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道可能很多人都知道,他背井离乡来到,助吴国灭了,虽然楚国是他的故乡,但是楚王太过昏庸,而且杀了他的家人,所以他没有丝毫的怜悯,但是后来楚国却被秦国的救兵复国,这个也是没人能想到的,而这里的救兵便是伍子胥的好友申包胥请来的,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他的名字叫做申包胥,和伍子胥甚至还是熟人关系。
当初驱逐伍子胥的时候,伍子胥对申包胥说:“将来等我回到楚国,一定会将楚国倾覆。
”但是令人感到奇怪的是,作为楚国的忠臣,申包胥并没有斥责伍子胥的做法,反而正色回答说:“加油吧!你能覆灭楚国,我也能复兴楚国!” 在公元前506年,伍子胥发兵楚国,只用了十几天的时间就攻克了楚国首都郢。
为了发泄自己的仇恨,伍子胥大肆屠戮郢都百姓,还用鞭子抽打楚平王的墓碑和尸体。
申包胥见到这种情况,知道现在的楚国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决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证明对楚国的忠诚。
“是第七天了”秦哀公坐在上朝的轿子里,掐着指头算了一下,“也不知怎样了……”秦王登上龙庭,见申包胥仍然趴在地上哭泣,只是声音已经很微弱了。
他努力地用两手支撑地面,慢慢抬起头来,蓬乱的花白须发,黄中泛黑的一张瘦长脸,已经没有泪水,两眼里滴出的分明是点点鲜血,原来睿智明亮的眼神已黯淡了许多,但仍闪烁着执着哀求的光。
他沙哑着干涩的嗓子,地继续哭诉:“啊,伍员,当初平王枉杀了你的父兄,我帮你只身逃走。
临别你愤愤地说,一定要回来灭掉楚国,我当即立誓,你能灭掉楚国,我一定能复兴楚国,否则断不苟活于世。
可是,现在……”接着一句话一滴血,断断续续地说。
“我,既然不能……求得秦王的…….援助,不能兑现誓言……还有何面目,活着。
哀公也回房休息,但他坐不住了,申包胥求情的事又一一浮现在眼前。
那天,早朝刚过,一个衣衫破旧满身风尘的汉子不顾侍卫阻挡闯进大殿,扑通跪倒,拜了又拜,语气急切地说:“在下是楚国大夫申包胥,因伍子胥带领吴国大军攻破了郢都,昭王逃难到随国,我请准王命,赶来贵国向大王求援。
当今能救楚国的,只有大王了,恳求大王速速发兵,救楚于危难,大恩必当厚报。
”哀公肚里一轮,暗想,吴若灭楚,必不能独吞,秦国正好借机东扩,当即以北方边境危机,抽不出兵来为由拒绝援救。
那撕心列肺的痛哭声,至悲至哀,震颤了大殿,群臣闻之,无不。
第二天,还是不吃不喝,时而哀号,时而悲泣,苦苦恳求秦王出兵,第三天依然如此。
扰乱了朝事,搅乱了人心,哀公十分气恼,劝他,不听,拉他,不走。
真想命人拖出去砍了,又怕落下滥杀来使的恶名,只好随他去,自己哭死饿死算完。
后来一连三天还是如此,不过哭诉的内容有些变化,断断续续听到的有这么几段:“伍子胥啊,伍子胥,你报父兄之仇,也该适可而止,千不该,万不该,把平王的的尸体挖出来,又鞭打三百下。
大水灌城之后,又遭兵匪洗劫,我一心想救你们,可是……唉!”“国君啊,您颠沛流离,寄居他乡,指望我搬来援兵,您望眼欲穿,臣。
今天,申包胥那泣血的哭诉及彻底失望之后的撞地,深深感动了他那颗不易感动的心。
第二天一早,秦哀公登上朝堂,向群臣宣布:“楚王昏庸无道,本不该救,但有申包胥这样的忠义之臣,楚不该亡。
”已恢复了几分气力的申包胥,带领杀奔回来,流散的楚军迅速集合在昭王手下,秦楚联合,击溃了吴军,恢复了楚国。
上朝,表彰了申包胥并问他想要什么样的奖励,一定应允。
申包胥诚恳地说:“包胥在秦庭哭诉七日,全是为了救国救民。
若要奖励,只有一条:国事已定,我亦年老,恭请大王恩准,让我返归山林,静养天年。
”昭王本来就担心申包胥功高盖主,于是虚意挽留一番之后,就,答应下来。
从此,申包胥带领家人躬耕田亩,褐衣粗食,最后安然寿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