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解析东晋帝王:司马睿奇怪身世之谜

时间:2025-03-15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东晋是东晋的开国皇帝,是第五个儿子司马伷的,继承了父亲司马觐的琅琊王位。

本来是轮不到司马睿做东晋皇帝的,不过后来他在西晋摇摇欲坠的时候率大军南下江东,开辟了一片革命根据地。

公元313年,的孙子在长安称帝,这样算起来,司马邺还要叫司马睿一声叔叔,这位叔叔可没有管过侄儿的生死,当然按时的情况来看,东晋皇帝司马睿想管也管不了。

司马邺继位刚刚三年,就被匈奴汉国皇帝的大将俘虏了,做了亡国之君,这个消息对于南方的东晋皇帝司马睿来说,无疑是一件大喜事,不过东晋皇帝司马睿也不敢明着继承皇帝位。

网络配图 司马邺被虏的第二年,东晋皇帝司马睿改元称王,构建了东晋王朝的政治框架,直到公元318年,东晋皇帝司马睿在大臣刘琨、段匹磾、刘翰等一百八十多人劝进之下,即皇帝位。

东晋皇帝司马睿虽然偏安南方当上了东晋皇帝,但是东晋皇帝司马睿的身世却备受争议,成为历史上的一个未解之谜。

二十四史之一的《魏书》中记载:“僭晋司马睿,字景文,晋将牛金子也。

初晋宣帝生大将军、琅邪武王伷,伷生冗从仆射、琅邪恭王觐。

觐妃谯国夏,字铜环,与金奸通,遂生睿,因冒马,仍为觐子。

” 《魏书》是北朝时期的史书,四世纪时少数民族拓跋氏在中原建立政权,史称”北魏“,《魏书》记载的就是这段时期的历史。

《魏书》中的这段记载,大致意思是东晋皇帝司马睿是晋将牛金之子,当初晋宣帝生大将军、琅琊武王司马伷,司马伷生琅邪恭王司马觐.。

根据《》的记载,司马觐的王妃叫“夏侯光姬”,是曹魏名将的曾孙女,与牛金私通,生下了东晋皇帝司马睿,因此冒,仍然是司马觐的儿子。

网络配图 东晋皇帝司马睿是不是司马家的后代,对于后世来说很难考证,只能从有限的史书中寻找足迹,首先,《魏书》称东晋皇帝司马睿是“僭晋”,说明《魏书》是不承认东晋皇帝司马睿的合法性,不承认东晋的正统地位,有诽谤之意;其次,牛金是曹魏大将,并非是晋将,司马懿生前没有称帝,牛金怎么可能是晋将呢? 当然不排除建国的以后,也有叫牛金的将领。

主编的《晋书》也有这样的记载:“初,玄石图有「牛继马后」,故宣帝深忌,遂为二榼,共一口,以贮酒焉,帝先饮佳者,而以毒酒鸩其将牛金。

而恭王妃竟通小吏牛氏而生元帝,亦有符云。

”意思是说司马懿从一本谶书上看到“牛继马后”,很忌讳的人,司马懿命令手下将领牛金给毒死了,从这里就可以看出,《魏书》中的牛金就是指的曹魏将领牛金,而司马觐出生的时候,司马懿已经过世了,夏侯光姬怎么可能和死在司马懿之前的牛金私通呢?很明显《魏书》的记载不可靠。

网络配图 不过《晋书》认为东晋皇帝司马睿是夏侯光姬和一个的小吏所生,这一下使东晋皇帝司马睿的身世之谜陷入死胡同,很难查找到真相,毕竟这位牛姓小吏史书上并没有记载。

既然夏侯光姬和这个牛姓小吏私通的事情被后世的史学家写到史书中,如果真的发生了这件事情的话,就像现在的八卦新闻一样,天天头条,成为坊间闲聊的话题,司马觐听到这些闲言碎语后,那还怎么可能让东晋皇帝司马睿继承他的爵位呢? 不过也不排除司马觐为了家丑不外扬,把这件事给忍了。

《晋书》对于这件事的态度还是有所保留,称“恭王妃夏侯氏竟通小吏牛氏而生元帝,亦有符云”,就是说东晋皇帝司马睿是夏侯光姬和牛氏所生,跟先前司马懿看到的谶书”牛继马后“相符合,正因为这两件事情恰好对得上号,才让东晋皇帝司马睿并非司马家后代成了一件真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司马衷为什么会成为白痴帝王 司马衷皇后是哪位

为何会成为白痴 司马衷是的次子,他在九岁时就被立为太子,他是西晋的第二位皇帝。虽然他作为一个天下的领导者,但是他并没有真正地掌控朝廷之事,朝政都由比他大两岁的皇后掌控着。 司马衷图 前任皇帝司马炎就一直怀疑司马衷的智力,但是在多次的检测下也没有什么异常。因为他的妻子贾南风,每次在司马炎测试的时候都帮他顺利通过,所以司马炎一直没有发现这个问题。司马衷确实是白痴,但成为白痴皇帝是很多人口口相传传下来的。 那么人们为什么会这么传呢?因为在很多时候他说的话、做的事都与常人不同。表现最明显的就有三件事情,第一就是:有一年的盛夏,司马衷与随从在花园里听见蛤蟆叫,司马衷就问他的随从:“这些蛤蟆叫什么呢?它们是为官叫,还是为私叫?”随从就说:“在官家里叫就是为官叫,在私家里叫就是为私叫。” 第二就是:有一年闹荒灾,人们都吃不饱,许多的人都被饿死了。随后就有官员将这一情况汇报给司马衷,司马衷了解了人民食不果腹,连连饿死后便说:“既然人们没有饭吃,那为什么他们不喝肉粥呢?”从中也可以看出司马衷虽身为皇帝,却没有一颗精明的头脑。 最后就是晋军在战争中失败了,当时众多士兵都四散逃去,只有嵇绍挺身而出保护受伤的司马衷,后来嵇绍被杀死了,同时血溅在司马衷的衣服上。等战事平息后,侍从要帮司马衷换衣服去洗的时候,他说:“这是嵇绍的血,不要把它洗去。” 其实从这以上的几件事情中可以看出司马衷的心智不是很成熟,许多时候做出的事情、讲出的话都异于常人,所以人们都说他是个白痴皇帝,口口相传,司马衷就成了真的白痴皇帝了。 司马衷皇后 要论历史上后宫参政作乱的代表人物,那么的皇后贾南风可以算得上是一号人物,史书上说贾南风相貌非常的丑陋,而夫君司马衷又智商有缺陷,后来人们称他们俩是绝配。 贾南风剧照 贾南风早年入宫还是比较安分守己,但是内心却很有心计,为了帮夫君司马衷登上太子之位,经常在武帝考察司马衷时为他弄虚作假。所以司马衷坐上太子之位她也算有一份功劳,司马衷登基后,贾南风更是任性妄为,而且非常嫉妒其他的嫔妃,因为自己难以生子,所以见不得其他妃子怀有身孕,总是想办法除掉这些孩子,手段非常毒辣,这也是司马衷终身只有一个儿子的原因。 而且贾南风还喜欢干政,利用司马衷的无能懦弱的性格在朝堂之上勾心斗角,把持国事,搞得很多人心怀不满,想要除掉她。不仅如此她还迫害太子,想尽一切手段要废掉太子,哪怕自己的亲身母亲苦心劝诫,仍然一意孤行,最终还是迫害死了司马衷唯一的儿子。贾南风把持国事足足有八年之久,但也正因为她的种种毒辣手段,导致司马家族甚至其族人都不能忍受,最终逼宫让贾南风被迫下台,也正是皇室内乱之开篇,导致了的开始。 而且贾南风私生活极为淫乱,甚至抓美男进宫又随意杀害。贾南风这个女人为人,但某些方面确实有过人之处,史书记载她当权远比他夫君执政好很多,百姓在这段时间也能够养生,这也是历史唯一赞同她的一点。 司马衷的儿子 我们都知道司马衷是历史上出了名的傻皇帝,可是他的儿子司马遹却智商很高,尤其是年少时期,深受祖父的喜爱,历史上还专门记载了几件晋武帝跟司马遹的故事,展现出他年少时期智商超群的一面。 司马遹像 不过传言其实司马遹并非是司马衷的儿子,依据是当时谢玖本身乃是晋武帝枕边人,只是为了教儿子房事,所以安排给了惠帝,其实谢玖在去服侍惠帝之前早怀有身孕。而且司马衷智商低下,一生只有这么一个儿子,再加上儿子司马遹的智商跟他父亲相比相差甚大,跟武帝倒是非常相似,让很多人不得不怀疑其实他就是武帝的亲生儿子,当然到现在这也只是一个谜。 不过司马遹虽然早年聪慧过人,长大以后却是非常残暴,而且,居然在宫中摆摊卖猪肉,这是当时的一个奇闻,虽早早被封为太子,但对于朝政大事并不感兴趣,反倒喜欢在宫内摆摊卖肉。不过他虽然不问政务依然引来了皇后的记恨,时刻想废掉这个太子,但苦于自己并无子嗣,一直没有得逞。不过最后还是绞尽脑汁,一步一步的让司马遹跳入火坑,最后被废,还被冠上谋反的罪名,后被贾氏杀害,年仅二十三岁。 可以这么说司马遹幼年时的确天资聪慧,但是后来缺少祖父精心照料,不学无术,最后被人算计杀害,也可以算得上一个政治上的牺牲品,这也是他的悲哀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国史上十大开疆扩土的帝王分别是哪位

国王。后世称作高宗。传说名昭,为盘庚弟小乙之子。年幼时﹐曾在外行役,与“小人”一起劳作,因而较了解“稼穑之艰难”。他即王位后,提拔傅说执政。傅说原为刑徒,被武丁发现,加以重用。武丁还任用甘盘为大臣,以此二人“接天下之政,治天下之民”,力求巩固统治,增强国力﹐使商王朝得以大治。《.殷本纪》称:“武丁修政行德﹐殷道复兴。”由于武丁将商王朝推向极盛,被称作“中兴之王”。后人又称之为武丁大帝。网络配图 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采取、分化离间、合纵连横的策略,发动秦灭六国之战。先后于秦始皇十七年(公元前 230年)灭韩、十九年(前228年)灭赵、二十二年(公元前225年)灭魏、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灭楚、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灭燕、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灭齐。终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的专制主义国家--。 开创了西汉王朝最鼎盛繁荣的时期,那一时期亦是中国封建王朝第一个发展高峰。他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他也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伟大的之一。此外,汉武帝是中国第一个使用年号的皇帝。汉武帝对外采取软硬兼施的手段,一方面自公元前133年马邑之战起结束高祖以来对匈奴的和亲政策,开始对匈奴正式宣战,先后派、征伐,解除了匈奴威胁,夺回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扩张了西域版图,将匈奴置于被动称臣的局面,保障了北方经济文化的发展。 公元605年(大业元年),隋将韦云起率突厥兵大败契丹,韦云起扬言借道去柳城(今辽宁朝阳南)与高丽交易,率军入其境,契丹人未加防备。韦云起率军进至距契丹大营50里处,突然发起进攻,大败契丹军,俘虏其男女4万余人。阻止拖延了契丹的崛起强大。公元608年(大业四年),派军灭了吐谷浑。开拓疆域数千里,范围东起青海湖东岸,西至塔里木盆地,北起库鲁克塔格山脉,南至昆仑山脉,并实行郡县制度管理。使之归入中国统治之下。这是以往各朝从未设置过正式行政区的地方。网络配图 唐太宗,是第二位皇帝,他名字的意思是“济世安民”。陇西成纪人,祖籍赵郡隆庆(今邢台市隆尧县),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诗人。即位为帝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努力学习文治天下,有个叫“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就是说他的,他成功转型为中国史上最出名的政治家与明君之一。唐太宗开创了历史上的“”,经过主动消灭各地割据势力,虚心纳谏、在国内厉行节约、使百姓休养生息,终于使得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为后来全盛的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鼎盛时期。 高宗即位不久,西突厥阿史那贺鲁破乙毗射匮可汗,自号沙钵罗可汗。永徽六年,唐遣程知节西击沙钵罗可汗,从此连年用兵西域。至显庆二年(657年),唐大将等大破西突厥,沙钵罗奔石国(今前苏联乌兹别克塔什干一带),被擒。西突厥亡。高宗以其地分置昆陵、蒙池二都护府。次年,徙安西部护府于龟兹(今新疆库车)。高宗龙朔元年(661年),又派遣吐火罗道置州县使王名巡视葱岭以西, 在于阗以西、波斯以东十六国,设置十六都督州府,统辖八十个州,一百一十个县,一百二十六个军府。 当时朝鲜半岛分成:高句丽、百济和新罗。六年,高句丽与百济联军攻新罗,新罗遣使乞援于唐,高宗遂先后派兵出击高句丽和百济。至龙朔三年(663年),唐大将大败援助百济的倭国军于白江口,破百济,其国王奔高句丽。总章元年(668年),唐军破平壤,灭亡高句丽。网络配图 此时唐朝版图达到最大:东起朝鲜半岛,西到中亚的咸海和波斯东北部,北包贝加尔湖。, 即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公元685-762年),因为谥号突出一个“明”字,又称,的第三个儿子。公元712年至756年在位,他开创了唐朝的鼎盛时期,但从他开始唐朝也走上了下坡路,即从开始,唐朝逐渐衰落下去。唐玄宗采取了很多的整军措施,如颁布了《练兵诏》,命令西北的军镇扩充军队,加强训练。在做好了充分准备后,唐朝逐步把营州等地收复,长城以北的回纥等族也自动取消了独立割据的称号,重新归附唐朝。安北都护府也恢复了,唐朝重新行使对长城以北土地的管辖权。西域地区政权的恢复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收复碎叶镇,第二阶段是重新恢复了。唐朝的威望在西域重新建立起来。 孛儿只斤·(1162-1227),[专区],庙号,孛儿只斤氏,名铁木真,。世界历史上最伟大和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1206年,被推举为蒙古帝国的大汗,统一蒙古各部。在位期间多次发动对外征服战争,征服地域西达西亚、中欧的黑海海滨。蒙古人开始扩张版图,三次入侵西夏,逼使西夏向蒙古求和,然后进攻金国,在1211年的野狐岭会战大破四十万金军,1214年金迁都汴京,蒙古军在次年攻陷中都,金国在黄河以北之地陆续失守。正当金国危在旦夕时,中亚的花剌子模与蒙古结怨,成吉思汗急于报仇,在1219年亲率蒙古主力西征,金得以苟安一时。成吉思汗在西征时,先后消灭了西辽、花剌子模及许多国家,又派速不台率领蒙古军向钦察草原扩张。成吉思汗回师后,再攻西夏。网络配图 朱元璋,明王朝的开国皇帝。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濠州(今安徽凤阳县东)钟离太平乡人,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蒙元暴政,龙凤七年(1361)受封吴国公,十年自称吴王。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在基本击破各路农民起义军和扫平元的残余势力后,于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封建政权。朱元璋统治时期被称为“洪武之治”。葬于明孝陵。 爱新觉罗·(1654.5.4-1722.12.20),仁皇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安宁;熙,兴盛--取万民、天下熙盛的意思。康熙帝8岁登基,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他奠下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的大局面,是一位英明的君主、伟大的政治家。死后葬于清东陵之景陵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康熙认为:“帝王治天下自有本原,不专恃险阻”,“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者是也”。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康熙平定了;遏制了沙俄的扩张,签订了中俄尼布楚条约;武力平定割据台湾的家族,使台湾回归;康熙还亲征新疆准噶尔,击败噶尔丹,使蒙古土尔扈特臣服清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