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继光自己写过两本兵书《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这两本书详尽地描写了戚继光的练兵方法。
戚家军在抗击倭寇的过程中崛起,风头迅速超过,在抗倭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支军队因为深刻地打上了戚继光的烙印,因此被称为戚家军。
那么,戚家军有什么特殊呢?首先,从选兵开始说起。
久经沙场的老兵对戚继光而言没有意义,这些人都成了兵油子,上阵只想保命,平时只想捞钱。
所以,戚继光选兵完全不是从以往的军队中挑选,他从农家子弟和矿工中挑选,而且专门挑选那种憨厚老实,思想单纯的。
这种兵练出来上阵杀敌有勇气,而且不会耍滑头。
上阵杀敌,如果长官死了而自己逃了回来,绝对要杀头。
如果同伴逃跑而自己不举报,轻则割耳朵重则杀头,绝对。
这种残酷的军纪、无情的连坐法在我们现在看来很残忍,不过,却对提高戚家军的整体战斗力发挥了巨大作用。
现代军队可能更强调装备,装备不好,上阵等于送死。
为了追击倭寇,建设了庞大的战舰,实用的战车。
戚继光最为特殊的兵器的狼筅,这玩意儿估计以前就有,只是在他手中发扬光大。
戚继光在《纪效新书》中记载:“惟筅则枝茂盛,遮蔽一身有余,眼前可恃。
”《练兵实纪》记载狼筅造法如下:“狼筅乃用大毛竹,上截连四旁附枝,节节枒杈,视之粗可二尺,长一丈五六尺。
人用手势遮蔽全身,刀鎗丛刺必不能入,故人胆自大,用为前列,乃南方杀倭利器。
”第四,戚继光注重战法,他比较著名的战阵是鸳鸯阵。
这个阵法并不是戚继光首创,却被他运用得。
这种阵法灵活搭配不同兵种、不同兵器,临阵时利用江南水乡的地形,对倭寇的克制非常明显,对敌效果显著。
好的兵源,铁的纪律,精良的装备,灵活的阵法,加上戚继光的指挥,成就了戚家军强大的战斗力。
在抗倭过程中,戚家军先后取得了岑港之战、台州之战、福建之战、兴化之战、仙游之战等多次战役的胜利,基本摧毁了倭寇的主要力量。
后来,戚继光带了一支南方练成的戚家军去北方守蓟州。
有一次检阅军队,长官因事来迟,大雨之下,这支军队一动不动,几如铁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按照蒙古人的惯例,是要对蔡州进行屠城的,但劝说后,才改为只杀金国宗室。
而南宋被灭之后却没有被杀,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是金和蒙古有世仇,金国崛起时风卷残云,分崩离析的各蒙古部落只能作为金国的附庸。
为了防止蒙古人统一和发展壮大,金国对蒙古采取了“分而治之”和“减丁政策”,时不时去蒙古部落大肆搜掠一番,蒙古人恨之入骨。
尤其是先祖俺巴孩汗被金熙宗钉死在木驴上,让后来的蒙古大汗对金国本能的抗拒和仇恨。
建立蒙古国后不再向金国纳贡,并决定进攻金国的附庸西夏,金国没有支援西夏,西夏被迫向蒙古俯首称臣。
成吉思汗灭了花剌子国后,西夏背叛蒙古,导致大将身死,成吉思汗决定出兵剿灭西夏国。
结果因为自己常年劳累病死途中,继位的窝阔台大汗为了报仇,对叛变的西夏国不能手下留情,发动了灭国之战。
西夏灭亡后,本来将领要将城中所有人杀死,察罕努力保全,最后只杀了西夏宗室,城中百姓才得以保存。
窝阔台灭金时,金国激烈反抗是要屠城的,耶律楚材极力劝说,才改成只杀金国宗室。
金国灭辽、北宋时,也没少杀人、抢掠财物,后代被杀光也是报应。
金国女真族绝迹,后来的女真不算是金国后裔。
善待南宋本质上是蒙古文化与汉文化的较量,蒙古虽然一开始非常野蛮血腥,淡经过丘处机、耶律楚材、张弘范等人的教化渗透,和早就熟悉中原文化,最后也就没有对南宋宗室。
随机文章唐朝最传奇皇帝非武则天竟是被太监当傀儡推上皇位的傻子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中国未来第六代战斗机详解,5780公里每小时超越导弹速度灵魂出窍最简单方法,灵魂出窍有危险吗(4招学会灵魂出窍)爱因斯坦语言的时间晶体是什么,不存现实中的幻想晶体(打破时间)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道光帝的抠门在历代之中,可谓是抠到极致了。
他的衣服至少要打三次补丁,后宫妃嫔只能逢年过节吃上肉腥,宴请群臣只有一小碗拉面,吃穿住行,不管对谁,道光帝都要抠到极致。
而他的妃子庄顺皇贵妃能得到道光帝宠爱,恐怕也是二人相似的“抠门”。
庄顺皇贵妃(1822年-1866年)乌雅氏,出生于道光二年(1822年)十月十六日,其父为笔帖式灵寿,帝为她的,而宣统帝溥仪为其嫡亲曾孙。
乌雅氏父亲的官职为笔帖式,而笔帖式在是管理记录文书的小吏,一般在六品之下。
可见乌雅氏出身并不高,乌雅氏通过秀女选秀入宫,侍奉道光帝。
根据秀女入宫时间,以及道光选秀时间的推测,乌雅氏应在道光十五年(1835年)左右入宫,在她14岁之时侍奉当时55岁的道光帝,初为贵人。
在乌雅氏入宫两年左右,在其16岁之时,即道光十七年(1837年)十一月,乌雅氏由贵人降为秀常在。
乌雅氏的降位原因不明,但是在道光年间,道光帝对妃嫔的升降极为随意,乌雅氏的降位看起来要轻微的多。
大约是因为她年岁过小,对于道光帝多有疏忽之处,从而引得降位之事。
但是过了两年,道光十九年(1839年)七月, 18岁得乌雅氏再得圣宠,重新被册封为琳贵人。
而之后,乌雅氏便开始一路高升,次年九月,乌雅氏生皇七子醇贤亲王奕譞,十一月被封琳嫔。
道光二十二年(1842)二月,生皇九女,三个月封琳妃。
道光二十四年(1844)正月,生皇八子钟端亲王奕詥。
道光二十五年(1845)十月,生皇九子孚敬郡王奕譓。
在道光二十年至道光二十五年,五年时间内,乌雅氏生下三子一女,几乎从未间断,可见在此期间,乌雅氏所受隆宠之盛。
然而,乌雅氏即使如何受宠都一直坚守本分。
在其子奕譞年幼时向索要珊瑚豆作为佩件,被乌雅氏遇见,乌雅氏对其行为十分愤怒,几乎杖打奕譞,曾对痛哭道:“你如今尚为孩提,即索取他人之物,将来当差,必一贪婪败类也,吾尚何望乎?”而正因为乌雅氏这种恪守本分的教育,她的儿子在之后都得到善终。
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十二月,在生下三子一女,已经25岁的乌雅氏晋封为琳贵妃。
在乌雅氏二十九岁之时,道光帝去世,道光三十年(1850年),帝登基,晋尊乌雅氏为皇考琳贵太妃。
咸丰十一年(1861年)十月,咸丰帝驾崩,帝登基,40岁的乌雅氏,晋尊为皇祖琳皇贵太妃。
在同治五年(1866年)十一月,乌雅氏去世,享年四十五岁,为庄顺皇贵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