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纪灵:东汉末年将领,他的实力到底有多强?

时间:2025-02-26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纪灵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前期众多诸侯中,曾称雄一时,他实力巅峰时期不要说,甚至连都不一定有他强,不过和曹操袁绍麾下谋臣猛将众多不同的是,袁术真正拿得出手的谋臣和猛将并不多,其中名气较大的猛将只有纪灵一人。

之所以说纪灵小有名气,那是因为演义中的纪灵曾和关羽、张飞两大武力靠前的猛将都交过手,其中和关羽“大战三十合,。

”和张飞则是“斗无十合, 张飞大喝一声,刺纪灵于马下,败军奔走。

”那么三十合战平关羽,十合被张飞刺于马下,哪个才是纪灵的真实水平?我们就此分析一下。

纪灵三十回合战平关羽往往会被用来质疑关羽的武力并没有那么强,甚至以此来说明关羽武力不如张飞,其实真实的情况远非如此,关羽之所以战平纪灵那是因为当时的情形不容许他干脆利落地斩杀纪灵,为什么这么说?我们大体了解一下此战的背景。

徐州原本是陶谦的,陶谦临终前三让徐州给刘备,然而刘备感觉自己实力不足,于是引狼入室把败退兖州无处可去的引入徐州为臂助,随着吕布的坐大和袁术的触角伸入徐州,徐州渐成三足鼎立之势,同时曹操也在一旁。

刘备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下不得已奉诏讨伐实力远在他之上的袁术,这场大战刘备本来就不想打,只是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刘备不得不从所以只能消极对待,面对袁术的先锋大将纪灵刘备自然不会真正出手,只要把纪灵赶跑就行了,关羽也就自然不会出全力,否则万一关羽不留神斩杀了纪灵,袁术必定兴兵前来,那对刘备来说反而不妙。

所以你才会看到演义里说:“纪灵大叫少歇,关羽便拨马回阵。

”如此单挑有点儿戏,又不是出战前高挂免战牌,纪灵说要歇一歇,关羽居然也就同意了!可见关羽压根就没当回事;即便如此从后面纪灵不敢出战,只是派出副将荀正迎战来看,可见纪灵已经实实在在被关羽打怕了! 再来看张飞为何不到十个回合就刺纪灵于马下?当然两者之间的武力差距是主要原因,另外一方面当时的袁术因为称帝导致,一败再败不得已只能投靠自己原本看不上的庶兄袁绍,所谓“败军之将,何以言勇?”两军对垒士气也相当重要,纪灵十个回合死于张飞之手并不令人意外。

关羽和张飞的武力伯仲之间,不好直接判断谁更强一点,但是至少可以肯定以纪灵为参照,两人武力绝无可能差距这么大?唯一的解释就是关羽手下留情了,三十回合战平关羽绝非纪灵的真实武力水平!其实他的真实水平也就关羽和张飞的十合之敌。

没有了三十回合战平关羽的光环,纪灵的武力明显被高估,在演义中他充其量也就是个二流猛将,关羽都要在二十回合以上(从战况的激烈程度,以及热酒变温和华雄斩杀俞涉潘凤的时间来做对比的话,二十回合以上是个比较保守的估计),由此可见华雄的武力比纪灵强多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东汉桓帝刘志:史上唯一在厕所里搞政变的帝王

由于聪明小孩儿被“淘汰”,王朝的宝坐再次空了下来。又跑到禁中跟妹妹梁商议立谁家的倒霉孩子做皇帝了。梁太后正在着手张罗一门亲事,准备把自己的妹妹嫁给十五岁的蠡吾侯。刘志此时也从封国赶到了洛阳城北的夏门亭,准备迎取新媳妇儿。梁太后一合计,不如干脆就让自己这个准妹夫当皇帝,一来这孩子也才十五岁,还是容易控制的,二来他马上就要娶自己的妹妹,将来妹妹当了皇后,梁家还可以继续以外戚的身份专权。网络配图 事情基本就这么定下来,蠡吾侯刘志,看来是对梁家最有利的人选。梁冀决定就立刘志了。可是以太尉为首的朝臣们对这个选择感到不能接受,他们另有一个人选,就是“年长有德”的清河王刘蒜。结果梁冀跟群臣在朝堂上一番争论,最后大家都不有说服对方,只好暂时散会,各回各家,寻找更有利于自己的武器,准备在下次辩论的时候击倒对手。 梁冀回到府里,正为如何对付李固的花岗岩脑袋苦想对策之时,一个重要的人物前来拜访。此人,名腾,是宫中的中常侍,当初曾经和梁商一同被张逵陷害过,也算是梁家的“患难之交”了。梁冀一见来了,连忙向曹腾求问立谁做皇帝适合。梁冀的用意是想借此探明宦官势力对立君之事的态度。此时,外戚与朝臣势均力敌,如果曹腾所代表的宦官势力支持哪一方面,那么哪一方就能胜出了。曹腾的回答很让梁冀长出了一口气。曹腾说“清河王清正严明,一旦立他为帝,将军难免大祸临头,不如拥立蠡吾侯,可长保宝贵。”梁冀于是知道,跟自己是哥们,可以放心大胆的刘志了。 第二天,群臣再次开会继续研究立谁当皇帝的问题。梁冀当即宣布,就立蠡吾侯刘志做皇帝,没有什么商量的余地。大臣中原本反对立刘志的的胡广、赵戒一看梁冀急了,都不敢再坚持己见,连忙改口附和梁冀,说“我们都听大将军的!”,其他大臣也都说“我们都听大将军的!”李固和杜乔还要坚持,梁冀干脆不等他们发言,大吼一声“散会”,说完自己一扭头走了,就这样通过了立刘志做皇帝的决定。随后,梁冀亲自用青盖车将刘志接入洛阳南宫,称帝。史称孝桓皇帝。网络配图 因为李固一直跟梁冀作对儿,梁冀彻底恨上李固了,不久诬陷李固、杜乔谋反,将他们处死。 虽然桓帝是梁冀的妹夫(桓帝即位后就正式迎娶了梁女莹,并立为皇后),但是梁冀当然不会因此就对桓帝表现得恭顺。因为拥立有功,桓帝时期的梁冀获得了更多的封赏和更大的权势,甚至连梁太后也无力约束他。这也难怪,梁商那么大能耐都搞不定自己的儿子,梁太后一介女流又怎么可能摆得平自己的哥哥呢?所以天下大权,尽归梁冀所有,梁太后可以控制的,除了皇帝妹夫之外,就是一班宦官。所以这一时期宦官的势力,比之从前更加大,成为用来制约梁冀的唯一武器。 和平元年(150年),梁太后终于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临终之时,她下诏归政于桓帝,并希望桓帝与梁冀都能“”。这个“好自为之”是明显偏坦梁家而对桓帝不公平的。网络配图 此时的梁家,先后已经出了七位侯、三位皇后(一名死后追封)、六位贵人、两位大将军、七名诰命夫人和女封君、三名驸马,至于卿、将、尹、校的数量更是多达五人七人之众。真正是权倾朝野,富贵满门。只要梁家不去祸害别人,梁家本身想要“好自为之”根本不存在任何问题。 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想要“好自为之”就只有两个出路:一是跟梁冀好好“合作”,当好梁冀的傀儡,就跟日本幕府时代的那些天皇一样;二是消灭梁冀,夺回权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唐朝末年的女英雄虞夫人:巾帼英雄死后化身女神

虞夫人护寨御寇壮烈捐躯的英勇气概深深地感动着村民,绅士徐志道等人捐资在麻寨南坡为其立“寨将夫人祠”。此后,村民们每逢节日都来祭祀,在崇拜与祈盼的氛围中逐渐将她神化。不久,有关虞夫人“得道成仙”、“显灵护民”等神话传说便在当地流传开来,并越传越远,越传越神。 武功过硬人称虞夫人 唐末,吏治腐败,赋敛繁苛,民不聊生,阶级矛盾空前激化,终于酿成声势浩大的农民大起义。各地的盗寇也趁农民起义之机兴风作浪,大肆抢掠财物,而地方官员多不作为,致使社会治安愈演愈乱。面对乱世政局,一些有势力的村寨为求自保,纷纷组建民团武装捍卫家园。浈阳城郊麻寨片村(今英城马口一带)就是这样。麻寨寨主曹福被周边各村推选为总团练长,负责组织训练片村青壮年,以打击来犯盗匪。 曹福之妻是麻寨虞湾村人,家中父母早亡,由家兄关照长成。她从小聪明好学,心地善良,活泼开朗;但很要强,喜欢像男孩子一样舞枪弄棒,拜师学艺,练就一身过硬的武功。嫁予曹福后,常与寨内男子们一起巡逻山寨,切磋武艺。寨里人都尊称她为虞夫人。 护寨御寇壮烈捐躯 乾符六年(879年)六月,黄巢军攻占广州,很快发展到50万人。十月,黄巢主力取粤西入桂林,逾岭北上两湖作战。其部将鲁景仁因养病滞留广州,未跟主力北上。其后,他率千骑夺取连州,建立政权,武装割据近20年之久。这支部队北上途经今英西浛洸时,纪律欠佳,有扰民行为。英西贼匪乘机发难,甚至打着起义军旗号胡作非为。时有一个叫王朝的贼首,因其姓名与黄巢同音,便假借黄巢之名纠集歹徒抢掠百姓财物,并一度攻占当时的浛洸县城,周边群众深受其害。 麻寨长径是浈阳城西的隘口,本有兵丁把守,但到乱世时期,官兵们早作了,浛洸贼匪便时逾长径来麻寨一带骚扰。曹福带领训练有素的民团,凭着险要的地形优势,与来犯盗匪打了几场硬仗,每次都把盗匪击溃出境。有段时间,盗匪暂停骚扰,曹福以为盗匪害怕,不敢来劫掠,便麻痹松懈起来,结果误中盗匪突袭之计,被乱箭射死。 虞夫人得知丈夫被害,悲愤交加,单骑怒冲匪阵,挥刀乱砍,好几个匪兵在嚎叫中人头落地,阴阳两隔。盗匪们从来未见过如此勇烈的女子,甚为惊恐,又见麻寨的救援主力冲杀上来,便乱了方寸,匆忙撤退到20里路外的铜锣庙。虞夫人的英武气概赢得片村群众的衷心拥戴,一致推举她为御寇新指挥,尊称她为“寨将夫人”。虞夫人见群众御寇情绪高涨,便趁热打铁,派人联络其他村寨自卫武装,协调行动,分进合击,实施以攻为守斗争策略。他们一鼓作气追杀盗匪,直捣浛洸贼巢,杀得王朝匪部,遁入英西山林,再无进击力量。在这场恶战中,民团武装也死伤惨重,作为总指挥的虞夫人也身受重伤昏迷过去。当她苏醒过来时,曾激动地大叫一声:“我终于为丈夫报了仇啦”!言讫又昏死过去,再未醒来。 日久神化获朝廷加封 虞夫人护寨御寇壮烈捐躯的英勇气概深深地感动着村民。村民中绅士徐志道等人捐资在麻寨南坡为其立祠、塑像,称为“寨将夫人祠”。此后,村民们每逢节日都来祭祀,在崇拜与祈盼的氛围中逐渐将她神化。不久,有关虞夫人“得道成仙”、“显灵护民”等神话传说便在当地流传开来,并越传越远,越传越神。 嘉泰年间(1201-1204年),英州知州念虞夫人“生前曾未闻有尺寸之封,殁后仅庙食兹土,又僻处山谷”,遂特呈朝廷封赐。朝廷准奏,赐为“冥助”。乡民乃改“寨将夫人祠”为“冥助惠妃祠”。嘉定六年(1213),英州城邑曾遭山贼突袭,经过激战,被军民击退。事后,邑民纷传虞夫人“显灵护城,吓退攻城山贼”。知州深不疑,乃将“显灵”异象呈朝廷,得到御批,赐封为“显佑夫人”。嘉定十五年,这位宁宗又加封虞夫人为“正顺夫人”。这样一来,虞夫人总的称谓变成“显佑正顺惠妃夫人”,正式登上庇佑众生之神坛了。当地群众则尊奉她为“曹主娘娘”。 此后,有关曹主娘娘“显灵庇佑”的神奇传说不断传出,祭祀曹主娘娘的庙宇也不断增加。据英德林超富先生调查统计,新中国成立前夕,英德境内有曹主娘娘神位的庙宇共48座,遍布大小北江两岸。其中甚多有规模的庙宇,如英城麻寨庙、英南江口咀庙、大庙峡的大庙、英中琵琶山大岗庙、中隅龙角庙、中隅榕树庙、上隅三圣岩庙、英北沙口长江古庙、英西浛洸曹主娘娘庙、英东长河神前庙等,都以曹主娘娘为主神。英德境外,阳山黄坌、黎埠,广州西林增埗等地,都发现有曹主娘娘庙宇。除庙宇外,英德的民间醮仪文化活动中不少唱词都与曹主娘娘有关;清远清西平原地区的《禾楼歌》中的唱词也有曹主娘娘“洒乳汁壮谷穗”的内容。以上史实说明,在封赐和祭祀文化的抬升下,生前为巾帼英豪的虞夫人,死后逐渐走上神坛,历千年之演变,已华丽转身为北江地区的一位女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