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吴桥兵变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又是怎么样结束的

时间:2025-03-15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吴桥兵变的背景是崇祯三年,杀死了皮岛总兵,引起了岛上将士的哗变而发生的。

由于后金的崛起,在山海关之外的势力几乎全部被后金荡尽。

但由于袁崇焕的英勇抗击和毛文龙的地理优势,使他们两支军队,成为了关外唯一能和后金抗衡的军事力量。

随着宁远和宁锦之战的胜利,袁崇焕被重用,升为了蓟辽督师和兵部尚书,节制关外的军队。

和袁崇焕的关宁铁骑不同,皮岛的军事势力是相对比较独立的,因此毛文龙除了向朝廷索饷之外,其他的事情一概不向朝廷汇报。

鉴于毛文龙的骄横跋扈,袁崇焕设计诛杀了毛文龙。

毛文龙死后,皮岛的将士们不干了,开始发生哗变。

为了有效地节制皮岛的兵力,朝廷又派遣孙元化去领皮岛总兵之职位。

孙元化是原来跟随孙承宗镇守山海关的将领,后来孙承宗被调任之后,孙元化成为了山东按察副使和登、莱二州巡抚。

他接收了毛文龙的部将孔有德、耿仲明、李九成、元等人。

后袁崇焕因为被崇祯皇帝杀害,后金的骑兵趁此机会,开始向孙承宗和袁崇焕构筑的关宁防线进攻。

时关宁军的将领祖大寿正在大凌河城内修筑城池,被后金军队围困在城内。

孙元化下令让孔有德率领八百铁骑前往大凌河救援,当孔有德行至吴桥的时候,发动了兵变。

在一些文史中提到,袁崇焕诛杀毛文龙是一种错误的行为,而崇祯诛杀袁崇焕,其中一条罪名也是擅自诛杀大将。

但是从吴桥兵变的背景中可以发现,毛文龙遗留下来的将领,在毛文龙死后都不受节制,可见皮岛兵忠于的对象不是朝廷,而是某个个人。

吴桥兵变过程是从崇祯皇帝诛杀袁崇焕开始的。

在后金的反间计下,崇祯诛杀了其大将袁崇焕,而后金趁此机会,开始向明朝的关宁防线发动了猛烈的进攻。

关宁军的将领祖大寿被后金军围困在大凌河城内,。

东江皮岛总兵孙元化得到朝廷的号令后,派遣孔有德率领八百骑兵去大凌河城增援祖大寿。

当孔有德所部行军到吴桥时,恰好降下了一场大雪,军队行进不便,只好暂时停留下来。

吴桥属于山东境内,登州的士兵和山东的士兵向来有矛盾的。

这时又发生了一名士兵抢夺山东望族王象春家仆一只鸡的事情。

他们把这名士兵抓起来游营,于是东江兵就杀死了王象春的家仆。

王象春的儿子不肯就此干休,要求查明真相。

恰好此时,李九成把孙元化给他买马的钱用光了,他怕孙元化怪罪,因此就鼓动孔有德哗变。

孔有德因袁崇焕诛杀毛文龙的事情,心中对朝廷多有不满,因此在吴桥发动了兵变,连续攻克了山东几座县城,并且把那里的总兵黄龙抓了起来,割掉了他的耳朵和鼻子。

吴桥兵变的发生,让朝中的许多大臣纷纷上书弹劾孙元化,说他放纵孔有德。

这时孔有德又率军杀了回来,直逼登州。

孙元化急忙令张焘前去登州防守。

但是张焘和孔有德是旧相识,因此也加入到孔有德哗变的阵营里,他们一起攻克了登州,俘虏了孙元化。

后祖大寿从大凌河成脱困,率军南下和孔有德所部交战。

孔有德岂是管宁铁骑的对手,很快就被祖大寿击败。

走投无路的孔有德,只好向投奔后金,吴桥兵变以明军胜利告终。

吴桥兵变虽然最终以明朝的胜利而告终,对于明朝和后金来说,吴桥兵变影响却是很大的,这造成明朝方面的人才和火器的大量流失。

吴桥兵变的时候,明朝和后金已经先后交战了好几年,袁崇焕依靠红衣大炮将后金的军队抵挡在山海关之外。

叛将孔有德率领着其一帮叛军,一路连下山东的好几座城池,令明朝方面不能坐视不理,因此派出关宁军前去镇压。

在祖大寿和张韬等人的镇压下,孔有德于崇祯五年八月在沙河战败,走投无路的孔有德只好投降后金。

在孔有德和耿仲明给的降书中称,其有“甲兵数万,轻舟百馀,大炮、火器俱全”。

也就是说,叛军将大量的明朝火器带到了后金,使后金军队的装备也大幅度提升,从而使得明朝在火器方面失去了优势。

而在后金入关后,一路南下,依靠的就是孔有德的这批火器。

在战略方面,吴桥兵变影响着后金和明朝之间的局势。

原本明朝依靠东江牵制后金的后方,但吴桥兵变后,山东腹地遭到了叛军的蹂躏,登州的局势彻底崩盘,因此从实质上来讲,东江的牵制作用已经失去,明朝在关外的军事力量只剩下唯一的一支队伍关宁铁骑。

在清军入关后,孔有德、耿仲明等人,成为了清军的马前卒,一路攻下南明的多座城池。

在平定江南,扫清西南的多次战役中,孔有德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直到五年,孔有德在和南明的军队交战时,被南明的名将李定国击败,在桂州城内引火自焚才宣告结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卧龙徐庶都弱爆了:原本三国是他的“家事”

此页面是否是列表页或首页?未找到合适正文内容。

史上最牛老丈人 他女婿是隋朝开国帝王!

老丈人是对妻父的称呼,又叫泰山、岳父。老丈人也不是哪个男人都有机会当的,你需要符合两个条件:有女儿,并且能嫁出去。听起来也不是很复杂。女儿都想嫁个好人家,在中国古代,如果能嫁给一国之君,便是祖坟冒青烟,全家烧高香了。算命的总说,谁谁是娘娘的命,便是极言其命带富贵。也许有人要说那种被打入冷宫的日子是多么凄苦辛酸,后宫的钩心斗角又如何让人胆寒,但“一朝选入君王侧”仍为许多人梦寐以求。网络配图 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历史上各朝各代的贪官,明知将来有身陷囹圄诛灭九族的可能,却还是地前赴后继着,一样的道理。其实就算是嫁给普通人家,一样会有争宠的烦恼。人们在设想未来时,总是看到光明的一面,比如专宠自己,比如有一天荣登皇后宝座。没有谁进宫就是想奔冷宫去的。杨贵妃结局再惨,她也不会后悔进宫,如果上天再给她一次重来的机会,我想她会说四个字:我还入宫。当笑话说毕竟是后来的事。“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应该反映的也是一种现状。 老丈人牛不牛,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女儿嫁得好不好,嫁给皇上又被封后,老爹就是国丈。皇上的岳父,肯定是牛得不能再牛了。不光老丈人牛,一家跟着牛。这样一来,老丈人选女婿便要有眼光了,将来能否出息,这需要敏锐的判断力。牛就牛在他给他的三个女儿挑了三个好女婿,最后三个女儿都被尊为皇后,而且是三个不同朝代的皇后。皇帝的老丈人已是别人无法比的,“三朝国丈”更是绝无仅有,堪称史上最牛的“老丈人”了。 独孤信(503~557),本名独孤如愿。生于北魏末期,武川镇(今内蒙武川西南)人,祖籍云中(今山西大同),是鲜卑化的匈奴人。独孤信,长相俊美。《》称其“美容仪,善骑射”,武功还很过硬。就像现在的歌星,既有型又能唱,肯定迷倒一片。当时独孤信也是被众多粉丝争睹风采,素有“独孤郎”的美誉,属于级的人物。独孤信家世显赫,世代为贵族,但独孤信没赶上好时候,到他这辈家道中落,又适逢北方六镇起义,风暴席卷北魏,独孤信便开始了他一生的戎马生涯。他参与过镇压义军,也参加过葛荣的河北起义军,后来又归附官府,操控北魏大权后,他投奔了雄踞关陇的统领,他的同乡,也就是后来西魏的实际建立者和掌权者。在刀光剑影中,独孤信的官也越做越大。网络配图 独孤信有着明张大义的真性情。《北史》记载,北魏孝武帝不甘权臣高欢操纵,想借宇文泰的势力对付高欢。独孤信不顾一家老小全在高欢领地,“寻征入朝”,为国尽忠。孝武帝感念“世乱识忠良”,于是“雅相委任”,封他为浮阳郡公,后来又晋升他为骠骑大将军、大司马。宇篡魏立周后,他又因“佐周代魏有功”,被封为柱国大将军,是朝廷倚重的“八大柱国”之一,位极人臣,地位显赫一时。 独孤信还是位治世能臣,在坐镇陇右时,治绩突出,“信著遐迩”,声名远播。宇文泰因此给他赐名为信,这便是独孤信名字的由来。功高盖主在哪朝哪代都不会是好事情。东魏大臣魏收在奏折《檄梁文》中,称独孤信“据陇右不从”,说独孤信想割据称霸,其实是放出话去挑拨离间,果然引起宇文泰的疑心,独孤信预感不妙,便主动提出还朝。宇文泰死后,他的侄子掌权,同为“八大柱国”之一的赵贵遭受排挤,便与独孤信密谋除掉宇文护,结果事情败露,独孤信受牵连,被御赐毒酒,逼令自尽,时年55岁。 独孤信是历史上具有传奇色彩的风云人物,这不仅体现在他能征善战、屡立奇功上。最重要的是他生了三个贵为皇后的女儿,分别是明敬后、唐元贞后和隋文献后,这在历史上实属罕见。独孤信的长女嫁给了宇文泰的长子,当时宇文毓还没当皇帝,是个地方官,“帝之在藩,纳为夫人”。在任岐州刺史时,便“有美政”,是个很有能力的人。宇文护废杀15岁的傀儡皇帝后,迎立宇文毓为“天王”。史书上说宇文毓“宽明仁厚,敦睦九族”,颇“有君人之量”。如果能一直当下去,该是个好皇帝。可惜他命不好,在位只3年便被宇文护毒死。独孤信的大女儿命运也不济,仅做了两个月的王后便死了。宇文毓正式称帝后追封她为明敬皇后。网络配图 独孤信的四女儿是开国皇帝李渊的母亲。李家在当时也是显赫之家,于是“八大柱国”之一的太尉李虎的儿子李昺,便成了独孤信的女婿,也就是李渊他爹。李渊称帝时母亲已死,于是追封为元贞皇后。独孤信的小女儿嫁给了后来的开国皇帝,。这个可是货真价实的皇后了,而且管丈夫管得严,不让文帝碰别的女人,还“虚嫔妾之位,不设三妃”。不过独孤伽罗天赋异禀,很有政治头脑,对隋文帝的帮助不小,时人将她与隋文帝并称“二圣”,可见有多厉害。独孤信看上杨坚也是有原因的,《》上说独孤信见杨坚“有奇表”,才将女儿嫁给他,杨坚是隋国公杨忠的儿子,也属于高干子弟,而且小伙子够帅,面有富贵之相。从这上面也可以看出,独孤信选婿是很慎重的。 独孤信能成为三朝国丈,在笔者看来,也是因为他位高权重,所以女儿也要嫁相应身份的人,倒不是他沾了女儿的光。既然在朝做官,就要讲究强强联手,所以门户很重要,两路诸侯结为亲家,势力何止增加一倍!如今更有官商结亲的新趋势,讲究体现立体实力,也是强强联合的一种变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