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刘禅没被摔死,不然赵云估计都要气到吐血了。
刘备此举自然是为了收获赵云的忠心,但是刘备也是很爱刘禅的,若是真心要将他置之死地的话,也不会特地选在沙地上,不过可怜的小刘禅这么小就成了被利用的工具。
在刘备临死之前,特意授意丞相传遗诏给刘禅,让他继承大业。
刘禅在登基之后,把丞相制,相互制约,政局也算平稳。
他在位近42年,蜀国虽然弱一点,但是并没有很快就灭国,说明刘禅还是有点能力的,也不算是扶不起。
但是刘禅后期宠信宦官,忙于作乐荒废朝政才导致被邓艾,成了阶下囚。
此后刘禅前往洛阳居住,并得到了一个“安乐公”的称号。
虽然已经亡国,但是刘禅也是忍辱负重,用自己的性命换来蜀国百姓的性命。
司马昭有一次还特地询问他是否想念蜀地,刘禅装傻说了一句话:“此间乐,不思蜀也!” 司马昭听后狂笑不止,想着这个刘禅居然,满足现状,真的是废物一般,不料乐极生悲,司马昭狂喜之下,居然就这样当场暴毙身亡了。
这当然也算是刘禅对他的报复,自司马昭死后,刘禅一直活到了271年,可以说真的是安乐公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其实,是一个有脾气的人,甚至曾经因为对慈禧太后说出的一句狠话,而险些被废掉。
朝廷的大臣都知道,因为权利和婚姻等问题,光绪帝和慈禧太后的关系并不好,甚至一度到了不能调和的地步。
尤其是甲午战败之后,眼看着祖宗留下的江山日渐走上下坡路,光绪帝心中那个难过,是无法言表的。
网络配图 经过大学者、状元翁同龢多年的言传身教,光绪帝早就已经有了处理国事的能力。
但是,视权如命的慈禧太后,就是把持着不放。
而光绪帝想要把大清国从低谷中领出来,则必须亲自掌握朝政才可。
于是,他便把自己的这些牢骚,告诉给了自己的皇叔庆亲王奕劻。
光绪帝表示:太后若仍不给我事权,我愿退让此位,不甘作亡国之君。
因为在光绪帝看来,大清国之所以会出现今天的局面,和自己的这位“亲爸爸”,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
如果大清国葬送在她的手中,自己实不甘心。
网络配图 再说了,自己也不愿意背这个亡国之君的黑锅。
但是,让光绪帝没有想到的是,奕劻在安慰完自己后,竟然把自己的这些话告诉给了慈禧太后。
表示自己也早就不想让这个不听话的人离开这个位置,换一个听自己话的人。
见慈禧太后动了动怒了,想要真格的,庆亲王奕劻也害怕了。
毕竟废黜皇帝之时,大清开国两百多年来,还未曾发生过。
好在,经过庆亲王奕劻的反复劝说,慈禧太后最终消了气。
网络配图 最后,慈禧太后留下一句话:“由他去办,等办不出看他怎么说!” 意思就是,朝政他要想管,就让他去管。
等他管不好了,看他还有何脸面! 当然,在转达慈禧太后意思的时候,庆亲王奕劻并没有把慈禧太后发火的事情告诉给光绪帝——因为庆亲王奕劻深知,这个会更加激怒双方的矛盾,更不利于事情的解决。
奕劻只是轻描淡写地告诉光绪帝,皇太后说了,并不禁止皇帝您管理朝政(太后不禁皇上办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