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三大巨头之一,他虽然身材短小,却神明英发,多才多艺。
曹操不仅是个出色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还有一身不错的武功,而且善于吟诗作赋,对歌曲舞蹈也有着不俗的研究。
根据《裴注》记载,为了能够随时欣赏歌舞,曹操在家中养了更多歌姬,闲暇之余就让这些美女们为自己起舞唱歌助兴。
当时在曹操的众多歌姬之中,有一个女子特别出众,她不仅歌喉婉转,而且舞姿动人,是众人之中的佼佼者,曹操非常喜欢这个歌姬。
不过这个歌姬仗着自己受宠,表现得非常高傲,甚至敢于多次顶撞曹操,违背曹操的意思。
曹操何许人也?敢于一怒屠徐州的盖世枭雄,他怎么会容忍一个女子对自己如此无礼? 曹操当时就想杀掉这个美女,但是又怕杀了美女之后,没有人能跳出如此优美的舞蹈,唱出如此动人的歌声,所以只得暂且隐忍。
曹操在隐忍的同时,又派人招来不少美女,派专业人士培养这些美女们的歌喉和舞姿。
当新来的一个美女的歌声和舞姿,和那个不听话的美女一样优秀时,曹操立马杀了那个不听话的美女,因为他已经找到了替代品,不听话的美女为自己的任性付出了代价。
曹操为人城府极深,喜怒不形于色,因此杀害美女也是饱含心机在内,而后世的则不然,他是当场就下手了。
宋太祖赵匡胤本是的大将,驾崩之后,赵匡胤趁机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做了大宋皇帝。
赵匡胤出身行伍,没什么文化,整日喜欢舞枪弄棒,即使在做了皇帝之后,也依然保持着粗犷豪爽的作风。
史料记载,赵匡胤在处理朝廷大事之余,有两个爱好。
一个就是射箭打猎,遛狗玩鸟,这算是锻炼身体,保持武力;还有一个就是喜欢饮酒赏花,后宫佳丽,这也是男儿本色。
不过赵匡胤会注意尺度,不会因为这两个爱好而影响正事。
根据宋人史料记载,有一天皇宫大内御花园栽种的牡丹花盛开了,这些牡丹花随风摇摆,争奇斗艳,。
赵匡胤见状,也来了兴致,命人在御花园大摆宴席,然后召来几位喜欢的后宫佳丽,让她们陪自己一起饮酒赏花,共享太平之乐。
这些后宫的妃嫔们巴不得皇帝宠爱呢,一听赵匡胤召见自己,乐得合不拢嘴,急忙梳洗打扮,前去陪伴赵匡胤。
等佳丽们来了之后,赵匡胤纵目一看,发现少了一个妃子。
史料记载,这个妃子,俏丽无双,之前曾经被赵匡胤宠幸过。
赵匡胤很喜欢这个妃子,所以特别留意,结果发现那个妃子竟然没来。
妃子本来就国色天香,发髻上插了牡丹花更是“花面交相映”,越发漂亮了,赵匡胤很满意,于是起身打算离开。
就在此时,妃子做了一个令赵匡胤和众人目瞪口呆的动作。
这个妃子居然将赵匡胤亲自为她簪在头上的牡丹花,一把扯下来,扔在了地上,而这一幕,恰好被回头的赵匡胤看到。
这个妃子简直是疯了,赵匡胤是皇帝,是,他两次召见妃子,妃子两次拒绝圣旨召见,这已经是死罪。
可是赵匡胤不以为意,亲自为她簪花,这可谓是皇恩浩荡了。
这个妃子不不感恩戴德也就算了,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把花扔在地上,这是在赤裸裸地打赵匡胤的脸。
看来这个妃子平时是太得宠了,是有恃无恐,否则傻子也不敢这么对待赵匡胤!赵匡胤可不是曹操,他就是个火爆脾气,起初他出于对妃子的疼爱,不舍得发火,现在在众人面前被妃子羞辱,他是彻底忍不了了,于是赵匡胤大怒,严厉呵斥妃子。
赵匡胤对妃子骂道:“我艰勤得天下,乃欲以一妇人败之耶!”意思是老子千辛万苦才取得天下,你一个妇人居然敢对朕这么狂,我不能因为疼爱你而纵容你如此狂妄无礼!赵匡胤骂完,随手抽出一把佩刀,一刀将妃子的手腕砍断,然后。
赵匡胤亲自砍断妃子的手腕,谁敢上前去救治,这个妃子最终为自己的恃宠而骄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在这样一个经济富裕的王朝,光明与黑暗总是相生共存。
在人民的大宋王朝,也曾出现一位肆虐经年、骄横残暴的吃人恶魔——王继勋。
网络配图王继勋:庆州华池人,彰德军节度使王饶之子,孝明胞弟。
据《·王继勋传》记载,王继勋生性残暴,经常强行买得民间少女作奴仆,稍不如意,就把她们杀死,烹食其肉,“专以脔割(即将活人身上的肉割成一片一片的,谓之脔割)奴婢为乐”。
一天,王继勋府中围墙因大雨坍塌,大量奴婢逃出牢笼,跑到面前告御状,把王继勋骇人听闻的罪行全都捅了出来。
赵匡胤“大骇”,当即作出判决:“削夺官爵,勒归私邸。
”对于一个吃人恶魔来说,这是一个明显宽松的判决。
仅仅是除掉他的官职,夺取他的爵位,流放到登州。
而且,还没等王继勋上路前往流放地,赵匡胤早已改授其职为右监门率府副率。
网络配图 开宝三年,王继勋被任命为西京河南府尹,即西京洛阳的行政长官。
有了撑腰,王继勋不但能够换一个地方继续当官,官还越做越大。
在洛阳,王继勋有恃无恐,变本加厉地发泄着自己残暴的本性:“强市民家子女备给使,小不如意,即杀食之,而棺其骨弃野外。
因为,王继勋一不顺意,就会把奴婢杀掉,然后……吃了,剩下的骨头抛到野外去。
那段时间,人贩子和棺材铺商人日夜出入王继勋府中,使得王继勋府中像赶集一样热闹。
老百姓虽然对王继勋恨之入骨,可有了上次告御状的教训,他们也只能是听天由命,任其宰割。
977年2月,王继勋因恃势骄横,多行不义,赵光义命斩于洛阳。
据记载,仅在开宝六年到太平兴国这短短的5年时间里,食人恶魔王继勋前后亲手杀掉和吃掉的奴婢就多达100多人。
有这样一个的食人恶魔,相当于经历了一场恶魔,还好,梦总是会醒来的。
如果不是赵匡胤的包庇,王继勋也没这么大胆,更不会吃得这么,逍遥自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红玉是其战死后各类野史和话本中所取的名字。
首见于张四维所写传奇《双烈记》:“奴家梁氏,小字红玉。
淮安北辰坊人(另一说原籍池州,安徽省贵池县),因家贫战乱流离京口为营妓。
建炎三年,梁红玉在平定苗傅叛乱中立下殊勋,一夜奔驰数百里召韩世忠入卫平叛,因此被封为安国夫人。
在建炎四年长江阻击战中亲执桴鼓,和韩世忠共同指挥作战,将入侵的金军阻击在长江南岸达48天之久,名震天下。
后独领一军与韩世忠转战各地,多次击败金军。
女子,如果有些本事,相中的男人也往往大有前途。
古今中外的历史屡次验证过了:很多女子,确乎具备“特异功能”,她们足以摆脱“相马,失之瘦。
相士,失之贫”的行为逻辑,准确地评估自己喜欢的男人,并将婚姻大事,“啪”的一声,压给一支潜力巨大的“原始股”。
梁氏在酱缸一样的妓院里摸爬滚打,她见过大世面,可以说阅人无数。
安排自己的终身大事,果然是好眼力,她把“红绣球”果断地抛给了一个的陕北小子。
当时,韩世忠神情沮丧,四处碰壁,根本就没成气候,谁敢肯定,他就是未来的彪虎之将呢?女人神奇,恰恰能未卜先知,像勘探金矿似地评估女婿,像雕琢玉石那样重塑丈夫。
尤其阴盛阳衰的局面,稍一疏忽,就闹掰了。
梁氏既能相夫,又可相国,她在丈夫身边谋求了一个游刃有余的位置,可见,这个女人做事相当老成,很讲艺术。
虽说夫唱妇随是主流,两口子也多少有点儿小别扭。
据说,夫妇合围黄天荡,金兀朮在长江南岸,被活活地堵了48天。
可惜,功亏一篑,眼看就要活擒金兀朮了,却因一时疏忽,叫他“凿河遁去”,愣从眼皮底下溜走了。
《鹤林玉露》记载了这段意气之争:“夫人奏疏言世忠‘失机纵敌’,乞加罪责。
” 看来,梁氏并未嗲声嗲气地匍匐在丈夫脚下,乖乖地充当“小猫咪”、或者“俏京巴”,她似乎更愿意把韩世忠当作沙场上的同事和战友。
按照宋制,妻子告丈夫,本身就是犯罪,即便情况属实,也要判刑三年。
女词人,起诉第二任丈夫张汝舟,官司虽然打赢了,她却被关进了监狱。
不知梁氏弹劾丈夫之前,有没有坐监狱的心理准备。
宋高宗时代,劝倾朝野,谁不给他拍马屁呀?韩世忠偏不听邪,他是“主战派”,跟秦桧那帮“求和派”水火不相容。
死对头,更谈不到巴结逢迎,“世忠与桧同在政地,一揖外,未尝与谈。
”秦桧当然也恨他,绍兴十一年,也就是1141年,撑腰,同时削夺了、、韩世忠等三位大将的兵权。
岳飞被害之后,韩世忠曾当面质问秦桧:“‘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 可是,不服又能怎么样?功勋卓著的武将,往往要毁在心胸狭窄的和工于权谋的文臣手上。
难道这就是所说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这条“天下之通义”,实在让那些赳赳武夫们心寒呀。
据《》交代:“(绍兴)二十一年八月,(韩世忠)薨,进拜太师,追封通义郡王。
孝宗朝,追封蕲王,谥忠武,配飨高宗庙庭。
”生前荣华富贵,身后无限哀荣,够风光的了。
和同时代蒙冤致死的岳飞相比,韩世忠享年63岁,已经不算短寿。
与“”的同僚相比,他能安安稳稳地死在自家炕头儿上,自然属于“善终”了。
韩世忠死了,那么梁氏呢?她的人生结局,流传着三种版本。
其一,是典型的民间附会——大团圆:韩世忠和梁氏,,归隐西湖。
此后,下诏竖碑建祠,让他们永远享受人间香火。
梁氏故里,也在其出生地,修祠塑像,隆重纪念这位“巾帼英雄”…… 其二,是更加模糊的揣想——被暗杀:金国奸细,在食物中下毒。
其三,是基于史料的推测——遭袭战死:梁氏协同韩世忠出镇楚州,长年和金军周旋、遭遇。
绍兴五年,农历八月,也就是1135年11月,梁氏突然遭到金军围攻,在激烈的肉搏战里,重创小腹。
她撕下汗巾,紧紧地裹住了鲜血淋漓的小肚子。
现在的《英烈夫人祠记》,明显搀进了文学色彩,其中记述道:“敌矢如雨,猬集甲上。
梁氏血透重甲,入敌阵复斩十数人,力尽落马而死。
金人相蹂践争其首级,裂其五体……” 梁氏的首级,被敌军割走,金国人也被这位忠勇的女将深深地震撼了。
她心爱的女人,再也不能随他含笑并辔,再也不能为他出谋划策了。
韩世忠、梁红玉夫妇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九十二)的记载,可做参照:“淮东宣抚使韩世忠妻秦国夫人梁氏卒,诏赐银帛五百匹两。
史书能为功臣夫人之死,留下几个字,已经相当慷慨了。
若非韩世忠赤胆忠心、梁氏战功卓著,能有这种殊遇吗?“青史几行名姓,北莽无数荒丘。
”死了,仍被世代传说、天下争颂——这才叫“报国千秋利,忧民万古名”。
枕上那个妩媚的女子,究竟是谁? 舞台上,梅兰芳演活了“梁红玉”,她春雷般的鼓声,在中国上空,回荡了八百多年。
金山顶上,犹能听到那段荡气回肠的《石榴花》:“遥望着一江风浪拍天高,我撒网中流,待钓金鳌……” 苏州灵岩山梁红玉墓 因此,我们相信,1135年11月4日(农历八月二十六),梁红玉遇伏遭到金军围攻,力尽伤重落马而死,年仅33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