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是否是列表页或首页?未找到合适正文内容。
宣皇帝司马懿只在卤城之战中正面输给诸葛亮一次 为什么此后就“畏蜀如虎”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一直是用“龟缩战术”挡住了。但实际上司马懿最初是想与诸葛亮正面交战,但是在卤城之战中被打出了“畏蜀如虎”的阴影,所以此后才龟缩不出的。 不过让感到奇怪的是,所谓“胜败乃兵家常事”,司马懿只在卤城之战中正面输给诸葛亮一次,为什么此后就“畏蜀如虎”,宁可受奇耻大辱再也不敢与诸葛亮正面交战呢? 司马懿最擅长的战法是示敌以弱,声东击西,抓住破绽,急速绝杀;平定孟达、公孙渊、王凌乃至“高平陵之变”都是如此。在第四次北伐时,司马懿也是示敌以弱,寻找诸葛亮的破绽。 司马懿发现围攻祁山的诸葛亮主力暴露出了破绽,司马懿便留下郭淮、费耀率少数人马防守大本营上邽并吸引蜀汉军,自己则率主力快速救援祁山的曹魏军,准备打诸葛亮个出其不意。 但司马懿没有想到的是,他的部署早在诸葛亮的预料之中。于是诸葛亮用“示敌以弱,声东击西”的战法成功地骗过了司马懿,突袭上邽并取走了曹魏的大部分军粮,是为“上邽割麦”。 上邽割麦后,司马懿便失去了战场主动权。为了诱使司马懿主力赶来与之交战,诸葛亮主动放弃上邽回撤。上当的司马懿果然放弃继续进攻祁山的蜀汉偏师,率主力与诸葛亮在卤城相遇。 在卤城的正面交战中,诸葛亮大败兵力和兵种都占据优势的司马懿,获甲首三千级,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但由于补给不力,获胜的诸葛亮被迫退兵并在撤退时干掉了曹魏大将。 纵观整个卤城之战,司马懿几乎处处都输了诸葛亮一筹。在战场指挥上,诸葛亮用司马懿最擅长的战法击败了司马懿。在军队战斗力上,兵力和兵种都处劣势的蜀汉军正面击败了曹魏军。 综合来讲,通过卤城之战,司马懿意识到无论是战场指挥能力还是军队战斗力,自己都不如诸葛亮,而且短期没有改进的可能。此后司马懿便“畏蜀如虎”,只用龟缩战术对付诸葛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邓艾如何攻克绵竹的?邓艾是如何攻破蜀都的?
邓艾怎么攻克绵竹的?邓艾是怎么攻破蜀都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权臣相国决心平定蜀汉,他勉励镇西将军钟会和邓艾乘胜进军,一定要把汉中拿下来。邓艾进军阴平,想要和雍州刺史一起进攻成都。诸葛绪却说他的任务是阻截,不是攻打成都。 于是他就率军奔向白水,跟钟会会合;钟会暗中上书说诸葛绪畏惧敌人,不敢前进。不久,诸葛绪被关进囚车,召回洛阳。他的三万人马被钟会吞并。钟会集中力量攻打蜀汉大将军姜维。可姜维早已调兵遣将牢牢守住关口要道,钟会一时攻不下来,加上道路艰险遥远,粮草运输困难,他打算撤军。 邓艾知道以后,上书建议从阴平抄小路经德阳亭直逼涪县,同时,他毫不犹豫地马上率领精兵从阴平出发,偷偷绕到剑阁西面的小道上向南进军。这里道路崎岖,人迹罕至。他们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走了七百多里,也没碰见一个汉军。没想到最后竞走上了绝路。这里山高谷深,前面无路可走,后面道路艰险,粮草也接济不上。 将士们不由得紧张起来。邓艾观察一下地形,当机立断。他用毡毯裹住身子,带头滚下山去。将士们见此情景,也不敢落后。有的跟在后面滚下山,有的攀缘着悬崖上的树木,鱼贯前进。大军终于越过这条绝路,一直赶到江油。镇守江油的将军马邈万万没想到邓艾会从背面杀出来,立刻慌了手脚,献城投降。 蜀汉卫将军得到江油陷落的消息,连忙率军迎击邓艾。走到涪县以后,就停止不前,准备继续调集军队。尚书郎黄崇几次劝说诸葛瞻先派兵抢占险要的地方据守,不让敌人进入平地。 诸葛瞻担心兵力分散,一直犹豫不决。黄崇再三央告,甚至地催他发兵,诸葛瞻就是不听。而这时,邓艾的大军已经,击败诸葛瞻的前锋,占领了险要关口。诸葛瞻只好退守绵竹。邓艾派人送信给诸葛瞻,劝他投降,信上说:“只要将军肯降,我一定保举将军为琅邪王。” 诸葛瞻见信顿时,他怒喝一声,把邓艾的信使推出去斩首。又下令摆开阵势,准备和邓艾拼个你死我活。邓艾派他的儿子邓忠攻打汉军右翼,派纂攻打左翼。两路军队都被诸葛瞻打退。 邓艾大发雷霆,呵斥他们说:“生死存亡,在此一举,你们再败下来,就杀了你们!” 刘禅写信,表示接纳投降。接着,邓艾率军来到成都北门外,刘禅带着太子、诸王以及文武大臣60多人,反剪着双手,拉着棺木走到军营门前。邓艾手持符节,代表魏元帝替刘禅松绑,又焚烧了棺木,请刘禅进军营里相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