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李茂贞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在中国古代,凡是动乱的时期,那些割据一方的军阀通常都会称帝,不管成败与否,至少要先过几天瘾。
然而在唐末五代时期,出现了一位非常奇葩的军阀,他称霸一方,封自己的妻子为皇后,自己也“假天子之制”,然而他却依然称王,而不敢称帝!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这位堪称中国古代最奇葩的军阀就是李茂贞!根据史书记载,李茂贞原名宋文通,是深州博野人,家里世代从军,隶属于博野军。

李茂贞最初在博野军中担任低级军官,起义给了他崛起的机会。
黄巢占领长安后,派大将尚让率兵5万攻打凤翔,唐军在龙尾坡设伏,一举击溃起义军,“斩首两万余级”。
在龙尾坡之战中,李茂贞立下大功,他一战成名,朝廷封他为神策军指挥使、检校太保,之后他又因功被封为右神策统军。
正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李茂贞平步青云遭到了许多的嫉恨,为此他拜大宦官田令孜为“干爹”,改名田彦宾。
在之后的朱玫之乱中,李茂贞再次立下大功,引起了的重视。
李茂贞“论功第一,迁检校太保、同平章事、洋蓬壁等州节度使”,同时唐僖宗赐氏,取名茂贞。
之后,李茂贞奉命攻打作乱的李昌符,再立战功,被封为凤翔节度使,加检校太尉、兼侍中、陇西郡王。
自此,李茂贞脱离神策军,成为地方藩镇,开始割据一方。
李茂贞不断对外用兵,占领地盘,扩充实力。

与此同时,唐僖宗病死,他的弟弟即位。
唐昭宗颇有理想,他打算中兴大唐,为此也开始招兵买马。
此时,李茂贞用武力驱逐“泾原节度使张球、洋州节度使杨守忠、凤州刺史满存,皆夺据其地,奏请子弟为牧伯,朝廷不能制”。
893年,忍无可忍的唐昭宗决定讨伐李茂贞,然而朝廷的军队惨败,李茂贞进军长安,问罪于皇帝,“京师大震,士庶奔散”。
唐昭宗赶紧杀掉两个枢密使,让李茂贞赔罪。
但李茂贞依然不依不饶,他要求皇帝杀死宰相杜让能,之后还留下自己的养子李继鹏留在京城。
随着实力的增长,李茂贞开始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想法, 当时他坐拥40多个州,实力非常强大。
于是李茂贞借宦官与宰相争权之际,将唐昭宗劫持到了凤翔。
消息传出后,也想夺取天下的非常不满,于是他对李茂贞开战,结果凤翔之战中,李茂贞惨败。
与此同时,割据四川的也,夺取了不少城池。

经过凤翔之战,李茂贞的实力遭到沉重打击,丢掉了大片领土。
907年,朱温称帝,消息传来,李茂贞居然成了的忠臣,仍用唐朝的年号。
此后那些军阀大多称帝,然而李茂贞却没有,“但称岐王”。
不过他“以妻为皇后,鸣梢羽扇视朝,出入拟天子”。
李茂贞不是不想做皇帝,而是实力不够。
如果称帝,必然会遭到其他势力的侵犯。
李茂贞的秦岐规模确实不大,连“十国”都未将其列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姿色迷人的杨贵妃为什么最后没有被封为皇后?
姿色迷人的杨贵妃为何最后没有被封为皇后?实际上,杨玉环成为杨贵妃的时候,早就已经死了。此后,杨玉环也没有被册封为皇后。对于这件事情的原因,史书上并没有明确的记载,我们只能从有关记载中发现和挖掘线索,进行相关论证和推测。网络配图 从史书记载中的蛛丝马迹来看,之所以没有册封杨玉环为皇后,很可能与他得到杨玉环的卑下手段有关。杨玉环进宫前,原为唐玄宗的儿子寿王的王妃。后来,唐玄宗见到了杨玉环,马上便被杨玉环的姿色深深迷住了,借着孝顺的名号,下诏令杨玉环出家做道士,并赐道号“太真”。杨玉环守戒期满,唐玄宗便下诏让杨玉环还俗,并接入宫中,正式册封为贵妃,自己养了起来。网络配图 如果封杨玉环为皇后,对寿王李瑁来说,自己的妻子突然变成了自己的母后,必然会激发他的更大怨恨。到时候发生政变也是很有可能的,这一点使得唐玄宗不得不加以提防。 唐玄宗晚年虽然有些沉湎于,沉湎于声色,但基本上还是一个头脑比较清醒的。他也意识到了杨贵妃得宠后仙及鸡犬,她的兄妹亲戚都得到了朝廷的重用,已经发展成一股庞大的政治力量,如果再封她为皇后,必将引起大臣的反对和权力的倾斜,这对维护统治是很不利的,所以唐玄宗一直不肯封杨贵妃为皇后。网络配图 除了对权力平衡的考虑外,还有一点是唐玄宗不得不考虑的,那就是杨贵妃一直没有生育。杨贵妃不生育的原因已经无从考证,但是没有儿子肯定是封她为皇后的一大障碍,因为古代册立皇后是件非常重要的大事,要君臣参与,诏示天下,册立的皇后必须是懿德懿容,能起到垂范万众、母仪天下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多尔衮娶太后为妻:死后为啥被追封为帝王
清开国帝王在天命十一年的一次大战中受伤身亡,他的第八个儿子继承王位。公元1636年,后金改称清,年号为崇德,皇太极为清太宗。太宗朝一位最显赫的人物是太宗的弟弟。多尔衮是努尔哈赤的第十四个儿子,因大败明将,全歼山海关明军,一时。崇德元年,多尔衮进封为睿亲王,其实力和声望几与太宗比肩。 崇德八年,太宗去世。围绕着皇位继承宫中展开了激烈的争斗。最后,各方达成妥协,共立太宗幼年的儿子福临即位,是为清,时年六岁。朝政由多尔衮和济尔哈朗共同辅佐,但实际上,拥有两白旗雄厚实力的多尔衮渐次取得了统治地位,进而独有天下,俨然为一代皇帝,以至能自由地出入宫禁。 宫中则由太宗文皇后主持。孝庄文皇后生于明四十一年二月初八日(公元1613年3月28日),死于清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公元1687年1月27日)终年75岁。孝庄文皇博尔济吉特氏,来自蒙古科尔沁部,是贝勒寨桑的女儿。天命十年,嫁给努尔哈赤的第八子皇太极,时年十三岁。网络配图 孝庄文皇后先后生下了三个女儿:、、固伦淑哲长公主。崇德六年,皇太极改后金为清,封她为永福宫庄妃。两年后,生皇九子福临。福临在多尔衮等拥立下,即皇帝位,博尔济吉特氏尊为皇。康熙即位后博尔济吉特氏又被尊为太皇太后,去世后谥孝庄,因此,史称她为孝庄文皇后。 孝庄文皇后精明能干,工于心计,颇有智谋。太宗皇太极暴病身亡时她曾痛不欲生,想以身殉情,但念及子女尚幼,便决意抚育和保护子女。年方六岁的儿子福临即位,她更加看出了宫廷争夺皇权的险恶,便不惜一切,竭尽心力的保护自己的儿子和幼年的皇帝。福临即位是折中妥协的产物。福临即位,并不能阻止多尔衮独有天下的野心。 顺治元年,来到北京,成为坐上龙椅的第一任满清皇帝。多尔衮自通州接顺治入宫以后,一直坐镇北京,控制着整个政局。多尔衮雄姿英发,心里很得意,这皇宫和天下,实际上不就是自己的? 顺治帝福临进入北京后的第一件大事便是进封多尔衮为叔父摄政王。多尔衮势焰熏天,权倾朝野,朝臣无不惶悚。随即众臣尊多尔衮为皇叔父摄政王。多尔衮大权在握,俨然以天子自居,哪里会把小小的皇帝放在眼里?多尔衮自由出入宫禁,结果和皇嫂博尔济吉特氏私通,最后明媒迎娶。网络配图 当时的博尔济吉特氏虽然生下了几个子女,但正值盛年,风华正茂,。博尔济吉特氏的姿色和才华早就遐迩闻名,最典型的便是感化了绝食寻死的明大将,使他归顺满清,以至成为满清铁骑顺利入关的带路人。博尔济吉特氏二十岁,时年刚刚三十,正是渴求爱抚的年龄。但博尔济吉特氏决定下嫁皇叔多尔衮,并明诏天下,将一件本应藏于深宫的个人隐私公之于世,不是出于对爱的渴求和考虑,完全是出自保护她年幼的儿子——顺治皇帝。 多尔衮也是正届壮年。他体格魁梧,仪容英伟,长于骑射。多尔衮对这位肌肤雪白如玉、美艳夺人、时人称为大玉妃的皇嫂早就。他经常出入宫禁,两人,俨然一对夫妻。多尔衮想结束这种偷情,让盛年寡居的嫂子成为自己的正式妻室。这一点,首先要征得大臣们的同意,起码是默许。多尔衮密召心腹大臣范文程,授以密计。范文程依计而行。廷议的结果当然是顺利通过,没有人敢提出异议。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于是下嫁皇叔多尔衮。 关于太后下嫁皇叔多尔衮,史学界一直。有的根本就否认此事。在笔者看来,太后下嫁是确有其事的,也合乎的传统。而且,多尔衮死后,清廷还破例追封多尔衮为诚敬义皇帝。至于下嫁时的规模如何,是否向天下颁发诏书,这还有待进一步考证。一些颇具历史价值的史书确切地记载了这件事。 孝庄文皇后下嫁多尔衮以后,皇朝的礼仪、奏章、请旨之类都要相应地发生变化。顺治三年以后,群臣上书进奏,均称摄政王多尔衮为皇父,摄政王和皇上字号并列,上谕也直书皇父摄政王,甚至在殿试士子的策颂文字中,也是皇父、皇上并称。可见此事在当时几乎是家喻户晓。网络配图 多尔衮和皇太后同宫不久,以微罪为口实,将政敌领两黄旗的太宗长子监禁致死,并夺豪格的爱妻,纳为自己的妃子。顺治七年十二月初九戍时,多尔衮突然暴死边外的喀喇城,终年38岁。多尔衮死后,顺治帝颁发诏书,命丧礼一如帝制,并追尊多尔衮为成宗义皇帝。顺治帝亲政,时年14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