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解析:唐朝著名的反佛斗士傅奕是个怎么样的人?

时间:2025-02-25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所谓的“骗术”是通过非常手段,使人迷惑从而上当的伎俩。

但是,骗术虽然巧妙,终究还是会被人识破的。

其实,“识骗打假”可不是现代社会的专利,在遥远的古代,同样有一群敢于打假的斗士,而唐末精通历法的傅奕便是其中一个。

根据历载,傅奕崇尚儒学和道学,是当之无愧的反佛斗士。

他算是一个坚定的者,不信佛,更不尚佛。

在当时皇帝都信佛的情况下,傅奕依旧坚持己见,多次戳穿佞佛的骗局。

他这种以身试险的精神,确实可以称得上是古今中外少有的打假牛人。

打假不少见,但是,傅奕这般拿命打假的人却是不多的。

公元637年,一位自称来自西域的僧人,在长安城中上演了一场能让人起死回生的大戏。

当时,这件事情还传到了一向笃信佛法的皇帝耳中,于是,这场戏越演越大,最终,不得不在长安城众多军民及老百姓的见证下进行。

皇帝并非昏庸之辈,他决定进行一场试验,参与试验的是飞骑卫士。

当时,这位僧人念了许多咒语,谁想这咒语刚念完,飞骑卫士就如被刀斧所击一般,立刻倒地身亡。

围观的百官、侍卫、宫女无不惊惧。

过了一会儿,那位僧人又念了一串咒语,飞骑卫士居然又起死回生了。

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如今这西域僧人在众目睽睽之下,表演了这出起死回生的戏码,即使是的帝王,恐怕都要佩服的了。

经此一事,这位西域僧人名声大噪,更有甚者,将其视为活菩萨在世。

但是,有一个人偏不信邪,他就是当时年逾九旬的太史令傅奕。

要知道,傅奕可是精通天文历法的博学之人。

但他并不是人们所说的那种“书呆子”,而是知晓各种奇闻异事的“通才”。

他喜好研究儒学和道学,尤其反对。

如今,听到所谓西域高僧起死回生的事情,他自然是第一个不相信了。

傅奕第一反应就是:假的!他觉得这件事简直太离谱了,毕竟,生死有命,怎是如此简单的两句咒语就可以决定的。

为了表面立场,傅奕立即入宫觐见了唐太宗,并表示:“这都是骗人的妖术,自古以来,邪不胜正。

若陛下能给老臣一个机会,我愿意以身试法。

” 唐太宗听后十分着急地说道:“爱卿乃我朝肱骨之臣,怎可轻易冒此凶险?”但是,傅奕只是笑着说道:“陛下无需多虑,若这西域高僧法术有效,微臣既可死去,也可复活,又有何危险呢?”唐太宗想了想,倒也不无道理,于是,便点头允准了这件事情。

其实,太宗心中也是有些疑惑的,傅奕此举刚好也可解开他心中的谜团。

这场比试在太和殿前举行,当时,文武百官都前来见证,现场被围的水泄不通。

只见,傅奕和西域高僧面面相觑,空气仿若凝固一般。

慢慢地,高僧闭上了眼睛... ... 不一会,高僧开始默念“俺麻尼八迷牛,钵若钵若蜜,吗迷吗迷訇… …”这一连串的咒语如同攻击一般,声音虽小,其气势却丝毫不逊于包租婆的。

一些天性胆小的宫女,甚至,连看都不看了,反观老态龙钟的傅奕,依旧气定神闲,毫无胆怯之意。

一开始,这位高僧还念得有模有样,但是,到了最后,额头上却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只听“啊!”的一声,僧人突然仰面倒地,如同被刀斧所伤一般。

可是,在惊呼声后,这位可怜人却再也无法起身,因为,没有人可以给他念起死回生的咒语。

于是,这场规模空前的打假试验就这样结束了。

其实,这件事疑点很多,毕竟,咒人生死这种事情,本身就是不成立的。

至于这位高僧为何能咒死先前的飞骑卫士,无外乎有两种可能: 一为作弊; 二为特异功能。

作弊是比较可行的方法,这位高僧只需事先买通参与测试的飞骑卫士,让他在自己念咒语后装死便可。

这种诡计与《大侦探福尔摩斯》中的布莱克伍德爵士玩弄的诡计如出一辙。

他也是事先买通执行绞刑的警察,然后,自己服用某种假死的药蒙骗了验尸的华生。

至于特异功能,就比较复杂了,这可能是僧人的一种心理暗示,也可能是一种催眠功能。

这种方法适用的情况比较特殊,受测试者必须是那种心理容易受到攻击且迷信的人。

而后来接受测试的傅奕,不仅是经历过宦海沉浮的当朝重臣,更是见多识广之辈。

并且,他向来反对迷信,更不崇尚佛教,在这样坚定的唯物主义者面前,高僧的心理暗示自然不起作用。

至于僧人为何会自己倒下,恐怕也是因为压力太大,抑或是中暑晕倒。

当时的史书中只记录:“遂不复苏”,并没有交代其中的缘由。

傅奕的打假之路并没有就此结束,一天,长安城又来了一位印度高僧。

史书记载,这位高僧是僧。

在印度四大种姓中,婆罗门属于最高等级。

但是,这位僧人既没有登坛说法,也没有传教,反而在闹市中摆了地摊。

他声称自己得了佛牙,坚硬不可摧,能击碎任何东西。

那么,究竟什么是佛牙呢? 相传,这是当初涅槃时所留下来的东西,也称作“佛舍利”。

根据《释氏要览》的记载,佛牙如五色珠般光莹坚固,向来强度极高。

至于,佛牙究竟有没有到打不碎的地步,并没有人做过试验。

唐中期以后,统治者推崇佛教,所以,佛牙这种东西便也被当作神物供奉了起来。

但是,在唐朝初期,佛教还没有发展到全民狂热的地步,所以,佛牙和印度高僧才会出现在闹市的地摊上。

当时,佛牙的消息闹得满城皆知,傅奕一听坐不住了。

奈何,他当时已有八十五岁高龄,身体行动多有不便,只好派出儿子出面打假。

他对儿子叮嘱道:“我听闻印度有种叫做金刚钻的东西,质地最是坚硬,唯独羚羊角才能击碎它。

你此行只需带着羚羊角前去,便可辨明真伪。

”其子领命而去,一些好事的人听说后,纷纷前去围观。

傅奕之子找到这位印度高僧后,径自用羚羊角在上面敲了敲,只见,这“佛牙”应声而碎,地摊骗局就此揭开。

若是细细研究,这件事简直比咒人生死还要离奇。

高僧拥有的“佛牙”,其实,就是金刚钻,即:如今所说的钻石。

它是一种密度极高的碳结晶体,坚硬不可摧毁。

傅奕能从佛牙坚硬的特质中,猜出它是金刚石,确实博学多识。

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虽然,羚羊角尖长锋利,但是,若要说其能击碎金刚石,确实有些不太可能。

不过,史实俱在,且傅奕又如此,他不可能犯这样的低级错误,所以,我们只能从另一个方向研究。

钻石的硬度达到了10,虽然属自然界最高,但是,它同时也很脆。

若用力在特地位置敲击,同样会使其粉碎。

傅奕很可能了解了这一特性,所以,才利用羚羊角尖长、坚硬的特性来对付钻石。

打假去伪本就是一条艰辛之路,彼时的傅奕位高权重,根本无需为此等小事烦忧。

但是,一心求实的他,依旧选择以命打假,这种舍我的打假精神确实值得后世尊崇。

并且,历史上的“墓志”还是他发明的。

据记载,傅奕生平“虽究阴阳数术之书,而并不之信”。

其生性豪达,一次醉酒,卧倒在床,他蓦然坐起说:“吾其死矣!”遂为自己作墓志曰:“傅奕,青山白云人也。

因酒醉死,呜呼哀哉!”至此,方有“墓志”一说。

故幼学琼林中有记载:挽歌始于田横,墓志创于傅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解析近代海军奠基人彭玉麟的铁骨柔情往事

晚清名臣有很多,今天说一说,他与、号称大清三杰,又与曾国藩、左宗棠、并称中兴四大名臣,由于他字雪琴,所以人称雪帅。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彭玉麟带兵十几年,治军很严,士兵对他很敬畏,也非常得人心。一生不慕名利、不避权贵,一生六辞高官,总在国家危难之时,抱着年迈多病之躯,抵御外敌。 在治国领军方面,彭玉麟无可挑剔了,但在婚姻家庭方面,《曾国藩日记》中,提到过彭玉麟“每谈家事为之叹息”,“无家事之欢”。 彭玉麟是湘军水师名将,清末中兴名臣。这么一位、驰骋沙场、叱咤风云的政治人物,却与一个名叫梅姑的女子有着别样恋情。那么,彭玉麟与梅姑到底有何渊源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梅姑之恋说法众多,最著名的说法是彭玉麟小时候住在外婆家,最喜欢跟外婆的养女玩耍,她叫梅姑。梅姑只比彭玉麟大一点,但从辈份讲,她是彭玉麟的小姨。青梅竹马的他们,两情相悦,私定终身。但这样的恋情注定不被祝福,家人说两人八字不合反对他们。 后来彭玉麟搬家,他和梅姑忍痛分别,14年后彭玉麟已成家。彭玉麟30岁时,听说舅舅去世,外婆和梅姑没人照顾,于是派人把她们接来。而梅姑到彭家不久,彭玉麟的妻子嫉恨他们的关系,唆使婆婆把梅姑嫁出去。彭玉麟曾考虑要阻止,但因决断迟了,错过了最后挽回时机。梅姑出嫁四年后,难产而死。 彭玉麟伤心欲绝,在坟前立誓,要一生画梅,用万幅梅花纪念她。彭玉麟做到了,他画了40年,完成了承诺,而且他丧妻后未娶。人们评价他画的梅花:干如铁,枝如钢,花如泪。对于彭玉麟与梅姑到底有何渊源这一问题,从他画的梅中人们看到了答案,也看出他失去挚爱的痛楚和对梅姑的追思。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他辞官隐居时,在水师昭忠祠旁建厅,遍栽梅花。在家乡筑退省庵,吟诗作画,画梅数量惊人,而且每幅必题诗。彭玉麟对梅姑的爱刻骨铭心、痴心不悔、用情至深。彭玉麟为梅姑执笔终身,令人感动、敬佩,令人深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解析秦始皇嬴政“一统天下”的糊涂账 为什么独留卫国

此页面是否是列表页或首页?未找到合适正文内容。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