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最窝囊的傀儡帝王北魏孝静帝:被高湛污蔑为谋反

时间:2025-02-20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在——权力——大臣的政治格局中,权力就像是一台天平的指针。

指针偏左,可能会出现独裁皇帝;指针偏右,多半要产生傀儡皇帝。

因为有命无运、有名无实、有位无权,所以,傀儡皇帝大都被权臣搞得很郁闷,很狼狈。

在历代傀儡皇帝中,被人挟持者有之,被人废黜者有之,被人幽禁者有之,被人砍头者有之;但是,被人当众警告,当众臭骂,当众殴打,甚至被人当众指责“谋反”者,恐怕也只有东魏的孝静帝了。

孝静帝(524~551年),名叫元善见,祖父是(),父亲是清河王元亶。

北魏末年,操控了生杀予夺大权。

永熙三年(534年),孝武帝元修与高欢决裂,于是逃离洛阳,投奔了。

元修走后,高欢任命清河王元亶为大司马,全权处理国家政务。

元亶还没即位,就“出入已称警跸”,而且刚愎自用,唯我独尊,不把高欢放在眼里。

鉴于此,高欢把元亶赶下台,另立元亶的世子元善见为帝,改元天平。

这样一来,北魏同时出现了元善见和元修两位皇帝,从而分裂为东魏和西魏。

东魏初期,时局动荡,烽烟四起。

东面兖州、青州的起兵,西面西魏的宼掠,南面萧梁的进攻,这种复杂的局势,是11岁的孝静帝所无力应付的。

再者,父亲的废立遭遇,也让他学会了隐忍,一切唯高欢之命是从。

不久,东魏都城从洛阳迁到了邺城。

当时,邺城出现了一首童谣:“可怜子,飞来邺城里。

羽翮垂欲成,化作鹦鹉子。

”青雀,暗指孝静帝;鹦鹉,暗指高欢。

这首童谣,形象地道出了北魏皇权的一败涂地和少年天子的艰险处境。

孝静帝从即位的那一天起,就注定无法摆脱傀儡皇帝的屈辱命运。

高欢的野心很大,但他是靠讨伐叛逆、复辟君位起家的,所以不敢轻易称君。

孝静帝自幼聪明,几年的傀儡生涯使他更懂得。

为了拉近与高欢的距离,天平四年(538年),孝静帝主动提出立高欢的二女儿为皇后。

对此,高欢“前后固辞”,孝静帝死缠硬磨。

直到兴和元年(539年)五月,孝静帝才如愿以偿地成为高欢的女婿。

此后,高欢表面上对孝静帝还算谦恭,孝静帝也成长得有胆有谋,文武双全,《魏书》称他“好文学,力能挟石狮子以逾墙,射无不中”,大有“孝文之风”。

武定五年(547年),高欢去世,承袭父职,继续把持着东魏朝政。

如果说高欢还算有点良知的话,那么,高澄简直就是蛮夫,就是野兽。

在高澄看来,东魏的江山是高家打下来的,皇帝也应该。

高澄的目的,就是要取而代之,自己当皇帝。

为了控制孝静帝,高澄提拔心腹崔季舒当黄门侍郎,监视孝静帝的,并随时汇报。

有一次,高澄写问崔季舒:“痴人比复何似?痴势小差未?宜用心检校!”意思是说,皇帝比以前如何?痴癫情况好些了没?你可得给我用心盯着!此后,孝?帝处处受高澄掣肘。

武定七年(549年)四月,高澄趁“之乱”,攻陷了萧梁不少城池,孝静帝被迫封高澄为“相国,封齐王,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

有了功勋,有了高位,高澄的篡逆之心更加膨胀,而对孝静帝的欺辱、羞辱和侮辱也变得更加肆无忌惮。

据《》记载:“帝尝猎于邺东,驰逐如飞,监卫都督乌那罗受工伐从后呼曰:‘天子勿走马,大将军嗔!’澄尝侍饮酒,举大觞属帝曰:‘臣澄劝陛下酒。

’帝不胜忿,曰:‘自古无不亡之国,朕亦何用此生为!’澄怒曰:‘朕,朕,狗脚朕!’使崔季舒殴帝三拳,奋衣而出。

” 马骑快了,就要受到警告;敬酒不吃,就要挨骂遭打。

拓跋 当年的雄姿,拓跋宏昔日的风采,随着北魏皇权的旁落,如今已是荡然无存。

但是,孝静帝绝不是懦夫。

尽管他身为傀儡,尽管他无力抗争,但“自古无不亡之国,朕亦何用此生为!”这句话,就足以看出孝静帝秉持着宁肯亡国,也不接受小人摆布的决心和勇气。

“韩亡子房奋,秦帝鲁连耻。

本自江海人,忠义感君子。

”此时此境,孝静帝咏颂谢灵运的这首诗,不仅仅是受辱后的自我解嘲,同时也是反击前的振臂高呼。

不在屈辱中沉默,就在屈辱中爆发! 这首《抒怀》,是当年谢灵运起兵前的战斗檄文。

韩亡子房奋,是说雇人锤击,立志为国报仇;秦帝鲁连耻,是说鲁连以魏国屈从于秦昭王为耻,主张联合抗秦。

侍讲大臣荀济,显然听出了孝静帝的心声,于是与元瑾、刘思逸等人密谋讨伐高澄,以解皇帝之危。

由于朝中尽是高澄的耳目,他们便选择了“地道战术”,即在皇宫日夜挖掘通往城外的秘密通道,计划与孝静帝逃出皇宫后,组织天下兵马,与高澄。

可是,当地道挖到城门附近时,守门军官听到地下有响声,便上报了高澄,荀济等人被抓。

“陛下为什么要谋反?”高澄带兵入宫后,逼问孝静帝。

“我们父子两代为国家,有什么地方对不起陛下呢?这一定是您身边的侍卫和嫔妃怂恿您这么干的!”高澄说罢,便示意左右捕杀胡夫人和李嫔。

孝静帝义正词严地说道:“自古以来,只听说臣子反叛君王,没听说君王反叛臣子。

您自己要谋反,又何必指责我呢!杀了您,社稷就会安定!不杀,国家就会灭亡。

我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何况是嫔妃!想弑君叛逆,看您的时间!”(《资治通鉴》)高澄被孝静帝驳斥得,连忙磕头,大哭有罪,并连夜摆酒谢罪。

孝静帝的话虽然很经典,却无法阻挡高澄的篡位步伐。

毕竟,大权在高澄手里。

三天后,高澄把孝静帝囚禁在含章堂,“烹(荀)济等于市”。

然而,在准备杀死孝静帝时,高澄被厨师兰京刺死。

得知高澄被杀,孝静帝高兴地对左右说:“高澄之死真是天意,是朕该掌权的时候了。

”然而,他的话音刚落,高澄的弟弟就杀了出来。

比起高澄,高洋更加凶残,更难对付。

单看这八千士兵和数百刀斧手的阵势,孝静帝就知道自己连傀儡皇帝也做不成了。

武定八年(550年)五月,?十万精兵的逼迫下,孝静帝禅位于高洋。

高洋即位之初,对孝静帝还算优待,封他为中山王,食邑一万户。

在封地,孝静帝可以悬挂天子旌旗,用天子年号,文书可以不称臣,三个儿子也都封官食邑。

孝静帝没事可干,整日和妻子饮酒、赋诗,聊以解愁,日子倒也安定。

然而,这一切只是暂时的,都是高洋为赢得支持而做的政治文章。

一年后,政权的根基已经相当牢固,孝静帝自然也就变成了毫无必要的累赘。

天保二年(551年)十二月,高洋设宴款待孝静帝时,偷偷在杯中下了毒,孝静帝没有防备,结果中毒而死。

随后,他的三个儿子也被高洋杀害。

11岁即位,27岁禅位,28岁被杀,孝静帝在悲愤中走完了屈辱的一生。

孝静帝的第一个年号是“天平”,但象征权力的指针却始终没有青睐过他。

在专制主义社会里,权力只能偏向于一方,要么大臣遭殃,要么权臣跋扈。

从建国,到禅让,到灭亡,东魏的政权被高欢父子控制,孝静帝只有任人宰割的份。

活着的时候,被人称作“痴人”,骂作“狗脚”,指责“谋反”;死后,这些遭际竟然还要白纸黑字地录入正史。

与、宣统帝溥仪等人相比,孝静帝元善见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屈辱的傀儡皇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马超后裔逃亡异国,娶异国公主,并建立了一个强大的王朝

,是中国家喻户晓的名将。作为的敌人,勇猛无双的马超曾把曹操打得丢盔卸甲,险些直接送了性命。为了惩罚马超,曹操扣押于洛阳的马超一家300口全部杀害,造成了一个惊天惨祸。然而令人惊讶的是,有一名马超家族的男丁躲过了曹操的追杀,他沿着一路西逃,扎根于遥远的亚美尼亚,并建立了一个强大的王朝。 在亚美尼亚,有一个独特的姓氏,名为马米科尼扬。几乎所有亚美尼亚人都知道,这个伟大的姓氏来自于中国;而且所有亚美尼亚人也知道,这个传奇的姓氏曾为亚美尼亚的富强与独立奉献了一生。 公元3世纪,也就是中国的时期,一个叫马抗的中国人从波斯逃亡至亚美尼亚,并向当时的亚美尼亚王寻求庇护。原来,马抗曾经居住于波斯,后来魏国重新打通丝绸之路,并从商人口中打听到了他的消息。于是,魏国派遣使节奔赴波斯,要求波斯王交出马抗。在恐惧之中,马抗不得不逃往波斯人的敌国——亚美尼亚。亚美尼亚国王对马抗的武勇十分赏识,并任命他为军官。后来,马抗在战争中多次立功,为了表彰他的贡献,亚美尼亚王赐予其以“马米科尼扬”之名,亚美尼亚的家族就此开。 对于马抗的身世,中国学者考证,马抗来到亚美尼亚的时间相当于中国的三国时代,而且都在马超家族被诛之后,时间相当。如果再参照他的姓氏、全家被诛和被中国追缉等情况,那么马抗为马超后代的可能性非常大。而且马超一家原本就和西方列国关系良好,并素有威名。他的行军方式崇尚西方式的密集阵型,他不喜欢用中国式的弓弩,倒喜欢用波斯式的投矛。 经过一百多年的繁衍,马米科尼扬家族在亚美尼亚、人才辈出,一名叫做瓦尔丹的男子成为了当时亚美尼亚国王的侍卫长。公元450年,再一次入侵亚美尼亚,孤立无援的亚美尼亚很快便亡国了。忠诚的瓦尔丹保护两位公主——索菲亚和朱达,逃入了亚美尼亚的群山之中。要知道,亚美尼亚是个山地民族,在高原中很能适应,波斯人的搜捕大军怎么都找不到。 在潜伏期间,瓦尔丹听说旧亚美尼亚王室已经被波斯人诛灭,于是他毅然娶了两位公主为妻,以亚美尼亚国王继承者为名义,举起了反抗波斯统治的义旗。经过艰苦奋战,波斯侵略军受到了重创,英勇的瓦尔丹为民族独立流尽了最后一滴血。之后,瓦尔丹与索菲亚公主的儿子——瓦安·马米科尼扬接过了父辈的旗帜,继续与波斯人作战,最终迫使波斯当局签署和约,使亚美尼亚实际上恢复了自治地位。而马米科尼扬家族,也正式加冕亚美尼亚国王,建立了马米科尼扬家族。 如今,瓦尔丹·马米科尼扬仍是亚美尼亚最出名的英雄,几乎家喻户晓。1991年亚美尼亚独立后,还设立了“瓦尔丹·马米科尼扬”勋章,表彰为争取国家独立做出突出贡献。英雄的马米科尼扬家族人丁兴旺,各行各业都有,他们都为自己的血统而骄傲,特别当他们从中国人口中听说自己祖先是马超这样勇猛无双的将领。马米科尼扬的后人骄傲的说:“瓦尔丹能成为亚美尼亚的统帅并不是偶然,因为他们的先祖就是驰骋沙场的猛将。” 随机文章佛罗里达州马尔伯里天坑,采矿废料造成的天坑(深56米)英军发现12个英国不明飞行物,国防部认为是孔明灯最高维空间是什么,或是无数三维空间的合集(无依据)三星堆挖掘诡异事件,为什么停止挖掘三星堆/三星堆可能是外星人遗址伽马射线对人体的危害,最严重可摧毁地球/轻则可致不孕不育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为什么说文人穷?古时候文人真的穷吗?

很多大名鼎鼎的文人都是穷死的,比如:、、、唐伯虎、…… 可以说在古代文人的唯一出路就是做官,所谓“学而优则仕”。 那么古代的那些文人们生活过的怎么样呢,是否真的是文人固穷呢? 《论语.里仁》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孟子.滕文公下》也曰: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两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也。 君子仗义疏财,接济同乡可以说是一种作为,也是 一种追求。大多数文人认为节操的重要性要比财帛更动人心。 所以有的时候穷,应该是自找的。 但是还是那句话“学而优则仕”。只要考中秀才,就能领到属于自己的廪粮,还可以不出公差和免纳田粮,所以所谓的文人之穷,首节在于是否成官。 否则类比现在想一想,我们出趟门的消费,路费,食宿等等,就十分昂贵,在古代,进京赶考都是以年算的,若是无财又不中,单这一趟就足够瞧了。 所以这又衍生出来另一种风气。用杜甫举例: 从开元十九年到开元二十九年年轻气盛的杜甫在首都长安过了十年“放荡齐赵间,裘马颇轻狂”的生活。 在当时,文人结交贵友也是一种出路,就好比现在有个富二代的朋友一般,是没有什么钱,可是却不需要自己花钱,当然,这样一方面需要有才,也得需要钻营才行。 当然杜甫本身属于官二代不提,只是举例有此一说而已。 若如此说来,其实大部分文人并不富裕,但是一旦有些才干,总还是会让生活变得不错的,但是事实也不一定如此。 最重要的就是文人大多不善于理财。像是李白“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徐渭一生不治产业,钱财随手散尽,最后清贫而亡。 总之文人不管混的如何,其实终归大部分算不得家境殷实,哪怕有,也多数放浪完了——除非做官。 随机文章明朝最短命状元!苦读20年金榜题名20天后因一句话亡现在中国有喷火塔克吗,中国需要喷火坦克吗(功能被取代/缺点众多)巴西亚马逊外星人事件,外国游客意外拍到外星人/真实外星人图片切尔诺贝利巨鼠,因为核辐射发生了基因突变/凶残的吃人千万不能唤醒前世记忆,大脑陡然接收前世记忆可是会变精神病的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