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宰相狄仁杰是如何劝诫武则天勿因男色误国?

时间:2025-03-20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论好色的本事,历史上因此出名的女人比比皆是,比如的一次就向她的弟弟要了三十个男宠,著名的更是玩一个杀一个,不过最著名的还是一代女皇。

但武则天有她的伟大之处,作为一个敢做敢为的女强人,她实实在在把自己当看,把自己当成龙,而不是凤。

她对男人的宠幸是正大光明的,而且学着男性皇帝们的做法,比如把自己的后宫制度化,设立名为“控鹤府”的机构,大量圈养貌美的男人和轻薄的文人。

一时间,男人涂脂抹粉,邀宠吃醋,陪女皇玩榕蒲戏或说笑话,这在中国的历史上是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实比起历史上的许多男性皇帝,武则天的后宫已经是很小了,而且她也没有因为享乐抛弃了黎民苍生,国家还是被她治理得井井有条。

对于自己的后宫,武则天虽然溺爱,但并不放纵,再加上她本人以严狠出名,所以当时的满朝文武很少有人对此加以劝谏。

然而事情到了后来,控鹤府在最高长官的精心打理下,男宠日益增多,服务内容从单一的提供“男性温存”,逐渐增加了曲宴供奉。

泡在美男堆里的武则天虽然已处七十多的古稀之年,但经不住诱惑,经常在、张易之兄弟和诸武的陪侍下,通宵筵宴。

,她的身体肯定是受不了,但是大臣们知道,谁劝谁倒霉,因为这是在逼皇帝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一不留神,进天牢算是轻的。

就在其他大臣们沉默的时候,大名鼎鼎的狄人杰出场了,不过话说回来,满朝文武也只有他出场才会有效果。

很多电视剧里都描述狄人杰与武则天的关系如何如何非比寻常,《护国良相》里更是把二人写成了人前玩笑打趣的朋友,这些虽然有些夸张,但也多少符合史实。

公元700年狄人杰去世时,武则天令朝廷哀悼三天,还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着说朝廷没人了,足见她对狄人杰的倚重和信任。

说起来,狄人杰和武则天还是老乡,都是山西人,前者在并州(今天的太原),后者在文水,两地相距不算太远。

不过狄人杰成为武则天最信任的大臣不是因为二人的同乡关系,而是因为他的卓越才干和刚直不阿的性格。

仪凤年间,升任大理丞。

大理丞是专管司法的官职,狄人杰一到任就展示出了惊人的断案能力,短短一年中判决了大量的积压案件,牵扯到的人多达17000,一时名声大振,成为朝野的大神探。

而且他正直清廉的作人风格,也受到了老百姓的称颂。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时的唐高宗已经体质变弱,不得不在背后升起一道帘子,请武则天坐在后面指挥自己。

唐高宗不比父亲李世民,很多事情的处理上欠缺名君风范,比如仪凤元年,武卫大将军权善才与和左鉴门中郎将范怀义误砍干了一件蠢事,竟然误砍了太宗陵寝的柏树。

的坟地被人动了,高宗自然不是一般的生气,当即命令治二人的死罪。

依仗自己的专业法律知识,狄仁杰上奏说二人罪不当死,唐高宗疾言厉色地说:“(二人)斫陵上树,是使我不孝,必须杀之!”掌握天下人生死的皇帝不发火已经够可怕了,发火的皇帝就更可怕了。

然而狄仁杰面不改色,立即开始当堂辩护:“,自古以为难。

臣以为遇、纣则难,通尧、舜则易。

今法不至死而陛下特杀之,是法不信于人也,人何措其手足!今陛下以昭陵一株柏杀一将军,千载之后,谓陛下为何主?此臣不敢奉制杀善才,陷陛下于不道”。

知识就是力量,唐高宗在法律专家面前自然无言以对,最终,帘子后面的武则天的强势干预,高宗被迫改变了主意,赦免了二人的死罪,改为将他们流放至岭南(今广东)。

几天后,狄仁杰被拔擢为侍御史。

武则天还特意把他找来,夸奖道:你日前所言,令哀家深深感佩。

在那样的场面敢说那样的话,勇气可嘉,值得嘉勉。

如果说这次事件是唐高宗违心的决定,那么后来他称赞狄人杰“大丈夫”则是心甘情愿的。

调露年间,唐高宗准备巡幸汾阳宫,让狄仁杰负责布置路上的吃喝拉撒。

当时的并州长史李冲玄以道出妒女祠,征发数万人另外开辟御道。

狄仁杰说:“天子之行,,风伯清尘,雨师洒道,何妒女之害耶?”于是这条命令被废止,免除了并州数万人的劳役。

唐高宗听说后,随口赞叹:“真大丈夫矣!” 唐高宗去世后,武则天经过几年的准备,于公元690年,登洛阳则天门(今应天门遗址)诏告天下,改国号为“周”,称“圣神皇帝”。

到她统治的后期,经过长期的观察和试探,她终于把除皇帝之外最有权势的位置--宰相给了狄人杰。

图片来源于网络 狄人杰是个很负责任的人,对百姓如此,对皇帝也是如此。

看到武则天沉溺在温柔乡里,他自然有话说。

不过他的话也太硬了,直接要求武则天关闭控鹤府。

他说:“臣过去请撤‘控鹤监’,不在虚名而在实际,今天‘控鹤监’的名虽已除去,但二张仍在陛下左右……”对狄仁杰的指责,武则天没有大怒,反而拐弯抹角地加以解释:“我早已知道你是忠正老臣,所以把国家的重任委托给你。

但这件事情你不宜过问,因为我宠幸二张,实际是为了保养身体。

我过去躬奉先帝,生育过繁,血气已竭,因而病魔时相缠绕,虽然经常服食参茸之类的补剂,但效果不大。

沈南璆(御医)说:‘血气之衰,非药石所能为力,只有采取元阳,以培根本,才能阴阳合而血气充足!’我原也以为这话虚妄,试行了一下,不久血气渐旺,精神渐充,这决不是骗你的,我有两个牙齿重新长出来就是证明。

” 武则天说完,还张大了嘴巴让狄仁杰看。

其实张易之确实是个难得的制药师,他不光帮武则天长出了智牙,还想办法让她脱落的眉毛重新生了出来。

但狄仁杰就是不依不饶,坚持说:“游养圣躬,也宜调节适度,恣情纵欲,适足贻害,希望陛下到此为止,以后不要再加添男宠了。

”武则天只得服输地说:“你讲的是,今后我一定会有所收敛的!”想想从前连自己皇帝老公都不怕的武则天,竟然在狄人杰面前没了霸气,足见女皇对他的敬重。

不过,食色性也,武则天完全戒色是不可能的,当狄人杰去世后,年逾八旬的她生活更加堕落了,这使她丧失了对时局的敏锐,导致自己在兵变中被迫退位,结束了大周王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女皇武则天重用狄仁杰 他为什么却恩将仇报?

和娄师德同为武周宰相,狄仁杰经常排挤娄师德,这事被看在了眼里,一天武则天把狄仁杰叫住,问他,我为何会重用你,你知道原因吗。狄仁杰说,因为我文章写得好,考试成绩好,比别人优秀,是个人才啊。 则天问狄公曰:“朕大用卿,卿知所自乎?”对曰:臣以文章直道进身,非碌碌因人成事。 武则天听了很不高兴,沉默良久,她说,其实我以前根本不认识你是那颗葱,你之所以能够进了我的法眼,完全是娄师德的功劳。说完命左右取出一筐文件,里面有几十张推荐表,全是娄师德推荐狄仁杰的。网络配图 狄仁杰看了之后,非常害怕,赶紧跟武则天谢罪。武则天也不怪他,安慰了几句把他打发走了。 狄仁杰出去后跟人说,我根本没想到娄公的涵养竟然如此身后,他推荐我上位,但是从来不提此事,也没有显露出一点骄矜的脸色。 甩我几条街。 娄师德生性宽厚。曾与李昭德一同上朝,因身体肥胖,行走缓慢。李昭德多次停下等他,他还是赶不上来。李昭德不禁生气地骂道:“你这个乡巴佬!”娄师德笑道:“师德不是乡巴佬,谁是乡巴佬。 娄师德巡视并州,在驿馆与下属一同吃饭。他发现自己吃的是精细的白米,而下属吃的却是粗糙的黑米,便把驿长叫来,责备道:“你为什么用两种米来待客?”驿长惶恐的道:“一时没那么多浙米,只好给您的下属吃粗食,死罪。”娄师德道:“是我们来的太仓促,导致你来不及准备。”然后把自己的吃食也换成粗食。 娄师德巡察屯田,部下随从人员已先起程,他因有足疾,便坐在光政门外的横木上等人牵马来。这时,有一个县令不知他的身份,自我介绍一番后,便与他一同坐在横木上。县令手下看见,连忙告诉县令:“这是纳言。”县令大惊,口称死罪。娄师德道:“你因为不认识我才和我同坐,法律没规定这也是死罪。”网络配图 娄师德到灵州,在驿馆吃完饭准备离去,手下判官道:“我们连水也没喝上呢,根本没人答理。”娄师德便把驿长叫来,责问道:“判官与纳言有何区别,你竟敢不理他?拿板子来。”驿长连忙叩头请罪,娄师德又道:“我本想打你一顿,但我这个大使打你这个小小的驿长,传出去对我名声不好。告诉你的上官吧,你小命又难保。算了,我饶了你。”驿长叩头流汗,狼狈而去。娄师德望着他的背影,对判官说,“我替你出气了。” 其实狄仁杰也并非心胸狭窄之徒。有一次武则天问他,你想知道有谁告你的黑状吗。狄仁杰说,如果您认为我有错,那么我改正。如果您认为我没错,那是我的幸运。所以我不想知道谁在告我黑状。如果我不知道,我们还是好朋友。我不想失去一个好朋友,所以我选择不知道。 则天深加叹异。 狄仁杰早年被贬官时,路经汴州患病,想留住半天治病,结果被开封县令霍献可勒令当日离境。狄仁杰贬谪彭泽时,霍献可已为御史,又当庭叩首苦谏,极力请求诛杀狄仁杰。后来,狄仁杰回朝复相,却举荐霍献可为御史中丞。 可见狄仁杰和娄师德都是肚里能撑船的宰相,而狄仁杰之所以排挤娄师德,只能说二人在工作上有矛盾,而非私人恩怨。网络配图 狄仁杰做事,认真负责,嫉恶如仇,凡事力求精准。属于技术流,所以后世以神探的名义将他流传。但是娄师德却属于无为而治的政治家,抓大放小,凡事讲求效果而不注重细节,属于高明的管理者。而做技术的和做管理的在一起工作,难免会出现好多做事方法的不同。 但是他们的目标是一致的,就是心系大唐,为国为民。所以狄仁杰才会对娄师德敬佩有加,娄师德也对狄仁杰百般宽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第一才女上官婉儿:武则天身边的传奇女宰相

的出生颇具传奇色彩,据说当初在怀婉儿的时候,梦见别人给了自己一杆秤,于是占卜的人告诉她:“当生贵子,而秉国权衡。”结果郑氏生的却是个女儿,闻言者无不嗤之以鼻,觉得这个占卜的人根本是在。而上官婉儿出生后没多久,她的祖父便因麟德元年的废后一事被杀,婉儿的父亲上官庭芝一并被诛,尚在襁褓中的婉儿和母亲郑氏则按律被没入了掖庭。网络配图尽管掖庭生活并不好过,但再阴霾的天空仍遮挡不住上官婉儿文学才华的崭露头角,何况婉儿继承了上官家的文学天赋,又有母亲郑氏的悉心教导,所以当她被召见并要求当场依题作文时,文不加点须臾而成,不仅文意通畅,而且词藻华丽语言优美,武则天看后当即免除了她的奴婢身份,并命其掌管宫中诏命。于是从这一刻起,上官婉儿这场华美绚烂的宫廷人生就此拉开了帷幕。复辟后,将上官婉儿册封为了三品的婕妤,后来又将她进封为正二品九嫔中的第二级昭容,婉儿的母亲郑氏也因此被册封为沛国夫人——按照唐制,“(内命妇)二品之母,为从四品郡君”,原本上官婉儿身为正二品的昭容,其母按例只能封为从四品郡君,但如今却被封为了正一品的国夫人,就连婉儿的祖父上官仪也被追赠了中书令、秦州都督、楚国公,父亲上官庭芝被追赠为黄门侍郎、岐州刺史、天水郡公,由此可见唐中宗和韦后对上官婉儿之重视。当然,上官婉儿与其说是的嫔妃,不如说是皇家女秘书更恰当些,这一点在武则天时是如此,在中宗时亦然。史书中就有记载,上官婉儿除了帮助皇帝处理百司奏表,起草诏令外,还经常组织宫廷贵族的文学沙龙。又因为她才思敏捷,所以常常代替中宗、韦后以及长宁、安乐两位公主赋诗,不仅数篇同作,而且“采丽益新”,而上官婉儿之所以能够有如此令世人惊艳的文采,和的文学传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上官婉儿的祖父上官仪是唐初文坛的重要风雅人士之一,早在唐太宗时,上官仪就表现出了非同一般的文学才华,“时太宗雅好属文,每遣仪视草,又多令继和,凡有宴集,仪尝预焉。”后来龙朔年间,上官仪又写成了《笔札华梁》,并形成了对当时影响极大的上官体。婉儿的父亲上官庭芝同样富有才学,工于诗文,有着这样的血脉传承,上官婉儿的文学修养自然远非寻常文人可比。网络配图而自古以来历朝历代的文学评论家们都给予了上官婉儿的文学创作极高的评价,事实上只要看看武则天能够强忍下被忤逆的怒气而不杀婉儿,对女子弄权厌恶至极却仍为婉儿编文集,上官婉儿之才已可见一斑。那么上官婉儿究竟有着怎样的文学地位呢?张说曾在《唐昭容上官氏文集序》中毫不吝啬溢美之词:“每豫游宫观,行幸河山,白云起而帝歌,翠华飞而臣赋,雅颂之盛,与三代同风,岂惟圣后之好文,亦云奥主之协赞者也。……虽汉称班媛,晋誉左嫔,文章之道不殊,辅佐之功则异。”言辞间,处处可见对上官婉儿的,不过上官婉儿的确担当得起这样的赞誉。唐初的文坛依旧盛行着柔靡轻艳的南朝齐梁遗风,而上官婉儿接连武后、中宗两朝主持着宫廷文学沙龙,使得诗坛成功由绮错婉媚的初唐之风逐渐迈向的盛唐之音。就连一向难逃徒有歌功颂德、浮华辞藻的奉和之作,上官婉儿也能诠释出截然不同的自然生气与恢弘气势。比如《驾幸新丰温泉宫献诗三首》之一:鸾旗掣曳拂空回,羽骑骖驔蹑景来。隐隐骊山云外耸,迢迢御帐日边开。其中的“隐隐骊山云外耸,迢迢御帐日边开”二句,景象之阔大,词气之雄浑,直开盛唐气象。虽然是奉和应制诗,上官婉儿却写出了皇家气派与盛世气象,以及身为诗人那种春风得意的感受。是以谢无量曾在《中国妇女文学史》中称赞道:“当时属词者,虽皆浮靡,然皆有可观,婉儿之力也。”而上官婉儿的抒怀之作《彩书怨》亦分量十足,诗中情感的表达,绵长的思念,被认为是初唐宫廷诗在将近百年的情感沉寂后,终于开始了绵长、深情,而又精彩的情感表达。不过上官婉儿最喜爱的其实是山水诗。上官婉儿描山写水清新自然,,再加上唐中宗时最喜游乐,行幸公主大臣宅邸数十次,更是给了婉儿充分发挥才学的空间。比如有一次唐中宗和韦后驾幸的府邸,自然少不了群臣前呼后拥,而长宁公主的这处宅邸原本是唐太宗时魏王的旧宅,占地之大,东西方向尽占一坊之地,并有池塘三百亩,长宁公主又在其间修建了各种亭台楼榭,建造所用的木石竟然价值二十亿万钱。网络配图面对如此奢华盛景,上官婉儿一时文思泉涌,摇笔云飞,于是一组《游长宁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一气呵成,且每首诗字数不等形式不一,有三言、四言、五言、七言,从各角度描绘了流杯池周遭景色,一幅绚丽多彩的园林山水长卷便由这二十五首诗徐徐织构而成。所以也难怪陆昶会在《历代名媛诗词》中大力称赞上官婉儿的诗作“才思鲜艳,笔气疏爽,有名士之风”,美国的汉学家斯蒂芬·欧文甚至将婉儿为视为“假日隐士”。以上官婉儿的这般文采,以及在文坛上的这等影响,第一才女的桂冠非她莫属,甚至不禁让人想象,如果上官婉儿没有弄权朝堂,如果上官婉儿在李唐复辟后能够谨守本分,那么后来的一切是否就完全不一样了。然而,上官婉儿深陷朝堂斗争的泥淖中难以自拔,又执着于权争迟迟不愿放手,最终为唐玄宗所诛,这样的结局,这样的方式,又是令人何等的遗憾与伤感。上官婉儿死后,唐玄宗命人收集她的诗文,并撰成文集二十卷,又让宰相张说为之作序。后来唐玄宗又将上官婉儿重新追封为昭容,并谥曰惠文——这是目前唐朝已知的唯二有谥号的妃嫔之一,另一位有谥号的则是赵丽妃,即唐玄宗废太子的生母。上官婉儿的地位也由此可以略窥一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