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金龟婿”的称呼因何而来?武则天的创意,李商隐的宣传!

时间:2025-03-13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金龟婿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以前,一个女子如果嫁了个有钱有势的夫婿,人们就把这样的女婿称作“金龟婿”。

当然,时代变迁,人们的认识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今日那些有才华、魄力的女婿,也称作“金龟婿”,可是,古时可不这样称呼。

那么,“金龟婿”的称呼究竟因何而来? (西安历史博物馆,虎符) 一、虎符因何要改为鱼符? 要说“金龟婿”还得从虎符说起。

对于虎符,大家一定不会陌生,古装剧看多了,自然知道它的作用。

第一种作用,手有虎符,统治者和将领便可用来调兵遣将,发号施令,否则,即使你是大官,大家都知道,也没人听你的调遣、军令。

第二种作用,身份地位的象征。

从一直到,有权力有地位的官员都是随身携带虎符,到了,才有了改变。

原来,李渊的祖父叫李虎,李渊手握大权后,为了避讳(封建社会,的名、号什么的,是要避讳的。

李虎不是,可人家厉害呀),就下令把虎符改为鱼符。

不过,鱼符可不是乱戴的。

皇帝的儿子戴的鱼符是金质的,三品以上官员,仅仅可以用金装饰一下,四品官员用银装饰,五品用铜装饰,再小的官员,免了吧,别戴了!懂了吧,看看男子身上佩戴的鱼符,就可知道他亲王,还是身份地位显赫的大官,哪个女子嫁了个佩戴金鱼符的男子,还不羡慕死好多人! (唐代突骑施汗国通唐使用的信物鱼符) 二、鱼符改龟符又是什么原因呢? 不过,风水轮流转,谁知道李家的江山,有一天会被的女子给掌控了。

好,江山,李谐音鲤,用鱼做符,图个吉利,朕,自古便有四大,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北方玄武,恰有我武姓,就以玄武做符吧! 玄武就是龟呀,长寿,寓意江山绵延长久,多好啊! 我们的武皇帝就改了鱼符为龟符。

(鱼形玉符) 可是大家都知道,女皇没多久就把江山社稷归还李氏后人了,大家困惑,为什么呢? 我讲一个野史,无可考证,权作笑料一听。

据说女皇老了,在继承人问题上伤透了脑筋,有一个大臣建议说:“聪明的女皇啊想想,您,谁会供奉祭奠您于太庙,是李氏后人,还是武氏后人?”一语惊醒梦中人啊,一想,对啊,自己是武家嫁了的女儿,武家人继承了皇位,怎么可能供奉祭奠出了门的女子呢?罢了罢了,江山归还李氏后人吧,百年后,起码各种祭祀有我武则天的位啊! 三、李商隐写了首诗,把“金龟婿”发扬光大。

金龟符很快又被改回鱼符了,那后人为什么还要称有钱有势的女婿为“金龟婿”而不是”金鱼婿“呢? 原来,李商隐写了《为有》这样一首诗: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寒尽怕春宵。

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

意思嘛,很简单,女子嫁了一个很有钱做大官的“金龟婿”(最低都是三品大官),可漂亮的女子不开心啊,因为丈夫要早早起来去上班,处理国家大事,辜负了春宵良辰。

此女子需求量大啊,不仅要金钱地位,还要浪漫,哈哈!不说此女,单说李商隐这首诗流传开后,“金龟婿”这个词就跟着流行起来,先是文人墨客,接着口口相传到目不识丁的下层劳动人民,一时间,人人都用“金龟婿”称呼那些有钱有地位的女婿或准女婿了,一直到现在,当然了,现在也包括那些青年才俊。

武则天的创意,李商隐的发扬光大,让“金龟婿”这个词流传至今,经久不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王世则两次考试连中状元,被称“跛脚状元”“铁面王”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古代仕人阶层地位是最高的,所谓“学而优则仕”,那些读书有所成就的人,一般都能成为朝廷命官,但在此之前需要经过考试。 在科举考试中,状元每个读书人梦寐以求的荣誉,一生能考中一次状元,那是莫大的荣耀,在当北宋年间,有一个人却考中了两次状元,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此人名叫王世则,桂林永福人,是历史上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王世则小时候家里很穷,就去山上砍柴补贴家用,不料却从山上滚落下来,摔断了左腿,由于当时太穷没钱医治,所以王世则成为瘸子。 王世则长大后走路跛脚,但却十分聪明,他很想去学堂读书,但不料家里实在太穷,没钱供他读书,于是王世则每天利用农闲时去村头的私塾门口偷听课,竟然也学到不少东西。 有一次,私塾先生出一个对联考学生,上联是:独角兽,先生说完后发现没人能对得上来,不料窗外的王世则冲口而出:比目鱼,先生一看发现竟然是门口一衣衫褴褛孩子对出来的。 先生经过了解,才知道这个孩子叫王世则,他十分欣赏孩子的聪慧,便让他免费来听课,可见当时的老师真是伟大啊,王世则得到这个机会,越加发奋学习,不到20岁就考中了举人。 公元983年,王世则入京参加科举考试,亲自出题,题目是“六合为家”,王世则才思敏捷,下笔如有神,很快写下一份答卷,是考场上第一个交卷的。 宋太宗亲阅试卷,当他看到王世则写下“勾画乾坤,作我之龙楼凤阁;开穷日月,为君之玉户金关”的佳句时,钦点他为金科状元。 不料殿试时宋太宗见到王世则本人,发现他是个瘸子,如果让一个跛脚之人当状元,岂不是让天下人笑话吗,正当宋太宗犹豫时,宰相站出来说话,结果宋太宗还是同意让王世则当状元。 跟王世则同一批考中的有个进士,他去担任县令之后,竟然让本地境内军粮失火,于是有人告发他是走后门考中的,于是宋太宗下诏,让这批进士再入京复试,王世则也在其中。 但王世则才华横溢,第二次复试仍旧考中状元,所以他被后人称为“连科状元”,在科举考试开创以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王世则是千年来唯一一例。 王世则称为科举考试中的传奇,后人也叫他“跛脚状元”,后来他为官清廉,不畏强,被世人称为“铁面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世人常说虎毒不食子 为什么此“虎”会连杀自己的两个儿子呢

还不知道:连杀两个儿子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人说“虎毒不食子””,可是历史上的的确确有这么一只“虎”,身为帝王,他连续杀害了自已的两位太子,手段之残忍实在令人咋舌! 这只比“猛虎”还毒的“虎”就是五胡时期,的第三位帝王石虎。石虎夺取了皇位之后恣意妄为,他自已沉溺于,让太子石邃处理事情,石邃有事向他请示,他不耐烦地说这些小事别来烦我。可是如果石邃不请示,他又不满意的责怪说为什么有事不报告?就这样,石邃经常被石虎随意的谩骂和鞭挞,一个月可能就会有好几次,他对自已父亲的怨恨与日俱增,有一天就对中庶子李颜等人私下说:“天子欲壑难填,我想做单于那样的事,你们跟我干吗?”李颜等人听后,知道太子想要弑父谋反,只能唯唯诺诺却不敢随意说话。 石虎知道之后拘捕了李颜等人,经过训问知道了事情的原委后,石虎把李颜等30多个人全部杀死,把太子石邃在东宫囚禁了一段日子。石邃被释放后去朝见父亲的时候没有向父亲请罪,只是呆了一会儿就直接离开了。石虎让人对他说:“你还没有朝见皇后怎么可以匆忙离开?”石邃就像没有听到一样离开了。石虎再次被激怒了,废了石邃的太子之位,连夜下令杀死了石邃和他的侍从二十六人,把他们放进了同一口大棺材里。东宫的其他臣属二百多人无一幸免,全部死于屠刀之下!石邃为人残暴,石虎除掉他,对于百姓而言或许还是好事。但是身为父亲杀死自已的儿子,而且是斩草除根式的铲灭,手段的狠辣也真叫人咋舌!千万不要以为这就是石虎的“毒”了,接下来这位惨死的太子才真正体现出了石虎的狠毒! 石虎 石邃被杀之后,石虎重新册立儿子石宣为太子。可是慢慢地,他却越来越喜欢另外一个儿子石韬,很后悔当初没有册立石韬。石韬因此有些,引起了太子石宣的愤怒,派人把石韬秘密杀害了。得知了石韬的死讯石虎非常悲痛,昏迷了很久才清醒过来。经过调查,他得知石宣是幕后的真凶之后就派人抓住了石宣,把他囚禁在仓库里,残忍的用铁环穿透了石宣的下巴颏把他锁了起来,还拿来他杀死石韬的刀剑,让他舔上面的血渍。石宣痛不欲生,哀嚎之声震动了整个皇宫。很多臣来劝说石虎:“他们都是你的儿子,你不能因为一个儿子而杀死另外一个儿子呀!”石虎完全不预理睬,下令在城北架起了末端装着辘轳的横杆,横杆的下面堆着放许多柴草,柴草堆旁靠着一把梯子。石韬的两位宦官一个拉着石宣的头发,一个拽着石宣的舌头,把已经被折磨的只剩下半条命的石宣使劲的往梯子上拉。这位曾经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堂堂太子被两个阉人硬生生的拉到了梯子最上边,然后这两个阉人把连着辘轳的绳索套在了石宣的脖子上,轱辘被转动了起来,石宣的身体也慢慢的被绞了起来悬在柴堆之上,此时的石宣即使体壮如牛估计也要一命呜呼了,但是这两个宦官仍然没有停手,他们把石宣的身体肢解之后点燃了柴堆,顿时烈焰飞腾,浓烟滚滚。等到火焰熄灭之后,他们又把燃烧的灰烬撒在了通向各个城门的交叉路口之上。。。 这样的画面即使想想也会让人不寒而栗,然而恐怖的是,导演这一切的石虎,身为被虐杀之人的亲生父亲,竟然还带着几千人在中台全程观看了现场“表演”。这是怎样的一个人?怎样的一位父亲呀?事情到此仍然没有结束,石虎在残杀了亲儿子石宣之后,继续下令诛杀了石宣的妻儿共计九人,连石宣才几岁大的小儿子,石虎平时非常喜欢的小也没有赦免!其他石宣周围的300多人全部都被车裂之后扔到了漳水之中,就连曾经护卫东宫的士兵上万人也全部被贬到了凉州去守卫边疆。 冉闵 喜欢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帝王之家手足互戕,骨肉相残的故事并不少见,但是像石虎这般把自已的亲生儿子折磨至死,肢解焚尸之后还要挫骨扬灰,并且还带人在现场观刑的帝王,在中国历史上应该找不到第二个人!但是这个石虎这个比真的猛虎还在狠毒的帝王,却对他的义孙冉闵喜爱有加,亲手把冉闵培养成了一位出色将帅。凶残成性的石虎在死后两年时间,他的子孙就被人斩尽诛绝了。尽灭家族的不是别人,正是石虎自已一手调教的冉闵,不知这算不算是恶有恶报呢?这种历史的走向,实在让人慨叹唏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