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要来讲的就是一个关于官场教科书的故事。
这个人历经了五朝十一代君主,一直位居宰相要职,被称为“乱世不倒翁”,他就是冯道。
冯道出生于一个小康家庭,自给自足也不会以穿破旧的衣服,吃粗鄙的粮食为耻辱。
而且据史书考证,冯道的祖先没有一个是县令级别以上的官员,所以在当时的情况下,以冯道这样的出身,想要跻身官场要职,难度极其之大。
冯道在之前也是很正直的,遇到不公平的事敢于劝阻,更是差点为此丧命。
他本是在刘守光旗下当官,因为劝阻刘守光不要征讨定州,惹怒刘守光,被关入狱中,后幸亏得以营救出狱。
这次之后,他逃往太原成为了张承业的门下,最后也是在张承业的引荐下成为了的亲信。
唐末的时候,战乱频繁,有着很强的优势,而且李克用有着雄才大略,他的儿子李存勖继承了父亲的优点,也许是冯道看准了这一点,毫不犹豫的投奔了李存勖。
冯道在李存勖手下,以身作则,而且他还很擅长处理君臣之间的矛盾,在消灭后梁时他起到了作用。
不过当李存勖建立后唐之后,只重视名门贵族之后,冯道官职不高。
李存勖死后,唐明宗吸取教训善待贤才,冯道得以成为宰相。
唐明宗去世之后,冯道开始踏上了为了做官而做官的道路,正义之气荡然无存。
五代时期的政权更迭速度极快,冯道为了自己的地位,随时准备投靠新的主子。
连对自己有七年栽培之恩的,冯道都可以舍弃,何况是不到四年的后汉。
造反之时,冯道率领百官大开城门迎接郭威,就这样他再一次成为了后周政权的宰相。
没过几年,郭威病死之后,他的义子柴荣即位。
但是那个时候割据一方的后汉宗族与契丹勾结,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冯道很明白,这一次后周的政权是保不住了,虽然自己已经很大的年纪了,但是当官当惯了,官位一定要保住。
然而他没有想到的是,年纪轻轻的柴荣胆识气魄惊人,坚持率队亲征,任凭冯道怎么地阻止都没有用,冯道的阻止只是为了能够在下一个朝代做官的时候留下一点资本。
此时,冯道已经知道自己在下一个朝代做官是没有希望了,高平之战后,他最终走向了死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公元前306年,新秦王嬴稷登基,年轻的(公元前306年—251年在位)才十八岁,秦执掌朝政,经过储位之争的秦国,政局并不稳定。
由齐国发起的齐、楚、韩、魏四国合纵正在准备合力攻秦。
01 各国互相制衡,征伐不断 秦太后芈八子这时才三十多岁,但是却是一个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芈八子认为想要打破四国合纵,只有从楚国下手。
公元前305年,芈八子以秦国王太后之尊出使楚国。
楚国的楚怀王对以前的秦国数次食言非常憎恨,芈八子经过委曲求全忍辱负重,才达成秦国和楚国的正式结盟。
楚怀王将女儿叶阳嫁给秦昭襄王为王后,秦昭襄王也挑选了一位王族女儿嫁给了楚怀王的儿子。
齐国对楚国的公然背叛非常不满,于是拉拢韩、魏两国,商议共同攻打楚国。
楚怀王听说后,认为有秦国同盟,决定先下手为强,派兵攻打韩国,秦国也派兵到秦魏边境,威慑魏国。
韩国不是楚国的对手,被打的节节败退,只得向齐国求援,可是齐国和韩国相距甚远,无法及时派兵相救,魏国又不敢救援,赵国刚和秦国结盟也不会派兵,韩国只好求助秦国。
公元前303年,秦太后和秦昭襄王再次出使楚国,秦昭襄王和楚怀王签订“黄棘之盟”,秦国归还了之前占领的楚国上庸地区,52岁的楚怀王大摆酒宴,以示庆贺。
齐国终于怒了,发兵十五万攻打楚国,韩、魏两国起兵响应,时间不长,楚国就丢了六座城池。
楚国向秦国求援,秦国却拒不发兵,楚怀王只好把太子熊横作为人质送到秦国,秦国这才发兵,秦国兵分两路分别攻打韩国和魏国。
此时,韩、魏两国的主力部队正在楚国,无法及时回援,秦军很快攻下了魏国的蒲阪、阳春、封陵,攻下了韩国的武遂等城池,。
齐国也无法及时相救,韩、魏两国只好向秦国求和,秦国趁机与韩、魏两国结盟。
楚怀王听说后,但是现在楚国已经被孤立了,无可奈何只好忍了。
楚太子熊横在秦国做人质一年多,秦国大夫王雍是楚怀王小儿子子兰的故交,子兰图谋夺取太子之位,让王雍监视熊横,伺机杀死熊横。
熊横听说子兰想要夺位后,准备逃回楚国,却被王雍发现,熊横索性杀了王雍,逃回楚国。
秦国以楚太子熊横逃回楚国,并杀了秦国大夫王雍,窃取秦国财物为由,联合齐、魏、韩发兵攻打楚国,秦将庶长奂、齐将匡章、魏将公孙喜、韩将暴鸢率领大军斩杀楚军六万人。
楚国的垂沙、宛城、叶城等大片领土被韩、魏攻占。
楚怀王不得不向齐国求和,又把太子熊横送到齐国为人质,齐国和楚国结盟,齐国收兵,魏、韩、秦也只好收兵。
楚怀王深恨韩、魏两国,决定教训两国,公元前300年,楚国再次攻打势力最弱的韩国,秦国趁机以救援韩国为名攻打楚国,楚怀王只好命率军攻打韩国的景缺带领二十万大军回援,在襄城和秦军对峙。
秦军的千夫长崭露头角,运用计谋引诱景缺出城作战,趁机攻下襄城,接连攻下楚国八座城池,秦军。
02 楚怀王被扣留 秦国决定约楚怀王在秦国武关见面,扣押楚怀王,楚国群龙无首必定大乱,秦国可趁机占领楚国。
年近六旬的楚怀王已经非常昏庸,楚怀王面对接连的失败已经慌不择路,面对秦国的请求,认为或许可以会谈,停止战争。
屈原等竭力劝阻,认为秦国乃虎狼之国不讲信用,不能去会谈。
楚怀王入关时,一万人马留在关外,秦国扣留了楚怀王。
秦昭襄王讨要楚国的巫、黔之地,相当于半个楚国,被楚怀王断然拒绝。
03 出使秦国 楚怀王被秦国扣留的消息传遍天下,各国震惊,秦国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秦国就是想统一天下,灭掉东方各国! 秦国怕实力强大的齐国带头再次结盟,派使臣与齐国修好,此时齐国的去世,新王是,齐闵王仍然器重孟尝君,孟尝君以前就密谋齐、楚、韩、魏齐国共同伐秦。
只是被秦国太后芈八子亲自到楚国结盟瓦解了。
秦昭襄王邀请孟尝君去秦国详谈,齐闵王也想知道秦国的真实想法。
于是孟尝君到了秦国,秦昭襄王想留孟尝君做秦国丞相。
孟尝君想让秦昭襄王放了楚怀王,秦昭襄王也没有答应。
秦王感觉孟尝君这样的人才不能为秦所用,必然是秦国的威胁,于是决定杀了孟尝君。
有人告诉孟尝君秦王要杀他,孟尝君急连夜逃走。
孟尝君带来的门客去秦国王宫库房偷得白狐裘衣送给秦王的新宠美人唐八子,唐八子弄到通关文书让孟尝君连夜逃走。
到达秦国函谷关时还是子夜,鸡鸣时才能开门,孟尝君担心秦王派兵追杀,他的另一位门客则学起了鸡鸣,函谷关里负责打鸣的鸡都跟着叫了起来。
守关的人以为开关时间到了,于是开关放行。
孟尝君逃回齐国,告诉齐闵王,秦国根本不想放楚怀王,如今楚国已经大乱,要是楚国被秦国占领了,齐国就危险了。
不如放楚国太子熊横回去继承王位,楚国倒向齐国,则可以共同对付秦国。
楚国大乱,楚国臣子也派使臣请求齐王送还太子,齐国同意了,公元前298年,楚国太子熊横继位,史称楚顷襄王。
04 秦国面临的危险 秦昭襄王听说孟尝君逃回齐国,还鼓动齐国还把楚国太子熊横放回楚国做了楚王,齐国还打算联合韩、魏攻打秦国,震怒不已。
秦昭襄王关押楚怀王讨要好处的计划落空,齐国又太远,只能拿楚国出气,秦昭襄王立刻命令白起率军五万进攻楚国,白起接连攻下楚国十六座城池。
当秦太后得知儿子秦昭襄王放走了孟尝君,还派兵攻打楚国,狠狠扇了秦昭襄王一个耳光。
怒骂道,现在东方各国人人自危,你还派兵攻打楚国,这样只会促使各国联盟,如今百万大军将要攻打秦国,我们能抵抗吗? 秦国只有天险函谷关,一旦函谷关被攻破,秦国腹地一马平川无险可守,咸阳都守不住,我们就会面临亡国的危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