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吕光创立后凉:系中国史上第一个真正太上皇

时间:2025-02-25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在长安天天被动挨打、穷途末路的时候,他的一个爱将却扫平了整个大西北,纵横无敌。

览尽了无限风光之后,他踏上归途,然而故乡再不是原来的故乡。

,物是人非,他发现已经回不去了。

非常意外的,他“随波逐流”创立一个新国家。

他叫吕光。

22岁时一战成名 吕光这一族有个名人,就是的皇后。

当年吕雉死后,一族遭到屠杀,吕光的先人吕文在混乱中逃走,一直跑到略阳(今甘肃天水)。

为了隐秘行踪,世代和氐族人混居,渐渐成了当地的大族。

他的父亲叫吕婆楼,是苻坚登上王位的大功臣,官到太尉。

传说吕光出生的夜晚,一束神奇的光照到他的家中,父亲非常惊奇,取名叫“光”。

他10岁时,和小孩子们一起游戏,模仿战场布阵,同伴们都推举他为主将。

吕光分派得有板有眼,儿童们都服他。

他从小不喜欢读书,喜欢飞鹰跑马,像个街头混混。

但他长大以后,成了标准的“高富帅”。

他有个异于常人的特征:眼睛里有两个瞳孔。

古人认为有“重瞳”的一般都是“伟人”,现代医学认为是早期白内障的症状。

在中国历史上,有8个名人是“重瞳”:1、仓颉,时代的造字圣人;2、舜,之一;3、重耳,春秋五霸之一;4、,“”;5、,的建立者;6、鱼俱罗,名将,传说他用拖刀计杀死了李元霸,后来因为重瞳有帝王之相,被下诏斩首;7、李煜,时南唐后主。

还有一个就是吕光。

他性格刚毅,喜怒不形于色。

平时,周围人都觉得他只是路边的甲乙丙丁而已,只有认定他是个“牛人”,推荐给了苻坚。

吕光从基层干部做起,名气越来越大,由于他能打仗,不久转为军职。

在22岁时一战成名。

苻坚亲征并州的张平,在汾水对峙。

张平有个养子叫张蚝,自认为天下无敌,闯入秦军阵地,如反复冲杀,无人可挡。

苻坚站在高处连连赞赏,说:谁能抓住他有重赏。

话音刚落,身后的吕光冲了出去,风驰电掣,瞬间到了张蚝眼前,将其一枪刺于马下,随后冲上去活捉了他。

吕光就成了一样的大名人。

建立凉国割据一方 苻坚平定整个中原之后,胃口越来越大,决定把整个西北都吃下来。

于是派吕光为统帅,率领10万人(一说7万)征讨西域。

383年正月,他从长安出征,苻坚的太子苻宏拉着他的手说:你的相貌不同寻常,必定有大福,愿你保重。

苻坚攻打东晋时,吕光走到了高昌(今新疆吐鲁番东南),前面是茫茫戈壁和沙漠,整个大军走了300多里,没有发现水草,将士们在恐惧中越来越绝望。

吕光说:我听说的大将利西征的时候,以精诚感动天地,大地涌出飞泉,我们难道就不能感动天地吗!上天一定会帮助我们的,不用担心。

不久天降大雨,连日不停。

吕光随后平定了沿途各国,只有龟兹王帛纯不投降。

西的时候,汉朝政府设立,下辖西域36个国家,其中就有龟兹国。

平定西域后,就居住在龟兹。

以后几百年,龟兹一直是西域的“老大哥”。

最强盛的时候,辖境相当于今天新疆轮台、库车、沙雅、拜城、阿克苏、新和六县市。

此时周围的几十个小国家联合起来救援龟兹,“联合国军队”达70万人。

吕光命令部将每隔五里设立一个营寨,挖战壕、筑高垒,用木头做成人形,给它们穿上铠甲。

一眼望去,似乎几百里都是秦军,有。

救援的人都吓了一跳。

双方在龟兹都城屈茨(今新疆库车东)西部展开决战,吕光军,斩杀一万多人。

帛纯当天收拾出城逃跑。

吕光进城后,发现这里的人生活太安逸了,几乎每家都储藏葡萄酒,有的达到上千斛,有的还标上了年份,在10年以上。

中原的人从来没有喝过这样的美酒,士兵们狂喜,个个捧着拼命喝,不少人喝死了,还有人掉在酒窖里面淹死了。

西域各国见吕光太厉害,纷纷表示效忠。

吕光为了安抚龟兹,立帛纯的弟弟帛震为龟兹王。

他看到这里太富有,想留在这里不走了。

385年3月,他开会讨论,大家都想回到故乡,于是吕光起程班师,用两万多头骆驼运回了大量珍宝,并带有1000多种珍禽异兽,1万多匹骏马。

途中,吕光得到了苻坚兵败的消息,派人去长安向苻坚汇报。

苻坚也想他回来救援,但诏书都出不了长安了。

史上第一个“太上皇” 北方大乱,各种割据势力脱离先秦,。

吕光到达姑臧(今甘肃武威)时,自任凉州刺史。

苻坚被杀的消息传来后,他下令三军缟素服丧。

同时,自称大将军、凉州牧等,建年号为太安,开始了他的割据政权。

396年6月,他即位,国号大凉,史称“后凉”。

399年12月,吕光病重,传位太子吕绍,自称“太上皇”。

“太上皇”这个称号是怎么来的呢?发明者是,他统一全国时,先是发明了“”这个词,觉得不过瘾,又追尊他的父亲庄襄王为“太上皇”。

但实际上庄襄王去世很久了,享受不到这份荣耀。

但“太上皇”这个名称留了下来。

到了刘邦称帝时,他的父亲刘太公还活着。

刘邦每次回家,看到父亲要下拜,大家也习惯了。

但刘太公的管家觉得不妥,对太公说:,您虽然贵为皇帝之父,但还是人臣,不能让皇帝对您下拜啊。

慈禧太后太后为什么可以统治中国47年?

能够掌握清廷最高权力数十年之久,首先是基于清帝皇统继承乏人这一客观原因。 清王朝自天命汗至宣统帝溥仪,共计12帝。这12位子女的多寡,与大清王朝的兴衰有着密切的关联。及其之前的7位皇帝,子嗣最少的和帝也有14个子女;被称之为“多子翁”的帝甚至有55个子女;而到了帝,一生仅有二子一女;、和宣统帝,竟然一生子女皆无。这就使道光以前各帝在皇位继承人问题上,选择余地较大。而自咸丰开始的三位皇帝,少子或无子,几乎丧失了选择余地或可能,出现了皇位继承乏人的危机。网络配图 最后几位皇帝寿命之短促,则进一步加深了这一危机。道光以前各帝,除帝情况较为特殊,只活到24岁外,其他均活至五六十岁,甚至八九十岁。而同治帝只活了19岁,咸丰帝、虽寿命较长,但也不过才三十几岁。 如果清帝寿命较长,其子继承皇位时一般皆已长大成人,这就至少可以在年龄方面保障新君继位后即可独自处理政务,保证皇位与皇权的平稳顺利过渡。但如果皇帝的寿命过于短促,其继承人的年龄就必然偏小,不但没有任何基本知识的储备积累和政治经验,甚至不具备是非判断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新继位的小皇帝或借重于朝廷重臣,或依赖于亲近,或直接依靠自己的母后,出现一段时间皇位与皇权的分离错位,这就有可能导致权臣专擅或母后外戚专政之类太阿倒持的朝局。 道光以后各帝寿命之短促,子嗣之不旺,预示着大清皇统的危机。晚清御史胡思敬在谈到光绪帝死后无嗣继位时说:“国统再绝,而家无令子,识者早知其必有乱矣。”讲的正是这个意思。之所以能数十年干政,与清末三位皇帝、特别是其子同治帝继位时年龄太小,不无直接关系。网络配图 特殊的政治身份与地位 慈禧太后之所以能掌握清廷最高权力数十年之久,并非仅仅因其具有多么高深莫测的政治本领或手段,而是依靠其特殊的政治身份与地位。 咸丰帝死后,清廷内部实行的虽是“(太后)垂帘(八大臣)辅政,盖兼有之”的权力机制,表面看慈禧太后与肃顺等八大臣的权力是旗鼓相当,但实际上慈禧太后占据新君生母这一更有利的地位,使其在与八大臣的政治斗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朝中部分大臣也都坚持“自古,民无二主”的政治理念,大都认为只有两宫太后才是皇权的真正代表。 妥善处理两大家族政治关系 外戚专权与保持皇权独立是一对势如水火的矛盾。慈禧太后则妥善地处理了那拉氏家族与爱新觉家族的政治关系,这也是她掌握清朝最高权力数十年最为根本的原因。如果将慈禧太后与的做一个比较,就会对此有一个极为清楚的认识。网络配图 武则天先是“垂帘于御座后,政事大小,皆预闻之”,后来又正式登基称帝。不但立七庙,追尊自己上五代祖皆为皇帝,大力提拔重用武氏兄弟子侄掌握朝廷内外的军政大权,而且残杀唐皇的皇子皇孙。这不但引起李氏家族的全力反抗,也引起众多重臣和旧臣的强烈不满与反对。 第一,未予那拉氏族人以显爵重任。后,慈禧太后的大弟照祥被封为三等承恩公,其父惠征、祖父景瑞、曾祖父吉郎阿则被追封为三等承恩公。以上封爵,皆为清廷对于皇后或皇太后家族的恩封惯例,而非“违制”的特例。 其二弟桂祥,之所以在1888年被封为三等承恩公,是因其女被选为光绪帝的皇后,仍是循外戚封爵之惯例,与慈禧太后的个人意旨并无直接关系。慈禧太后之所以未对胞弟委以控制清廷实权的重任,除了与其弟缺乏才干有关之外,与慈禧太后特别关注爱新觉罗氏家族与那拉氏家族关系、不给其他人以攻诘口实的意识自觉或心理警觉不无关系。网络配图 第二,慈禧太后所选立的两任小皇帝——光绪帝载湉和宣统帝溥仪,都是爱新觉罗氏家族血统最近的近支亲王后代。她的独断专行,虽会引起皇室亲王和其他朝臣的不满,但没有人怀疑慈禧太后对爱新觉罗氏家族不忠或有所威胁。至于慈禧太后多次选立小皇帝,以及其与恭亲王奕欣、醇亲王奕譞等人的矛盾与斗争,皆被人理解为是清朝内部的权力之争,甚至不过是家族内部的叔嫂“家务”之争而已。 就如文中所讲,无论慈禧太后的主观意图如何。在客观上,她的确成功地使人们普遍认同其对爱新觉罗皇室是忠诚的,这应是她较为顺利地掌控清王朝最高权力长达近半个世纪的重要原因之一。身为一个女人,能做到如此程度,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奇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后宫佳丽三千唐高宗李治为什么痴恋继母武则天?

《传奇》热播的时候很多网友吐槽:好好的一代女皇传奇怎么成了主角光环bling bling 的玛丽苏神剧。换个角度想,一代帝王,不顾世俗伦理常纲,不怕千万人阻挡,将已经出家当尼姑的继母接回宫中,给她锦衣玉食,给她皇后宝座,给她权力,然后这个女主有颜值有智慧有手腕,一路开挂,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是超级玛丽苏都写不出的爆款剧情,加上对的痴恋,确实很像玛丽苏言情文里的男主人设,也难怪编剧忍不住把《》剧情往玛丽苏方向引了。网络配图 李治有多爱武则天呢?李治把武则天从感业寺接出来之后,共养育了六个孩子,四男二女,四个男孩全都当过太子。这之后李治再也没有同其他女人生过孩子,当然中间也是开了小差,跟母女有过一腿,作为一代帝王来说,已经是十分专情了。 很多人不理解,后宫佳丽三千,为什么李治对自己的继母爱得死去活来? 首先,武则天颜值高。这毋庸置疑,不然武则天也不会被唐太宗看中,被封为才人。武则天由于其特殊身份,在史书上老被泼脏水,被妖魔化,关于她长相的描述参差不齐。有个相对靠谱的说法,武则天认为与她最像,“则天以为类己”,史书对太平公主相貌有记载,“公主丰硕,方额广颐”。她体态丰腴,脸蛋很饱满,额头也比较宽,很符合的审美标准,武则天大概也是这类美人。 其次,武则天的性格极具魅力,御姐控李治就好她这口。据说在唐太宗时期,西域进贡一匹烈马狮子骢,无人能驯服。李世民问:论如何驯服一匹烈马?在所有人都一脸懵逼,故作沉思状时,武媚娘答得干脆利落:“铁链+匕首,烈马不听话,就用铁链抽它,还不听话就用匕首削它”,这回答让李世民出乎意料,当时还是太子的李治对武媚娘的气魄赞赏不已,呵,这样英姿飒爽的姑娘。网络配图 据说李治与武则天定情,是在李世民病重的时候。两人眉来眼去有一阵子,那天李治照常来探望李世民,中途去上了个厕所,上完厕所后,武则天端着金盆,盛水给李治洗手,一副娇滴滴风情万种的样子。李治心中一荡,吟诗俩句投石问路:“乍忆巫山梦里魂,阳台路隔恨无门。”武则天才思敏捷,心领神会了双关语,马上回吟道:“未曾锦帐风云会,先沐金盆雨露恩。”两人算是正式勾搭上了。 李治是个文艺青年,平时喜欢写写书法,陶冶情操。武则天还是才人的时候,为了得到唐太宗的赏识,,她的书法与诗歌都有很高的造诣。后来做尼姑武则天曾给李治写了一首诗:“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常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诗的大意是说:为什么我如此憔悴呢?就是因为整天想着你。如果你不相信我每天因为思念你而默默落泪的话,你就打开箱子看看我的石榴红裙吧,那上面可是洒满了我斑驳的泪迹呢。李治是一个温柔多情、有浪漫气质的青年,像武则天那样坚强的姑娘,为自己流眼泪,这对李治来说杀伤力太强,心被彻底俘虏了。网络配图 李治把武则天从感业寺接回宫后,武则天对李治很体贴,“巧慧,多权数”,治理国家是个头疼的事,有了武则天协助,李治有了个出谋划策可以依赖的人,李治称其“胜于上”。武则天一边又辅佐李治与前朝老臣们斗智斗勇,清除了朝中凌驾于王权之上的外戚势力(以、褚遂良等人为代表),延续了的繁荣。有个贤内助但没有让李治感觉到被压制,武则天分寸把握得很好。李治后期重病,不仅让武则天与他二圣临朝,甚至还让武则天摄政,但是被大臣反驳回去,直到死前命太子继位时还说重大事情可让武则天抉择,这是VVVIP才能有的待遇。总的来说,李治对武则天的爱,不是庸君对奸妃居高临下的宠幸,而是对她性格的喜欢,对她能力的认可和赞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