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在位时把国号由“大蒙古国”改为“大元”,所以忽必烈是大蒙古国的最后一代可汗,也是的开国。
图片来源于网络 1251年,忽必烈的同母长兄继承为大汗,他因此被封为王。
第二年,忽必烈攻打大理国(现在的云南等地),1254年破大理城,大理灭国,并入大蒙古国版图。
后来,蒙哥正式宣布攻击,1258年忽必烈率军南下。
在南宋打仗期间,蒙哥病逝,忽必烈佯作攻打换来了南宋的割地求和,于是撤兵回去。
1260年,忽必烈登基为大蒙古国的大汗,是第五位大汗,不久建年号为“中统”。
四年后,忽必烈又把年号改为“至元”,不久又改国号为“大元”,成为了元朝的第一位皇帝。
1274年,正式定都在大都,也就是现在的北京。
1274年,忽必烈派人出征日本,后因台风失败撤军。
第二年派去日本的使臣又立马被杀,因此在1281年,元朝开始了第二次征讨,虽然这次是兵分两路可还是以失败告终。
两次东征期间,元军对南宋的攻打也没有中断,最后在1276年攻破临安城,南宋投降并灭亡。
1294年,忽必烈病逝,谥号圣德神功文武皇帝,庙号世祖。
由于从小尊崇儒学,所以忽必烈在位时十分重视汉文化,重用汉臣,采用汉法,因此虽然他攻打征服了不少地方,但后世对他的评价依然不错。
忽必烈打到哪里 忽必烈是历史上中国最大版图的缔造者。
忽必烈打到哪里呢?北至俄罗斯北部,南至越南南部,西至维也纳,叙利亚也不曾放过,蒙古铁蹄可以说踏遍了整个欧亚大陆。
那时的中国疆域有三千多平方公里,几乎是现在疆域的四倍。
图片来源于网络 至于东方,忽必烈最远打到日本。
忽必烈在登位不久之后又征服了朝鲜,这个时候的他还不知道有一个日本的国家。
日本常常入侵朝鲜,朝鲜小心翼翼地来向忽必烈告状,这让这位大汗起了东渡日本海的心思。
那时的忽必烈正在全心对付南宋,没有功夫腾出手来对付日本,但是他有一个战略家的考量。
南宋和日本的贸易往来主要靠着高丽,日本的海盗现在侵扰高丽,为什么不利用那些海盗来对付南宋?在忽必烈看来这简直就是一个的好主意。
忽必烈派使臣给日本送国书,说要和日本建交。
日本在接到国书后胆战心惊想向蒙古称臣,可是当时的掌权者不愿意。
忽必烈虚张声势地在高丽屯兵,想要恐吓日本人。
日本人始终没有上当,忽必烈最后只好派大军攻打日本。
很快蒙古的军队就将日本的一座岛屿占领,但由于指挥官被日尔武士所伤,士气大挫。
忽必烈不甘心,又先后两次攻打日本,但始终没有成功。
忽必烈西征 蒙古帝国发动过三次西征,第一次是成吉思汗亲率大军,第二次是派遣拔都等人,第三次是蒙哥派遣旭烈兀。
而忽必烈打仗的主要地方是在现在中国各地,比如云南的大理国、南宋等,没有西征过。
图片来源于网络 第一次西征开始于1219年,最后经历了五年,在成吉思汗的亲自率领指挥、托雷等儿子的帮助下,蒙古战胜灭亡了西边接壤的花剌子模国,取得第一次西征的胜利。
第二次西征开始于1235年,这次不是大汗亲征,而是成吉思汗的孙子拔都带兵攻打当时西边没有臣服于蒙古的几个国家。
拔都以及蒙哥等人,接连征服了许多城池和地方。
最后因为窝阔台去世,拔都才率军回到蒙古。
第三次西征开始1252年,当时率军的是旭烈兀,是蒙哥的三弟,也是忽必烈的同胞弟弟,这次主要进攻的是波斯。
最后因为蒙哥去世,旭烈兀也只能率部东归。
虽然蒙古的后两次西征都是因为大汗去世,统帅西征大军的将领必须回去参加选汗大会而结束。
但是总的来说,三次西征都是以胜利告终,因为蒙古大军无不征服了许多国家和地方,蒙古帝国的疆域版图也是因此不断扩张。
但是,蒙古的西征的确与忽必烈关系不大,一定要说的话,第三次西征和他关系较为密切些。
比如统帅是他的亲弟弟,比如旭烈兀东归也是因为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争夺汗位,而他支持的就是忽必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建平二年(公元前5年)的一天,汉哀帝下朝回宫,看到殿前站着一个人,正在传漏报时,哀帝随口问:“那不是舍人董贤吗?”因此让人引上前来说话,这一见之下,哀帝为之魂飞魄散,没想到天底下居然有如此美丽的男子,当日即拜为黄门郎,并封董贤的父亲为云中侯,即日征为霸陵令,迁光禄大夫。
从此汉哀帝对董贤日益宠爱,同辇而坐,同车而乘,同榻而眠。
很快又加封他为驸马都尉侍中,旬月间赏赐累巨万,贵震朝廷。
董贤不仅长得像个,言谈举止也十足像个女人,“性柔和”、“善为媚”。
汉哀帝常常借口赐洗沐,将他留在宫中,不肯放他出去。
因为董贤老是不能着家,汉哀帝更特别下诏,让董贤搬到皇宫里头,又封董贤的妹妹为昭仪,位次皇后。
有一天,两人一起睡午觉,董贤把哀帝的衣袖压在身底,哀帝睡醒了想起身,发现董贤枕着他的袖子睡得正香,不忍惊动董贤,随手拔剑割断了衣袖,这才起来。
随着宠爱的加深,汉哀帝不顾朝野上下逐渐强烈的反董贤的声势,一意孤行,下令在自己的陵墓旁为董贤建一墓,以便生则同床,死则同穴。
这些引起了大臣们的反对,批评皇上对董贤的封赏太过分,但哀帝根本不听。
当三位大臣以退还官爵相威胁,逼汉哀帝远离董贤时,汉哀帝仍不以为意,索性将爵位全部封给董贤。
董贤此时才二十二岁,却官拜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集“三公”于一身,“权与人主侔”,以致从匈奴来的使臣看到这么年轻的大臣,也十分惊讶。
哀帝觉得这样还不够,在临死前,甚至还要像尧舜禅位那样将帝位让给董贤。
其实董贤这位享尽宠爱的美男子性情极其温和,老实本分,从来没有利用自己和的关系弄权,反而总是处处忍让。
但是汉哀帝不懂得“爱之适足以害之”的道理,丞相王嘉因为说了董贤的不是,即被汉哀帝投入监狱而死。
正是汉哀帝的,一步一步地将董贤逼上了黄泉不归路。
不久,哀帝病情越发严重,董贤即被禁入宫。
元寿二年(公元前1年)六月,二十六岁的哀帝突然病死。
王莽极力弹劾董贤,不许他进宫,剥夺了他所有的权力,缴回他的大司马印,并令他在家中听候罪罚。
董贤知道大祸已然临头,只好和妻子一起自杀,也算是为哀帝殉情。
王莽疑心其假死,命人开棺验尸,没收其财产,居然有钱四十三万万之巨。
他的亲属,抄家的抄家,流放的流放,下场悲惨。
他死后也不得安身,据说被鞭尸之后,草席一裹便被扔在了城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要说起残暴肯定会想到、等人,但是有一个人和他们比起来可是残暴无耻的多。
他就是的开国皇帝,高洋算是接手了父亲的权利,才当上了开国的皇帝。
网络配图 他的残暴在历史上堪称第一,其他的那些皇帝可以说“小巫见大巫”了。
高洋时期北齐的开国皇帝,他的父亲是神武帝,当然神武帝是他儿子登基后被追封的。
凡是有皇帝命的好像出生的时候都有迹象,高洋也一样,资料里说,高洋出生的时候天有异象,但是出生后的高洋长相却很丑陋。
再加上他不喜欢说话,很多人都不喜欢他,甚至连他的母亲都不喜欢他。
他能当上皇帝是因为有一次,高欢想考下儿子们的智力,于是就把乱麻让自己的儿子门整理,其他的几个人都很认真的整理,而高欢拿起刀一刀砍了下去,很快把乱麻整理了出来,很让高欢很高兴。
网络配图 就这样才引起了高欢的注意,直到武定(八年)的时候,高洋威逼东魏的皇帝禅让皇位给了他。
他才登基当上了皇帝,改国号为北齐,一开始的时候高洋很努力,听从大臣的建议,重用贤臣,选拔人才,那时候真的是个的好皇帝。
但是时间不久他就变了,变得残暴不堪,慢慢的修炼成了中国有名的暴君。
他残暴到了一定的程度,没事的时候就喜欢喝酒,每次喝酒肯定会喝的大醉,醉了就会杀人。
就因为这个他在自己的大殿架起了一个大锅,还放了把锯子就是方便杀人。
记得有一次他喝醉了母亲说了他几句,他把母亲打了一顿,酒醒后很是后悔,接着跑到他的丈母娘家把他丈母娘又打了一顿,并且说到“刚才我打了母亲,现在再把你打一顿就扯平了”,是不是很变态! 。
他的传记中大部分篇幅都是记载他怎么杀人、怎么喝酒,可以说,他的一生都无怨无悔地投入到杀人和喝酒的事业中去了,最后终于死于酒精中毒。
这位暴君有明显的精神疾病,是一个无法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病人,但他却掌握了帝国的最高权力。
他的感情世界也狂乱晦涩,时常爆发出野蛮的兽性。
他宠爱一位歌妓,把她纳入后宫,封为贵嫔,后来偶然想起她跟别的男人睡过觉,就忽然发难,把这个不幸女人的脑袋砍下来,揣在怀里,外出赴宴。
宴会上,大家喝得正高兴,他忽然从怀里掏出血淋淋的人头,扔到桌子上,所有人无不变色。
高洋把薛贵嫔的尸体大卸八块,用腿骨做了一把琵琶。
曾是自己怀中欢爱情浓的女人,如今变做了手中的琵琶,此情此景,宛如魔鬼传说中的阴暗情节。
网络配图 高洋弹奏着这把琵琶,反复吟唱“佳人难再得”。
高洋的头脑已经被酒精麻痹成了一头疯兽,他用残存的一点人性为这个女人举行了盛大的丧礼。
此刻在这个半人半兽的怪物心中,到底在想些什么?在他拨动琵琶,吟唱“佳人难再得”的时候,可曾有过一丝爱情的光焰在心头闪过?也许有吧,如果充满了占有和狂荡的情感能够被称为爱情的话。
同一句“佳人难再得”,承载过的色欲、荀粲的爱情和高洋的疯狂。
公元559年十月十日,历史银河系中那颗最癫狂的罪恶帝星终于滑落,终年31岁。
高洋这个人确实是一个极端的怪胎,哪怕是到他死最后一刻,臣民们也无不再一次领略到他的不平凡。
因为在他活的时候,就早已预测到自己将于某日某时便会跑去阎王爷那边报告(以及后来将会夺权之事也被他测个精准)。
公正地说,高洋虽然是个残忍的暴君,但却不是一个昏君。
在他统治时期,北齐的综合国力在当时割据的几个政权中,应该算是最强的。
无奈,先天带有精神病基因的他,偏偏却又嗜酒如命,因而导致他精神时常错乱失控,以至于让他变成史上一个罪恶滔天的暴君。
所以说,同志们呀,真算你再有才,再能喝,千万也不要嗜酒如命呀。
所谓喝酒误事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