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三分天下的三位霸主!为什么孙权是最令人羡慕的一个?

时间:2025-03-15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三分天下的三位霸主!为什么是最令人羡慕的一个?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一、 刘备家算是个相当没落的贵族,虽然号称中山靖王后代,其实除了说说嘴外根本无实际用处,爷爷、老爸当过点小官,老爸死后,刘备也只能跟妈妈卖草鞋维生。

24岁跟拜把兄弟参加义军,表现算是相当杰出了,也打出一番名堂,可是没有老爸可以靠,加上跟死对头作对,所以前半生大多过着创业又归零,四处给人当佣兵打打工的生活,连老婆小孩也是动不动在打仗时就被抓走了。

直到47岁得到诸葛亮协助,才看准方向,慢慢打出一片天,不过一生也是奔波劳苦居多,而且两个义兄弟最后也因为战事挂掉了,62岁为了帮兄弟报仇,暴怒下倾全国一大部分战力出征,结果被打得一败涂地,隔年恼羞而死,算起来也是辛劳而忙碌的一生,可是结识了、跟诸葛亮等一群好兄弟,算是得感慰藉了吧。

二、曹操 曹操比起来就爽多了,爷爷是身边的高阶宦官,老爸花一大笔钱也买到太尉来做做,算起来曹操家室算相当不错,只是因为老爸是宦官的养子,所以有时会被说嘴一下。

年轻时跟一起、四处撒野,后来靠爸当了一些官,虽然做得有模有样,也很正直,但是朝廷太腐败了,后来就不想做了回家。

董卓乱政的时候,曹操知道乱世要来了,就散尽家财,就招一堆兄弟组了自己的军队,开始过着四处征讨、戎马一生的生涯,虽然看起来颇辛苦,但是因为曹操才能出众,吸引了不少人来帮他,事业版图越做越大,俨然成为中原的霸主,连皇帝都要听他的。

三、孙权 因为老爸、老哥早死,18岁就当了孙吴集团的老大。

26岁时就把曹操打回老家去。

部下们都忠心又有能力,受伤的时候就哭一哭慰问一下,有好东西就大方发下去,没读书的就叫他回家多读点书,结果轻轻松松培养一群英勇能干的好部下,所以江东老大的位子做得稳稳的。

闲来没事就打大老虎、喝喝酒,开开部下玩笑,跟陆逊跳跳舞、笑诸葛瑾长得像驴,等等,日子过得轻松愉快。

反正曹操跟刘备整打来打去,只要测风向选好边站就没太大事情。

手痒的时候就亲自上前线看看百万大军过过瘾,然后危险的时候再靠部下拼死命把自己救出来。

人生最大的危机大概是被800人闯入己方大军,呛出来单挑而吓得龟缩,还有想跟关羽结亲家的时候被呛是狗,荆州讨不回来气到发抖直接用打的。

其他都没什么特别难过的,逍遥自在活到70岁。

这样比下来,我觉得孙权才是最爽的,不用打得一身伤,不用像刘备一样打得老婆小孩都没了,也不用像曹操一样南征北讨没几天能待在家,每天早上起来就是想今天要跟部下开什么玩笑,多么快意的人生,其实孙权才是真正人生胜利者啊! 所以结论,三人的爽度排行是:孙权 曹操 刘备。

突然发现越有爸靠的人越爽,孙权不但靠爸还能靠哥,古今中外大抵如此,这就是现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春秋战国历史上的诸子百家:墨门社团领袖墨子

关于波诡云谲又大开大阖的战国时代,除了英雄美人、王侯将相的故事之外,还有一些人一些事,是无法忽略也不该回避的。那便是奠定了中华文化体系的局面,其精彩纷呈另两千多年后的我们依然目眩神迷。实际上,诸子数以百计,诸子的文章则数以千计,最终成名成家﹑广泛流传﹑影响深远的不多。关于诸子百家的类别史学界大致是这样划分的: 1. 他爹老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把诸子的思想大致归为阴阳﹑儒﹑墨﹑名﹑法﹑道六家; 2. 班固的《汉书.艺文志》在西汉刘歆《七略.诸子略》基础上又归纳成了十家,比司马谈多了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四类; 3. 吕思勉先生的《先秦学术概论》中则又添进了兵家﹑术数﹑方技这三类。 作者志大才疏,要忝着脸讲一讲战国时诸子中著名的一些人。出于对游侠刺客故事和武侠小说的热爱,首先要讲的便是墨家。不过看官们放心,作者的整个战国系列都是以人物和故事为主,诸子百家也尽量不让大家打瞌睡就是了。墨家的创始人是。(读者:那不是废话吗,这学派叫什么,创始人不就叫什么子吗?作者:非也非也,儒家的创始人可不叫儒子;法家的诸子也没有一个叫法子的;道家的始祖他也不叫道子呀。)他的生卒年月不详,据考证是生活在春秋末期和战国初期的。 墨子自己曾说“翟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难”,也就是他本人不用统治别人,也不用亲自从事耕稼,那岂不是非官非民? 墨子曾经学习儒学,但“以为其礼烦扰而不说,厚葬靡财而贫民,久服伤生而害事”,本来么,喜欢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讲究奢靡礼乐﹑久丧厚葬,可是墨子不习惯这些,他主张“量腹而食,度身而衣”,“非乐”、 “节用”、“节葬”,总之怎么俭省怎么简单就怎么来。所以后来墨子就另立山头,并终成一代大家。但看官们以为,墨子就只是一个光会空谈的哲学家或思想家吗?No no no. 他还是个动手能力超强的巧匠,他谙熟兵器、机械和工程建筑的制造技术。那他除了谈点认识论和逻辑学、会点手艺,不就是个有着文艺心的技术工人吗?No no no. 人家还懂科学理论,什么几何物理天文的研究都有涉猎,想想也是,没有理论指导,手艺怎么可能巧呢?那看官们以为,墨子也不外就是个有理想有抱负、有科学理论知识又会手艺的复合型科技人才?No no no.人家还是社团领袖,还会打仗。当然了,根据墨子“非攻”的反战理念,墨子军事思想的关键还在于防守,比如《墨子.备城门》便是研究城池攻防战的经典篇章,里边说了十二种攻城方式和相应的守城策略。 但墨家做为战国显学之一并且一度风头胜过儒家,它又是如何衰落的呢?首先要做个墨者不是容易的事,得吃苦受累、坚韧不拔,必要时还能豁得出命来,这就造成了墨者的人数不可能太多。其次,墨家对组织和徒的要求苛刻严厉,却没有像宗教那样描画天堂或来世那样的美好愿景,这辈子下辈子下下辈子还吃苦受累,能有多少人有这种觉悟?还有,战国时诸侯延揽墨者,也不过是利用他们的手工技术或墨侠的武力,哪里会真正采纳兼爱非攻的墨家主张?到了秦统一六国,及至汉初,干戈止息,墨家这样一个对统治阶层有威慑力的民间组织就更显得格格不入了。到时,独尊儒术,加之对游侠、豪强的打击政策,从江湖到庙堂,曾经名噪一时的墨家就渐渐消失在了人们的视线之中。留给后人的是记录着墨子言行思想的著作《墨子》,以及在各色史料中的墨家故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和氏璧为什么会缺少一角?与王莽有着怎么样的关系

此页面是否是列表页或首页?未找到合适正文内容。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