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秦淮名妓李香君如何成为南京史上最伟大女人?

时间:2025-02-26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导读:作为的代表,使秦淮八艳成为正面形象的群体,载入史册。

她的高风亮节,可能还改变了后人对妓女阶层的歧视。

我曾经在新浪博客撰文,说李香君是南京历史上最伟大的女人,最有资格担任南京文化的形象代言人,又说李香君是中国历史上最有骨气的妓女。

中国人是重感情的,就这样把自己的敬仰献给秦淮河边的一位妓女。

因为这位妓女在国破之时,表现得比那些才子、那些将军、那些各界领袖更为勇敢。

如果没有那溅在扇面的一滴滴血,《桃花扇》可能只是花前月下的老套故事。

作为明代秦淮八艳之一的李香君,对慕名而来的大批高官富商,偏偏钟情于青年才俊侯方域,以身相许。

时为复社领袖人物的侯方域,受到奸党阮大铖迫害,逃离南京,李香君送他一直送到桃叶渡口,清唱《琵琶记》赠别,等于用歌声为落魄书生怕冷的心取暖。

那把作为爱情故事最重要道具的诗扇,是书生送给美人的定情物。

后来,当奸官田仰串通马士英和阮大铖,欲逼李香君为妾,李香君誓死不从,以头撞地,血花四溅,在扇面上留下痕迹。

画家杨文骢深为感动,将血点画成桃花一枝,使扇面上诗画相映。

美人不只会为爱流泪,也有勇气流血的。

桃花如血,血如桃花,是生死恋情使美人与桃花形成了血缘关系,而不单单是外形上的相似。

漂泊在外的侯方域听说李香君以血坚守,情不自禁写下一篇《李姬传》。

清代戏剧家孔尚任,正是据此写成传世佳作《桃花扇》,在大大小小的舞台翻演,使李香君的形象不仅进入文学史,更深入中国老百姓的记忆。

《桃花扇》剧情中,侯方域一出场就吟诗,吟的是《恋芳春》:“孙楚楼边,莫愁湖上,又添几处垂杨。

偏是江山胜处,酒卖斜阳,勾引游人醉赏。

学金粉南朝模样,暗思想,那些莺颠燕狂,关甚兴亡。

”不愧为晚明文社“复社”的接班人,才华横溢,难怪能赢得李香君的芳心。

可惜他后来又把美人的心弄丢了。

侯方域经几起几落,最终北上,归顺大清,谋取。

这不只让李香君失望,更让她伤心:理想中的如意郎君竟然如此没骨头,比女人还软弱,这种能把人格抛弃了向名利投降的所谓才子,他的爱情,自己还能相吗?还敢相信吗?与之相比,身为妓女的李香君,却有侠气。

在乱世中侠气就是骨气啊。

她比许多男人更明白什么是大是大非。

苦劝无用,也只能分道扬镳了。

李香君并没有背叛自己,背叛自己的爱情,而是侯方域背叛了她,背叛了她的期望。

侯方域做出了李香君这样的女人都不愿做的事情。

李香君,也做到了许多男人都做不到的事情,正如前次以血守爱那么坚决,她削去青丝,遁入空门,与世俗不合作,保持自身的清洁。

为了表示对国家的忠贞不渝,她亲手斩断了情根。

别人都没能阻挠的情缘,她本人狠起心来了断。

不可能不疼的。

可能比血溅诗扇时还要疼。

她忍住疼,还是这么做了。

你可以说李香君看错人了。

其实她看的时候并没错,是她看上的人变了了。

不仅她看上的人变了,世道也变了,她只能要求自己不变。

以不变应万变。

她正是因为不变才成为自己的,才在一群变了的人中显得伟大。

你可以说李香君爱错了人,可爱本身并没有错啊。

李香君,爱的时候轰轰烈烈,不爱了,或知道自己不该爱了,也斩钉截铁。

她知道比守住小爱更重要的是守住大爱。

当爱人站到自己大爱的对立面,她也会不爱的,没法爱的。

李香君是一个烈女子。

更是一个有大是大非、大爱大恨的忠烈女子。

当儿女情与家国爱发生冲突的时候,她作出了一般人并不那么容易作出的选择。

南京人是重感情的,中国人是重感情的,就这样把自己的敬仰,献给了一位妓女,献给秦淮河边的一位妓女。

因为这位妓女在国破之时,表现得比那些才子、那些将军、那些各界领袖更为勇敢,更为坚定。

她注定要让很多男人脸红的。

如果他们能感到脸红,多多少少还是有希望的。

正如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始终没有忘掉这位普通的妓女,一直对这位妓女保持着敬仰,说明中国人还是有希望的。

作为秦淮八艳的代表,李香君使秦淮八艳成为正面形象的群体,载入史册。

她的高风亮节,可能还改变了后人对妓女阶层的歧视。

我曾经在新浪博客撰文,说李香君是南京历史上最伟大的女人,最有资格担任南京文化的形象代言人,又说李香君是中国历史上最有骨气的妓女。

这些说法并未遭到网友反对。

南京作家叶兆言,对秦淮八艳评价也很高:“秦淮八艳的真正意义,关键在于她们有不做亡国奴的骨气,在于她们很好的素养和不同凡响的政治见识。

外在的美可遇,内在的美难求,时穷节乃现,只有到了的最后关头,才能看得出一个人的节操。

秦淮八艳是一面镜子,桃花扇底看前朝,通过这八位不同凡响的风尘女子,人们看到的是中国文化的颓败,是中国男性知识分子的虚伪和装腔作势。

像钱牧斋和侯方域,都是名噪一时的大才子,这些才子都是先唱高调,最终却失节投机,走到他们平日所鼓吹的理想的反面去了,爬得太高,跌得就重。

秦淮河边的八位小女子,轰轰烈烈地唱了一曲正气歌,活活羞煞男子汉大丈夫。

”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李香君作为秦淮八艳之首,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李香君作为秦淮八艳之首,16岁的她见到侯方域,便一见钟情,侯方域也对他念念不忘。那么他们在一起了吗?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侯方域出生于1618年,是明朝归德府人,还是明末清初时期的散文三大家之一,是户部尚书侯恂的儿子,后来因为专权被废。等到明朝灭亡之后,侯方域后来流落到江南,到了清朝时期,参加科举考试,又被人嘲讽,到了28岁才回到老家。后来开始积极参与清朝的镇压农民军,但是做了很大贡献的侯方域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嘉奖。到了35岁的他非常悔恨,在人生的最后完成了他自己的两部文集。在37岁因为悲愤又加上思念李香君染病去世。  1624年,李香君出生于苏州官宦家庭,他的父亲原来是一位武官,被阉党魏忠贤一伙打击陷害。后来家道中落,父母双亡,李香君漂泊异乡。后来她被秦淮名妓的李贞丽收为义女,李香君便跟随她读书识字、学习音律,弹琴琴棋书画无一不精,她歌声甜美,深得文人雅士、正直忠臣的倾慕。  李香君身为一个名妓,始终是要接客的。她的第一位客人要给妈妈很多银子,但侯方域,一介穷书生没有那么多银子,他的好友便给了他很多银子,当夜侯方域献上一柄上等的扇子给李香君作定情信物,扇子上还有侯家祖传的吊扇坠。于是他们俩成了好事,李香君和他情意绵绵,你侬我侬,缠缠绵绵,二人便在这媚香楼中,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日子。  但是那笔钱却是阮大悦转赠给侯方域的,他想拉拢侯方域,那阮大钺人品低下,侯方域一时犹豫不决。李香君立马把头上的发簪拔下,变卖了首饰,凑足了钱,还清了阮大钺。  弘光皇帝即位后,阮大钺得到重用。他想一雪前耻,逼走同朝为官的侯方域,无奈之下,他转投奔史可法。李香玉从此闭门谢客,只等侯方域归来。阮大钺见一计不成,又施一计,他怂恿田仰来迎娶李香君。李香君誓死不从,她一头撞在栏杆上,鲜血溅在了侯方域送的扇子上,他们只好灰溜溜的跑出去了。侯方域的朋友和着血迹在扇子上画出一树桃花。  阮大钺又怂恿皇上,说苏州有个歌姬叫李香君很是美艳动人,不可方物,能歌善舞。皇帝一道圣旨,便将她招入宫中,充当玩物。李相军无法抵抗圣旨,一入宫门深似海,她握着那把鲜血画成的桃花扇,带着对情郎的思念进了皇宫。她受尽了皇帝和权贵们的凌辱,每当困难之时,想想怀中的桃花扇,便又有了生的勇气。  1644年,清兵攻下扬州,史可法战死,弘光帝望风而逃,随后南京城不攻自破。李香君趁夜逃出了皇宫,清兵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李香君一路跌跌撞撞,向秦淮河畔走去。到处都是火光,此时他无处可去,正巧碰到熟人,带着奔向苏州。这天夜里,追随史可法的侯方域也赶到秦淮河边,他想着李香君的安危,想着赶紧在这紧急关头能找到她。他在媚香楼徘徊了一夜,也没有等到那个魂牵梦绕的李香君,二人就此擦肩而过。  李香君逃亡后,便躲进栖霞山为尼。侯方域在栖霞山寻找到她。二人商议会回老家,李香君隐瞒自己的身份,以侍妾的身份走进了侯家的大门。她与侯方域的父母、夫人都和睦相处,在以后的八年时间里,李香君过得最为幸福安逸。可是有一天她妓女身份暴露了,她公公将她赶出侯家,幸好得到了婆婆及夫人的挽留求情,才让他住到一个荒凉的村落中。李香君此后抑郁而死,享年29岁,一代名妓香消玉殒。  后来孔子的第64代孙孔尚任将他们的爱情故事写成了《桃花扇》,借他们的爱情故事反应了南明的兴亡,堪比《长生殿》。

明朝秦淮八艳李香君生平简介 林语堂是如何评价李香君的?

  李香君(1624年-1654年),又名李香,号“香扇坠”,原姓吴,南直隶苏州(今江苏苏州)人。她与董小宛、陈圆圆、柳如是等被称为“秦淮八艳”。下面帆叶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因家道败落,飘泊异乡在李香君八岁的时候,随养母李贞丽改吴姓为李。是南京秣陵教坊名妓,秦淮八艳之一。她歌喉圆润,但不轻易与人歌唱;丝竹琵琶、音律诗词亦无一不通,特别擅长弹唱《琵琶记》。1699年孔尚任的《桃花扇》问世后,李香君遂闻名于世。  人物轶事  候方域慕名来到媚香楼,一睹“香扇坠”李香君的风采。一走入李香君的房间,只见室内书画古玩陈设有致,别有一番清新气息,与一般青楼迥异。  李香君娇笑盈盈地请客人落了座,立即有诗婢送来清茶果品,此时候方域又被正面墙上挂着的一幅大型横幅吸引住了,这是一幅“寒江晓泛图”,寒雪弥漫的清江之上,一叶孤舟荡于江心,天苍苍,水茫茫,人寥寥,好一种悠远淡泊的意境,画上还题有一首诗“:瑟瑟西风净远天,江山如画镜中悬。不知何处烟波叟,日出呼儿泛钓船。”  画上没有落款,料非出自名家之手,侯方域问道:“此画是何人大作?”李香君见他对画如此关注,略带羞涩地说:“是小女子涂鸦之作,不足为道。”“是你所作?”侯方域简直不敢相信,这么一个姣小稚嫩的青楼女子,竟然作出这般神韵的诗画,真令人刮目相看。  从这幅画开始,两人越谈越投机,彼此直引以为知己。一个是风流倜傥的翩翩少年,一个是娇柔多情、蕙质兰心的青楼玉女,接连几次交往之后,便双双坠入了爱河之中,缠绵难分。  人物评价  “在秦淮八艳中,不论是样貌还是才气,李香君都排不到首位,但是她却高居秦淮八艳榜首。在街头随便找个市民问问秦淮八艳,大家可能说不全,但是李香君却是众人熟知的。”李香君之所以如此声名远播,主要还是她对爱情的忠贞以及高尚的爱国情操。  林语堂《为香君题诗》:“香君一个娘子,血染桃花扇子,气义照耀千古,羞杀须眉汉子。香君一个娘子, 性格是个蛮子,悬在斋中壁上,教我知所管制。如今天下男子,谁复是个蛮子,大家朝秦暮楚,成个什么样子。当今这个天下,都是骗子贩子,我思古代美人,不至出甚乱子。”  余怀《板桥杂记》:“李香身躯短小,肤理玉色,慧俊始转,调笑无双,人名之为香扇坠。”同书又记述:“香年十三,亦侠而慧。”  后世纪念  李香君故居陈列馆坐落在夫子庙来燕桥南端,钞库街38号该馆座南朝北,三进两院,面临美食街,背依秦淮河,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典型的江南民居风格。馆内设有轿厅、资料厅、媚香楼故居展览、茶文化、扇文化展厅、书画陈列室、河厅、古水门等。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