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吕惠卿是什么结局?他是如何死的

时间:2025-03-04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很多人都不了解吕惠卿胡作非为,铲除异己,终归被帝王所厌恶,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

大家好,今天小编给大家讲一段关于吕惠卿,罢黜了和吕嘉问、陷害了、轰走了郑侠、除掉了冯京后的。

罢黜了曾布和吕嘉问、陷害了王安石、轰走了郑侠、除掉了冯京后,吕惠卿完成了自己的目的。

从此,朝中再也没有大臣敢反对他,他终于成了这个帝国的“独相”!然而,吕惠卿不知道,当他成为独相、位极人臣的时候,也将是他开始倒霉、走背字的时刻。

“水满则溢,月满则亏”,此千古不变之道理。

毕竟,没有一个帝王能够容忍一个大臣,在自己面前装满“水袋”。

还是那段话身为帝王,大臣干的很多事情,都能忍,唯一不能容忍的,就是大臣的权威凌驾于皇权之上。

不管这个人是奸臣还是忠臣,一旦被皇帝发现,必定严惩不贷。

飞扬跋扈、目中无人的吕惠卿根本不知道,在他风光无限的背后,已经有双眼睛牢牢盯住了他,开始盘算怎么收拾他了。

恰在此时,发生了两件事情,痛下杀手,把吕惠卿轰出朝廷了。

第一件事情,皇帝“顿悟”。

直以来,皇帝都很信任吕惠卿,毕竟那是王安石推荐的人选,也是自己选择的人才。

因此,即使有郑侠等人弹劾吕惠卿打击异己、报复群臣,皇帝也不太相信;即使吕惠卿干了“铁证如山”的事情,如陷害曾布、吕嘉问等人,宋神宗也认为吕惠卿做得对,那些人才德不够被朝廷罢免,也在情理之中因此,不管别人如何状告吕惠卿,皇帝也一直相信吕惠卿。

然而,等宰相单独面见宋神宗,说了一番后,皇帝对吕惠卿的这种信任,就烟消云散了。

原来,韩绛道:“吕惠卿就是一个卑鄙无耻的小人!他大搞李士宁的案件,不是为了剿灭叛党,也不是为了维护皇权,而是为了陷害王安石。

吕惠卿置王安石于死地,好不让他,威胁自己的相权!” 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听完韩绛的话后,宋神宗恍然大悟。

在宋神宗的眼中,吕惠卿连陷害恩师的事情都干得出来,还有什么人不敢出卖呢?假以时日,当吕惠卿的权力到达一定程度后,为了追求更高的权力,他会不会连自己也出卖呢?一想到这些,宋神宗就决定不再重用吕惠卿。

就在此时,吕惠卿自己又干了一件胡作非为的事情,这就是变法。

吕惠卿认为,变法大业足以载入史册,但是,现在所有的变法章程,都是王安石制定的,跟自己没有任何关系。

若一直这样“萧规曹随”下去,体现不出自己的本事。

于是,吕惠卿毅然决然地下令—出台一个新法,以证明自己的能力当时,吕惠卿的弟弟吕升卿,说免役法在推行的过程中,出现了新的问题,如有人故意隐瞒自己的财产情况,以逃避或少缴助役钱。

得知这件事情后,吕惠卿认为可以用这件事情做文章。

于是,在跟弟弟商量后,吕惠卿创造了一个新法,叫手实法,以弥补免役法的损失。

手实法,类似于现在的私人财产登记。

吕惠卿规定,百姓拥有的财物,都要向政府登记申报,政府再按照当地物价,对这些物品征收一定的税,以充国库。

民间所有的物品都需要汇报,不得藏盾。

一旦发现有人藏匿物品,立刻没收充公,藏匿者也要受到相应的惩罚,以儆效尤。

此外,为了快速地查出藏匿者,吕惠卿还规定:鼓励百姓举报,凡举报属实者,可获得被举报者的三分之一财产作为奖励三分之一的财产举报费……这个诱惑,确实不小。

当然了,这样做的结果,也只能用四个字来概括了。

那就是—天下大乱!如此丰厚的举报费,让全天下的百姓们疯狂起来了。

大家趴在贪官污吏、富豪乡绅的门口,看他们家到底隐藏了多少财宝,好去举报。

胆量大的,甚至对这些家庭敲诈勒索、索要各种“封口费”。

百姓疯狂了,官员更是疯癫。

当时,手实法不是规定,要对百姓的财产进行登记吗?结果,在登记期间,官员们连一只鸡、一个烧饼、一个扫把,甚至是一根木头都不放过,全部登记在册。

官员以此为由,增加赋税,最终大捞外快、中饱私囊。

时间,拜这个手实法所赐,富人惶惶不可终日,百姓则怨声载道。

在这种情况下,吕惠卿一下子成为众矢之的,反对手实法的奏章也源源不断上交到了宋神宗的手中。

看着这堆积如山的奏章,再想想吕惠卿的所作所为,宋神宗终于决定放弃吕惠卿了。

于是,这位皇帝颁布了一道圣旨,恢复王安石的宰相身份,命他速回京城,收拾这个烂局。

至此,在被罢免了十个月后,熙宁八年(1075年)二月,王安石复相,重新回到了朝廷。

殊不知,这一次“王者归来”,天下将看见一个不一样的王安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南宋文学家辛弃疾简介 辛弃疾最后结局如何

是著名的爱国大词人、文学家、军事战略家,其人在词作上成就最高,为豪放派代表之一,与另一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辛弃疾所作之词,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无愧为词中之龙的称号。公元1140年,辛弃疾生于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字幼安,号稼轩。小的时候受学于亳州刘瞻,长大之后因为金兵的不断南侵,感于山河破碎,辛弃疾于绍兴三十一年参加了中原起义军。初时辛弃疾在耿京手下做掌书记,奉表南归。后因率领五十多人回杀叛徒张安国几万人大军,并且还成功将叛徒擒拿回京交由南廷处置,从而名扬天下。 宋高宗感于其功绩,任命其为右承务郎,任满。改广德军通判,乾道四年,通判建康府。乾道八年知滁州,淳熙元年辟江东安抚司参议官,迁仓部郎官,出为江西提点刑狱,调京西转运判官,差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迁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后又召为大理少卿,出为湖北转运副使,改湖南转运副使。又改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使,创建飞虎军,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迁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 辛弃疾虽然军事谋略极高,并且具有极高的爱国主义情怀,但是在他任职为国之时,时常会受到他人弹劾,以至于后来有二十多年的时间是闲置在家的。他中年之时闲置在上饶带湖稼轩庄园内,这才有了他稼轩的号。 在闲居的这一段时间内,是辛弃疾词作创作的巅峰时期,这一期间出现了许多优品佳作,大多都在抒发自己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壮志难酬之感。 公元1230年,已经步入年老之列的辛弃疾再次被朝廷起复,先后任绍兴知府、镇江知府等职。可惜的是两年之后,再次遭遇罢官,最终徒留满腔忧愤之情。 回到家中的又两年,已经六十八岁的辛弃疾,最终因病去世。据说当时已经身患重病,年老体衰的辛弃疾再次接到了朝廷旨意,任命他为枢密都承旨。然而身体的病弱,使得辛弃疾满腔壮志不能实现,最终只能遗憾上奏请辞。 而最然人痛心悲哀的是,辛弃疾最终是因忧愤致病而卒,而在他死之前还念念不忘“杀贼!杀贼!”。其强烈的爱国思想和斗争精神,是后世人需要学习的楷模。 辛弃疾去世之后,葬铅山南十五里阳原山中,赠少师,谥号忠敏。小编认为死后的英名绝不是辛弃疾想要的,他想要而渴望的大概是在战场上杀敌报国,哪怕也绝不后悔。然而他人生的大部分时间都闲居在家,最终壮志未酬便已身先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周武王姬发发动的牧野之战的性质是什么

我国历史上有一场十分著名的战役,那就是由周武王发动的牧野之战,也被称为“”。牧野之战发生在公元前1046年的牧野,当时正值商末,百姓民不聊生,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为解救天下百姓,于是就有了牧野之战。那么,牧野之战的性质是怎么样的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根据史料的记载,当时的为帝辛。商纣王帝辛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暴虐成性,喜好女色,将商朝的朝政搞得一团糟。商纣王又是一名十分喜欢打仗的君主,他先是对西北的部落发动了战争,然后又扫平了东南夷,虽然这两次战役都取得了胜利,但商朝的国库却空虚了。后来,商纣王宠信妖妃妲己,,兴建了许多亭台楼阁,供自己和妲己两人享乐。等到后来,商纣王帝辛听信奸佞小人的话,大肆残杀朝中大臣,要是有大臣不顺着他,他就将其处以极刑。商朝重臣、箕子等人都被商纣王杀害,商纣王的这一行为加剧了商朝的灭亡。 公元前1046年,周国这一小国逐渐发展,终于有能力跟商朝一决雌雄了。两方人马在牧野进行决战。在姬发和丞相姜尚的精心安排下,终于打败了商朝的军队,取得了牧野之战的胜利。牧野之战时我国历史上第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它终止了统治国家长达六百多年的商王朝,直接导致了西周这一全新王朝的成立。虽然,在接下去也有其他类似性质的战役发生,但却再也没有牧野之战这么成功的战役了。牧野之战也成为后世百姓推翻暴政的代表性战役,在我国历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牧野之战的结果 据史料的记载,周武王姬发于公元前1046年在牧野发动了对商王朝的战争,史称牧野之战,亦称“武王伐纣”。这一场战役的成败决定着两方最后的命运,那么牧野之战的最终结果是怎么样的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商朝末年,百姓民不聊生,生活非常的困苦。当时商朝的皇帝是商纣王帝辛,帝辛是商朝的第三十一任皇帝也是最后一任皇帝。已经有六百多年历史的王朝,开始走向了没落。商纣王帝辛为人英勇善战,有着极高的天赋,他本来可以成为一个明君的,但帝辛为人凶残,根本不是一个明君,这加速了商王朝的覆灭。 而与商纣王帝辛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西伯侯,西伯侯姬昌一直爱民如子,不忍天下百姓受苦,于是他一面假意向商朝效忠,一面又暗中发展周国的实力,为推翻商王朝做准备。西伯侯姬昌于公元前1050年病逝,其子姬发继位。经过多年的准备,姬发联合其他国家准备一起攻打商朝的国都朝歌。姬发接连获得胜利,最终两方在牧野展开决战。 姬发先派丞相姜尚率领数百士兵前去迎战,震慑商朝的军队,然后姬发自己再率领士兵冲进敌军,打破敌军的阵型。由于当时商王朝国库空虚,士兵的人数也不够多,于是商纣王就用奴隶来充数。那些奴隶见到周国的军队如此英勇,纷纷弃械投降。就这样,姬发取得了牧野之战的胜利。商纣王帝辛见大势已去,于鹿台自焚而亡。 牧野之战时间 根据史料的记载,牧野之战推翻了商王朝的暴政,结束了商王朝长达六百多年的统治。在牧野之战后,姬发成为了西周的开国皇帝,建立了西周这一全新的政权。那么,牧野之战的具体时间又是在哪一年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牧野之战发生在公元前1046年1月26日,周国的姬发联合众多小国组成了一支反抗商王朝的联军,联军与商王朝的军队在牧野进行决战。从一定程度上来讲,牧野之战决定着决战双方未来的命运。根据时间的推算,公元前1046年正是商朝末年,当时的皇帝为商纣王帝辛,是商王朝的第三十一任皇帝。历史上的商纣王帝辛是一个英勇善战的君主,本来可以成为一代明君的他却有着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喜欢女色。当时有大臣为了讨好帝辛,献了一名美女给他。那名女子便是妲己,妲己有着一张的脸,长得十分的美丽,帝辛十分宠爱她。商纣王帝辛不顾国库空虚,大兴土木,建造了无数的宫殿楼台,供自己和妲己享乐。 越到后期,商纣王越是暴虐。因不喜朝中大臣对他的劝谏,商纣王残杀了许多大臣,造成了后来无人可用的局面。商纣王的种种行为,终于引起了民愤。因不满商纣王的暴政,周国联合其他小国组建了一支多达四万人的联军,对商纣王进行讨伐。联军在姬发和其丞相姜尚的带领下,一路获得胜利,两方最终在牧野进行了决战。 在丞相姜尚的精心布置下,周国所率领的联军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