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将郭逵从士兵爬到将军却鲜为人知,郭逵一生有多传奇?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01 大熙宁九年十二月,宋军与安南交趾军在富良江(越南红河)对峙,一场决定南方安定与否的战役即将爆发。

富良江上,停靠着交趾军四百多艘战舰,桅杆林立,。
宋军统帅是大将郭逵,仔细观察了江上情况,得出结论,强攻看来行不通。
郭逵令士兵砍伐巨木,制造投石机等大型攻击武器,准备水上战斗的大木筏。
然后开始诱敌之计。
预先设下埋伏,派出老弱士兵挑战,交趾军前来应战,宋军一战就退。
又一队出战,每一战士兵越来越少,越来越弱。
交趾兵大为狂妄:宋军嘛! 主将(一个富二代)下令主力出发,要一战击溃宋军。
郭逵等着就是这个机会,待交趾军进入伏击圈,一声令下,宋军伏兵杀出,步骑协作,猛攻猛打。
交趾军大乱,往后溃退。
岸上宋军,以投石机发射大石猛击江上交趾军战舰,只见大石呼啸而来,摧折船桅,粉碎樯帆。
交趾水军焦头烂额,宋军精兵乘大木筏冲杀过来。
水陆并进。
交趾军大败,主力被歼灭大部。
军中洪真太子、昭文王子战死,大将阮根被捕。
宋军全胜。
安南举国大震,皇帝命令李常杰派代表至军门向郭逵乞和,愿意归还之前掳掠来的宋朝军民,与宋军和谈。
这场战事,安南以害怕宋军入侵为借口,“先发制人”发动战争,连克中国三州,杀边民五万多人。
宋军发起反击,主将郭逵、副将赵卨,率军加上民夫号称三十万,大举反击。
一举收复三州,再攻克安南重镇广源州,兵临富良江。
富良江大胜。
俗话说:杀敌一万,自损三千。
关键北方人,军中瘟疫流行,病死的兵士差不多有一半,战斗力大打折扣,面前这条河,就前进不了。
安南乞和,郭逵立即同意,对副将们说:“愿以一身活十余万人命。
” ——有责任我这个人担着。
可见来不及请示朝廷,郭逵自作主张,与安南讲和。
先将伤病将士撤退,郭逵最后撤军。
02 大朝,行伍出身,成为高级将帅的,一个是,一个是郭逵。
小郭的兄长在军中效力,。
小郭恩荫进入部队,、这些大佬见过后,都觉得这个的年轻人不一样。
为韩琦守府库,一整天坐着不动,自有慑人之威。
郭逵成为军中一名参谋,时时参与战事讨论。
康定年间,宋军进攻灵武。
郭逵说:“地方那么远,补给跟不上,守卫面太大,部队太少。
不算好机会。
” 果然大将任福长途奔袭,辎重没上,被西夏切断水源,大败。
庆历二年(1042),宋军再次与西夏交手,主将是葛怀敏。

后方指挥部,宰相和参谋部讨论,都说葛将军是当世的名将。
郭逵唱反调:“怀敏这个人太好对付了。
只怕这次会坏了国家大事。
” 陈执中大怒,你一个小参谋懂得什么? 可没过几日,陈执中把郭逵叫来:“你怎么敢说葛怀敏一定会坏了大事?” 郭逵道:“这个人有勇无谋,老是想靠运气立大功,一上战场,肯定让人给拿下。
” 陈执中大为叹服:“你称得上知兵喽!前方有消息,葛怀敏了。
” 从此,郭逵“知兵”名声大响。
嘉祐初年,湖北溪蛮彭仕羲造反。
郭逵任总指挥征讨,终于有独挡一面的机会。
郭逵捉了个彭仕羲的亲信,安在自己边上。
每到一个地方,风俗人情,山川地理,问询一个细,特别了解各地防务方式。
郭逵以当地人为向导,大兵临界,连下二十几个溪蛮寨子,直取彭仕羲老巢桃花州。
干脆利落扫平叛乱。
朝廷开始重视郭逵,调到西线对付西夏。
03 宋神宗继位后,王安石变法。
神宗皇帝老想狠狠揍西夏,报一箭之仇。
种家将种鄂长年在西北,诱降了西夏将军嵬名山,攻取了绥州,嵬名山降宋后,赐名赵怀顺。
——政治上的意义要大于军事上的实质。
西夏军反击,杀了宋将杨定。
朝廷决定火烧并放弃绥州。
郭逵坚决反对:“绥州正好用来安置嵬名山投降过来的一多族人。
绝对不能放弃。
” 藏了诏书。
西夏人提议用塞门砦和安远砦换绥州,朝廷答应。
郭逵一眼看穿夏人的诡计:“这是欺楚的招数。
” ——春秋时张仪答应给六百里地,骗得楚王后改口六里地。
郭逵派出使者,要西夏人先把这两个寨子割让再说。
果然,两个寨子远离边境线,根本划不到宋境来。
事实面前,西夏人闭嘴,绥州算是归了宋。
神宗非常高兴,郭将军这才把藏了诏书的事上报并请罪。
神宗没有怪罪,还诏令表扬了老郭:“有你在西线,朕无西顾之忧。
” 在郭逵的坚持下,宰相韩琦同意把丹州的粮草运给绥州。
老郭把绥州精兵两千全部刺字——他们那样脸上刺字,其他人手上也刺上“忠勇”字样,这样都没得跑了。
绥州附近的田地让与这些士兵耕作,边境算是长久安定下来了。
郭逵非常善于谈判。
辽国派人来要天池县庙地,主帅把这事交给郭逵。
老郭查找到年间辽国人给天池县的信,其中就明确指出: 天池庙地,已属南朝(宋)。
不能擅自祭祀。

文件拿出来,摆在桌面上,辽国人又惭愧又服气。
早些年,保州军队哗变,郭逵前去招降。
哗变的三四个主要军官,当年和郭逵都在范仲淹手下工作过。
郭逵当即单骑入城,和大家讲道理,摆事实——和朝廷对着干,是死路一条,现在既往不咎,还是投降吧。
军官们同意放下武器归顺,可还是担心,万一朝廷翻脸不认帐,自己不还是死? 郭逵说:我留下来当人质,押你们手上。
如果你们投降朝廷不赦免,你们先杀了我。
军官们没话说,好,就这么办! 开城投降,大小平安。
郭逵建的首功,来自谈判桌上。
04 绥州得以保存,郭逵藏匿朝廷诏令,是个关键。
虽然立功,这胆子太大——追究起来,是杀头的罪。
富良江之战迫于形势,郭逵与安南军和谈,并自行撤军。
终于受到朝廷的处分,贬为左卫将军,安家洛阳。
老郭闭门谢客,专心读书,一静就是十年。
话说种鄂诱降敌人,又屡胜西夏军,名声响亮了。
西线总指挥(文官担任)很信任他。
种鄂的父亲就是名将种世衡,种将兄弟父子在西北威名远扬。
韩绛听从种鄂的建议,打算攻取横山,召集郭逵商议。
但郭逵对种鄂却不感冒。
反对说:“种鄂。
他本来就是靠他爸爸的名气当上将军。
打横山只怕不妙。
” 韩绛大怒,把郭逵撤职。
将军之间互相不服气,也是常事。
郭逵是那种话不多,脸很臭,朋友也不多的沉默派。
年轻时他经常到东京固定的一家酒家,带两个大烧饼,拿一本《汉书》,占个位置,读书。
肚子饿了,吃烧饼。
店里买酒,吃完喝完,继续读,天黑走人。
人人称奇。
郭将军因为自作决定率大军撤退,而贬职。
后来再次用,担任了些虚职,他也很有,一而再再而三地要退休,终于回到洛阳。
六十七岁病逝在那儿。
后人把大唐名将郭元振、,加上郭逵并称“三郭”,赞许都是“一代宗臣”。
不过,郭逵比起两位前辈,还差有那么一截。
老王:已经是了,多大的锅烙多大的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西晋末年名将苟晞:曾经数次击败割据势力的宿将
苟晞(?-311年),字道将,河内山阳(今河南焦作市修武县)人。西晋末年名将,官至大将军、太子太傅、录尚书事,东平郡公。精通兵法,时人比之、。在中,先后投靠多王,战败汲桑、吕朗、刘根、公师藩、等,威名甚盛,人称“屠伯”。后被石勒击败被俘,不久后即被杀。 辗转八王 苟晞最初担任司隶校尉的部从事,当时的司隶校尉石鉴极为器重他。后又获东海王司马越引荐,任通事令史,后调任阳平太守。 永宁元年(公元301年),齐王司马冏击败的赵王,以大司马身份辅政,苟晞则参大司马军事、尚书右丞;后调任尚书左丞,并考察属下诸曹办公,下级官员都对他十分忌惮。太安元年十二月(公元303年),长沙王司马乂击败司马冏,苟晞亦因司马冏倒台而被免官,但不久即被随后上台的司马乂任命为从事中郎。 永安元年(公元304年),司马越带北征邺城,讨伐皇太弟司马颖,苟晞任北军中候。晋惠帝兵败被司马颖俘获后不久,八月,王浚和东嬴公司遣乌丸骑、羯朱袭击司马颖于邺城,司马颖大败而挟晋惠帝退回洛阳。苟晞也此时则投奔范阳王司马虓,司马虓承制任用苟晞行兖州刺史。 比拟韩白 永兴二年(公元305年),司马颖旧将公师藩因见司马颖被废,于是在河北地区起兵,牧帅汲桑亦加入,并且进攻多个郡县,逼近邺城,司马虓派苟晞和广平太守丁绍一同击退公师藩。次年,苟晞更在白马县攻击准备渡过黄河的公师藩,并将他斩杀。 永嘉元年(公元307年),汲桑作乱,自称大将军并称要为上一年被杀的司马颖报仇,并进攻邺城。新蔡王司马腾兵败被杀,邺城陷落,汲桑于是打算南攻兖州。太傅司马越知道后大惊,先命苟晞为前锋进讨汲桑。后见苟晞与汲桑部将石勒在阳平、平原相持并互有胜负,又领兵出镇官渡,声援苟晞。汲桑素来畏惧苟晞,于是在苟晞攻来时在城外设栏栅加强防卫,苟晞先让士兵休息,只派单骑向汲桑部众陈述祸福,汲桑部众大惊而退入城,后苟晞又领兵在东武阳击败汲桑,汲桑退走;及后苟晞追击汲桑和石勒,连破九垒(《》作八垒)。冀州刺史丁绍随后又击败刚重整的汲桑军,令事件得以平息。苟晞亦因而获升抚军将军,都督青、兖诸军事,封东平郡侯。因苟晞屡破强敌,建立起威名,当时的人更将他与和白起比拟。 内外争斗 司马越最初与苟晞交好,更结拜为兄弟。但司马越司马潘滔此时则建议司马越自领当时由苟晞所统的兖州,说兖州是军事要冲;又称苟晞有大志,不会甘愿只作臣下,长期统领兖州这个重要地区,一旦生变后果就会很严重。司马越亦同意,于是接纳潘滔的建议,自任丞相并领兖州牧,改苟晞领青州刺史、假节都督青州诸军事,并且升苟晞为征东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加侍中,进封东平郡公,增加他的名号去讨好苟晞,但二人关系自此却出现裂痕。 永嘉四年(公元310年),潘滔及尚书刘望等诬陷苟晞,令苟晞极为愤怒,上表请求斩杀潘滔等人,亦请司马越的从事中郎刘洽为他的军司,但司马越都一概拒绝。苟晞于是与司马越正式决裂,自各州郡宣告自己的战功而陈述司马越的罪状。当时亦厌恶专权的司马越,于是下诏支持苟晞,又命苟晞进攻在境内叛乱的王弥和石勒。此时王弥将领曹嶷正攻打青州,负责留守的苟纯闭门固守,而曹嶷则集结兵力,连营数十里,苟晞回来后与曹嶷作战,成功击破。 次年正月苟晞再选精锐与曹嶷作战,但因大风扬起风沙令苟晞战败,只好弃城夜逃,并遭曹嶷追击,部众都向曹嶷投降。苟晞逃到高平,在当地募兵数千人。 此时,晋怀帝密诏苟晞讨伐司马越,司马越亦截获诏命,于是宣布苟晞的罪状,并命杨瑁和裴盾讨伐苟晞。苟晞派兵收捕河南尹潘滔,但被潘滔成功逃脱,另苟晞亦斩杀尚书刘曾和侍中程延。司马越见此而忧愤成疾,当年三月就在项县去世,裴盾等人亦被叛乱的王桑杀死,晋怀帝于是命苟晞为大将军、大都督、督青、徐、兖、豫、荆、扬六州诸军事。 骄纵自害 苟晞见当时洛阳正有饥荒,四周亦有乱事,于是上表请求迁都仓垣,并派从事中郎刘会率船数十艘,宿卫五百人和一千斛谷粮护送怀帝迁都,晋怀帝答应但朝中官员却因害怕潘滔而不肯迁都,宫中人员亦贪恋宫中财宝而不愿离开。晋怀帝最终还是决定到仓垣,但因没有足够士兵守卫,出宫不久就被盗贼掠夺,被逼折返。不久汉赵将领刘曜就率军攻破洛阳,俘掳晋怀帝,豫章王司马端和和郁等逃出洛阳投奔苟晞,苟晞置行台,立司马端为皇太子;而司马端又承制命苟晞为太子太傅、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苟晞原本出身寒微,今天身居重臣,因而十分自满,蓄养婢女千人、侍妾数十,纵情享乐而且刑罚和施政的很苛刻。阎亨上书谏止,更遭苟晞杀害。苟晞从事中郎明预知道后,即使抱病仍去见苟晞,以尧舜和纣王的对比劝谏他,终令苟晞面有愧色。但当时人心已离,无人再为苟晞效命,部将温畿和傅宣都已叛离,同时石勒亦攻灭苟晞的盟友王赞,并且袭击苟晞所驻的蒙城,苟晞被石勒所捕并署为左司马。一个多月后,苟晞和王赞图谋反叛石勒,石勒于是将他们杀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盘点三国长寿的名将:田豫竟活到了八十二
时代的武将智勇无双的将才很多,他们其中不乏也有长寿级的人物,他们在三国历史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他们都有谁呢?一起来看看吧。网络配图 田豫 之奔也,豫时年少,自讬于备,备甚奇之。备为豫州刺史,豫以母老求归,备涕泣与别。瓒使豫守东州令,瓒将王门叛瓚,为将万余人来攻。众惧欲降。豫登城劝退之。瓒虽知豫有权谋而不能任也。瓒败而鲜于辅为国人所推,行太守事,素善豫,以为长史。太祖召豫为丞相军谋掾,除颍阴、朗陵令,迁弋阳太守,所在有治。鄢陵侯彰征代郡,以豫为相。大破之,遂前平代,皆豫策也。迁南阳太守。文帝初,北狄强盛,侵扰边塞,乃使豫持节护乌丸校尉,牵招、解俊并护鲜卑。事业未究,而幽州刺史王雄支党欲令雄领乌丸校尉,毁豫乱边,为国生事。遂转豫为汝南太守,加殄夷将军。太和末,公孙渊以辽东叛,帝使豫以本官督青州诸军,假节,往讨之。豫以太守督青州,青州刺史程喜内怀不服,军事之际,多相违错。喜知帝宝爱,乃密进谗言,由是功不见列。景初末,增邑三百,并前五百户。正始初,迁使持节护匈奴中郎将,加振威将军,领并州刺史。外胡闻其威名,相率来献。徵为卫尉,固称疾笃。拜太中大夫,食卿禄。年八十二薨。子彭祖嗣。 网络配图 晓勇而有计谋。他年轻时作小将,多次跟随其他将领征伐,经常勇冠三军。孙亮继位后,丁奉升为冠军将军,参加了吴魏龙兴之战,大破敌人先头部队,立下了大功,升为灭寇将军。继位后,丁奉帮助孙休用计诛杀了权臣孙綝,升为大将军,加封左右都护。后来,孙休病逝,丁奉等人拥立为帝,被封为右大司马、左军师。几年后,丁奉去世,家人受谗言而被流放。 右车骑将军、并州刺史,本名淳。初为为前将军主簿,羽败,属吴。思归先主,乃诈死,时人谓为信然,因携持老母昼夜西行。会先主东征,遇於秭归。先主大悦,以化为宜都太守。先主薨,为丞相参军,后为督广武,稍迁至右车骑将军,假节,领并州刺史,封中乡侯,以果烈称。官位与张翼齐,而在宗预之右。景耀五年,率众出狄道,化曰:“‘兵不戢,必自焚’,伯约之谓也。智不出敌,而力少於寇,用之无厌,何以能立?诗云‘不自我先,不自我后’,今日之事也。”咸熙元年春,化、预俱内徙洛阳,道病卒。网络配图 吴大司马。为郡县吏,避乱南渡。统事,岱诣幕府,出守吴丞。会稽东冶五县贼吕合、秦狼等为乱,权以岱为督军校尉,与将军等将兵讨之,遂禽合、狼,五县平定,拜昭信中郎将。建安二十年,督孙茂等十将从取长沙三郡。权留岱镇长沙。安成长吴砀及中郎将袁龙等首尾关羽,复为反乱。岱攻醴陵,遂禽斩龙,迁庐陵太守。延康元年,代步骘为交州刺史。郁林夷贼攻围郡县,岱讨破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