观两朝国史80卷,梁、陈、周、齐、隋五代史志30卷和显庆新礼130卷。

需要说明一下,李治和武则天外出旅游这一年,长孙无忌也在埋头修国史,因为他们压根就没带他出去玩。

实事求是地说,长孙无忌为我国的历史文化工程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但再大的贡献也磨灭不了武则天对他的仇恨,因为当年在他几番拒绝扶持武则天上位,而又黑吃黑的时候,武则天就发过誓:早晚有一天,我让你吃进去多少,就吐出来多少,直到把你的老骨头都吐出来! 武则天是一个有仇必报的人,她绝不会放过长孙无忌。

看来,长孙无忌是惹不起她也躲不起她了。

武则天从洛阳旅游回京后,就一直在寻找机会除掉长孙无忌。

显庆四年四月,她终于找到了机会。

但在机会来临之前,她建议李治对宰相班子进行了重组,重组的宰相班子一共有六位:太尉长孙无忌(仍是首席宰相)、司空李勣、太子太师于志宁、侍中辛茂将、中书令许敬宗和黄门侍郎许圉师。

在这六人当中,李勣和许敬宗是武则天的人,于志宁、辛茂将、许圉师则是中立派,而剩下的长孙无忌就完全被孤立了。

看到这里,明眼人也许会问:两年前被李治提升为中书令的那个李义府哪里去了? 原来,李义府在显庆三年(658年)犯事被贬了。

前面作过交代,李义府恃宠放纵自己,什么坏事都干。

后来他竟然纵容自己的儿子和女婿公然卖官鬻爵,在朝廷上影响极坏,却无人敢管。

新晋宰相杜正伦看不下去了,他偏跟李义府对着干。

为此,两人经常在殿堂上大吵大闹,李治忍无可忍,一怒之下就把李义府贬为普州(今四川安岳县)刺史,把杜正伦贬为横州(今广西横县)刺史。

别以为李义府就这样失势了,不久之后,也就是李治重组宰相班子之后,他又在武则天的庇护下复出,担任吏部尚书兼同中书门下三品,他还是一个宰相,他继续活跃在政治舞台上,这是后话。

祸起无关案件 言归正传。

孤立无援的长孙无忌,犹如一只被围困起来的猎物,只待武则天捕杀。

显庆二年四月,一件和他毫无关联的案件发生,直接把他送上了断头台。

事情是这样的。

有一个叫做李奉节的洛阳人,状告太子洗马(太子政事和文理方面的导师,从五品)韦季方、监察御史李巢私交权贵,有搞朋党之嫌。

搞朋党就是意图谋反,案子很快被李治获悉,他命令许敬宗和辛茂将审理此案。

许敬宗接手这个案子后,严刑逼迫韦季方供出幕后指使者。

这是一起简单的案子,没人指使,韦季方是一个有良知的汉子,他不冤枉别人,但也受不了许敬宗的刑讯逼供,他想一死了之,却自杀未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宋徽宗千字文集结:看风流帝王如何书写经典

千字文在市面上有非常多的书籍影印本,宋徽宗千字文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书法史上的一朵奇葩和经典,无数人争先学习。宋徽宗千字文有何特色?宋徽宗千字文是如何练成的?今天我们将一一揭晓以上的问题。宋徽宗与众多书家一样,也喜欢书写千字文,留存至今的两件宋徽宗千字文墨迹,犹如晶莹的双璧,闪耀着夺目的光彩,展现出其超凡脱俗的艺术功力。网络配图 宋徽宗千字文一 瘦金体是赵佶创造的书法字体,亦称“瘦金书”或“瘦筋体”,也有“鹤体”的雅称,是楷书的一种。他早年学薛稷,,参以褚遂良诸家,出以挺瘦秀润,融会贯通,变化二薛(薛稷,薛曜),形成自己的风格,号“瘦金体”。其特点是瘦直挺拔,横画收笔带钩,竖划收笔带点,撇如匕首,捺如切刀,竖钩细长;有些联笔字象游丝行空,已近行书。其用笔源于褚、薛,写得更瘦劲;结体笔势取黄庭坚大字楷书,舒展劲挺。现代美术字体中的“仿宋体”即模仿瘦金体神韵而创。 宋徽宗千字文二 宋徽宗千字文的运笔飘忽快捷,笔迹瘦劲,至瘦而不失其肉,转折处可明显见到藏锋,露锋等运转提顿的痕迹,是一种风格相当独特的字体。此书体以形象论,本应为“瘦筋体”,以“金”易“筋”,是对御书的尊重。网络配图 宋徽宗千字文三 宋徽宗流传下来的瘦金体作品很多,比较有名的有《宋徽宗千字文》,《秾芳诗》等,《宋徽宗千字文》是赵佶二十三岁写给大奸臣的,此时的瘦金书体已初具规模。宋徽宗千字文多为寸方小字,而《秾芳诗》为大字,用笔畅快淋漓,锋芒毕露,别有一种韵味。 宋徽宗千字文四 徽宗千字文卷,纵:30.9厘米,横:322.1厘米。朱丝界栏,素笺本。现藏上海博物馆。 宋徽宗千字文,为赵佶于崇宁三年二十二岁时书赐童贯的。其字大寸许,每行十字,前後百行。他真书学薛曜,并且青出于蓝,间架开阔,笔划劲利,清逸润朗,。将“瘦金体”书法艺术推向极致。网络配图 宋徽宗千字文五 诚如当代著名书画鉴定家杨仁恺先生所云:“其结体疏朗端正,下笔尖而重,行笔细而劲,撇捺出笔锋而利,横坚收笔顿而钧,文体匀称,用笔轻按重收,顿折利落,具有飘逸清润之感,显示出‘瘦金书’的独特风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武则天的驯夫术:利用姐姐把李治攥在手掌心

此页面是否是列表页或首页?未找到合适正文内容。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