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结局相信大家都知道,苏军最终获得了胜利,并让日军在整个二战中再也不敢进攻苏联的势力范围。
但如果仔细对比这场战役双方的实力和损失,会发现真实情况并非如此简单,苏军这场战役中的表现并不像宣传的那样好,损失甚至大于日军! 苏军战后缴获的战利品 当时日军的主要兵力是边境守备第23师团,整个师团共有1.5万人。

该师团一半属于正规军,一般属于守备军,而且是战前1个月组建的,战斗力方面可以说并不强。
当然,在战争后期双方都所增加兵力,但23师团还是这场战役中的主力。
日本关东军后来加强给第23师团一个安岗战车支队,4个步兵大队,3个工兵中队,1个高射炮联队和部分炮兵,连同第23师团本身部队合计也才2万人左右。
日军士兵 而苏军方面兵力要强大的多,主要兵力是一个装甲集团军,第36摩步师,第82步兵师,机械化步兵第5旅,装甲第7、8、9旅,坦克第6和7旅,空降第212旅,外蒙骑兵第6和8师,以及空军一部,和日军的总兵力比较起来可谓是。
除了兵力外,苏军的指挥官是以后在二战中大名鼎鼎的元帅,而日本23守备师团的小笠原中将可以说并不出名。
而且苏军的当时占有地形优势,平原很适合他们的装甲部队机动,和日军相隔一条河,地势也高,日军根本无法发动主动进攻。

战前动员的苏军官兵 苏军虽然有着许多的优势,但我们从战后双方损失来看,苏军却并没有占到什么便宜:在装备损失方面,苏军投入500架飞机,损失207架。
坦克和装甲车1000辆,损失400辆,日本飞机损失不到100架。
投入坦克和装甲车100多辆,损失30多辆,安岗坦克支队也没有被歼灭。
战壕中的日军 苏军这场战役共阵亡失踪9703人,受伤15251人。
日军阵亡失踪8440人,受伤8766人,而在日军的伤亡中,62.7%的人是损失于苏军的炮击和航空轰炸。
从这些数据上来看,苏联损失更大,甚至可以说表现还不如当时的中国军队。
但从整个战略意义上来看,苏军确实是羸得了这次战役,为自己远东的安全争取了时间,也为以后德军进攻苏联时,避免了腹背受敌的情况出现。

而日本在这场战役后选择了沉默,但也没宣称自己失败。
休息中的苏军士兵 因为当时诺门坎战役是否失败,对日本已经不重要了。
1939年8月23日,苏联与德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轴心国老大都已经和苏联议和了。
更为重要的是,日本认为北上挑战苏军很不划算,那里是一片荒原,没什么好处,不如南下能获得很多战略资源,如石油橡胶等。
战后作物资统计的苏联军官 而苏德战场爆发后,日军也没有进攻苏联,即使它想这么做也已经是有心无力,日本主要精锐深陷中国战场。
后来随着的爆发,日军短期内更是无法调集重兵去挑战苏联。
如果在德军进攻苏联时,日本还有多余的军事力量来进攻苏联远东,腹背受敌的苏联那可是凶多吉少!而随着二战进入尾声,在苏德战争中得到锤炼的苏军已经脱胎换骨,这个时候的日本关东军已经不是苏联人的对手,后期面对苏军的进攻毫无还手之力! 随机文章三国志英雄一分高下!是拥有皇室血统的刘备胜出还是以实力决胜负的曹操?惊人的史前文明的骗局,50亿年的火花塞是为了利益而造假神奇心理学中的留白效应,某些场合思考比说话更有意义苏联多炮塔神教T35坦克,武装到牙齿却被吊打(3门炮5挺机枪)揭秘属什么的人不能养龟,兔、龙、狗与乌龟从图不能养(招来厄运)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有气质带诺的古风名字
诺字读音是nuò,五行属火,起名笔画数是16划。诺字寓意人才出众,精力充沛,谋职可居官,谋商可发财。根据康熙字典分析,诺字做男孩或者女孩名字都适合。卜易居为您优选以下带诺的好听有寓意的名字大全,供您取名时参考。有气质带诺的古风名字(男孩精选好名)1.可取名【诺帆】,五行组合为火-水,读音为 nuò fān。帆:帆字意指挂在船桅上,借助风力使船前进的布篷。象征乘风前进,一帆风顺。2.可取名【诺祺】,五行组合为火-木,读音为 nuò qí。祺:祺字意指吉祥、福气。3.可取名【予诺】,五行组合为土-火,读音为 yú nuò。予:予字意为与,给与;我,我的。4.可取名【诺霜】,五行组合为火-水,读音为 nuò shuāng。霜:霜字意为在气温降到摄氏零度以下时,近地面空气中水汽的白色结晶。5.可取名【安诺】,五行组合为土-火,读音为 ān nuò。安:安字是指平安、安定的意思。它指两个方面的平安,安定。首先是国家、社会的安定、稳定,是与动荡、离乱相对立的。另一层意思是指个人对环境或事物感到安适、满足或习惯,有安全、舒服的意思,是与危险,不适应相对的。由此看来,安是朝野上下都期望的局面和情境。旧时此类吉庆语有平安如意、竹报平安、岁岁平安、四季平安、安居乐业等。 人名用安字,多取前一层意思,表示抱负或期望。有气质带诺的古风名字(女孩精选好名)1.可取名【诺毅】,五行组合为火-木,读音为 nuò yì。毅:毅指意志坚定、果断,同时也是男性所面具有的一种品德。2.可取名【诺金】,五行组合为火-金,读音为 nuò jīn。金:金字的本义指黄金或金属,后也被当作五行之一,指西部的方位,认为金在西方,像金黄色的秋季一样。作人名用时,多用本义,寓指高贵和财运兴旺。3.可取名【逸诺】,五行组合为土-火,读音为 yì nuò。逸:逸字意为跑,逃亡;失,散失,失传;安闲,休息;超越;释放。4.可取名【诺言】,五行组合为火-木,读音为 nuò yán。言:言字意为本义说,说话。言论,见解,意见。5.可取名【诺锡】,五行组合为火-金,读音为 nuò xī。锡:锡字意为化学名词。一种略带蓝色的白色光泽的低熔点金属元素。通"赐",赏赐,赐给。有气质带诺的古风名字(男孩名字大全)[1] 方诺、钟诺、帅诺、诺仁、瀚诺[2] 诺源、家诺、诺飞、达诺、诺德[3] 显诺、诺诺、诺晗、波诺、麒诺[4] 昊诺、诺伟、诺锡、同诺、诺豪[5] 诺乐、诺贝、诺琦、诺琪、诺衡[6] 诺洋、安诺、诺铉、诚诺、应诺[7] 福诺、诺英、诺侃、奇诺、诺毅[8] 诺恒、柯诺、健诺、言诺、诺汉[9] 景诺、早诺、善诺、展诺、希诺有气质带诺的古风名字(女孩名字大全)[1] 诺尘、知诺、诺舟、姝诺、绮诺[2] 诺恬、青诺、懿诺、琼诺、兮诺[3] 楚诺、译诺、梓诺、诺颖、肃诺[4] 诺靖、培诺、诺仪、娅诺、诺曦[5] 芊诺、诺茵、俪诺、诺圆、科诺[6] 宜诺、碧诺、诺萱、诺娅、易诺[7] 诺云、诺渝、澄诺、沛诺、莺诺[8] 英诺、苇诺、诺谊、诺幸、诺沂[9] 温诺、诺丝、史诺、娉诺、昭诺怎么看取名好不好?卜易居建议您选好名字之后,可以进行姓名测试打分,通过分析五格数理的吉凶,及五行数理的相生相克,来分析您的姓名运势,并为您的名字进行打分。
秦始皇嬴政统一血的代价:22场战役斩敌181万
秦国自孝公时,在法家思想指导下,从农战两个方面革新内政,争霸中国,经过几代君主的努力,终于以武力统一中国。在兼并过程中,普遍存在斩首现象,秦汉之际一致认为秦国是崇尚诈力的虎狼之国,鲁仲连更明确提出秦是弃礼义尚首功之国。对于秦国的斩首现象,史家梁玉绳作过一定研究,统计出秦国有记载的斩首数量是166.8万人,认为“史所缺略不书者尚不知凡几,从古杀人之多,未有如无道秦者也”。王玉哲先生认为秦国斩首数量在170万左右。学者们的统计的数据略有不同。本文力图针对秦国斩首现象作一考察。 在前工业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口数量决定一个国家的张大程度,掠夺人口是战争的目的之一。军队是一个国家人口的精华部分,击败敌军,将战俘转化为本国的军队和奴隶是古代战争的常规做法。秦国违背常规,实行军功爵制度,将斩首数量作为调动士气、衡量军功和获得富贵的标准,使秦国成为一架效率极高的斩首机器,加快了兼并六国的进程。网络配图 一、秦国斩首的原因考察 战国七国中何以只有秦国崇尚斩首,大致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强烈的帝王意识,军功爵制度和尚利尚勇的民风。 首先,秦国历代君主具有强烈的帝王意识 秦国僻处中国西部的落后地区,西周末年畜牧业仍是其主要经济活动。游牧文明崇尚武力,故秦国多勇士,马匹又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商周王室积极利用秦的强项以巩固自己的统治。早在舜时,秦之先祖大费负责为舜调驯鸟兽。三代时期至少七人以才力善御和养马服务于商周王室。身为家臣的秦人很难参与到商周贵族社会生活的核心层面,对礼乐仪式和文物充满神秘和向往。他们向往文明,但认识到的仅是礼乐文明的外在形式。由于秦人主要为王室提供娱军事的服务,秦人理解不了权力地位需要品行和功德的累积。,因护驾送有功才获得了诸侯的地位,由家臣上升为贵族,“与诸侯通使聘享之礼”。 终于可以体验向往已久的礼乐仪式,可以和贵族们平等交往了。春秋时期,王室衰微,称霸为主成为很多诸侯的政治追求,更是跃跃欲试。他以挺进中原为目标。但其计划因崤之战而被晋阻挡,只称霸西戎。东方六国以夷狄之国待之,对其持敌对防范的态势。穆公后秦国内政的混乱到献公告一段落。秦国兼并天下的大业于献公时期动。其子孝公对“秦僻在雍州,不与中国诸侯之会盟,夷翟遇之”,深以为耻,效祖(穆公)法父(献公)任用,变法图强,国力大增,奠定了秦国兼并六国的政策和制度基础。以后的历代秦君,均以称王为目标,秦惠文君在为君14年改称为王,曾言:“寡人欲容车通三川,窥周室,死不恨矣”,在公元前288年自封为帝,秦始皇自称,封禅泰山,巡行全国,刻石立碑。网络配图 秦国历代的统治者对成为帝王充满渴望,,毫无顾虑,只求效率。对商鞅提出的帝强的四种不同方案只对强国之术感兴趣。任用商鞅实行以法家思想为指导的改革,奠定秦国吞并天下的政治经济文化基础,农战成为秦国政治的核心。 第二,军功爵制的推行 爵位起于三代,西周统治者根据血缘亲疏,军功大小和部族势力强弱等条件来授予爵位而分享亡商的胜利果实,维护新的统治秩序。但西周的分封是一次性的授爵,分封之后便是世袭继承。时期,礼乐征伐先后由诸侯、大夫、家臣而出。这些新兴力量需要新制度调动社会资源为已所用。所以,春秋以后,按军功贡献授爵日益代替世袭制,奖励军功成为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共同内容。 李悝在魏国变法,“食有劳而禄有功”,在楚国的变法,“使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绝减百吏之禄秩”,燕国有“公子无功不当封”的制度。秦国实行的军功爵制最系统最具体最可操作,基本特征如下:军功爵位有20等,授爵和增爵一级的一般条件是斩首一个。不同爵位占有相应数量的土地、宅地、赋税、奴隶,在公共活动中享有相应的饮食标准。 爵位还可以用来为自己或家人赎罪赎身等。这样士兵一斩首一富贵(土地财富权利)三者形成了一个循环。秦国的军功爵制授爵的唯一标准是士兵斩首的数量,占有土地奴隶,获得赏赐,赎罪赎身都和爵位有直接关联。爵位成为富贵权力的核心,生活所有的一切都附着在爵位上,而获得爵位的唯一条件是斩首数量,这样军队的战争热情便被调动起来。秦国军功爵制度配套政策完备。网络配图 军功爵制的目的是垄断人们的改善政治经济地位的手段,如果获利多途,军功爵制度的作用就会被消解。秦国在经济上重农抑商,要想致富必须依赖土地,要获得土地必须去上战场上斩敌之首以换取爵位。秦国建立了以十伍为单位的户籍制度,实行连坐让国民互相监督;焚烧诗书以愚昧国民。而齐国文化和商业发达,赵国盛行盗墓和业,秦国则不存在这些消解军功爵制作用的问题。秦国的相关政策为军功爵制构成坚实的支持,不会因其他的漏洞脱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