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楚国面临一个问题:考烈王没有儿子,没有继承人。
春申君很是担忧,于是他广泛寻找妇人进献给楚王,希望能够为楚国生个儿子,然而楚王始终没有生子。
有个赵国人叫李园听说此事,带着妹妹来到楚国,想把她献给楚王,作为自己荣华富贵的阶梯。
但是,他又担心妹妹也不能生育,最终会失宠,自己的富贵梦难以持久。
不久,在一次约会上,李园故意迟到,春申君询问,他马上回答说:“刚才齐王派使者来求我的妹妹,我招待使者饮酒,所以迟到了。
”正在到处寻找美人的春申君一听立刻打听:“下聘礼了么?”当得知没有下聘礼之后,春申君请求一见。
不久,李园之妹怀了身孕,李园就给妹妹出主意,妹妹找了个机会劝说春申君:“楚王重用您,胜过兄弟。
如今您为楚相二十多年了,如今楚王没有儿子,如果他百年后,楚国将立其他兄弟为楚王。
新的楚王自然有新的宠臣,您还能不能维护您的地位?更何况您在位期间,曾经得罪过多少人,也包括楚王的兄弟,如果他们掌权,不要说您的地位难保,恐怕您的自身安全也难保证。
”春申君沉默了,妹妹又说道:“我侍奉您不久,如今我怀孕了,只有我知道,其他人都不知道。
如果您现在把我进献给楚王,凭着您的地位,楚王一定会宠我。
如果上天有灵,能够保佑我生个儿子,也是您的儿子,那么以后他会成为新楚王,您也可以长保富贵。
不久,李园的妹妹生下儿子,成为太子,李园的妹妹也被封为王后。
李园的地位也急速攀升,开始掌握楚国权力。
随着权力和地位的攀升,李园准备除掉春申君,一则灭口,更重要的是要独掌大权。
春申君的一个门客朱英劝说春申君道:“如今楚王病重,旦暮将亡,您应该尽早控制政权,辅佐新王,行、之政。
您还得提防李园,他是新王的舅舅,而且他平时养了许多死士,其目的就是对付您。
如果楚王去世,他必定先入掌握权力,必定要杀您以灭口。
”春申君没有听从:“李园,不过是个弱人,我对待他又非常好,他不至于杀我的。
” 朱英知道再劝也没有用,就赶紧逃走了。
正如朱英所料,李园果然先入,埋伏死士在棘门之内。
李园妹妹和春申君的儿子即位,也就是楚幽王。
然而春申君再也不能辅佐儿子了,不久以后楚国也灭亡了。
春申君的悲剧告诉我们:第一,春申君之所以接受李园的建议,无非出于贪恋富贵权力,而非国家利益。
结交朋友不在于听他怎么说,而在于看他怎么做,对于那些竭力讨好你的人尤其要提防。
当初,去世前告诫远离易牙,竖刁和开方,原因是易牙杀掉儿子以满足君王想尝人肉的愿望;开方贪恋富贵不归国省亲;而竖刁自宫来接近君王。
这三个人为了富贵可以放弃子女,放弃父母,甚至自残,当然也可以为了富贵做其他任何事情,而李园正是这类人。
一说他死后葬于安徽淮南市谢家集区李郢孜镇境内,今有“春申君陵园”。
一说他葬于古黔中郡开元寺(今湖南常德一带) 。
陈桥驿主编的《中国都城辞典》称“皇陵冢、即春申君黄歇墓,在江陵城东35公里处,泥港湖东岸”。
另,春申君封地吴,今江苏苏州之人颇敬春申君,不少民众奉之为城隍,为之立神主,定期祭祀。
2002年9月,上海申博成功的欢庆晚会上高唱的第一首歌就是《告慰春申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长子,祖籍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生于怀朔(今内蒙古固阳县),东魏权臣。
为东魏权臣高欢正妻所生,自幼聪慧过人,严明有大略,具备政治天赋,深得高欢喜爱。
十五岁入朝辅政,通过改革官员选举制度,惩治贪贿,整顿吏治,制定法律等手段,迅速确立了权威,在高欢去世后顺利掌控了东魏政权。
高澄对地位的巩固,东魏、间政权的过渡贡献颇大。
高欢死后,高澄击溃叛将,以反间计乱梁,拓两淮之地,收复河南,在短期内团结东魏统治阶层,开始为北齐建立做准备,受魏禅前夕为膳奴所刺杀,年仅29岁。
遇刺经过 武定七年(549年)四月,高澄以大将军身份兼相国,封齐王,并加殊礼,即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
作为人臣而言,其权位几乎已臻顶峰,高澄遂与亲们开始密商正式夺取政权。
武定五年(547年)十二月寒山之战后,高澄俘获了当时南梁徐州刺史兰钦的儿子兰京,作为自己的奴隶,在东柏堂的厨房里干活。
起初高澄非常宠爱兰京,兰钦派人来请求给儿子赎身,被高澄回绝。
后来兰钦死,侯景祸乱南梁,兰京多次请求回国,被高澄令人杖责,又威胁说,再来诉求就杀了他。
兰京是个脾气暴躁的人,又想到昔日高澄对他的好处,心理落差太大,怨怼更深,于是和厨房里的六个奴隶合谋,准备刺杀高澄。
另外,兰京的弟弟兰改是身边的带刀侍卫,兄弟俩准备一前一后,各自杀掉高澄兄弟。
武定七年(549年)八月辛卯日,从颍川前线凯旋班师后的高澄正与亲信大臣们在北城东柏堂内密谋禅代东魏之事,兰京假装入内送食,趁机察看情况。
高澄认为他行动鬼祟,对他产生了怀疑,令他退下,并对在座的人说道:“我昨夜梦见这个奴才用刀砍我,看来我得处死他。
”兰京在外面偷听到这句话,更下定了先下手为强的决心。
高澄怒道:“我没有下令,你怎么一再进来?”兰京大喝一声:“我来杀你!”随即朝床上扑来。
杨愔最先逃脱,崔季舒躲进厕所里,陈元康以身体遮挡高澄,被刺成重伤。
高澄从床上跃下时崴伤了脚无法逃走,只得钻入大床底下躲避。
兰京的六名同党随即赶来,将前来营救高澄的两名侍卫长砍得一死一伤。
兰京和同党虽然旋即被闻迅赶来的高洋斩杀,但高澄却早已身亡,年仅二十九岁,谥号文襄王,葬于义平陵以北。
高洋追封高澄为文襄皇帝,庙号世宗,陵墓称为峻成陵。
高澄留下了六个儿子,除了小儿子绍信没有什么事迹外,其余都文武双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