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牛,她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谁让我一时不痛快,我就让谁一世不痛快。
但中国有句古话,叫恶人自有恶人磨,慈禧这个大恶人,也有畏惧的人,她最畏惧的人就是醇郡王奕誴。

醇郡王奕誴身份有些复杂,他是的第五子,皇帝是道光皇帝的第四子,也就是说,咸丰皇帝是他亲哥。
而绰号鬼子六的恭亲王奕訢是奕誴的小弟。
奕誴身强体壮,膀大腰圆,性格粗豪,因为不爱读书,故此,不得父亲道光皇帝的赏识和喜欢,就被送给了惇亲王绵恺,成了别人的儿子。
醇郡王性格使然,他,神鬼挡道我也敢撞一下。
我们随便举一个例子。
咸丰因为国内闹太平军,军费缺失,他经过和奕訢商量,就想了一个招,派醇郡王奕誴去蒙古,找那些蒙古的郡王们“化缘”去,奕誴去蒙古转了一圈,果然军费就有着落了。
可是朝中却有大臣弹劾奕誴贪墨,面对咸丰皇帝的不满,奕誴气得摘帽子,脱袍子,自动辞职,光着个脊梁,离开了紫禁城。
跟皇帝耍脾气,在皇帝面前敢脱光膀子,那绝对是死罪中的死罪,在大清的历史上,恐怕只有一个奕誴能干得出来。
咸丰驾崩,慈禧和恭亲王奕訢联手搬倒了顾命八大臣,奕誴在这次辛酉事变中,他也是出了力的,慈禧想给他封一个官,可是奕誴偏说自己才疏学浅,脾气暴躁,他只愿意去宗人府去当宗令。

宗人府是个什么地方,那地方又有什么权力?简单地说,就是皇室宗亲触犯国法,衙门无权过问,处置他们,就得关押宗人府,按皇室家法收拾他们。
宗人府就是最高的执掌家法的权力机关。
慈禧论权利在清朝末期是NO1,但她要是做了什么出格的事,奕誴照样可以用家法收拾她,而且慈禧还没有脾气。
无比精明的慈禧,这才知道自己办了一个大错事,那就是千不该,万不该,将职掌家法的大权,交给了根本不买自己账的奕誴。
我们择选四件事,就可以知道这场叔嫂大斗法,究竟激烈到了何种的程度。
1、脱光膀子唱小曲 这一年夏天,慈禧热得不成,就去瀛台洗了一个澡,然后身穿薄衣,翘着腿,斜着肩,依坐着凤辇里,准备去宝月楼纳凉。
奕誴当时进宫奏事,迎面正看到衣冠不整的慈禧坐着凤辇,直奔宝月楼而来。
奕誴瞧慈禧的样子,心中来气,他抢先来到宝月楼下,三两下就脱了一个大光膀子,并扯开嗓子,唱起了街头俚俗的小曲。
遇到了比她更不成体统的奕誴,只得命令轿夫,转辇回宫。
2、干掉安德海 慈禧为了争权,运用政治手腕免了恭亲王奕訢议政王的头衔。

奕訢和奕誴一商量,决定以牙还牙,安德海有一次奉慈禧之命,到江南采办服饰,这就犯了不许私自离京的死罪。
奕訢和奕誴首先取得了太后、皇帝(还未亲政)的支持,暗中传令丁宝桢将其擒获处决。
慈禧打牙往肚子里咽,只能干吃哑巴亏。
3、废皇后斗法 同治皇帝死后,慈禧瞧着同治帝皇后阿鲁特氏碍眼睛,他找来奕誴,准备废掉这个皇后,奕誴眼睛一翻,道:当年高宗皇帝的皇后闹削发出家,高宗皇帝也只是削减了她的依仗,也并未废弃尊号,太后何至于此? 慈禧依旧不依不饶,奕誴使出了大杀招——废后可以,但人家是乾清门抬进来的,也需要从乾清门抬出去,慈禧一下子傻了眼。
(阿鲁特氏后来在慈禧的威逼下自杀身亡,可是皇后的身份却无人能夺) 4、唱戏时斗法 有一年过,慈禧请奕誴(排行老五),奕訢(排行老六)和奕譞(排行老七),进宫看戏,这出戏名叫《恩志诚》,里面有一个老鸨子,有这样一句戏词:老五老六老七出来接客啊(目的是羞辱取笑爱新觉罗的哥三个)。
慈禧太后在老鸨子唱出这句戏词后,她非常响亮地喊了一句好。
这可惹恼了奕誴,他一个茶杯飞上了戏台,然后指着唱戏的主角赶三骂道:“野种,你别鬼模子眼道地在五爷面前卖欢实,哪天让你到菜市口骑木驴!” 赶三是男的,没法骑木驴,这句话当然是拐弯骂慈禧,慈禧听了也是无可奈何! 正是因为有这个不怕邪的奕誴,慈禧太后最多只是做到了垂帘听政,当女皇帝的梦,想都不要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于超人类主义的评价是如何样的?真的可以实现吗
超人主义一种思考未来的方式,许多超人主义理论家与倡导者希望运用理性,科学和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减少贫困、疾病、残疾和全球各类受病魔折磨人群。许多超人主义者积极关注潜在的未来技术和创新的社会系统,以改善生活质量,并寻求履行在法律和政治面前人人平等,消除天生性智力残缺和身体上的障碍,使人类生存条件得到更好的改进。超人主义哲学家认为,为人类的进步和改善人类生存条件,必须保留一个完美的道德规范,而且这是可行的。由于技术发展和科学认识速度的加快,我们正在进入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全新的阶段。在不久的将来,将面对真正的人工智能前景。另一方面,超人主义者认识到一些未来的技术可能会给人类的生命带来巨大的伤害,甚至使我们的整个宇宙的生存都处于危险之中。 尝试了解这些危险并致力于防止灾害发生是超人主义者议程的任务之一。 什么是价值,并不是由我们的形状和当前人类生物学的详细说明来界定,而是由我们的愿望和理想决定。对每一个超人主义者来说,更多的人能按照他们最深层的价值观来塑造自己,自己的生活和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就是一种进步。而这种进步具体体现在科学技术的改进上。 超人主义为改善人类的这一概念和对此做出的前景分析一直备受争议,反对超人主义的学者和组织大部分为——空想绿色环保主义者(拒绝科技发展,回归自然)、宗教原教旨主义、传统主义和其他反进步和反革新形式主义。追求长生不老是人类的一个最古老与的愿望。从保存下来的最早期的书面故事,就可以看出,这个主题建立在关于精神永生和来世的希望—世俗宗教的教义基础。超人主义之前,唯一逃避死亡的方法是通过复活或来世转生。超人主义者认为,如今,可以遇见最终废除老化的可能性,并可以选择积极的措施,如通过生命延长技术,及另外一种手段——冷冻复苏。这也是一些存在主义者所批判的,因为他们认为,死亡是必要的,它能够给予生命意义。技术的环境影响取决于如何运用它。保护自然需要政治意愿及良好的技术。超人主义者认为,技术是不可持续的。我们正在使用的必要资源,比如石油,金属矿物及人类对空气的污染,都超过自然的更新能力。资源总会用尽,所以需要提出替代这些资源的方案,包括提高技术到更先进的水平。 超人主义者从事跨学科的方法来克服生物的限制,利用未来学和各个领域的道德了解,特别是一些社会批评家,将保护自然生态系统作为道德价值,甚至很多空想绿色环保主义者则认为,人应该遵从自然,回归自然,而不应该违背自然,应避免那些高科技存在破坏。 随机文章海王波塞冬的武器,波塞冬和哈迪斯谁厉害“山羊怪兽”实际上是一个真正的山羊品种揭秘古代女子骑木驴酷刑,赤身裸体骑木驴游街(精神肉体双重打击)中国最有骨气的朝代,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明朝)诸葛亮一生最大失误,高看马谡/低估魏延(导致他死后蜀中无大将)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曾国藩曾谈教子:赶鸭子上架也是成才之道
湘乡修县志,举尔纂修。尔学未成,就文甚迟钝,自不宜承认,然亦不可全辞……尔惮于作文,正可借此逼出几篇。天下事无所为而成者极少,有所贪有所利而成者居其半,有所激有所逼而成者居其半。 清 《字谕纪泽、纪鸿儿》 五年六月十六日 1866年对于曾国藩而言,其实是蛮狼狈的一年,当时他任两江总督和协办大学士,又加上一顶钦差大臣的帽子,带兵进驻周家口,督师剿捻。网络配图 捻军是北方农民起义军,大多是骑兵,流动作战,“此剿彼窜”,你在此处围剿,他们却运动到了彼处,让官兵扑空。老曾的坚壁清野和画河圈围策略全都失败,不得不祭出“沙河百里防线”的招法来对付捻军,但还是被捻军突破,因为这个,老曾的钦差大臣帽子也被摘掉。 尽管老曾有点狼狈,但过往的成绩摆在那里,因此动摇不了他在读书人当中的威望。人有时候是这样的,前期做得太成功,后期的失败只要不是根本性的,那就只是瑕疵而已。 这一年,家乡湘乡县修县志,纂修人第一个考虑的当然是老曾。老曾太忙,地方就推举曾公子曾纪泽和曾纪鸿,那时两位公子还在老家念书,什么功名都没有,因此诚惶诚恐,写信向在前线的老爸讨主意。老曾很精明,让儿子在谨慎低调和积极作为之间做了一个平衡—— 一,两个小子学业尚未成,写文章也迟钝,当然担不起纂修县志的大任,因此你们不宜承担这个活。这是做人低调处。 二,作为当地有名望的人家,当然也不能全部推卸责任,还是要竭力相助。过分的低调导致不参与,会被视为一种冷漠和傲慢。这是做人积极处。 三,你们要趁着文化盛举,逼一逼自己,写出几篇文章来,提高自己的文字水平,也未尝不是件好事。这是做人实在处。网络配图 接下来,曾国藩感慨:天下事,什么都不做而能成就的极少。要怎样才能做起来呢?动机未必要很纯洁,有时候是为了贪个人成就而努力去做,这样成事的几率占一半。当然,这里的“贪”切不可理解为物质上的贪污、贪腐,中国传统对“贪”的理解,其实是全方位的,对事业、对名望、对成就的过于执着,也理解为“贪”。 以上是成事的一半,另一半呢?要有所激发和有所逼迫。被击败、被轻视、被羞辱,未必是坏事,反而因此被激发小宇宙,逼出战斗力,往往也能成大事。 老曾对儿子的教诲有两点值得借鉴:首先要敢于作为,年轻稚嫩不是害怕和退缩的理由,赶鸭子上架也是成才之道;其次,当初做事的动机未必讲究单纯、高尚,很多圣贤和大师级人物,当年很可能就是一个争强好胜的浑小子而已。网络配图 这是老曾的亲身体会,据其幕僚赵烈文的《能静居日记》回忆,老曾亲自向赵烈文坦承:在长沙期间,曾处理几个违纪的绿营兵,结果导致绿营兵“全军鼓噪入署,几为所戕”,绿营军鼓噪着冲进老曾府邸,差点要了他的命,老曾有没有挨打就不得而知了。老曾自此“发愤募勇万人”,独立单干,终有所成。动机无非就是受了刺激,“其时亦好胜而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