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事实上,我国同中亚、西亚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早在“”开辟之前的很多年,就已经开始了。
网络配图 周穆王,,名满,是西周第五代君主。
据史书记载,他在位时,曾制定刑典,重振朝纲。
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中说:“周穆王时候,犬戎势力强大,阻碍了和西北许多方国部落的来往。
周穆王西征犬戎,‘获其五王’,并把一批犬戎部落迁到太原(今甘肃镇原一带)。
这就打开了通向大西北的道路,开辟了周人和西北地区友好联系的新篇章。
”周穆王还东攻徐戎,在涂山(今安徽怀远东南)会合诸侯,可以说是西周一位颇有作为的国王。
西晋初年,汲郡(治所在今河南汲县)人不准(人名,不即丕字)盗发了一座战国时魏王的陵墓,得竹简、古书数十车,其中就包括《穆天子传》(以下简称《穆传》,穆天子即指周穆王)。
该书主要记载周穆王即位13年后(约公元前989年),率领七萃之士(7位的人才),从位于今陕西潼关以东的桃林塞中,精选出赤骥、盗骊、华骝、绿耳等八骏,由著名御手造父驾驶,伯夭做向导,从宗周(镐京)出发,越过漳水,经由河宗、燕然之山、乐都、积石山、昆仑之丘、群玉山等地,西至西王母之邦,和西王母宴饮酬酢的故事。
其往返行程在二万五千里左右,历时长达两年之久。
穆王旅行的出发点宗周,古文献多指镐京(今西安西南),但有学者指出此应指洛邑(今河南洛阳)。
渡过漳水以后,第一个重要停留地是河居住地,穆在此举行祭河的盛典(其地当在今内蒙古河套以北),然后折而向西,沿黄河而上,其旅途所经有燕然之山(其地在今蒙古国杭爱山),乐都(在今青海省)、积石山(当在今青海、甘肃交界处)、昆仑之丘(可能是巴颜喀拉山)、群玉山(今甘肃祁连山,产玉),据《穆传》,西王母之邦更在群玉山之西三千里,大约已在今帕米尔地区。
翦伯赞、金惠等教授认为,西王母国“在今新疆和田以东或塔里木盆地,是春秋时期的西王母方国部落居地”。
网络配图 《穆传》一改《》中西王母的“怪物”形象,而将她描绘为一位雍容平和、能歌善舞的女王。
后代文人把她继续加以美化,甚至神化,成了所谓“王母娘娘”。
而我们可以把西王母理解为一位部落女首领。
穆王得见西王母,受到隆重接待,互赠礼品,互致交好之辞,宴饮唱和,以致“乐而忘归”。
之后,穆王又登上山顶,手植一株槐树,以示友谊,并在山顶上题写了“西王母之山”五字。
最后,穆王一行顺黑水(锡尔河)而返,向北两千里到达西北大旷原,取道伊犁河经天山北路东归。
周穆王最西所到之地是赤,赤乌氏的祖先和周宗室同出一系,可见关中移民此时已到葱岭(旧对帕米尔高原和昆仑山、喀喇昆仑山脉西部诸山的总称。
赤乌所在的叶尔羌河(塔里木河正源,在新疆塔里木盆地西南部)上游,既是和西王母部落相同的散居之处,又是产玉的地方,于是周穆王大量采购玉石,取玉版三乘(车),载玉万石,并运回关中。
网络配图 周穆王每到一处还以丝绢、铜器、贝币馈赠各部落酋长,而各部落酋长又向他回赠以大量马、牛、羊和穄(俗称糜子)酒。
他在异国他乡所见所闻,在《穆传》中皆有记载。
因此,有学者提出把《穆传》看成是一部“最早记录中原与西域交往的史诗”,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据穆王西巡故事推断:中国与西方早有通商之路,当时有玉石自西方而来,便是一个例证。
也有学者认为“周穆王是我国古代传说中游历西方的第一个君王,也是了解西方的第一人。
有诗:“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
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表达了西王母对周穆王的思念之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秦王成为一统天下的至高君主。
嬴政认为,自己功兼,为表彰自己的无量功德,体现人君的至高权威,于是从“三皇”和“五帝”中各取一字,号为“”,同时把“朕”为皇帝的专用术语,不许他人染指。
秦始皇是个有神论者,他对神仙世界的存在坚信不疑,更梦想自己有朝一日也能成为长生不老的仙人。
皇帝有所好,那些所谓从事寻仙造神事业的人,卢生、、石生、徐巿、韩终等人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这些人抓住秦始皇求仙若渴的心理弱点,巧言似簧,,像哄骗小孩子一样对秦始皇大加欺骗,秦始皇对他们却。
可惜,这些人骗去了大量金银财富,却一颗仙药也没给秦始皇弄来,随之而来的则是种种借口。
公元前212年,卢生又骗秦始皇说:“我们寻找灵芝、奇药和仙人,一直找不到,好像是有什么东西伤害了它们。
我认为,陛下要经常秘密出行,以便驱逐恶鬼,恶鬼避开了,神仙真人才会来到。
陛下住的地方如果让臣子们知道,就会妨害神仙到来。
作为神仙的‘真人’,入水不会沾湿,入火不会烧伤,能够乘驾云气遨游,寿命和天地共久长。
希望陛下所住的宫室不要让别人知道,这样,不死之药或许能够得到。
”听了这话后,秦始皇似有所悟,于是说:“我羡慕神仙真人,从今以后我自己就叫‘真人’,不再称‘朕’了。
”网络图片 为了成仙,秦始皇按卢生所说,居无定所,行踪不定,有人敢泄露其行踪,死罪不赦,为此还杀过不少人。
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知道秦始皇住在什么地方。
卢生提出的要求,秦始皇很快就做到了,但卢生并没有给他弄来仙药,压力山大。
不久,因秦始皇杀戮过重,各地儒生反对浪潮汹涌,卢生、侯生知道秦始皇不好惹,担心他们的伎俩迟早会被识破,一旦玩不转了,到时候性命不保,索性不跟秦始皇玩了。
于是,他们随着儒生们大骂了秦始皇一顿,然后逃之夭夭。
秦始皇闻讯后大怒,于是制造了所谓的“坑儒”事件,祸源就是卢生、侯生。
卢生、侯生,并没破坏秦始皇对成仙的追求,他一面派大批方士寻找仙人,一面的四处巡游,但结果仍是一无所获。
公元前210年,一代雄才伟略、功盖千古的帝王,竟死在巡游的路上,终年五十岁。
”的这首《古风》,写出了秦始皇的功绩,也写出了他“尚采不死药,茫然使心哀”的死因。
为了仙药,秦始皇放弃了“朕”这个高贵的称谓,最终也没成为梦寐以求的“真人”,反搭上了自家性命,想想真是可怜。
二世元年(前209年)春,大臣们上奏:“推尊始皇庙为皇帝始祖庙。
”听了群臣建议后,秦二世才开始自称“朕”。
为蒙蔽胡亥,控制国柄,宠臣又在“朕”字上做文章,他对胡亥说:“天子之所以高贵,就是因为只许群臣听声,不准他们见面,故号称为‘朕’,陛下以后要取消朝会,身居禁中。
”胡亥听信,终日在内廷醉生梦死,慢慢被赵高架空,最终成为一个的孤家寡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