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是否是列表页或首页?未找到合适正文内容。
左宗棠爱骂曾国藩:有时连骂数日听者只得逃跑
除了进士,还喜欢骂。国藩生前,已知宗棠“朝夕诟詈鄙人”,然而自觉“拙于口而钝于辩”,即欲回骂,“终亦处于不胜之势”,只能“以不诟不詈不见不闻之法处之”,求个清静。国藩逝世,宗棠撰联表彰,虽谓“自愧不如元辅”,实则不能忘情,没过多久又接着骂了。网络配图 宗棠骂国藩,不择时,亦不择地。 有时在家里骂。一日,被家庭教师范赓听到。这位老师性情诚挚,语言质直,听到东家骂得太不堪,实在忍不住了,站起身,严肃地说,您与曾公之间的矛盾,谁对谁错,鄙人不敢评论,但是说他“挟私”,这话我可不爱听(“则吾不愿闻”)。虽未见过曾公,然而他的谋国之忠,有口能说,难道天下人都是佞人?以此,“不敢附会”,还请老板自重。 有时在军营骂。宗棠“每接见部下诸将,必骂曾文正”。而部将大多出身“老湘营”,曾国藩是他们的老领导。这些人固然不敢当面得罪大帅,可也不愿违心去说曾文正公的坏话,于是,只能在这个尴尬的场合强忍着恶心,心中默念:“大帅自不快于曾公,斯已耳,何必朝夕对我辈絮?吾耳中已生茧矣。”网络配图 有时连骂数日。在两江总督任上,恩人潘世恩之子曾讳求见,本要请示地方公事,孰料“甫寒数言”,宗棠就大谈自己在西北的功绩,“刺刺不休,令人无可插口”。好不容易表功完毕,曾讳正拟“插口”,宗棠手一挥,说别,然后开始骂曾国藩。时已衰老,不能长久对客,副官不等骂完,“即举茶杯置左相手中,并唱送客”。公事还得继续,次日,曾讳又去了。宗棠心情不错,办了一桌酒,与他边喝边聊。曾讳想,这总能“乘间言事”了,孰料宗棠惦记昨日骂人“语尚未畅”,“乃甫入座,即骂文正”,一直骂到散席。网络配图 过了几天,曾讳贾勇来辞行,想抓住最后的机会,孰料一见面,仍是骂曾国藩,骂完,不待“插口”,又讲西北功绩,结语则用来骂与沈桢。(按,二人地位略逊于曾国藩,都是宗棠的老搭档。)还没骂完,副官担心大帅的身体,“复唱送客”,曾讳赶紧趁着宾主道别那一刻,强行“插口”,“一陈公事”,才说了几句,宗棠兴致又起,“复连类及西陲事”。曾讳一听,头都要炸了,“不得已,疾趋而出”。 宗棠素以自况,而看他对国藩的态度,却似终生抱憾于“既生喻何生亮”,亦可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有史以来连肉都吃不上的悲伤帝王 活得凄惨!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的确没错,尤其是很多人都羡慕这样的生活。荣华富贵享受不完,似乎大部分人都会羡慕皇帝的生活。别看皇帝万人之上,有一位皇帝是最悲哀的,连肉都吃不上——这就是末代皇帝溥仪!网络配图 在溥仪小时候,欺负他是常有的事情!就拿吃饭这个事情说吧,很多太监都认为他小根本吃不了那么多东西,在桌子上几十道菜中,往往离他最远的饭菜都是变了味的,有的甚至都是长毛了,之所以会被端上餐桌也只是做做样子罢了!网络配 而且离溥仪最近的饭菜也就是稀粥和咸菜,说到这个稀粥,只能说里面很少有米粒,基本都是汤汤水水!而且特意下令不准让溥仪吃的太多,现在是长身体的时候,如果发胖的话就不好了! 可以说溥仪连普通百的孩不如,每天都吃不饱饭。有一次,宫中的嬷嬷们拿馒头喂鱼,溥仪看到直接去抢,说自己非常的饿。有几个宫女看这孩子太可怜,常常会冒着杀人掉脑袋的风险偷偷给溥仪吃的!网络配图 有几次大臣们进贡了一些栗子,因为从来没有吃过这个东西,溥仪感觉非常适合自己的口味,就开始多吃了一些,在打嗝的时候,有一位老太监说下蹲可以解决消化不良的事情,于是三五个太监开始乱翻蹲溥仪,看似是为溥仪好,实则是暗地里整他! 可这些曾经恶整溥仪的太监都没有想到他有一天会长大,当溥仪做了皇帝之后,可谓是算算这些老账本了,到底是如何替自己报仇,毕竟当年这些太监没少欺负自己!这些太监就算跪地求饶,也难以保住自己的性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