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陆羽的童年有多惨?一生只做一件事最后被称为茶圣

时间:2025-03-05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人可以长得丑,但是丑到父母狠心把他抛弃,可能这就不是一般的丑了,陆羽就是这么一个不一般的孩子。

当然了,父母也不是一出生就抛弃了陆羽,他们是观察了足足两年时间,见陆羽的长相始终没有回心转意的趋势,这才选择把他给抛弃了,这一年陆羽三岁。

01要是你跟陆羽比惨,可能一点说话的资格都没有了吧? 三岁因为长得丑,被父母狠心抛弃。

年幼的陆羽靠什么活下去呢?如果没有能够忍受他长相的好心人,那陆羽其实只有死路一条。

好在老天爷还是给陆羽安排了几个瞎了眼的好心人的。

终于有个和尚,看到这个宝宝好可耐!所以就带回了寺庙,果然佛祖是能够容纳世间所有人的。

不过佛祖就算宽怀待人,却还是没办法改变陆羽的长相。

主持看着陆羽一点点长大,甚至连正面跟陆羽说话的勇气都没有。

有高深修为的主持尚且如此,就更不要说那些没什么修为的小沙弥了。

这就导致陆羽从小就不太爱讲话,长大以后就变成了一个口吃。

没错,一代茶圣是个口吃。

我始终相信那句话是真的,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的时候,顺便还会把窗户关紧。

结结巴巴地活到了12岁,陆羽面对人生有自己的看法。

他不爱说话,那就比较喜欢思考。

这一点也算是上天赐给他的唯一优点。

他思考了以后,觉得这花花世界如此美丽,为何一定要呆在庙里呢?而且他崇尚儒学,认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所以陆羽认为和尚都不孝顺。

不羡黄金盏,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入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

---陆羽 我就呵呵了,你陆羽是父母扔掉的,你还讲什么孝道?主持很生气,后果十分严重,于是陆羽就被责罚去干各种苦力。

陆羽趁着别人不注意就逃出了寺庙,他来到一个戏班子,想要学唱戏。

班主看了陆羽一眼差点没吐出来,勉强跟他聊了两句话,发现他还是个结巴。

这么个长得丑又口吃的人,怎么可能上台唱戏呢? 万万没想到陆羽还真的开创了唱戏的一条新路,为天下长得丑的兄弟们找了一份新工作,那就是丑角。

陆羽的丑角惟妙惟肖,简直是本色出演,所以他终于可以养活自己了。

不过他跟其他丑角不同的是,他自己会编剧本,写下过《谑谈》三卷,这得多亏老和尚们的教育。

02万般皆下品,唯有品茶高。

陆羽的青少年时光,基本上就是在戏班子里长大的。

戏班子有一个非常特别的地方,那就是可以看到形形色色各种各样的人。

有很多人在戏班子里可以学会的本事,也有不少人在这里看透了世态炎凉。

不过陆羽在这里,却遇到了改变自己一生的那个人。

可能这位竟陵太守李齐物跟邹夫子有点小仇恨,为了报复邹夫子,他相中了陆羽,并且亲自将陆羽送到了邹夫子那里学习诗文。

这位太守对陆羽的一生其实影响是比较大的,因为他发现陆羽的确是很有才能的人,但就是缺少文化底蕴。

脑子好却没地方用,这岂不是浪费了?男人长得丑不要紧,关键是得有才华。

月色寒潮入剡溪,青猿叫断绿林西。

昔人已逐东流去,年年江草齐。

---陆羽 陆羽跑邹夫子那里学了几年文化知识,邹夫人不是个以貌取人的人,过了好几年才把他赶下山。

下了山的陆羽终于觉得,有文化的确是一件好事,因为他可以用高超的文化知识,去弥补自身的先天性不足。

终于他遇上了当时的竟陵司马,或许可以这么说,是崔国辅把陆羽给拐下了山。

邹夫子的确要好好感谢这位崔国辅,他没想到的,陆羽和崔国辅居然是臭味相同。

这俩人每天啥正事都不敢,就知道游山玩水,谈诗论道,顺便再喝点茶。

提到喝茶,陆羽突然就来了兴致,他似乎明白自己一辈子到底该为什么而奋斗了。

03陆羽四处访名山,终日研究茶文化。

要说现在为何茶文化成为我国的国粹,其实这件事必须要多谢陆羽。

早在时期,陆羽就意识到了一点,茶文化博大精深,必须要有一个人去开垦。

有了这种想法以后,陆羽便在崔国辅的资助下,四处寻找茶山。

但凡山上有茶的,他都会停留一段时间。

而且用山泉来泡茶,滋味比一般井水要好得多。

如果只是会喝茶,倒也没什么值得吹的,关键人家还会写。

他把这么多年学来的文化知识,都用在了记录茶文化上。

夫茶之著书,自羽始;其用于世,亦自羽始。

羽诚有功于茶者也。

上自宫省,下迨邑里,外及戎夷蛮狄,宾祀燕享,预陈于前。

山泽以成市,商贾以起家,又有功于人者也。

---《茶经序》 但凡他见识过的茶,都能被他这给记录了下来。

很多人就劝说陆羽,你有如此高的文采,为什么不去考? 陆羽转过脸来,对这些朋友笑了笑,朋友们大概就明白这是什么意思了。

唐朝科举看脸的程度非常严重,不是哪个歪瓜裂枣都能够去考的。

所以唐朝的进士大多数都是男神级别的帅哥,至少不会长相离谱。

陆羽这份容貌,已经很难让他跨入仕途的门槛。

不过他也乐得逍遥自在的生活,做了官,未必就能符合他的心意。

这一路下来,陆羽收获满满,他在南京的栖霞寺落脚,将茶文化的精髓逐渐总结,此后又陆续前往丹阳、苕溪等地,最终选择在苕溪隐居。

著名的《茶经》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写出来的。

他在苕溪的隐居日子里,显得非常逍遥自在,每天像一个农夫一样出入善终,寻找茶叶和泉水,回家以后,一边烧茶,一边品茶,一边还要记录茶的精髓。

但是山里有猛禽,甚至还有足以伤及性命的猛兽。

陆羽是怎么化解自己的危险的呢?陆羽每次入山的时候,都是用木棍一遍遍敲击树林中的树木,要是晚上天黑了,他不敢一个人下山该怎么办呢?他选择在山路上大哭大叫,就像个疯子一样。

很多人对陆羽的评价就是俩个字:楚狂。

其实他们不知道,陆羽之所以变成这样,还不是因为形单影只,必须要学会一门防身的办法? 04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咱是茶中圣。

人怕出名猪怕壮,陆羽的《茶经》流传出来以后,得到了诸多高层人士们的认可。

其实喝茶在当时来说,就是高层官员们的事情,哪里有个什么普通老百姓还讲究喝茶?他们能够填饱肚子就不错了。

但凡读过陆羽文章的人,对陆羽都是佩服的。

所以他们一再希望能够见陆羽一面。

但是陆羽比较骄傲,一般人他可不见,可能是怕见了面会破坏自己优秀的形象。

这也不能怪陆羽,一旦想要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就不要被外人所打搅。

可是这次来打搅陆羽的,不是普通官员,而是。

皇帝看了陆羽的茶文化以后,非常激动。

他是天天喝茶的人,所以对于茶文化的研究自然也不会少。

可是皇帝是不会对茶文化做什么研究的,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处理。

陆羽这脑袋还是想要保住的,所以就去见了皇帝一面。

这件事的具体过程我们已经不得而知了,但是结果很显然,陆羽没有因此而做官,依旧回到了深山之中研习茶道。

不过可以肯定一点,陆羽的茶文化确实得到了皇帝的认可,为此皇帝给了陆羽不少资助和帮助,这使得晚年的陆羽小日子过得还算逍遥。

不需要为学区房去打拼,一辈子逍遥快活,而且还有人资助钱粮,这种日子当然是非常舒坦的了。

而且陆羽还那么有才华,一心扑在了茶的事业上,活该能够成为一代茶圣。

至于为什么他最终没有做官,后世的说法是他婉言拒绝了皇帝,不过我觉得这说法不太靠谱。

总结:没有背景和权势,陆羽只是把一件事做到了极致。

陆羽这一辈子,可以说只是在为一件事而努力,那就是茶道。

他认为茶文化发扬光大的重任必须要有人肩负起来,其实真的是这样吗? 我认为年轻人为了追逐名利是很正常的事情,陆羽也不会例外。

哪有二十来岁就选择各种游山玩水再隐居山林的呢? 何况陆羽还如此有才华,他当真在二十几岁的时候,就选择一辈子去研究茶文化吗?如果后期没有人资助他,他岂不是要饿死在山林之中? 所以说陆羽这么做,一定是有很大原因的。

这就要从他的伯乐崔国辅的遭遇说起了。

崔国辅原先是礼部郎中,是在贬为竟陵司马以后,才跟陆羽相识。

陆羽虽然没怎么涉足官场,但是从崔国辅这里一定接收到了不少官场黑暗的知识。

也正是因为这件事,彻底打消了陆羽涉足官场的想法。

此前说因为长相的原因,当然是个玩笑话,真正改变陆羽一生的人,其实就是这位崔国辅。

当然有传言,说颜真卿看中了陆羽的文化,把他推荐做了个小官。

我觉得这种说法不是很靠谱,陆羽如果真的想做官,压根就不需要颜真卿去推荐,因为颜真卿推荐他的时候,陆羽已经闻名天下,而且垂垂老矣。

年轻的时候都不想着做官,何况是岁数大了呢?陆羽用一辈子的时间,只做了一件事,当然能够成为茶文化的始祖,被称为茶圣也是情有可原的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迪亚特洛夫事件——世界十大未解的谜团之一

这件事情至今都没有科学能研究出来,据说被一起神秘力量给造成的,目前人类还不能找到原因,真相是被世人隐藏了,还是另有原因,我们也不得而知,事情是这样的。 Dyatlov事件是指1959年2月2日晚发生在乌拉尔山脉北部的9位滑雪登山者离奇死亡的事件。这个团队的队长叫做Dyatlov,他们在登“死亡之山”的东脊时发生事故,10人9死。 这起著名的离奇山难死亡事件发生在1959年冬季,地点在俄罗斯中西部乌拉尔山脉北部。由乌拉尔技术工艺学院校友(里头有在校生和毕业生)组成的滑雪队,成员中年纪最大的37岁,最小的21岁,8男2女共10人。他们1月27号自乌拉尔山区的一处名为Vizhai的地点程出发,展开为期三周的登山之旅,其最终目的地是Otorten山(距离出发地大约81公里),也叫死亡之山。 这个团队的队长叫做Dyatlov,他们在登“死亡之山”的东脊时发生事故,整队死亡。之后对此事的调查显示:这些登山者的帐篷是从内部割开的,他们在厚厚的雪上赤着脚,尸体没有任何打斗的痕迹。其中一个颅骨断裂,两个肋骨断裂,一个舌头失踪,还有一些人被破烂的衣服包裹,而这些衣服又好像是从已死的人身上剪下来的。研究发现,死者的衣服含有很强烈的放射物,尽管这些放射物有可能是后来被添加进去的。但是没有任何证据显示相关涉及。一位调查的医生说三名死者的致命伤可能不是由人造成的,而是一种极端力量。迄今为止这种未知力量仍是个谜。 细节: 1.帐篷由内被割开。 2.几个死者离帐篷由近及远分别是:三个明显想回来帐篷的依次排成一队、在树林里火堆旁两个应当是最早死的,他们被剥成了一丝不挂,衣服被供给其他人穿。最远的是死在河涧里的。一个女生的舌头不见了。一个男人颅骨碎裂了。 3.几人全部衣不蔽体,鞋子和大部分衣物留在帐篷里。 4.他们的衣服发现有放射线,有家人声称葬礼上发现他们的脸色变得像是晒过,头发是灰白的。 5.有生火迹象,甚至5米高的树枝也被折断。九位有经验绝非菜鸟的越野滑雪者在半夜里突然匆忙离开他们的帐篷,连滑雪板、食物和各自的保暖衣服都没来得及带上。 这些年轻人穿着睡觉时的衣服,急速沿着积雪的山坡向下,朝一片浓密的森林跑去,可是在零下30摄氏度左右的刺骨严寒中,跑到森林也毫无生存希望。 当年困惑的调查员说,这个滑雪探险队死于“一种极强大的未知力”——然后突然终止了案件调查,将文件列为最高机密。 这场发生于57年前的一个周六的死亡事件依旧是乌拉尔地区最神秘的事件之一。虽然和此事有关的记录在20世纪90年代初,但是死者的友人们仍然在寻找答案。 “假如我有机会问上帝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会是,‘那天晚上我的朋友们到底发生了什么?’”滑雪探险队唯一生还的队员Yury Yudin说。只有他因病离队躲过了一劫。 证据 志愿搜救人员在2月26日发现了废弃的营地。 “我们发现帐篷半倒,而且被雪覆盖。帐篷空无一人,但全队的物品和鞋留在了帐篷里。”发现帐篷的学生Mikhail Sharavin在叶卡捷琳堡接受电话采访时说。 调查员们说帐篷是从里面割开的,而且在厚度以米计算的雪上数到8至9个人的足迹。这些足迹是穿着袜子、一只鞋子或光脚的人留下的。 调查员们把足迹和滑雪队队员们进行了匹配,认为没有证据证明发生过搏斗,也没有证据证明有外人进入过营地。 足迹往山坡下走,指向森林,但是500米后即消失不见。 Sharavin在森林边缘的一棵高大的松树下发现了最早被发现的两具遗体。这两具遗体是24岁的Georgy Krivonischenko和21岁的Yury Doroshenko,光着脚而且只穿着各自的内衣。 附近有一个火堆的烧炭痕迹。那棵大松树有树枝折断,折断痕迹最高的在5米高处,说明一名滑雪队员爬上了大树试图张望什么,可能是试图寻找营地,Sharavin说。折断的树枝散落在雪上。 接下来发现的三具遗体是22岁的Dyatlov、Zina Kolmogorova以及23岁的Rustem Slobodin,他们在大松树和营地之间被发现。遗体倒地的姿势显示这三人去世时正在试图返回营地。 当局立即启动了一个犯罪调查,但是尸检没有发现有犯罪行为存在的证据。医生说这五位队员死于体温过低。Slobodin的颅骨有骨折,但是那个伤害不认为是致命伤。 寻找余下的滑雪队员们又花了两个月。最后在离那棵大松树75米远处的森林沟谷的4米深的雪下找到了他们的遗体。这四位队员是24岁的Nicolas Thibeaux-Brignollel、21岁的Ludmila Dubinina、37岁的Alexander Zolotaryov、25岁的Alexander Kolevatov,看起来他们是受伤而死。Thibeaux-Brignollel的颅骨被击碎了,Dubunina和Zolotarev有很多肋骨折断,Dubinina失去了舌头。 不过这些遗体也没有外伤。 这四人穿着比其他人要好,看起来他们把先去世的人的衣服脱下来给还活着的人穿。Dubinina的人造革外套和帽子被Zolotaryov穿戴着,而Dubinina的脚上裹着一块Krivonishenko羊毛裤。 使事件更加神秘的地方是对衣服的测试发现它们含有高水平的放射性。 不过几个月后调查就结束了,调查员们说他们没有发现存在任何犯罪者。案件的文件被送往一个秘密档案。有3年工夫,滑雪者和其他探险者都被禁止进入这个地区。 最后真相到底是什么,也许以后有一天会被世人揭晓,也许永久尘封在这个世界上了。 随机文章冯谖大战诸葛亮欧门尼德斯Eumenides简介亚历山大·西弗勒斯简介揭秘诺贝尔奖的黑历史,颁发给错误的医学理论(治死许多病人)为什么中国没有龙卷风,美国是龙卷风之乡/每年会发生2000多起龙卷风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福康安是不是风流皇帝乾隆的私生子?福康安与风流皇帝乾隆的关系

福康安与:有清一代,关于宫廷的民间传说特别多。如突然于一日之间暴死,传说是被朝廷毁墓戮尸、满门抄斩的的孙女所弒;另外,乾隆被传说是汉人,真实身份乃是海宁陈世倌陈阁老的儿子;还有极得乾隆宠爱,以外戚身份获封贝子,死后又被追封为嘉勇郡王、配享太庙的福康安,民间传说他是乾隆的私生子,所以才能获此殊宠。 福康安的父亲为大学士傅恒,他的亲姑姑就是乾隆的妻子孝贤皇后,按照辈分,他应该称乾隆为姑父。据说福康安小时候长得,,模样与他的两个未曾谋面的表哥——皇二子永琏和皇七子永琮有几分相似,而这两个倍受乾隆喜爱的嫡子,恰恰又因病早夭。 福康安的出现,因此撩动起了乾隆内心深处的一缕父爱柔情,于是他把年幼的福康安接到宫里,如同亲生儿子一般教导培养。这种一反常态的做法,也为民间传说提供了充分想象和发挥的空间。稗官野史纷传,傅恒的妻子某日入宫参见皇后,恰遇乾隆,因慕傅妻的美色,乾隆幸之,遂有了福康安。而且自此之后,乾隆还与傅恒妻子长期保持着暧昧关系,后来偶被孝贤皇后撞破。看到丈夫与自己的弟媳通奸,孝贤皇后也因此被气得一命呜呼。 虽然此等齐东野语并不足,但乾隆与福康安情同父子,却是一点不假。乾隆一心想封给福康安王爵,但碍于礼制,未能如愿,所以他早早就让福康安在外统兵打仗,让他积累军功,以便日后封王。而且每次出征之前,乾隆都竭尽心思为福康安挑选,务使其出兵必胜。福康安也没有令乾隆失望,身经百战的他以作战勇敢、治军有方著称,在平定大小金川、镇压台湾林爽文起义、击退廓尔喀入侵等重大战役中立下了大功,并出任多地的总督,权势显赫一时。 不过,福康安虽然作战勇猛,屡立军功,生活却极为奢靡。《清代之》载,福康安出行都是乘坐轿子,即使到前线指挥也是如此,所以他手下常备有三十六名轿夫,轮流抬轿,以使轿行如飞。为了保持轿夫的体力,每名轿夫都配有四匹良马,凡被轮换下来休息,轿夫就骑马随行,以便尽快恢复体力。 因福康安的军功显赫,又深获乾隆殊宠,气势熏灼,他手下的家奴也非常骄横,所经之处,辄向地方官员索要钱财,并经常滋事扰民。曾经有一位县令,杖责了福康安的一名轿夫,遂因此而丢官。所以凡福康安统率大军过处,州县的地方官员都是诚惶诚恐,生怕侍奉不周而得罪,无不是竭尽所能,以讨欢心。这也给了歹人。 昭槤的《啸亭续录》载,京城有个叫副天保的无赖泼皮,因与福康安的家奴是邻居,从平日里家奴的吹嘘中了解到了一些福康安的声势和排场,以及情状嗜好,觉得有机可乘,于是召集了数十名的无赖痞子,打着福康安的牌子旗号,沿途讹诈州县。为了避免被有见过福康安的地方官员识破,骗子们一路上都称福大帅偶染小恙,不便见客,所以不见任何人。而沿途州县的官员也不敢多问,只是争相行贿,以谋攀附巴结,副天保一行所获颇丰。 当骗子队伍来到湖南辰州,知府清安泰乃是福康安一手举荐提拔上来的人,如今见恩公到来,当即投上名帖求见。可是副天保一行却以各种借口百般阻挠,不肯让清安泰面见福康安。清安泰心下生疑,觉得事情可能有诈,遂强行闯入内室,揭开帐子锦被,发现是副天保扮作福康安躺在床上,于是赶紧招呼随从进来,把副天保一伙全部抓获,无一漏网者。事情上报到朝廷,乾隆知道后非常高兴,立马升了清安泰的官。清安泰最后官至浙江巡抚。 乾隆此举其实也是在替福康安扫除首尾。因为之前朝中大臣对福康安在军中奢侈靡费、手下滋扰地方都多有耳闻,不少人心下颇为不满,只是看到福康安获宠,慑于乾隆之威,无人敢言其非。对此乾隆自然是心知肚明,所以他也担心朝臣会借副天保行骗一事做文章,借机举发福康安的过失而加以抨击,而清安泰漂亮圆满地解决了这个案子,获得乾隆的赏赐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只可惜的是,福康安还没来得及等到封王,就于四十二岁的壮年因病死于军中。他的风光一生,以及与乾隆情逾父子的关系,也成为了后世人们的话题。不少人都笃信,福康安就是乾隆的私生子。有人曾作诗道:“家人燕儿重椒房,龙种无端降下方。单阐几曾封贝子,千秋疑案福文襄。”可谓是民间之人对于此事的主要看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